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KIF20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状态,进一步分析KIF20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下载肺腺癌RNA-seq表达和临床数据,纳入515例肺腺癌肿瘤组织样本和59例癌旁组织样本,此外,从GEO(Gene Exp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GSE10072数据集作为验证集,该数据集包括58例肺腺癌肿瘤组织样本和49例癌旁组织样本。分析KIF20A mRNA高低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通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临床变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KIF20A对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作用。结果:KIF20A 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KIF20A mRNA表达水平与年龄、吸烟、临床分期、T分期及N分期差异显著相关,而与性别、种族、残余瘤无明显相关;高KIF20A组在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方面较低KIF20A组差,且在校正了相关变量后,KIF20A表达仍与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显著相关。结论:KIF20A mRNA表达水平与年龄、吸烟、临床分期、T分期及N分期显著相关;KIF20A 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CXCR家族蛋白在乳腺癌各亚型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获取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中的CXCR家族蛋白在癌旁组织以及不同亚型乳腺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数据;利用PRECOG网站获取各差异表达蛋白的预后生存分析图。结果 除CXCR1外,各CXCR家族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XCR2P1、CXCR3、CXCR4、CXCR5和CXCR6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CXCR2和CXCR7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CXCR3、CXCR4和CXCR7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有关。结论 CXCR3、CXCR4和CXCR7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且其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可能是乳腺癌分子诊断或靶向治疗的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4.
王瑜  俞乔 《肿瘤学杂志》2020,26(1):39-42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3(MT-3)在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MT-3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和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手术标本11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3的表达,并分析MT-3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之间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MT-3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MT-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2.3%)高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5.9%)(P<0.05)。MT-3表达与乳腺癌组织的TNM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及其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MT-3低表达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83.3%)相比,MT-3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性降低(62.8%)(P<0.05)。[结论] MT-3在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中过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为浸润性导管型乳腺癌的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NR3C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免疫作用并构建预后模型。 方法(1)分别以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乳腺癌队列和基因综合表达(GEO)数据库中的GSE42568队列作为训练集(113例癌旁样本和1 019例乳腺癌样本)和测试集(17例癌旁样本和104例乳腺癌样本),比较上述2个队列中NR3C2在癌旁样本和乳腺癌样本中的mRNA表达;通过TCGA队列、Kaplan-Meier plotter队列(4 929例乳腺癌样本)分析NR3C2表达对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影响。(2)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讨NR3C2潜在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定量评估24种免疫细胞,以皮尔森系数计算NR3C2和24种免疫细胞及70个免疫调节基因的相关性。(3)通过多元逐步Cox回归的方法在TCGA队列中构建NR3C2相关免疫调节基因的预后模型,按照中位风险值将TCGA队列分为高、低风险组,比较2组的无复发生存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模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在GSE42568队列中进行验证;结合其他临床参数,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该模型的独立预后性能。(4)在TCGA队列中,基于临床分期和风险值构建列线图,利用校准曲线对其准确性进行评价,通过时间相关曲线下面积(tAUC)比较不同指标预测的准确度。(5)为了验证NR3C2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是否一致,本研究另外收集了2021年9月于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乳腺甲状腺外科进行手术切除的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组织样本,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其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NR3C2的蛋白表达量。 结果(1)TCGA样本分析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NR3C2的mRNA表达量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下降(2.59±0.43比0.98±0.62,t=35.990,P<0.001)。在GSE42568队列中,乳腺癌组织中NR3C2的mRNA表达量比癌旁组织显著下降(5.35±1.47比3.32±1.12,t=7.096,P<0.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TCGA队列、Kaplan-Meier plotter队列中,NR3C2表达和乳腺癌患者的RFS呈正相关(HR=0.667、0.725,95%CI:0.458~0.972、0.653~0.804,P均<0.050)。(2)GSEA结果提示:NR3C2主要参与JAK-STAT和TGF-β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相关性分析发现:NR3C2的mRNA表达和19种免疫细胞的浸润程度及43个免疫调节基因的表达均显著相关(P均<0.050)。(3)将上述43个NR3C2相关的免疫调节基因纳入Cox回归分析,构建了13个免疫调节基因组成的预后模型,风险截断值为0.988。生存分析提示在TCGA队列及GSE42568队列中,高风险组的RFS明显低于低风险组(HR=2.682、2.389,95%CI:1.839~3.910、1.343~4.248,P均<0.010);AUC为0.758、0.618(95%CI:0.662~0.857、0.545~0.758,敏感度:0.833、0.538,特异度:0.614、0.714,P均<0.01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该模型的风险值可作为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子(HR=1.259、1.163,95%CI:1.187~1.336、1.068~1.266,P均<0.001)。