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诊断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结果:超声诊断22例,误诊2例。声像图特征:子宫峡部前壁原手术切口四周呈椭圆形孕囊状回声或混合性不均质低回声团块,向子宫浆膜面隆起,妊娠物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分界不清,局部血流丰富,呈低速低阻型血流频谱。结论:经阴道彩超有助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2.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中的价值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 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组22例,对照组50例,观察孕囊位置、妊娠物与子宫切口处肌层的回声、血流分布及两者的分界、宫腔宫颈情况。测量切口疤痕处肌层厚度及多普勒检测流速曲线分析。结果 剖宫产后62.4%的子宫下段切口肌层处由粘膜层向浆膜层呈楔形凹陷缺损。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为妊娠物位于子宫前壁峡部剖宫产疤痕处,妊娠物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变薄,与子宫切口处肌层之间分界不清,回声紊乱,血流丰富,呈低速低阻型流速曲线,宫颈形态正常。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疤痕妊娠和判断治疗效果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价值.[方法] 11例子宫下段瘢痕妊娠患者,采用经腹经腔内联合彩超检查,观察孕囊位置,妊娠物与子宫切口处肌层的回声、血流分布及两者的分界、宫腔宫颈情况等.[ 结果] 所有患者在宫腔正常部位未见到孕囊.孕囊或包块着床于子宫下段切口肌层处,根据其超声图像表现分为2种类型:①孕囊型2例,②流产包块型9例.[ 结论] 经腹经腔内彩超对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住院治疗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者的超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妊娠囊位置、子宫切口部位回声、瘢痕处肌层厚度、妊娠囊与子宫切口关系以及血流分布。结果 3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者超声诊断正确18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3.3%。所有孕妇在宫腔正常位置未见妊娠囊,在子宫下段切口部位可见妊娠囊或混合性团块,妊娠囊或团块与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根据声像图特征,将子宫下段瘢痕妊娠分为妊娠囊完全嵌于瘢痕型(13例)、妊娠囊部分向宫腔内生长型(6例)及瘢痕处混合性团块型(11例)。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观察瘢痕处妊娠囊或混合性团块周边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PW显示平均RI值〈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提供较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术后动态观察孕囊变化。结果 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均为胎囊型,孕囊形态结构完整,孕囊前有子宫壁肌层完整覆盖,彩色多普勒示孕囊周边呈较丰富环状血流信号;15例确诊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均一次性成功,治愈率为100%;穿刺治疗后孕囊逐渐变小,随后脱落或被吸收,血β-HCG逐渐下降至正常。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确诊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还可行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治疗及术后动态观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入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产妇(62例)及普通产妇(56例),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对CSP产妇诊断及预后的影响。 结果 CSP患者中49例为孕囊型,位于子宫中下段瘢痕处;24例患者孕囊内可见典型卵黄囊或胎芽,活胎可见胎心搏动,孕囊旁可见丰富的低阻血流信号,血液供应均来源于切口处肌层;13例为包块型,均位于子宫中下段瘢痕处,内部信号多为低回声或中等回声,部分患者无回声,包块周围血流丰富,信号以低阻血流信号为主。6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安全出院,其中19例采用保守治疗;15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恢复不理想后行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28例患者行刮宫术治疗成功,无患者行子宫切除术。 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孕囊或团块与瘢痕的位置关系、血流分布及子宫肌壁等情况,通过图像能够更精准的评估孕囊确切生长的位置及与子宫疤痕关系,可作为早期诊断剖宫产CSP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428-429
