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造影与体表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酶变化,选择初诊为冠心病的患者36例,采用Judkins法进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并与体表心电图对比。结果 36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24例,占67%,正常者12例,占33%。结论 体表心电图简便、常用,能够帮助诊断大多数冠心病,但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冠状动脉造影具有特异性,也有局限性和风险。必须全面分析患者的资料,选择性的实施冠状动脉造影,以减少冠心病的误诊及滥治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比较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用于诊断冠心病作用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21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接受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冠脉造影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冠脉造影检测结果阳性率高达100.00%,明显超过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阳性率的69.42%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阳性率的72.73%(P<0.0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参照,动态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敏感性分别为89.47%与77.78%,其特异性分别为64.44%与69.23%,动态心电图敏感性显著性超过超声心动图(P<0.05)。在检查结果准确性方面,动态心电图为80.17%,超声心动图为76.86%,二者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属于诊断冠心病的黄金指标,动态心电图可以用于冠心病早期筛查,超声心动图可以用于冠脉造影术前实施有效的心功能评价,可作为检查冠心病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酶变化,选择初诊为冠心病患者64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与体表心电图对比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狭窄或闭塞45例,占70%,造影正常者19例,占30%.结论体表心电图简便、常用,能够帮助诊断大多数冠心病,但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冠状动脉造影目前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也有局限性和风险.必须全面分析患者资料,选择性的实施冠状动脉造影,以减少冠心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4.
卢军  覃绍明  王风 《广西医学》1999,21(5):880-882
将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四种方法在105例冠心病中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四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心电图87.6%,动态心电图为61.3%,心脏超声心动图为45.5%,冠脉造影90.5%,其中,动态心电图在多支病变患者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单支变和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心脏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梗塞的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71.4%,所以提高冠心  相似文献   

5.
冠脉造影仍然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指标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600例中,男412例,女188例,年龄22-83岁。均为根据临床病史及无创检查结果被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其中作为冠心病诊断依据的无创性检查指标包括:安静心电图385例,占64%,活动平板473例,占78%,Hollel432例,占72%,超声心动图160例,占28%,SPECT517例,占85%。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①冠脉正常173例占28.9%。②冠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401例,占66.8%。③其他26例,包括冠状动静脉瘘10例,冠脉扩张伴排空延迟3例,室壁瘤形成(坏死性心肌炎所致?)5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无创性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与冠脉造影比较分别为:ECG42%,超声心动图28%,运动心电图67%,动态心电图64%,SPECT59%,结论:冠脉造影仍是今天冠心病诊断的唯一金指标,通过冠脉造影可以明确冠心病的诊断,了解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制订冠心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检查的18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依次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动态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在180例患者中,最终经冠脉造影确诊阳性126例,阴性54例,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检出率为61.11%,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检出率为69.44%,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略高于超声心动图,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诊断效能较高,且操作风险小,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择常规冠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金标准”,回顾性对比冠脉320CT与运动负荷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性能。方法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分析80例怀疑冠心病患者的冠脉320CT、运动负荷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冠脉320CT的敏感性(90.9%)和特异性(83.3%)比运动负荷心电图的敏感性(72.7%)和特异性(30.6%)显著增高(P〈0.05);在怀疑冠心病的中低危患者中,冠脉320CT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优于运动负荷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冠脉320CT诊断冠心病性能优于运动负荷心电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运动负荷实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可疑冠心病的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对冠脉造影病例筛查的价值。方法105例有胸痛、胸闷不适,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201T1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并分析心肌灌注显像的图象特点。结果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2.4%、89.9%、84、8%。心肌灌注异常组,冠脉造影阳性率达91.3%。结论201T1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胸痛患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冠脉造影病例的选择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几种检查手段诊断效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几种检测手段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国内近10年来发表的临床诊断或拟诊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超声心动图的病例,对其归纳分析。结果 在临床诊断或拟诊冠心病19180例病例中,有66.6%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作为对照,核素心肌显像的诊断灵敏度为88.7%,静息超声心动图为65.7%,负荷超声心动图为74.2%,负荷心电图69.2%,运动心电图74.3%,动态心电图为63.0%。结论 建议对有胸痛、胸闷主诉且静息心电图有ST—T阳性改变的患者,临床进行冠心病诊断时应当谨慎,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用双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探测35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经食道彩色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100%,结果表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据临床症状、心电图、酶的变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76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心电图、冠脉造影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60例,占78.9%,造影异常54例,占71.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38);以CAG 为标准,ECG的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45.6%.结论:体表心电图能够诊断大多数冠心病,敏感度高,特异度较低;冠状动脉造影被称为冠心病的诊断"金标准",但存在其局限性和风险性.必须全面分析患者资料,选择性地实施冠状动脉造影,以减少冠心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12.
