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诊断标准下赣南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高危因素,为新诊断标准下GDM孕妇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产检,并于24~28周进行糖尿病筛查的孕妇2 0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GDM诊断新标准进行诊断。以年龄、孕产次、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家族史、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及血红蛋白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诊断标准下GDM检出率为11.07%(225/2 032)。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χ2=11.589,P<0.01)、体重指数≥28 kg·m-2(χ2=168.581,P<0.001)、糖尿病家族史(χ2=11.583,P<0.01)在GDM组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诊断标准下赣南地区孕妇GDM检出率为11.07%。糖尿病家族史、高龄、肥胖为赣南地区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对具有该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强管理,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IADPSG)、旧(NDDG)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住院分娩孕妇500例,分为GDM旧标准组(A组)和GDM新标准组(B组),A组为NDDG诊断GDM 133例,B组为IADPSG诊断GDM 367例,观察2组GDM发病率,孕妇妊娠结局(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子痫前期、剖宫产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窒息、低血糖及黄疸).结果:B组GDM发病率、早产、子痫前期发生率较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其与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早产儿、巨大儿的发病率较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低体重儿、窒息、低血糖及黄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标准IADPSG提高了GDM的诊断率,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不同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评价新诊断标准在GDM中的适宜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 193例定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临床资料.按照2011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实施的诊断标准(新标准)和我国教科书诊断标准(旧标准)对孕妇进行GDM诊断.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符合新标准而不符合旧标准,确诊为GDM的164例孕妇,按照是否进行临床干预分为治疗组(85例)与未治疗组(79例),对两组的母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2 072例孕妇根据旧标准诊断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患者共78例,检出率为3.76%.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2 121例孕妇根据新标准诊断GDM患者共221例,检出率为10.42%.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新生儿转儿科率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等均明显高于治疗组(均P< 0.05),两组GDM孕妇胎膜早破、早产、羊水过多、胎儿窘迫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新标准,GDM诊断标准提高了,更多孕妇被诊断为GDM,通过对她们进行膳食及生活方式的干预,有效地减少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妊娠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本院产科门诊随诊并住院分娩的孕妇资料2 748例,通过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GDM,评估发病率?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2 748例孕妇中GDM 540例,非GDM 2 208例,GDM发病率19.65%;②GDM组年龄?孕前BMI?产前BMI?孕期体重增加值?新生儿体重较非GDM组均有升高(P < 0.05);③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OR=1.868,P < 0.001)?自然流产史(OR=1.673,P < 0.001)?高血压病史(OR=2.509,P=0.017)?糖尿病家族史(OR=5.776,P < 0.001)?孕前BMI≥24(OR=2.981,P < 0.001)?孕期体重增长情况(OR=1.923,P < 0.001)均是GD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30岁(OR=1.406,P=0.006)?自然流产史(OR=1.462,P=0.003)?糖尿病家族史(OR=4.969,P < 0.001)?孕前BMI≥24(OR=1.475,P=0.035)?孕期体重增长幅度≥16.0 kg(OR=1.846,P < 0.001)与GDM发生有关;而妊娠期贫血孕妇GDM的发生率为无贫血孕妇的0.518倍(OR=0.518,P < 0.001);④无高危因素组GDM发病率11.95%,当高危因素≥4个,GDM发病率达65.00%(χ2=144.182,P < 0.001)?结论:孕前BMI≥24?年龄≥30岁?自然流产病史?DM家族史?孕期体重增加≥16 kg等因素为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期贫血可降低GDM发生?加强孕前?孕期高危因素筛查?干预,有利于减少GDM发生?  相似文献   

5.