(4)基于临床分期和风险值构建的列线图可以预测乳腺癌患者3年、5年和8年的RFS,校准曲线提示其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tAUC提示其优于临床分期和预后模型。(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NR3C2的蛋白表达量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降低。 结论NR3C2是乳腺癌患者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疱疹病毒相关性泛素特异性蛋白酶(herpesvirus-associated 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HAUSP)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去泛素化蛋白酶.最近的研究表明,HAUSP能在体内外使p53去泛素化,避免其降解,提示HAUSP可能通过稳定p53蛋白发挥胜瘤抑制功能.本研究旨在观察HAUSP在乳腺癌组织及非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探讨HAUSP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3例新鲜乳腺癌组织及13例癌旁组织中HAUSP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9例乳腺痛组织和40例非癌组织以及13例新鲜乳腺癌组织中HAUSP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AUSP mRNA转录量为1.85±0.04,癌旁组织为2.74±0.03,HAUSP mRNA在乳腺癌中的转录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ItAUSP蛋白在乳腺癌及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4%和75.0%,乳腺痛组织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HAUSP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瘤体大小、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HAUSP蛋白表达与其mRNA转录一致;HAUSP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同时具备HAUSP蛋白阳性和p53蛋白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高于HAUSP蛋白阴性或p53阳性的患者.结论:乳腺癌HAUSP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提示删USP基因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同时评价HAUSP蛋白和p53蛋白的状态可能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DiGeorge 综合征临界区基因5(digeorge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 gene 5,DGCR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TCGA数据库中ESCC数据集的DGCR5 表达进行分析。收集2016 年8 月至2017 年3 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切除60 例ESC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用qPCR检测ESCC组织中DGCR5 的表达水平,分析DGCR5 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DGCR5 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1)。ESCC组织中DGCR5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DGCR5 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性相关(均P<0.05)。Kaplan-Meier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表达DGCR5 的ESCC 患者2 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DGCR5 患者(P<0.05)。结论:DGCR5 在ESCC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共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可能成为ESCC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胎盘生长因子(PI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和72例癌旁组织中PIGF的表达.结果:Q-PCR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IGF mRNA的表达水平为0.987±0.171,相应癌旁组织中PIGF mRNA的表达量为0.265±0.114;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IGF蛋白阳性率为80.4%(45/56),相应癌组织中PIGF蛋白阳性率为12.5%(8/72);癌组织中PIG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PIGF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Nottingham预后指数有相关性(P<0.05),但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ER状态无相关性.结论:PIGF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PIGF很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Foxp3+细胞浸润和Foxp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60例乳腺癌以及2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取自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2005年1-12月),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oxp3+淋巴细胞浸润和Foxp3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以及ER、PR、P53、Bcl-2、HER-2表达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间质Foxp3+细胞浸润和实质Foxp3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50.6%vs 13.6%,P<0.05;38.1%vs 4.5%,P<0.05);乳腺癌Foxp3+细胞浸润和Foxp3蛋白表达间无相关性(P>0.05)。乳腺癌间质Foxp3+细胞浸润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P53过表达呈正相关(P<0.05);癌实质Foxp3蛋白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pTNM和P53过表达呈正相关(P<0.05);但两者与ER、PR、HER-2、Bcl-2过表达均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乳腺癌中Foxp3表达和Foxp3+细胞浸润都是影响5年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Foxp3的表达不是影响乳腺癌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乳腺癌组织高表达Foxp3蛋白可作为一个潜在的乳腺癌生物标记物,但不是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Deltex E3泛素连接酶2(DTX2)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DTX2对ccR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DTX2在泛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UALCAN数据库进一步验证ccR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TX2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使用UALCAN数据库中的TCGAccRCC队列数据集,分析ccRCC中DTX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K-M plot数据库分析DTX2表达与cc R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利用DAVID数据库对DTX2相关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qPCR法检测DTX2基因在人胚肾293(HEK293)细胞和ccRCC细胞A498、Caki-1中的表达水平。