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河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哎滋病(HIV/AIDS)流行现状、特征及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北省艾滋病疫情流行比较严重的廊坊市进行回顾性调查,对自1995年以来的AIDS常规监测、高危人群哨点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廊坊市自1995年发现首例AIDS至2004年,累计报告HIV感染者252例。HIV感染者传播途径以经血液传播为主要途径(占97.2%),同时已出现经性途径和母婴垂直传播的病例。HIV感染者年龄分布主要以30~49岁的中青年人为主,占87.26%(137/157),男女性别比为1:1.1,农民占97.6%。结论河北省廊坊市AIDS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应加大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力度,完善综合防治措施,遏止AIDS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钟山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病学特征与相关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7~2012年钟山县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钟山县1997~2012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982例,其中HIV感染者551例,AIDS患者431例,死亡386例。年龄以20—49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6.09%(649/982);男女性别比为2.7:1(715/267);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77.90%(765/982),其次为注射毒品传播,占17.82%(175/982)。结论钟山县艾滋病流行呈明显上升趋势,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连云港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的传播途径。方法对1996--2007年的HIV感染的途径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性传播29例,占49.2%。血液传播16例,占27.1%;其中有输血、供血史5例,占血液传播的31.3%;吸毒11例,占血液传播的68.8%。既有危险性行为又有吸毒史2例,占3.4%;垂直传播3例,占5.1%;传播途径不详9例,占15.3%。结论连云港市HIV的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所以采取干预措施阻断性行为传播是该市预防艾滋病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麻城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麻城市HIV/AIDS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麻城市2005—2012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70例,死亡19例。年龄分布以20~49岁人群为主,共67例,占95.71%;男性50例,女性20例,男女性别比为2.5:1;职业以民工(41例,占58.57%)和农民(16例,占22.86%)为主。异性传播37例,占52.86%;同性传播30例,占42.86%。91.43%(64/70)的病例有外出务工史。结论麻城市近年来艾滋病流行呈明显上升趋势,建议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监测,针对男男性接触者采取行为干预与卫生知识宣讲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顾艳红 《职业与健康》2013,(23):3157-3158,3163
目的分析常熟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流行状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完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市2000--2012年报告的HIV/AIDS病例个案和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0--2012年常熟市累计发现HIV/AIDS196例。发现数呈总体上升态势,户籍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的发现数相差不大,近年该市户籍感染者比重在加大。男女性别比为3.67:1,以20-49岁、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人群居多。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占87.24%,男男性行为传播上升明显,占43.37%。结论常熟市的AIDS疫情发展迅速,流行特征已发生明显改变,今后应加大宣传、干预、发现、管理及治疗等工作的力度,尤其是加强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宣传干预,遏制AIDS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势头。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静安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静安区2008-2012年HIV/AIDS疫情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静安区2008-2012年累计报告HIV/AIDS432例.男女发病比例为10.7∶1;年龄以20-49岁为主,占86.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219例,占50.7%;多为流动人口(53.7%);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95.9%),而55.6%是通过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性病门诊就诊者、术前检测和检测咨询人群占所有病例的83.8%.结论静安区疫情仍呈低流行态势,但在男男人群呈高流行态势,应采取措施加大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力度,加强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增城市2000-2011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2000-2011年增城市艾滋病常规监测和哨点监测资料、HI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增城市2000-2011年共发现HIV/AIDS病例92例(死亡10例),其中第1阶段(2000-2005年)为局部流行期,共报告16例,第2阶段(2006-2011年)为播散期,共报告76例。男性66例,女性26例;20~49岁年龄组报告的病例数最多,占88.04%(81/92)。病例以流动人口为主,共71例占77.17%(其中外地流入人员59例,本地流出人员12例)。第1阶段HIV/AIDS病例的感染途径主要以血液传播为主,占75.00%(12/16)。第2阶段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78.95%(60/76),其中异性性接触传播占68.42%(52/76),通过静脉吸毒传播占10.53%(8/76)。结论增城市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传播途径由原来的以血液传播为主转变为以性接触传播为主,需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和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衢州市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流行情况,为指导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分析。结果:2001年-2011年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239例,其中,HIV感染者214例,AIDS病人25例。男性169例,女性70例,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羁押人员为主,占31.80%(76/239);其次是农民/农民工,占23.43%(56/239);文化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分别占45.61%和27.20%;三种传播途径共存,经性途径传播占76.57%(183/239)。结论:衢州市现阶段虽然处于低感染阶段,但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应采取措施加大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力度,加强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力度,遏制艾滋病蔓延。  相似文献   

9.