廖晓焰  贺娟  扎西  干晓琴 《四川医学》2013,(10):1491-149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新诊断标准实施前后1年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率、孕妇及围生儿临床结局的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执行新诊断标准前后一年的同年龄段、孕前体重指数(BMI)在正常范围即18.5≤ BMI< 23,孕前无内科合并症及不良妊娠史的产妇分为A组(2234例)和B组(2012例),分析GDM诊断率,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经新诊断标准纳入并治疗后,B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P<0.01;B组切口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也低于A组P<0.05;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执行GDM新诊断标准指导临床血糖管理可以降低母儿并发症,且不会增加胎儿生长受限.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营口市妊娠糖尿病(GDM)的流行病学情况,为妊娠糖尿病的个体化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营口市24~28周孕妇2319例,以问卷调查的方收集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体重指数(BMI)、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妊娠次数、糖尿病家族史、肿瘤家族史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妊娠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妊娠糖尿病的知晓率为67.8%,发病率为8.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5岁、BMI≥25 kg/m 2、PCOS、中心性肥胖、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恶性肿瘤家族史均会明显增加GDM的发生风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OS、糖尿病家族史是GDM发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营口市妊娠糖尿病发病率为8.4%,其中PCOS、糖尿病家族史是GDM患者需要重点干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诊断标准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8046例孕妇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照第7版《妇产科学》标准和IADPSG两种标准对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将采用IADPSG标准诊断为GDM而采用第7版《妇产科学》标准并未诊断为GDM及GIGT的孕妇随机为干预组(A组)和非干预组(B组),对A组按GDM进行干预与管理,另选18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C组),对三组的母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①8046例孕妇根据第7版《妇产科学》标准诊断GDM及GIGT患者共368例,检出率为4.57%,根据IADPSG标准诊断GDM患者共655例,检出率为8.14%。②A组、C组的肩难产、剖宫产发生率低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B组、C组的胎儿窘迫、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2010年IADPSG诊断标准,可增加3.57%的孕妇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通过管理,可以降低新生儿出生低体重、肩难产、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糖尿病家族史对妊娠糖尿病(GDM)孕妇血糖、血脂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1∶4匹配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分娩的GDM孕妇1265例,其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组253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组1012例。两组间血脂、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剖宫产、子痫前期、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差异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糖尿病家族史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糖尿病家族史组孕晚期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无糖尿病家族史组(P<0.05),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h血糖、OGTT?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无糖尿病家族史组更高(均P<0.01)。糖尿病家族史是GDM孕妇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7,95%CI:1.39~7.68)。结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GDM孕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更低、血糖水平更高。糖尿病家族史是GDM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孕妇孕早期睡眠状况,探讨其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都市区妇幼医疗机构产前门诊542例孕早期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孕妇孕早期睡眠时间、失眠、孕前体质量及其基本信息,于24~28孕周进行糖耐量筛查试验(OGTT),根据中国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诊断GDM,并测量体质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孕妇孕早期睡眠状况对GDM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孕早期睡眠不足组、睡眠正常组、睡眠过多组人数分别为16例(2.95%)、268例(49.45%)和258例(47.60%),GDM发病率分别为62.50%(10/16)、25.75%(69/268)、22.09%(57/258),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0,Pχ2值分别为8.410和11.218,均Pχ2=4.813,P<0.05)。调整可能混杂因素后〔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早中期增重、孕妇2型糖尿病家族史、孕次、产次、吸烟、饮酒、锻炼、就业〕,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孕早期睡眠不足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95%可信区间)为7.38(2.25~24.17),未观察到孕早期失眠对GDM的影响。结论 孕妇孕早期睡眠状况与GDM发生密切相关,孕早期睡眠不足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失眠对GDM的影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诊断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 GDM )检出率及早期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本院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期间门诊孕检并住院分娩的3204名孕妇采用不同标准进行GDM诊断,其中1月1日至6月30日24至28周的1523例孕妇按照《妇产科学》第7版标准诊断(旧标准组);7月1日至12月30日孕24周至28周的1681例孕妇按照IADPSG标准诊断(新标准组);且对确诊GDM的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后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旧标准下GDM的发病率分别7.9%和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孕产妇的巨大儿、剖宫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低血糖等的发生率分别为4.5%、40%、1.5%、3.7%,8%、53%、4%、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IADPSG诊断标准,更多的GDM孕妇被诊断,早期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和行为干预,降低了巨大儿、剖宫产等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有利于母婴保健。  相似文献   

11.
