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源  冯馨  彭韶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764-1766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省2018年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了解该地区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的种类、致病情况及流行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 233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包括鼻炎78例,哮喘914例,其他过敏性疾病(皮炎、结膜炎等)241例。应用20种吸入性过敏原点刺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生理盐水和组胺分别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观察皮肤点刺结果。结果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为45.90%(566/1 233)。在1 233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20种吸入性过敏原的阳性率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夏秋花粉1、柳树花粉,分别占24.41%、24.17%、17.36%、17.11%、15.98%。在78例鼻炎患者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排列前5位的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夏秋花粉1、室内尘土、蟑螂,分别占42.31%、38.46%、24.36%、23.08%、17.95%。鼻炎患者对屋尘螨和粉尘螨同时过敏的阳性率为35.90%。在914例哮喘患者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排列前5位的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夏秋花粉1、蟑螂、室内尘土,分别占24.62%、24.51%、17.40%、17.29%、11.60%。哮喘患者对屋尘螨和粉尘螨同时过敏的阳性率为20.90%。在241例其他过敏性疾病(皮炎、结膜炎等)患者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排列前5位的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蟑螂、室内尘土、夏秋花粉1,分别占21.16%、20.75%、16.18%、14.52%、14.11%。夏秋季时,患者对屋尘螨和粉尘螨的过敏阳性率均高于冬春季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河南地区常见吸入性过敏原为尘螨、蟑螂、夏秋花粉1、柳树花粉,尘螨为主要吸入性过敏原且患者对尘螨过敏存在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门诊蟑螂过敏性哮喘发病情况进行粗略判断,并以对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抗原皮肤反应性作一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12例有14种抗原(皮肤点刺试验)资料的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儿蟑螂抗原皮试结果;总结34例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上述两种蟑螂抗原皮试(皮内试验)结果。结果有皮试资料的212例患儿中,蟑螂抗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61例,阳性率28.7%,占14种抗原皮试结果的第4位。而就气传变应原相比较,排在屋尘螨及粉尘螨(均为89.6%)之后,居第3位;34例成人患者中,蟑螂抗原皮内试验阳性6例,阳性率17.7%。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抗原皮试阳性结果一致。结论蟑螂是门诊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儿常见致敏原之一;哮喘患者对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抗原反应性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铜陵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分布特点,为本地区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患有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异性皮炎等的患儿50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32±3.13岁。所有对象均选用20种过敏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组胺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结果铜陵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粉尘螨阳性率最高为84%,其次是户尘螨阳性率82%、猫毛和狗上皮阳性率54%、蟑螂阳性率48%、艾蒿和葎草、玉米花粉阳性率46%。食物性过敏原以海虾阳性率最高62%,其次为牛肉和鸡蛋黄阳性率58%、花生阳性率56%、鸡蛋清和芒果、牛奶阳性率54%、黄鳝和带鱼阳性率52%、大豆阳性率46%、苹果和桃子阳性率42%。结论粉尘螨和户尘螨是铜陵地区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过敏原,学龄前儿童主要食物过敏原为鸡蛋黄、花生,学龄期儿童主要过敏原为海虾、牛肉。皮肤点刺试验用于明确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过敏性哮喘患者蟑螂抗原皮肤反应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门诊蟑螂过敏性哮喘发病情况进行粗略判断,并以对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抗原皮肤反应性作一比较。方法 回顾分析212例有14种抗原(皮肤点刺试验)资料的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儿蟑螂抗原皮试结果;总结34例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上述两种蟑螂抗原皮试(皮内试验)结果。结果 有皮试资料的212例患儿中,蟑螂抗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61例,阳性率28.7%,占14种抗原结果的第4位。而就气传变应原相比较,排在屋尘螨及粉尘螨(均为89.6%)之后,居第3位;34例成人患者中,蟑螂抗原皮内试验阳性6例,阳性率17.7%。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抗原皮试阳性结果一致。结论 蟑螂是门诊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儿常见致敏原之一;哮喘患者对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抗原反应性一致。  相似文献   

5.
