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符合B超诊断的28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TG、TC、HDL-c、LDL-c、ALT、AST、GGT、ALP)和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CⅣ、LN)检测,并以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TG和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HDL-c和LDL-c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呈下降和升高的趋势;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LT、AST和GGT明显升高(P<0.01),ALP升高不显著(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PCⅢ、HA、CⅣ和LN均高于健康组(P<0.05),重度组与轻、中度组之间PCⅢ、HA、CⅣ和L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中度脂肪肝与轻度脂肪肝之间PCⅢ、HA、CⅣ和LN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非酒性脂肪肝患者多项血液生化指标异常,重度非酒性脂肪肝患者尚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多项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筛查的重要依据,而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可进一步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对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进行肝功能指标(ALT,AST,GGT,AKP)和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CIV,LN)检测,并与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重度和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肝功能指标(ALT,AST,GGT,AKP)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轻度组升高不明显;轻、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PCⅢ、HA、CIV高于对照组,重度组LN高于对照组;不同程度脂肪肝病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升高阳性率改变:重度脂肪肝病人阳性率最高,与轻中度差异显著,其次为中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最低。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血清肝功能指标异常,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尚存在不同程度肝纤维化趋势。肝功能指标检测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筛查主要依据,而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可进一步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监测和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指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符合B超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并以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不嗜酒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脂肪肝患者Ⅲ型前胶原(PC 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 Ⅳ)、层粘蛋白(LN)均高于健康者(P<0.05—0.01),低于肝硬化患者(P<0.01);重度脂肪肝与轻度脂肪肝之间PC Ⅲ、C Ⅳ、L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且阳性率较高。结论:重度脂肪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肝纤维化指标的多项联检对脂肪肝肝纤维化的判断与防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CⅡ)、Ⅳ型胶原(CIV)及血清铁蛋白(SF)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1例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15岁肥胖儿童和30例9~14岁正常健康儿童进行腰围(WC)、体块指数(BMI)、肝转氨酶(ALT、AST)、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铁蛋白、肝脏B超等各项检查,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性肥胖组(SOC)、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组(SNAFL)、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组(NASH)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肝酶、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铁蛋白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C组的HA、P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5),尤其以PCⅢ明显;SNAFL和NASH组的HA、PCⅡ、SF、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单纯性肥胖向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炎发展,SF、PCⅡ、ALT、AST逐步升高,差异显著(P〈0.05);经两两相关分析发现:SF与PCⅢ、ALT、AST相关(r=0.33、0.63、0.69,P〈0.05),PCⅡ与ALT、AST相关(r=0.55、0.56,P〈0.05);所有病例中SF≥300μg/L者6例,均为NASH患者,且其均值与NASH组其他惠儿相比,在肝纤维化指标和肝转氨酶上都明显增高(P〈0.05)。结论:纤维化指标中PCⅡ是一早期敏感的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展密切相关。血清铁蛋白的增加是反应肝损伤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其可能是NASH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逍遥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胆管结扎致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胆管结扎法复制肝纤维化大鼠病理模型,各组大鼠分别以生理盐水、阳性对照药、低剂量逍遥散、高剂量逍遥散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HA、PCIU、LN、Ⅳ—C水平。结果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血清ATJT、AST、TBIL、HA、PCⅢ、LN、Ⅳ—C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阳性对照药组、逍遥散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HA、PCⅢ、LN、Ⅳ—C水平均显著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P〈0.05)。结论逍遥散对胆管结扎致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LT、AST与GGT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8例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AST的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及CⅣ)水平。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ALT、AST、GGT显著高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P〈O.01),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ALT、AST、GGT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HA、LN及CⅣ作为肝硬化分期的指标,动态监测其变化很重要。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检测有利于临床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演变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为NAFLD组94例和健康对照组3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脂联素、瘦素、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PCⅣ)、层黏蛋白(LN)的浓度.结果 NAFLD组的瘦素PCⅢ、HA、PCⅣ、L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FLD组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脂联素与肝纤维化指标PCⅢ、PCⅣ、HA和LN呈负相关(P<0.05),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PCⅢ、PCⅣ、HA和LN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脂联素、瘦素与NAFLD患者肝纤维化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七脂肝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n。)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NAFL患者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三七脂肝丸和易善复胶囊治疗3个月,并观察其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Ⅲ型胶原(PCm)、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对照组HA、CⅣ和2组谷丙转氨酶(AI|T)、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2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CⅢ、HA、CIV、LN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三七脂肝丸具有调节血脂,恢复肝功能.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荣华 《中外医疗》2011,30(19):73-73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检测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50例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的HA、LN、Ⅳ-C、PCⅢ水平,并与150例健康体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中度肝病患者血清LN、Ⅳ-C水平升高不明显(P〉0.05),HA、PCⅢ的水平升高明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及肝硬化患者的4项指标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A、PCⅢ、LN、Ⅳ-C与肝脏炎症及其纤维化的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动态监测上述指标,对观察慢性肝病患者纤维化和炎症性改变及其进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黏连蛋白(LN)在慢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患者,52例肝硬化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HA、PC—Ⅲ、Ⅳ—C、LN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并与病程发展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检测是肝纤维化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张锦根 《河北医学》2003,9(10):887-889
目的:通过对156例肝病患者血清中四项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的检测,来了解在肝炎病人向肝硬化转变的过程中,四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在肝炎向肝硬化转变的过程中,每一个时期均可见到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中的一项或几项的升高。结论: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的进程密切相关,对了解肝炎病人的肝脏纤维化程度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37-39+43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乙肝肝硬化血清肝纤维化四项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300 mg/次,每天1次;对照组予拉米夫定100 mg/次,每天1次;阿德福韦酯10 mg/次,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清肝纤维化四项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HA、LN、PCⅢ、Ⅳ-C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分别较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能显著降低乙肝肝硬化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的数值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5项指标(血清甲胎蛋白、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α-L-岩藻糖苷酶、γ-谷氨酰转移酶与癌胚抗原)联合诊断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榆林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168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乙肝相关性肝癌组,选择同期16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乙肝肝硬化组,选择1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以此来判断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与对照组在血清5项指标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与乙肝肝硬化组在血清5项指标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5项指标联合诊断方案在整体特异度和灵敏度方面均优于单一指标。结论 对于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来说,血清5项指标联合诊断方案具有理想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案。  相似文献   

14.
