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邹海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549-6549
静脉输液技术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手段除一次穿刺成功外,输液完毕拔针和按压技术也是护理服务水平的体现。现介绍一种拔针和按压改进方法。传统拔针和按压方法为输液完毕,关闭水止,用棉签按压针眼处拔针。改进方法:在莫菲滴管内液体滴完,输液管内液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时无痛法拔针48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护理技术操作,是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手段。随着静脉输人液体、电解质、营养物质以及药物机会日趋增多,其临床价值已被公认。因此,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而且也要求在输液完毕时拔针的无病性,使输液体系更加完善。本人在多年的护理工作的实践中,对拔外的无痛性进行了探讨,于1998年1月至1998年6月间,选取930例输液病人进行了常规法拔针与无痛法拔针的参照实验,无痛法拔针的无痛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法,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30例均为我院门诊静脉输液病人,其中男。_…  相似文献   

3.
<正>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临床护理方法,将是本世纪护理发展的方向[1],循证护理又称为"以实据为基础的护理"。静脉输液后拔针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液体输注完后传统的拔针法在基础护理教科书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反折头皮针软管改进静脉输液后拔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效果.方法 将100例住院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拔针,观察组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观察两组拔针时针头回血、滴血、溢液及患者疼痛感觉.结果 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回血、溢液、疼痛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无回血,拔针后针头无滴血、溢液,减轻了患者疼痛,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减少静脉输液残留液体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以往的静脉输液工作中因为担心空气进入静脉,终止输液常在输液瓶内无液体,输液器内尚充满液体时拔针,经我们试验观察此时拔针终止输液尚为时过早,致使药液浪费。但输液器内液体残留多少(即输液器内液面下降至何高度)时终止输...  相似文献   

6.
王林娥  杨玉英 《护理研究》2007,21(32):2980-2980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病人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若拔针时按压不当,还会造成皮下出血,加重疼痛,降低再次穿刺的成功率.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中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按压部位、按压面积、按压方式、按压时间与拔针后疼痛、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为此,对拔针后按压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终末减少药液丢失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通过对输液完毕拔针后输液瓶及输液管残留药液的观察,发现药物浪费现象严重,特别是贵重药物,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对输液完毕的概念往往是感官判断,于是经常导致液体剩余过多而将输液头皮针拔除。为减少输液终末至输液结束这段时间内药液的丢失,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本文对输液终末的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按压方法不正确、按压时间不足、按压面积太小和按压力度不均匀.而这些问题与患者的配合及静脉输液拔针后的皮肤出血、皮下出血和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了解目前国内外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现状,有助于了解各种按压方法的特点、适用对象及不足,并为护士在临床操作中选择适宜的按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邹雅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34-2534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静脉输液拔针后护理不当会引起局部皮下出血、血肿或皮下瘀斑。在临床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是影响医患关系。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对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护理有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素娟  梁彦勤  刘灵菊 《家庭护士》2009,7(17):1539-1539
静脉输液后拔针是静脉输液的最后一项操作.拔针引起病人疼痛,常影响到病人再次静脉输液的配合程度,由此对疾病的痊愈也带来负面影响,不仅影响了治疗护理工作,也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现将减轻拔针带来的疼痛方法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减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的概率,延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方法 将160例静脉留置输液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贴固定和胶布外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者输液完毕后外用弹力绷带包扎固定,比较2组静脉留置针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情况以及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液体渗出、针头滑出和意外拔针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 弹力绷带包扎固定明显减少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可延长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小儿静脉输液分组较多,且每组液体量在30~80mL,而保证小儿静脉输液药量的准确是儿科输液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作者认为,加强护理干预(输液拔针时机的掌握和健康宣教),对患儿静脉输液实际输入药液量确有较大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前输液治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输液结束拔针时,经常有病人感觉疼痛,而且经常会出现液体流出污染床单或回血血液流出的现象。为避免以上问题,笔者总结出一种拔针方法。现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拔针是静脉输液的最后一项操作,如何解决静脉穿刺拔针带来的疼痛、瘀血、瘀斑、提高护理质量,已越来越受到护理界的关注.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进行了摸索,试用了先慢后快拔针,加大按压面积的方法,达到无痛拔针效果.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淑艳 《护理研究》2007,21(10):927-927
目前输液治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输液结束拔针时,经常有病人感觉疼痛,而且经常会出现液体流出污染床单或回血血液流出的现象。为避免以上问题,笔者总结出一种拔针方法。现将介绍如下。1方法拔针时不将输液阀(调节器)关闭,左手拇指轻轻按在无菌输液贴上,然后在距针翼约1cm处将输液管反折,用右手拇指、食指将其捏紧,快速将针拔出,同时左手拇指迅速按压,将针插入莫菲氏管上部的橡胶塞或液体瓶塞内,以免锐器外露伤人。2讨论拔针前不关输液阀,可以防止血液回流;反折输液管,可防止血液流出滴在床单位或地面上造成更大的污染,特别是传染病病人的血液…  相似文献   

16.
外周静脉穿刺是临床诊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临床护理常用的一项操作技术.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及静脉采血等,但穿刺后拔针不当常会出现穿刺部位出血或淤血等不良反应.对长期输液的患者,降低血管局部出血的发生有利于血管的保护;对静脉拔针按压方法和时间的研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提高静脉血管利用率,保护静脉资源.为此,护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探讨和改进,大量护理研究显示,拔针后按压血管的方法、时机、力度和持续时间的掌握至关重要;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用药及不同穿刺针拔针后局部出血情况也各不相同.现将外周静脉穿刺拔针后导致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全面概述国内静脉输液后拔针方法的研究和改进,论述拔针的角度﹑按压血管的时间﹑拔针方法的改进﹑拔针后按压方式的改进(输液贴三指横压法﹑创可贴拇指按压法),对传统的拔针法进行补充和修改,选择最佳方法,从而减少皮下淤血的出现,保护静脉血管,减轻病人痛苦,同时有利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桂杰 《护理研究》2012,26(10):882
一次性输液或输血器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医疗用品,不同厂家生产的输液或输血器长短、粗细不同,输液或输血器内能容纳液体量也不尽相同。现有的一次性输液或输血器外观没有容量刻度标志,在临床输液或输血过程当中,输液或输血器中能存留多少毫升液体,拔针时输液或输血器内都会残留部分液体,损耗多少毫升液体也不清楚,记录液体输入量不够精准,尤其是婴幼  相似文献   

19.
一次性输液或输血器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医疗用品,不同厂家生产的输液或输血器长短、粗细不同,输液或输血器内能容纳液体量也不尽相同。现有的一次性输液或输血器外观没有容量刻度标志,在临床输液或输血过程当中,输液或输血器中能存留多少毫升液体,拔针时输液或输血器内都会残留部分液体,损耗多少毫升液体也不清楚,记录液体输入量不够精准,尤其是婴幼  相似文献   

20.
静脉穿刺应用于静脉输液、注射和抽血。静脉输液和注射均是迅速而有效的给药方法,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占有重要位置。笔者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对克服静脉穿刺拔针疼痛和拔针后皮下瘀血这两个问题总结出一些经验。1无痛性拔针由于针头及药液对血管、皮肤的刺激,拔针时会有不同程度疼痛,所谓“无痛性”拔针,并非一点也不疼痛,而是尽量减轻或避免疼痛而采取的相应措施。1.1心理护理病人过分紧张会导致血管痉挛,拔针时容易产生疼痛。因此,静脉穿刺拔针前需做好心理护理,设法让病人身心放松,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然后向病人讲明拔针时及拔针后应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