目的探讨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行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对子宫瘢痕妊娠检出率,并统计阴道+腹部超声检出不同瘢痕妊娠分型与手术结果符合率,记录不同瘢痕妊娠分型的声像特征。结果子宫瘢痕妊娠经阴道超声检出率(98.28%)、联合检查检出率(100.00%)均高于单纯腹部超声(84.48%)(P<0.05);阴道+腹部超声检出单纯妊娠囊型33例,部分位于子宫腔型7例,混合回声包块型16例,2例误诊为恶性滋养细胞型,阴道+腹部超声检出不同瘢痕妊娠分型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96.55%(56/58);单纯妊娠囊型:子宫下段瘢痕位置可见孕囊,有丰富低阻血流,无回声;部分位于子宫腔型:子宫下段与瘢痕位置均可见孕囊,周边有血流,无回声;混合回声包块型:子宫下段可见孕囊,有丰富低阻血流,瘢痕位置存在不均质混合回声,包块内无回声。结论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准确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情况,且对不同瘢痕妊娠分型诊断价值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CSP)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14例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病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超声图像表现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疤痕处肌层缺损或中断,局部探及1.6~5.3 cm的妊娠物包块,包块表现为高回声型7例(占50.00%),无回声型4例(占28.57%),孕囊型3例(占21.43%)。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周围见环状彩色血流或局部血供增多,呈高速低阻型频谱。结论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具有特征性的声图像表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准确地诊断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处超声显示的回声结构在子宫切口瘢痕缺损和子宫切口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经阴道超声加彩色多普勒超声采集227例有剖宫产史者子宫下段前壁峡部肌层处的声像图,判断子宫切口瘢痕处回声结构与子宫切口瘢痕缺损和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50例无剖宫产史月经正常者为对照.结果:227例有剖宫产史者中,切口愈合不良、月经淋漓不净者87例,切口愈合良好、月经淋漓不净者56例,切口愈合良好、月经正常者53例,切口瘢痕妊娠者31例.超声显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者子宫下段前壁峡部肌层低回声区部分连续中断,肌层变薄,原切口处由黏膜层向浆膜层呈不同程度的无回声楔形凹陷缺损;切口瘢痕妊娠者子宫下段前壁峡部肌层低回声区明显变薄,甚至消失,以似环状高回声为主,内伴有无回声、低回声等紊乱回声,且瘢痕处似环状高回声周围肌层血流丰富,血流Doppler中阻力指数低.结论:经阴道超声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楚显示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回声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及判断剖宫产后月经淋漓不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联合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诊治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8年32例经手术或及病理证实的CSP患者的MRI和经阴道超声的影像学特征并综合判断,并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分析。结果:32例患者术前MRI和阴道超声正确诊断为CSP分别为30例(准确率90.6%)和27例(84.3%)。①MRI和阴道超声检查均清楚显示妊娠囊位于子宫腔下段剖宫产瘢痕处,可分为单纯妊娠囊型23例(切口处孕囊完全和切口处及宫腔下段部分植入型分别7例、16例)和混合团块型9例,单纯妊娠囊型超声表现为孕囊回声,部分呈"双环征"或"鸟嘴样"改变;MRI表现为孕囊包膜T1WI稍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囊内容物T1WI、T2WI分别为低信号、T2WI高/高低混合信号,增强扫描显示囊壁部位出现均匀强化,囊腔不强化或部分为不均强化。混合团块型超声表现为杂乱中、低回声,MRI表现为T1WI等、稍低或稍高混杂信号,T2WI不均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为明显不均强化。②妊娠囊向子宫肌层内种植生长MRI和阴道超声分别诊断15例、10例;根据切口处妊娠物生长方式及邻近肌层血供判断种植程度:切口处肌层及妊娠物的血供MRI表现为强化程度和方式不同,超声CDFI示血流信号丰富程度不同;宫腔内积血MRI通常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混杂信号,超声表现为不均质出血回声。③临床治疗方式:32例中7例采取药物+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16例行腹式子宫瘢痕妊娠物切除术+子宫修补术,其中5例行药流后清宫术后出血不止行腹式子宫瘢痕妊娠物切除术;9例行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瘢痕妊娠物切除术。结论:MRI和经阴道超声正确诊断CSP的准确率均较高。CSP的阴道超声和MRI表现均具有各自影像学特点,联合二者诊断将为临床快速诊断CSP提供更全面详细的信息,并对临床治疗方式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简称切口妊娠)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切口妊娠患者经腹部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临床治疗及病理结果。