887例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常见过敏原的致病状况,为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阿罗格点刺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887例行皮肤点刺试验,504例皮试阳性,皮试阳性率56.8%。儿童组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X^2检验,P〈0.01);吸人性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类过敏原(X^2检验,P〈0.005);呼吸道过敏病(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吸人性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过敏性皮炎(X^2检验,P〈0.005);尘螨过敏原(粉尘螨和屋尘螨)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X^2检验,P〈0.005)。结论过敏性疾病通常由过敏原致病,吸人性过敏原为常见过敏原,尘螨为首要过敏原。呼吸道过敏病更容易由吸人性过敏原致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铜陵地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变应原谱特征,为本地区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患有儿童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等患儿50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32±3.13)岁。所有对象均选用20种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组胺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结果铜陵地区吸入性变应原以粉尘螨的阳性率最高为84%,其次是户尘螨阳性率82%、猫毛和狗上皮阳性率54%。食入性过敏原以海虾的阳性率最高62%,其次为牛肉和鸡蛋黄阳性率58%、花生阳性率56%。儿童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患儿均以尘螨类过敏最为常见。结论过敏性因素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铜陵地区最常见的变应原是尘螨类、狗猫皮毛类和海虾、牛肉,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明确过敏原,有助于对儿童常见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用于诊断粉尘螨引起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平行分组的研究方法,分别对粉尘螨阳性、阴性各150例受试者采用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进行点刺试验,通过测定点刺液与阳性对照液产生丘疹面积的比值来判断患者对粉尘螨的过敏程度,重点评估该试剂盒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对粉尘螨过敏诊断的灵敏性为93.3%,特异性为96.O%.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为0.950 8.在采用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过程中,受试者的依从性良好,没有发生与皮肤点刺试验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具有安全、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的优点,并且诊断正确率较高,可用于粉尘螨引起过敏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也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粤北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粤北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皮肤点刺试验对45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 454例患者中,阳性反应者378例,阳性率为83.26%。其中,粉尘螨、屋尘螨过敏者为357例,占94.44%;花粉过敏者163例,占43.12%;蟑螂过敏为64例,占16.93%;艾蒿过敏为35例,占9.26%;豚草过敏为29例,占7.67%;狗毛、猫毛过敏为27例,占7.14%;真菌过敏为20例,占5.29%。结论粤北地区过敏性鼻炎主要由螨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其次是由花粉、蟑螂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艾蒿、豚草、狗毛及猫毛引起的变应性鼻炎较低,真菌引起的变应性鼻炎极低。明确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右江医学》2016,(5):530-535
目的通过对三种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湿疹及过敏性皮炎)儿童进行皮肤变应原检测,了解这三种过敏性皮肤病的主要变应原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应用皮肤变应原点刺试剂盒对诊断为荨麻疹、湿疹或过敏性皮炎的236例儿童(年龄≤14岁)进行31种变应原检测分析。结果 23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中,检出1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的患儿233例,占98.73%,2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的患儿230例,阳性率为97.46%。变应原中,粉尘螨、屋尘螨、蟑螂阳性率最高,依次为65.25%、60.59%、54.66%。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0,P=0.001)。桃子、番茄、牛肉、海虾、粉尘螨、蒿属花粉的阳性率在三种过敏性皮肤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色市儿童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的常见食入性变应原为海鲜、牛奶、蛋类、茄子,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97.46%的受检患儿存在2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反应,发生吸入性过敏的概率大于食入性过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部分过敏原疾病儿童的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方法 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及湿疹/荨麻疹三组儿童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试剂为北京协和医院诊断试剂厂生产吸入组与食物组共40种过敏原试剂. 结果 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组儿童随年龄增大,皮肤阳性率增高趋势,而湿疹/荨麻疹组不明显.常见过敏原吸入组为屋尘(15.1 %)、尘螨(28.3%),蟑螂(17%)、家蝇(20.8%)等;食物组为螃蟹(9.4 %)海虾(7.5%),鲤鱼(7.5%)等,近年蟑螂过敏原阳性率增高.哮喘组儿童皮肤试验阳性率54.5%,而有45.5%为阴性,其致病原(变应原)有可能与病毒引起的气道变应性炎症有关. 结论 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阳性率较成人低,随年龄增大而增高.过敏性疾病儿童常见过敏原基本上与成人一致,但蟑螂过敏原阳性率增高,可能与南昌近年来人口密度增大,儿童与蟑螂接触几率大有关.哮喘儿童除常见过敏原引起外,推测还与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目前临床皮肤点刺试验和特异性IgE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尘螨变应原行鼻黏膜激发试验,取阳性患者60例给予皮肤点刺试验,采血检测其特异性IgE,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其相关性.结果 皮肤点刺试验及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和鼻黏膜激发试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皮肤点刺试验和特异性IgE检测能较好地反应过敏性疾病的存在,可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宁夏银北地区常见气传变应原的种类、分布特征及其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就诊的624例患者中疑似过敏性疾病患者461例,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以明确过敏原。结果检测中阳性率SPT为45.53%,至少一种变应原呈SPT阳性为20%(42/210),2种以上占80%(160/210)。其阳性率分布前4位的变应原分别为艾蒿、粉尘螨、屋尘螨、热带螨,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原阳性率主要集中在20~50岁。