周景华  王伟 《海南医学》2002,13(12):149-150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评价和分析次给量运动平板试验(E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及EET检查。分析EET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EET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72.8%,假阳性一率为27.2%,假阴性率为40%。结论:EET费用低,简单易行,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创性诊断,评估冠心病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已经确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A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B组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对C组患者采用冠脉造影检测,对比三组检测结果。结果:冠脉造影、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0%、70.00%、73.33%,可见冠脉造影的阳性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冠脉造影为参照,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敏感性分别为89.47%和77.78%,准确性分别为82.35%和83.86%,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要明显高于超声心动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的准确性差异不明显。结论: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具有明显敏感性,可作为冠心病的早期筛查,超声心动图是冠脉造影术前心功能评价的有效方法,可作为冠心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判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判定的价值。方法:用解剖M型、2DE超声心动图检测了31例冠心病病人与25例正常人(其中1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室壁运动,并与冠状动脉造影作比较。结果:31例冠心病病人中,有23例2DE目测判定判定准确;17例正常人中判定正确14例,其敏感性为74.19%,特异性为82.35%;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以增厚率〈25%、搏幅〈5mm作为异常标准,31例检测出25例,假阴性6例,敏感性为80.64%,正常人17例,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判定正确15例,假阳性2例,特异性88.23%。结论: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2D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筛选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任澎  许立舒 《新疆医学》2000,30(2):81-83
比较^99mTe-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作用。55例患者均行^99mTe-MIBI心肌灌注显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22例行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38例,38例冠心病中,有34例核心素肌显像呈阳性,17例非冠心病患者13例核素显像呈阴性。诊断冠心病SPECT的敏感性89.4%,特异性76.5%,高于其它诊断方法,是一种安全,、准确性好的无  相似文献   

16.
24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24h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评价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拟诊冠心病患者92例,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并对其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92例患者中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66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5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3例。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阴性26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阴性20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6例。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2.6%(53/73),特异性为31.5%(6/19),阳性预测值72.6%(53/73),阴性预测值33.3%(6/19),预测准确性为79.3%(73/92),假阳性率为68.4%(13/19),假阴性率为27.4%(20/73);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较多支病变者易出现动态心电图假阴性。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筛选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54例,择期安排冠状动脉造影(CAG),造影前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负荷试验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二者结果与CAG结果对比。结果: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其敏感性为50.0%,特异性为88.8%,准确性为75.9%。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6.6%,特异性为72.2%,准确性为68.5%。结论: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负荷试验均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二者联合应用能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更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常规静息心电图(ECG)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U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ECG、2D-UCG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分别以ST-T异常、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固定狭窄≥50%为诊断标准,将77例有发作性胸痛并拟诊冠心病患者的ECG、2D-UCG资料与CAG结果对比分析。结果77例胸痛患者CAG阳性53例,CAG阴性24例(其中女性患者占50%,年龄43~58岁占66.7%)。ECG敏感性88.7%,特异性66.7%;2D~UCG敏感性58.5%,特异性83.3%。结论绝经期间女性胸痛多不是冠心病危险因素。对于诊断有典型胸痛的冠心病,ECG仍是简便和较为敏感的诊断方法,2D-UCG诊断冠心病敏感性较低而特异性较高,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莉  卢敏 《中华医护杂志》2007,4(4):298-298,297
目的通过冠脉造影探讨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7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4.30%,特异度69.49%,假阳性率30.51%,假阴性率15.74%。心电图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检出冠心病的阳性率增高。结论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王健 《伤残医学杂志》2013,(11):210-212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中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探讨心房纤颤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62例房颤患者均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50%诊断冠心病。持续性房颤26例,阵发性房颤36例;37例无体表心电图ST-T改变,25例有体表心电图ST—T改变。结果:26例持续性房颤中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50%者12例(46.2%);36例阵发性房颤中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50%者4例(11.1%)。25例心电图有缺血型ST—T改变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150%11例(44%);37例无缺血型ST-T改变,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150%者8例(21.6%)。结论:不能盲目以冠心病作为中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