结果 15例超声及临床诊断为切口妊娠的病例中,4例表现为切口区混合性包块,1例切口内见妊娠囊,8例妊娠囊壁局部突入切口内,大部分位于宫腔下段,2例妊娠囊位于宫腔中央,切口区见子宫蜕膜突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提供较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TVS)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愈合情况的评价及瘢痕妊娠的超声表现,提高瘢痕妊娠的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15例剖宫产史半年以上,疑诊早孕拟人工终止妊娠或疑诊流产不全拟清宫术前TVS检查宫内情况的资料,总结子宫瘢痕的超声表现、孕囊与瘢痕的关系及17例瘢痕妊娠的超声特征。结果 860例子宫瘢痕愈合良好;38例子宫瘢痕憩室形成;649例瘢痕子宫正常部位妊娠;17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其中孕囊型15例,包括内生型9例,外生型6例;团块型2例。结论 TVS能较好地观察评价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的愈合情况,早期诊断瘢痕妊娠,阻断不恰当人流及妊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双腔拾卵针经阴道孕囊腔内注射氨甲喋呤(MTX)+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CSP)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切口妊娠患者63例:14例予以MTX+清宫术(A组),22例予以MTX+宫腔镜术(B组),27例行B超监测下双腔拾卵针经阴道孕囊腔内注射MTX+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检查联合MRI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疑似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要求终止妊娠,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阴道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学证实80例疑似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小于3 mm患者有71例,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阳性72例,阴性8例,诊断准确率为96.25%,特异度77.78%,灵敏度98.59%,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87.50%,Kappa值0.803;阴道超声观察到卵黄囊结构40例、胚芽结构25例,原始心管搏动15例,MRI在对孕囊内部结构观察方面远不如超声,其优势在于孕囊周边的比邻结构的观察。结论阴道超声检查与MRI对CSP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厚度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两者联合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超声在切口肌层血流信号观察、阻力指数、孕囊内卵黄囊、胚芽及胎心搏动诊断方面有优势,实时、价廉,可重复性强,MRI能够更好的评估切口处剩余肌层的厚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可更好的评估切口处残余子宫肌层的厚度,为患者和手术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子宫肌壁间妊娠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子宫肌壁间妊娠超声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临床、超声分型表现及手术病理检查、临床诊治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中1例早期超声诊断正确,3例超声误诊,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壁间妊娠后重新对超声图像予以分型。4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超声分型表现及临床诊治结果:(1)妊娠囊型2例,1例入院前超声显示子宫底后壁肌层内妊娠囊回声,与子宫腔不相通,与子宫内膜不相连接,妊娠囊四周肌层包绕,周边肌层内血管扩张、血流丰富,超声诊断为子宫底后壁肌壁间妊娠,经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成功。另一例术前超声显示左侧子宫腔内妊娠囊回声,胚胎存活,误诊为子宫左侧宫内妊娠,清宫手术失败后再次超声检查显示子宫下段左侧后壁肌层内妊娠囊,胚胎存活,妊娠囊内缘与子宫内膜不相连接,四周肌层包绕;剖腹探查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下段左侧后壁肌壁间妊娠。(2)包块型1例,入院前超声显示子宫右侧宫角处混合回声包块,包块内缘紧贴子宫内膜,周边可见菲薄肌层包绕,包块内部及周边肌层血管扩张、血流丰富,超声误诊为子宫右侧宫角妊娠,宫腔镜及腹腔镜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右侧宫角前壁肌壁间妊娠。(3)破裂型1例,入院前超声显示子宫后方偏右侧混合回声包块,包块紧贴子宫右后壁,与子宫肌层关系密切,盆腔内透声差的无回声区,超声误诊为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破裂,腹腔镜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右侧后壁肌壁间妊娠。3例患者明确诊断后均经临床治愈。结论子宫肌壁间妊娠罕见,超声显示妊娠囊(或包块)位于子宫肌层内,与子宫腔不相通,与子宫内膜不相连接,四周由子宫肌层包绕,肌层内血管扩张、血流丰富者可提示为子宫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