血清生化指标对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构建诊断肝纤维化的数学模型,评价血清生化指标预测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慢性肝炎74例,肝穿刺标本进行病理分期;血清生化指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以病理分期(S)作为因变量,血清生化指标作为自变量,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构建判别函数。结果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总胆汁酸、纤维连接蛋白、胆碱酯酶、白/球比值和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比值与病理分期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符合模型纳入变量、进入判别模型的指标只有白/球比值;判别模型预测病理分期S1、S2、S3和S4的正确率分别为81.82%、21.05%、57.69%和14.29%,总正确率为51.35%。预测肝硬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1%和100%,阳性和F1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91.78%。结论该模型预测肝纤维化有一定敏感性,但鉴别不同病理分期的价值不大;本模型肯定和否定肝硬化的价值均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对慢乙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共纳入基线资料齐同的血清HBV-DNA阳性的慢乙肝患者者80例,分成病例组(40例)、阳性对照组(20例)、阴性对照组(20例),病例组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个亚组,20例患者使用恩替卡韦(0.5mg,每日一次口服),20例患者使用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口服);阳性对照组使用普通干扰索(凯因益生500万IU/次,隔日一次皮下注射),阴性对照组口服水林佳保肝(140mg,每日三次口服),不使用抗病毒药物,观察期为4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24周、48周采血,化验HBV-DNA、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按a=0.05标准,P<0.05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病例组在病毒学应答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4.76,P=0.000);病例组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F=42.295,P=0.000;LNF=47.995,P=0.000;C-ⅣF=38.677,P=0.000;PC-ⅢF=18.89,P=0.000).结论: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抑制HBV复制,还能抑制肝纤维化进展,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血清HA、LN、CIV、PCⅢH水平的变化能帮助临床医师有效预测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基础训练期不同训练负荷对武警新训战士肾脏功能的影响规律,为科学合理安排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武警部队某部100名新训战士,于训练日晨6:00空腹状态及在1、3、5 km耐力跑后10 min内取静脉血,分别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EA)、β2-微球蛋白(β2-MG)、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尿酸(UA)等指标。【结果】训练前分别与1、3、5 km耐力跑后比较,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尿酸等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科学合理的训练负荷对武警新训战士肾脏功能血液指标没有影响,但应避免对新训战士进行超负荷训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9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9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血小板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比较不同病因及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血小板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而血清纤维化指标及其他血小板相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肝功能分级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病因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变化较大,并且受肝功能分级的影响较大,但不同病因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西藏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作者所在教研室实验动物科学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为据,从改革的总体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实验教学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我室实验动物科学的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与措施,其效果是提高了实验动物科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与肝组织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行肝穿刺活检术的241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同期116名正常人体检资料。根据肝组织炎性反应活动度将其分为G0级(n=18)、G1级(n=41)、G2级(n=95)、G3级(n=77)及G4级(n=0);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0期(n=48)、S1期(n=41)、S2期(n=47)、S3期(n=58)及S4期(n=47)。分析各组患者的胆碱脂酶(cholinesterase,CHE)、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 Ⅲ,PCⅢ)和透明质酸酶(hyaluronic acid,HA)的水平,及其与肝组织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TBA、ADA、PCⅢ和H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E和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生化CHE、PA、TBA、ADA、PCⅢ、HA指标与肝组织炎性反应活动度分级间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343、–0.340、0.379、0.330、0.361、0.406,P<0.05);CHE、PA、TBA、ADA、PCⅢ、HA在肝组织炎性反应G0、G1、G2级分别与G3、G4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炎性反应G3、G4级H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生化CHE、PA、TBA、ADA、PCⅢ、HA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分期间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369、–0.421、0.351、0.271、0.349、0.458,Px<0.05);CHE、PA、TBA、ADA、PCⅢ、HA在肝纤维化S1期分别与S3、S4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TBA在肝纤维化S3、S4期PCⅢ、HA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生化指标CHE、PA、TBA、ADA、PCⅢ、HA与CHB患者肝组织炎性反应状态及纤维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可能是CHB患者病情评估、监测和干预治疗有用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原代宁乡花猪与其第一代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常规方法测定宁乡花猪F0代16头,F1代16头血液18项生理指标和13项生化指标。结果 F0代与F1代部分血液生理指标如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积压(HCT)等13项有显著性差异(P<0.05);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如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球蛋白(ALB/GLB),葡萄糖(GLU),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2代宁乡花猪之间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得到的数据可以为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相应的基础生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