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种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全尿路容积扫描,所得原始数据经薄层重建后传入副台进行多种重建技术处理、分析。结果:重建图像清楚显示输尿管结石的大小、形态、位置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结论:与泌尿系结石传统检查方法相比,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全面直观地显示全尿路,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急性颅脑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颅脑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4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作16层螺旋CT颅脑扫描,对原始轴位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分析急性颅脑创伤的CT影像表现、计算颅脑创伤病变的数量,分别就原始轴位图像、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原始轴位图像难以显示隐匿性的颅脑创伤病灶,回顾性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数量要多于原始轴位图像,但回顾性薄层重建与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的数量无明显差别。结论:就16层螺旋CT检查急性颅脑创伤而言,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能够明显提高隐匿性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重建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重建的技术对乳腺癌的显示及在诊断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证实乳腺癌22例,重点分析多层CT扫描及重建对(肿块本身及淋巴结显示情况).结果 22例乳腺癌中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19例,10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8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胸肌相连,腋下恶性淋巴结显示12例,其中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2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结论多层CT扫描应与结果相对应及重建技术对乳腺癌性肿块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对周围淋巴结尤其腋下淋巴结和胸肌后淋巴结的显示较为理想,可为准确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直观、形象的信息,是一项简单、易行、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多层CT重建技术对乳腺肿块的显示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多层CT对乳腺肿块性病变的显示及在诊断工作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探讨多层CT在乳腺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病理证实乳腺肿块性病变32例,重点分析多层CT扫描及重建对肿块本身、淋巴结显示情况。结果 32例乳腺肿块中,22例乳腺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19例,10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8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胸肌相连。腋下恶性淋巴结显示12例,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2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结论 多层CT扫描及重建技术对乳腺肿块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对周围淋巴结尤其腋下淋巴结和胸肌后淋巴结的显示较为理想;可为影像医生和临床医生的准确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图像信息。是一项简单、易行、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活检病理证实的23例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容积增强扫描;图像经后处理获得宫颈癌多平面图像。结果矢状面图像可以全面显示宫颈肿块生长趋势;轴位图像、冠状面图像可以显示宫颈旁侵犯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任意旋转位图像可以显示宫颈肿块最大截面,与周围脏器组织之间关系,淋巴结侵犯情况。结论16排螺旋CT重建技术可以全面显示宫颈肿块生长及侵犯特征,对临床分期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诊断中应用层厚合适的16排MSCT重建技术,旨在减少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首次CT漏诊、误诊率。方法:收集107例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首次16排MSCT横断位螺旋扫描图像,经薄层重建和MPR重建技术,得到层厚3.0mm的重建图像I组和层厚1.5mm的重建图像Ⅱ组,比较常规扫描图像组、重建图像Ⅰ组和重建图像Ⅱ组对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诊断的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扫描图像组与重建图像Ⅱ组对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图像I组对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效能好于常规扫描图像组、重建图像Ⅱ组(P<0.05)。在颅盖骨内板下、大脑镰薄层血肿中,常规扫描图像组与重建图像Ⅱ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图像I组对薄层血肿的显示最好(P<0.05);在小脑幕薄层血肿中,重建图像I组与重建图像Ⅱ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图像I组、重建图像Ⅱ组对小脑幕薄层血肿的显示均好于常规扫描图像组(P<0.05)。结论:对脑挫裂伤、确诊或怀疑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16排MSCT常规扫描图像应用层厚3.0mm的薄层重建和MPR重建技术,可明显减少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尤其是特殊部位和多发血肿的首次CT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肺内孤立性结节(SPN)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39例SPN行多层螺旋CT扫描、轴位HRCT扫描及薄层冠状位、矢状位MPR重建。图像分析分为2种方法,方法A为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轴位HRCT图像,方法B为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薄层冠状和矢状位多平面重建图像。判断方法A和方法B对SPN基本形态和基本征象的评价有无不同。结果:方法A和方法B对39例SPN基本形态和征象评价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螺旋CT结合轴位HRCT的方法将2例炎症误诊为肺癌,螺旋CT结合MPR图像则作出正确诊断。与MPR图像比较分析后发现,轴位图像未能真实显示病灶的基本形态。结论:薄层MPR在显示SPN的基本征象方面同HRCT的作用相同、在评价SPN的基本形态方面优于单纯轴位C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显示并记录15例患者病变血管及部位。结果:15例患者锁骨下动脉均有闭锁或狭窄,CT后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病变血管。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辨率高,图像立体感强,病变显示清晰,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未骨化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怀疑未骨化肋软骨骨折患者(其中肋骨骨折7例)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所有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后导入Vitrea工作站进行(MPR、MIP、SSD、VR)方法重建,并比较各种重建图像对未骨化肋软骨显示的能力。结果:12例受检者经螺旋CT扫描重建处理后发现未骨化肋软骨骨折3例。重建以MIP、VR技术显示效果为佳,其他技术相互补充。结论:螺旋CT重建图像能很好地显示未骨化肋软骨,是诊断其骨折的一种无创伤性最佳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心电门控16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所得数据行三维重建,其中15例与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相对照。结果56例患者原始横断面图像及重建图像对近端冠状动脉均成功显示,显示率达100%;对中远段的显示,原始横断面图像优于重建图像。6例显示内支架7只;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显示桥血管14条;15例MS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50%)17处。经常规DSA检查发现18处。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成像技术为有效可靠的冠心病影像学诊断方法,对病变血管腔狭窄、硬化斑块及内支架、桥血管情况的评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