结论宁夏银北地区主要吸入致敏原,对本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常见过敏原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变应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ALK公司点刺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 762例行皮肤点刺试验,447例皮试阳性,皮试阳性率58.7%。螨(粉尘螨、屋尘螨及热带螨)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检验,P〈0.01)。随着年龄增长,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对吸入性变应原更为敏感。哮喘患儿SP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哮喘组患儿。结论儿童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通常由过敏原诱发,吸入性过敏原为常见过敏原,螨为首要过敏原。过敏原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过敏原皮肤点刺法在诊断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原皮肤点刺法在诊断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将10种常见的过敏原皮试液和阴、阳性对照液滴在前臂皮肤上,用特制的点刺针刺破表皮,观察皮肤反应。结果:拟诊为变应性鼻炎400例中,362例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90.5%,344例出现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反应。结论:过敏原皮肤点刺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辅助诊断变应性鼻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血清过敏原检测对儿童哮喘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粉尘螨及屋尘螨过敏原对120例哮喘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其中61例哮喘患者应用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I)120例哮喘患者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总阳性率为33.33%,高于对照组(P〈0.05)。(2)粉尘螨过敏原阳性35例(29.17%);屋尘螨过敏原阳性3I例(25.81%)。(3)粉尘螨及屋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与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有关。(4)61例哮喘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48例(78.69%),其中狗毛11例(18.03%),猫毛10例(16.40%),粉尘螨17例(27.87%),屋尘螨15例(24.59%),海鲜组合12例(19.67%)。(5)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过敏原检测的尘螨过敏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点刺试验可作为检测儿童哮喘过敏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天门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种类、分布情况。方法用11种变应原对天门地区变应性鼻炎疑诊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详细采集病史资料。结果710例(87%)患者变应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相对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无爪热带螨、德国小蠊及狗毛皮屑,单一的变应原反应阳性者少,多数为2种或2种以上发生变应原阳性反应,其中大多数是螨类,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组与成人组变应原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门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为螨类,男女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儿童阳性率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合并肝炎的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探讨引起该类人群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过敏原分布。方法分析43例我院就诊合并肝炎、有变应性鼻炎病史及体征阳性的患者标准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组胺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结果阳性率最高的前三位变应原分别为艾蒿、禾木科植物及粉尘螨,阳性率分别为48.84%、41.86%、39.53%。结论合并肝炎的变态反应性鼻炎,变应原以植物为主,该类人群的变应原分布基本同未合并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18.
西南地区2071例变应性疾病患儿变应原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陈建平  汪万军  王梅  桂芹  何念海 《重庆医学》2011,40(19):1911-1914
目的探讨变应性疾病常见变应原的致病状况,为变应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皮肤点刺试验(SPT),对2 071例变应性疾病患儿做14种变应原测定,并设阳性(组胺)及阴性(生理盐水)对照;以阳性为对照判断标准。结果被检查的2 071例患儿中SPT阳性者1 101例,占53.2%(1 101/2 071)。其中,阳性率在30%以上的变应原有:粉尘螨814例,占39.3%(814/2 071);屋尘螨684例,占335%(684/2 071);其他变应原阳性率均在15%以下。吸入变应原总阳性率51.3%(1 062/2 071),吸入变应原中以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居高,分别为39.3%(814/2 071)和33%(684/2 071);食入变应原总阳性率24.0%(498/2 071),食入变应原在前2位的为鸡蛋清11.9%和海蟹14.5%。皮肤点刺结果为强阳性(++++)的以粉尘螨和屋尘螨为主,分别为20.9%和16.9%。1~14岁变应性疾病儿童吸入变应原与食入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均有升高趋势,在各年龄分组中吸入变应原与食入变应原,除了1岁~组与3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2.481,P>0.05),其余各年龄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哮喘的吸入性、摄入性变应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变应性疾病(χ2=71.629,142.773,P<0.01)。结论变应性疾病通常由变应原致病,吸入性变应原为常见变应原,尘螨为首要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对变应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Phadiatop检测在168例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hadiatop在诊断变态反应性(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168例作为试验组,另取6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1,60例非鼻科疾病非变应性疾病的同期我科患者为对照组2,分别对他们进行血清Phadiatop检测、变应原皮肤针刺试验、变应原鼻激发试验、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粒细胞。所得结果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hadiatop检测结果在变应性鼻炎组和对照组1、2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阳性率分别为83.93%和3.33%及5%,P<0.01)。变应性鼻炎组Phadiatop检测阳性率(83.93%)明显高于变应原皮肤针刺试验结果(70.83%)、变应原鼻激发试验(50.60%)、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56.55%),P<0.01。结论:Phadiatop检测能初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是一种较好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过筛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变应原皮肤针刺试验、变应原鼻激发试验、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粒细胞。且仅需抽血检查,患者痛苦少,无风险,依从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