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笔者自 1998年以来 ,应用自拟方益肾蠲痹汤治疗骨质增生症 6 2例 ,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2例患者中 ,4 6例为门诊病人 ,16例为住院病人 ;男性 2 8例 ,女性 34例 ;年龄最小 38岁 ,最大 76岁。其中 38~ 4 5岁 9例 ,4 6~ 5 5岁 18例 ,5 6~ 6 5岁 2 2例 ,6 5岁以上者 13例 ;病程最短的 3个月 ,最长为 2 8年 ,平均为 6± 2年 ;发病部位 :膝关节 15例 ,颈椎关节2 6例 ,腰椎关节 2 1例。全部病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骨痹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自拟益肾蠲痹汤由鹿角霜 15…  相似文献   

2.
王建文 《吉林中医药》2003,23(12):26-26
自 1998年 12月~ 2 0 0 3年 2月 ,笔者用自拟蠲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6 0例 ,并与消炎痛肠溶片治疗 6 0例作对照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 0例均为门诊病例 ,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颁布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修定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 ,男 18例 ,女 4 2例 ,年龄 2 3~6 2岁 ,平均 4 3岁 ,病程 6个月~ 16年 ,平均 10年 ;对照组 6 0例 ,男 19例 ,女 4 1例 ,年龄 2 1~ 6 5岁 ,平均4 5岁 ,病程 7个月~ 19年 ,平均 12年。两组具可性。2 治疗方法治疗组 :蠲痹汤基本方 :威灵仙 8~ 12g ,桂枝10g ,防风 10g ,防己 10g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丸治疗孕前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孕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10 mg/次,1次/周,口服;来氟米特1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益肾蠲痹丸,8 g/次,3次/d。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占91.7%;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6例,有效率4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治疗孕前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有效、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杨进  马勇 《河南中医》2012,32(5):610-611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汤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确诊为肩手综合征的26例患者予口服益肾蠲痹汤治疗,同时进行良肢位摆放,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6例中,治愈3例,好转20例,未愈3例,有效率为88.5%.结论:益肾蠲痹汤对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各征肩关节疼痛和手背肿胀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给予1个疗程的益肾蠲痹汤治疗,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给予疗效评分。结果:全部60例患者进行1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益肾蠲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运用益肾蠲痹丸结合推拿手法临床治疗和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经过1—4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的治疗,半年以上随访,依照HSS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益肾蠲痹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良率达80.16%。结论:益肾蠲痹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周期性麻痹(TPP),临床上较少见,笔者1990年3月~1999年5月治疗的58例,采用壮督蠲痹通络的益肾蠲痹丸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病例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4例;年龄18~52岁,平均35.1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4.2个月。22例为首次发作,36例有反复发作史,就诊前平均发作次数2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武威汉代医简》之五劳七损方治疗产后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产后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组40例,治疗组给予五劳七损方,1d1剂,分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口服益肾蠲痹丸,8g/次,3次/d.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7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5.46%;对照组临床控制9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有效率占77.5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威汉代医简》之五劳七损方治疗产后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波 《吉林中医药》2003,23(12):27-27
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中 ,以行痹为主者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以着痹为主者 5例 ,男 3例 ,女 2例 ,以痛痹为主者 13例 ,男 8例 ,女 5例 ,以热痹为主者 2例 ,均为男性。男女比例为 2∶1,病程在 3个月以下者 5例 ,6月~ 1年者 12例 ,1~ 2年者 10例 ,2年以上者 2例。疗程 1~ 2周者 10例 ,2周~ 1个月者 16例 ,1个月以上者 4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 :防风 30g ,木瓜 2 0g ,秦艽 15g ,海风藤2 0g ,威灵仙 15g ,桑寄生 2 5g ,土鳖虫 15g ,川芎 15g ,鸡血藤 30g ,附子 10g。加减 :行痹者加防风 5 0g ;着痹者加薏苡仁 2 0g ,苍术 15g ,黄柏 15g ;…  相似文献   

10.
益肾蠲痹解毒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解毒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6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用自拟中药处方益肾蠲痹解毒汤治疗,对照组30例用雷公藤多甙片、吲哚美辛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蠲痹解毒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活血蠲痹汤治疗局限型硬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 21例中,男7例,女14例;年龄24~55岁,平均35岁;病程4个月~10年,平均18个月. 2 治疗方法 基础方:独活、防风、当归各10g,桑寄生、丹参、伸筋草、海风藤各15g,鸡血藤30g.加减:局部疼痛者加玄胡索、川芎;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脾虚者加四君子汤;肾阳不足者加肉桂、附片、鹿角霜、淫羊藿;湿重者加薏苡仁、防已;血瘀者加桃仁、红花;皮损较大者加昆布、海藻、炙鳖甲等.水煎服,1剂/d,分3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为巩固疗效,将前方诸药研为细末,制成活血蠲痹胶囊,每次2~3粒,3次/d,口服.  相似文献   

12.
笔者1989年2月至1992年5月,以乌头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共40例,疗效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病例中,男24,女16例,年龄18~60岁,病程半个月~1年者27例,1年~3年者11例,3年~5年者2例,其中有19例经西医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2 治疗方法总以祛邪通络,温肾宣痹止痛为治则。基本方:制川乌[先煎]20g、白芍10g、麻黄10g、桂枝15g、黄芪15g、甘草10g、狗脊20g、补骨脂15g,  相似文献   