利用siRNA技术分别将DTX2 siRNA及其阴性对照质粒转入A498、Caki-1细胞,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敲低DTX2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与癌旁组织相比,ccRCC组织中DTX2 mRNA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细胞极性蛋白CRB3(Crumbs 3)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对ccRCC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作用。方法:运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分析CRB3在ccRCC组织和正常肾组织的表达情况,通过LinkedOmics和GEPIA阐述CRB3表达与ccRCC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CRB3 mRNA在ccRCC中低表达,并且与ccRCC病理分级、TNM分期呈负相关,并与人种相关。TCGA结果显示CRB3低表达是影响ccRCC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IHC结果证实,与正常肾组织相比,ccRCC中CRB3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ccRCC中,CRB3低表达是一种重要的不良预后指标,可以作为预测患者转移发生、判断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人类蛋白组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THPA)和人类肿瘤相关的基因表达汇编(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探索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 1,PTTG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从TCGA、THPA和GEO数据库提取PTTG1在乳腺癌及正常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GEO在线预后分析数据库Kaplan-Meier Plotter(http://kmplot.com)检索PTTG1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数据库中,PTTG1 mRNA和蛋白水平在乳腺癌队列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PTTG1 mRNA在不同的分子亚型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PTTG1 mRNA在ER和PR阳性乳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ER和PR阴性乳腺癌患者(P<0.05);PTTG1 mRNA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早期乳腺癌患者(P<0.05);PTTG1 mRNA随着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程度升高而降低(P<0.05)。PTTG1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显著好于其高表达患者(P<0.001);PTTG1高表达的ER和P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均显著差于其低表达者(P<0.05)。PTTG1高表达乳腺癌样本富集到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细胞毒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集。结论:PTTG1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TTG1 mRN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相关且在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中具有不同的预后监测意义,可以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周杰  张岩 《现代肿瘤医学》2020,(20):3489-3494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early growth response 3,EG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比较EGR3 mRNA在癌旁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Linked Omics数据库比较不同分子分型及临床分期的乳腺癌组织中EGR3 mRNA的表达量,以明确EGR3 mRNA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利用GEPIA数据库评价EGR3 mRNA表达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并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的大规模验证队列对EGR3 mRNA的预后价值进行验证;最后利用Linked Omics数据库探索EGR3的共相关基因,将相关性最高的前50个基因生成在线热图。结果:在TCGA数据库及匹配了GTEx癌旁组织表达谱的两组队列中,EGR3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在更高的T分期、M分期及临床TNM分期的乳腺癌组织中,EGR3 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调;此外,ER阴性、PR阴性的乳腺癌组织中,EGR3 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下调;通过分析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的预后信息,表明EGR3 mRNA的低表达与更差的乳腺癌预后密切相关;最后,EGR3共表达基因分析结果分别显示了正、负相关性最高的前50个基因,初步探讨EGR3参与乳腺癌进程的潜在分子机制。结论:EGR3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且初步显示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乳腺癌诊断、预后预测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铜死亡相关基因(CRG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索其在PTC预后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UCSC数据库下载来源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TCGA-THCA数据集的转录组数据及对应临床信息,并结合TCGA泛癌临床资料数据集的随访信息。通过基因差异性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与PTC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的CRGs。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该基因在PTC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和该基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进一步使用Cox回归分析该基因与PTC患者PFS的相关性。最后对该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结果 本研究从UCSC数据库筛选纳入PTC患者424例。最终识别出在PTC中2个上调的CRGs基因(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和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2A基因)和3个下调的CRGs基因[铜蓝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铁氧还蛋白1 (FDX1)基因]。Cox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PFS相关的1个CRGs基因FDX1。FDX1在PTC组织中显著低表达(P<0.001),表达水平与伴有腺体外侵犯(P<0.001)、较高的T分期(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粒状头样2(GRH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为乳腺的临床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诊疗并经病理确认的初发乳腺癌患者88 例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RHL2 在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GRHL2 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分析TCGA乳腺癌临床数据,探究GRHL2 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GRHL2 的表达率(75.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6.36%)(P<0.01)。