周红星  郁新 《职业与健康》2013,(23):3147-3148
目的通过了解海门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与规律,探讨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收集1998--2012年海门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后海门市的HIV/AIDS疫情呈快速增长势头,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92.17%),男男性行为者(MSM)占30.43%。人群分布以40—49岁为高峰年龄(36.52%),农民占30.43%,流动人口占73.04%。结论应加大对该市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员的AIDS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对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防止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掌握河南省新蔡县新发现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发现的HIV/AIDS监测、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1年全县发现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531例,其中HIV感染者118例,AIDS病人413例。传播途径以输入血液/血制品为主,占43.13%;其次为异性性传播(其中婚内性传播131例,婚外性传播38例),占31.83%;有偿采供血传播占12.24%;母婴传播占5.08%;同性传播占0.75%;静脉吸毒占0.38%;其他及不详占6.59%。结论当前新蔡县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点是应加强对1995年以前输入血液/血制品人群的专题调查,及时发现病例,并加强对单阳配偶、阳性育龄妇女、丧偶阳性者的干预管理,预防婚内性传播,同时积极开展高危行为干预措施,减少经性传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市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永林  王炳留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93-2194
目的通过对连云港市1996--2008年艾滋病疫情流行情况分析,为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确证采用Westem Blot方法,对每例确证的HIV/AIDS个案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所得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报告HIV/AIDS 71例,其中AIDS患者17例,死亡11例,分布在全市8个县(区);感染者中20~39岁的青壮年占74.65%;异性传播占50.70%。2007--2008年两年报告HIV/AIDS49例,占69.01%。结论连云港市近两年HIV/AIDS报告病例数上升较快,病例以性传播为主,青壮年比重较大,应该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肇庆市艾滋病感染趋势和流行特点,为进一步防控艾滋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WB)或2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结果2008年肇庆市共发现HIV感染者121例及AIDS病例32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49例,男女比例为2.12:1;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4岁;20~49岁占总病例数77.78%;农民占35.29%;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49.02%,其次为经静脉注射吸毒占32.68%。结论2008年肇庆市艾滋病感染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性接触为首位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东省187例HIV阳性者的相关特征,了解广东省艾滋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9年前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ex)门诊就诊的187例HIV抗体阳性者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和相关特征分析。结果187例HIV阳性者中男性123例,女性64例,男女性别比为1.9:1,平均年龄34.1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74.3%),职业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占50.2%)。VCT的主要原因:身体不适占36.9%(69/187),配偶/性伴HIV阳性占21.4%(40/187),因体检发现HIV阳性前来进行HIV抗体确认的占12.3%(23/187))。临床诊断为AIDS的83例(占44.4%)。187例HIV抗体阳性者中有115例检测了CD4+/CD8+,CD4+计数最小为1个/μL,最多为1125个/μL,平均为230.69个/μL,63例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均值为352.95个/μL,高于52例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的CD4+均值82.56个/μL(P〈0.05)。传播途径以性途径感染为主(占65.2%),其次为静脉吸毒途径感染(占29.4%)。结论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流行的主要途径,文化程度低及体力劳动者人群仍是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主体,提示重视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促使高危人群及时主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感染者,防止二代传播,有助于控制艾滋病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梅州市1992—2007年艾滋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2—2007年梅州市艾滋病常规监测资料以及2000—2007年哨点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梅州市自1992年报告第1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至2007年底,共报告HIV/AIDS 65例,其中HIV感染者31例,AIDS患者34例(死亡24例)。感染者以男性(70.77%)、20~49岁青壮年(80.00%)为主。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53.85%;血液传播占12.31%,母婴传播占1.54%。结论梅州市艾滋病的预防控制进入关键时期。今后要继续加强艾滋病监测和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实施以宣传教育为主的艾滋病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东省艾滋病毒者与艾滋病毒感染者(HIV/AIDS)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控制措施,方法:分析全省的HIV常规、哨点、行为监测及实际实验室资料,结果:1996年底首次发现静脉吸毒者HIV阳性以来,HIV/AIDS报告数平均上升86.2%,静脉吸毒占的比例从1996年前的1.4%上升到1999年的91.0%,吸毒者61.3%为HIV-1C亚型,结论: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静脉吸毒为主要传播途径;当前工作重点是预防HIV/AIDS从吸毒人群向吸以及一般人群传播,并开展行为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16.