13.
郑和平 《河北中医》2007,29(9):795-795
1996-10—2006-10,笔者运用扶正蠲痹汤配合外用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1]诊断标准确诊,辨证属寒湿阻络型。1.2一般资料本组35例均为本院中医内科患者,门诊25例,住院10例;男6例,女29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0岁,平均5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5年,平均4.6年。均经全身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仍疗效不佳。1.3治疗方法予扶正蠲痹汤。基本方:人参10g,炙黄芪30g,羌活、独活、桂枝、当归、川芎、炙甘草、威灵仙各10g,桃仁10g,红花10g。加减:偏风盛加防风、乌梢蛇;偏寒盛加制川乌头、细辛;偏湿盛加薏苡仁、苍术、木瓜;痰瘀阻络加穿山甲、地鳖虫、白芥子、胆南星。每日1剂,日3次。外用中药:透骨草10g,伸筋草10g,制川乌头6g,细辛3g,白芥子6g。每日1剂,日2次熏洗。30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4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确定疗效。临床缓解: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生理指标正常;显效:症状全部消失或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劳动,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蠲痹养肝益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片、洛索洛芬钠胶囊,治疗组患者加用中药煎剂(蠲痹养肝益肾汤)。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加用蠲痹养肝益肾汤治疗可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降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结论:蠲痹养肝益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一、临床资料36例中,男32例,女4例,年龄在20~45岁,病程1~3天,其中肋骨骨折11例,全部病例无气胸及血胸。二、治疗方法治法以活血祛瘀、宣肺理气。基本方:当归10g 赤芍15g 红花15g 丹参15g 泽兰10g 生大黄6g 桔梗10g 杏仁10g 川贝母12g 陈皮12g 玄胡12g郁金10g 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胸痛咳喘者加栀子10g、青皮10g;肝气郁滞者加柴胡12g、枳壳10g;瘀血重者加田三七12g、川芎10g。另有肋骨骨折者,进行胶带外固定。三、治疗结果疗效标准:以胸痛消失并无咳喘者为临床治愈,胸部隐痛而无其它不适者为好转,胸痛而活动受限者为无效。治疗结果:服药1个疗程治愈14例,服药2个疗程治愈18例,服药3个疗程以上好转4例(均为肋骨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6.
眩晕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许多因素均可导致眩晕的发生,但以脑血管疾病居多。近2年来,笔者根据中老年患者的发病特点,采用培补肾精、祛瘀降浊的方法,自拟益肾活血止眩方,并随症加减治疗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均为1999~2001年门诊病人,男26例,女2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49岁,平均59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4例,脑动脉硬化24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颈椎病4例,其中有32人同时患有高脂血症。 2 治疗方法 益肾活血止眩方组成:何首乌15g,怀山药15g,枸杞子12g,山茱萸10g,怀牛膝15g,泽泻12g,天麻10g,葛根15g,丹参20g,川芎10g等。肾阴虚者加女贞子、生地黄;肾阳虚者加鹿角胶、巴戟天;血虚者加阿胶、当归;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肝阳偏亢加石决明、钩藤;血瘀甚者加益母草、水蛭;兼痰浊者加石菖蒲、胆南星;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木瓜等。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20d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 参照中医内科病证诊疗标准。显效:眩晕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好转:眩晕及主要症状减轻;无效:眩晕及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痛风定、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来氟米特20mg/次,1次/d;塞来昔布0.2g/次,1次/d;甲氨蝶呤10mg/次,7d/次。治疗组50例痛风定1.6g/次,3次/d;益肾蠲痹丸12g/次,3次/d;疼痛减轻后可适量调整用药量,停用塞来昔布,酌情减少益肾蠲痹丸和痛风定用量;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血沉、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控制21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近期控制7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风定、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蠲痹清热汤治疗幼年型类风湿病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年型类风湿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以发热、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关节出现炎症改变为临床表现,对小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我们自1995年1月~1998年1月用蠲痹清热汤(自拟方)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26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符合《儿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有关幼年型类风湿病的诊断标准。26例患者中男18例,女8例;年龄3~14岁,平均923±337岁,其中3~6岁者6例;6 ~9岁者8例;9 ~12岁者8例;>12岁者4例。病程1个月~3年,平均1973±1073个月。其…  相似文献   

19.
骨性关节炎(OA)是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消失,骨质过度增生,临床出现关节慢性疼痛、僵硬、关节肥大及活动受限等的一种常见病症。我院从2000年起在内服中药蠲痹汤的基础上,加用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130例患者,收效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30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男34例,女96例;年龄45~75岁;病程0.5~10年,平均3年;全部病例均经X线检查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其中关节狭窄占65%。全部患者均有关节疼痛,伴急性滑膜炎者32例。2治疗方法蠲痹汤药物组成:独活10 g,桑寄生10 g,牛膝10 g,杜仲15 g,白芷10 g,草乌(制)10 g,三七粉…  相似文献   

20.
益肾蠲痹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益肾蠲痹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方法,选用新癀片作为对照。两组共治疗70例,其中益肾蠲痹丸40例,新癀片30例,疗程均为40d。结果经治疗40d后,益肾蠲痹丸治疗组和新癀片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休息痛、活动痛、关节压痛及关节肿胀指数。其中益肾蠲痹丸治疗组较新癀片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能更有效的缓解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的急性发展,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