TCGA数据库中114 例正常乳腺组织以及1 097 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GRHL2 的表达结果显示,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GRHL2 的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RHL2 的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HER2 表达、淋巴结转移状态等相关(均P<0.05);通过分析TCGA数据库中1 979 例低表达GRHL2 乳腺癌患者与1 972 例高表达GRHL2 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结果显示,高表达GRHL2 的乳腺癌患者RFS患者显著缩短(HR=1.24,95%CI:1.11~1.38,P<0.01);GRHL2表达差异对TNBC乳腺癌患者的RFS无明显影响(HR=1.30,95%CI: 0.89~1.88,P=0.170);GRHL2 的表达差异对ER+乳腺癌患者的RFS 无明显影响(HR=1.17,95%CI:0.76~1.78,P=0.470);但是高表达GRHL2 的HER2+乳腺癌患者其RFS显著低于低表达GRHL2 的HER2+乳腺癌患者(HR=1.72,95%CI:1.11~2.68,P=0.015)。结论:GRHL2 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并与HER2 表达、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NHB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卫星状态、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及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选定结直肠癌差异表达预后相关目标基因。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7例结直肠癌患者蜡块组织, 制备组织芯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微卫星状态[错配修复(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均为阳性表达为错配修复完整(pMMR), 代表微卫星低度不稳定或微卫星稳定;若其中任何一个指标为阴性, 则判定为错配修复缺陷(dMMR), 代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和INHBA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分析INHBA与微卫星状态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从GEO数据库筛选出结直肠癌3个数据集:GSE110223(13个癌组织、13个癌旁组织)、GSE110224(17个癌组织、17个癌旁组织)、GSE113513(14个癌组织、14个癌旁组织), 筛选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间差异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前50个基因, 经韦恩图分析3个数据集的交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formin like-3(FMNL3)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乳腺外科在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FMNL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组织中FMNL3蛋白表达与患者3年生存状况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FMNL3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组织中FMNL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癌旁组织FMNL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低度分化、病理分期Ⅲ-Ⅳ期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FMNL3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度/高度分化、病理分期Ⅰ期/Ⅱ期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FMNL3表达阳性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8.182(95%CI:52.806~63.194)个月,表达阴性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3.621(95%CI:58.261~66.70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NL3蛋白在乳腺癌发生、进展和转移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β(ERβ)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中ER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Rβ蛋白在96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0%(72/96),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5%(57/63),二者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ERβ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乳癌组织中的ERα蛋白水平、PR蛋白水平及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绝经状态无关(P>0·05)。结论:ERβ在乳腺癌癌旁组织内广泛表达,在癌组织内亦有表达,但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ERβ蛋白的阳性表达可能是乳腺癌预后良好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OTUD3与PTEN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9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Western blot 检测、RT-PCR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OTUD3与PTEN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相关性;探究OTUD3、PTEN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TEN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核,OTUD3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乳腺癌组织中OTUD3和PTEN阳性率、蛋白表达量及mRNA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OTUD3、PTEN表达呈正相关(r=0.580,P=0.000)。PTEN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及ER/PR/HER-2/p53状态显著相关(P<0.05);OTUD3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p53显著相关(P<0.05)。OTUD3及PTEN阴性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阳性表达组(Log-rank检验P<0.05),两者不同表达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OTUD3、PTEN低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p53等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显著相关,有望成为临床预后预测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观察钠激活钾通道蛋白基因KCNT(potassium sodium-activated channel subfamily T member 2,KCNT2)在肺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肺腺癌组织的RNASeq数据以及临床数据,分析KCNT2 mRNA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KCNT2表达水平的中位值(0.143)为界限将肺腺癌患者分为KCNT2高表达组和KCNT2低表达组,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癌组织中KCNT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的相关性。应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软件分析预测KCNT2在肺腺癌中可能的调控信号通路。结果 肺腺癌组KCNT2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肺腺癌组织中KCNT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Stage分期相关(P<0.05);Stage分期(HR=1.947,95%CI:1.236~3.066,P=0.004)可以作为肺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KCNT2低表达组生存率低于KCNT2高表达组(P=0.035);KCNT2主要参与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