2001-200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艾滋病疫情流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北京市石景山区HIV/AIDS疫情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根据石景山区2001~2008年艾滋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8年石景山区共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68例。病例分布:20-39岁年龄组占72.06%,男性占86.76%。传播途径以同性性传播及异性性传播为主,分别占42.65%和27.94%,其次为注射毒品传播,占11.76%。结论石景山区HIV以性途径传播为主,近年疫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管理,加大监测力度,在高危人群中筛查HIV,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HIV的进一步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杨艳华  王翠华  王德厚 《职业与健康》2008,24(15):1554-1555
目的分析承德市10年来艾滋病(AIDS)流行趋势,为制定承德市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承德市艾滋病流行特征,提出防治措施。结果截止到2007年底承德市共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AIDS)45例。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占69%,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68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75:1;传播途径为血液途径占54%,性途径占46%,近年来性途径大幅度上升,2007年新发现的病例中,全部为性途径传播。结论承德市艾滋病流行进入快速增长期,需要加大宣传教育、重点人群监测、高危行为干预的力度,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遏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速度,从而降低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广西柳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与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分析柳州市艾滋病(AIDS)流行趋势,为制定AIDS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柳州市1997-2005年HIV/AIDS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5年柳州市累计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3562例,AIDS病人366例,检出的HIV/AIDS逐年增多,死亡65例;病例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3.16:1。三种传播途径共存,传播途径以吸毒为主,吸毒传播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93.75%降至2005年的30.92%。性传播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0.00%上升到2005年的20.44%。流行涉及全市6县4城区,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结论柳州市近年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进入快速增长期,需加大防制力度,遏制艾滋病蔓延。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艾滋病流行状况与控制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广州市艾滋病流行和防治现状,探讨对策。方法:对1986-2000年广州市艾滋病监测结果和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86年广州市报告首例国外输入的HIV感染者,1991年报告首例AIDS病人,至2000年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406例,在广州死亡29例,其中AIDS病人68例,在广州死亡25例。流行经历了传入期(1986-1989年)、扩散期(1990-1994)和快速增长期(1995-2000年),分别发现HIV感染者4例、24例和378例。流行特征是HIV感染者主要以男性(86.95%)、20-49岁中青年(91.87%)为主;传播途径主要以静脉吸毒为主,占57.64%,性传播途径占23.15%,尚未发现母婴传播。结论:广州市HIV广泛流行,形势严峻。今后防治对策应加强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继续加强艾滋病监测和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加紧实施以宣传教育为主的艾滋病综合性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卧龙区艾滋病(AIDS)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卧龙区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阳市卧龙区2011年共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65例,其中AIDS病人42例,死亡6例。65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男性45例,女性20例;19-29岁11例,30-39岁15例,40-49岁25例,50~75岁14例;初中以下文化占80.00%;农民占73.85%,已婚占44.62%;经性传播途径占56.92%,经血液传播占43.08%。[结论]卧龙区HIV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性传播和经血液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