血清LTA和NSE联检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肺癌相关抗原(LT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检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肺癌组68例,对照组35例,分别用乳胶凝集法(LA)和免疫放射分析(IRMA)不测其血清LTA和NSE。结果:LTA+NSE对肺癌的阳性检出率(80.1%)显著高于LTA(58.8%)(χ^2=7.9P<0.01),NSE(41.2%)(χ^2=22.5P<0.01)。结论:应用LTA和NSE联检可提高肺癌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姚洁  丛林  周桂菊  袁静  王红菊 《安徽医学》2008,29(6):648-650
目的探讨50g葡萄糖负荷试验(50gGCT)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检出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接受50gGCT的孕妇909例,对筛查结果阳性(即血糖值≥7.8mmol/L)的224例再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①909例中有224例50g GCT筛查阳性,诊断GDM56例,GIGT80例。②高龄、肥胖和糖尿病家族史是GDM的高危因素。③GDM孕妇巨大儿、早产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孕妇。结论GDM母儿并发症多,50g GCT对GDM的及时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高龄、肥胖和糖尿病家族史是GDM的高危因素,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更应及早筛查。  相似文献   

13.
罗美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17-118,12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诊断标准对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采用旧诊断标准漏诊的GDM而新GDM诊断标准确诊的患者12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另比较旧标准OGTT 3 h血糖异常患者30例(A组)与新标准OGTT 3 h血糖正常孕妇40例(B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及胎儿发育异常、新生儿低血糖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组与B组上述妊娠不良结局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可更好地管理高危孕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院门诊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与无高危因素者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之关系,对孕24-27^ 6周孕妇晨起空腹口服50g葡萄糖行糖筛查,血糖≥7.8mmol/L者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1.18%,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发生率2.86%,妊娠期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中的异常分娩史、糖尿病家族史、孕前肥胖或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与无高危因素者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之间差异显著(P<0.01)。提示:对妊娠期所有孕妇行50g糖筛查可减少妊娠期糖尿的漏诊,妊娠期糖耐量减低也应积极治疗,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5.
徐永琴  张方芳  梅雪 《四川医学》2010,31(6):812-813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的50g葡萄糖负荷试验(50gGCT)对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意义以及与孕妇年龄、体重及孕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3月在我院围产保健科接受糖筛查的孕妇4809例,按孕龄分为3组:A组〈24周,B组24~28周,C组〉28周,对GCT阳性的全部进行75g糖耐量(OGTT)试验,血糖结果分为正常组、GIGT、GDM3组,根据孕妇年龄和体重因素,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 GCT与OGTT异常检出率在A、B、C 3组间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T与OGTT异常检出率在不同年龄、不同体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岁无高危因素的孕妇GDM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年龄≥25岁的孕妇。孕妇的平均体重指数(BMI)≥25.1时GCT异常率和GDM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MI〈25.1者。结论孕期均适宜50g葡萄糖筛查试验而非仅限于24~28周;孕妇的年龄和体重与GDM的发生密切相关,对肥胖或高龄孕妇应尽早行GCT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0f Diabetes in Pregnancv Study Groups, IADPSG)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诊断标准与美国国家糖尿病数据组( National Diabetes data Group,NDDG)GDM诊断标准下GDM发病率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太原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2年分娩的、接受规范的GDM筛查和诊断的非孕前糖尿病产妇5340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标准计算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同期妊娠分娩的糖代谢正常孕妇为对照。结果:发病率:NDDG诊断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4.87%,IADPSG诊断标准下发病率为11.7%;2011年该院按照NDDG标准诊治,回顾性将所有孕妇按照IADPSG标准诊断,新增GDM78例未经治疗,与新标准下的非GDM孕妇比较妊娠结局,未经治疗的GDM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P﹤0.05);2012年该院按照IADPSG标准对GDM进行诊治,其中有123例GDM未达到NDDG标准,子痫前期、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2011年未治疗的新增GDM孕妇( P﹤0.05)。结论:IADPSG诊断标准降低,可使更多患者被纳入到GDM的规范管理系统中,GDM孕妇经治疗后明显减少了巨大儿及剖宫产率,提示新的诊断标准对母婴保健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ltus,GDM)新诊断标准实施前后2年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率、孕妇及围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妇产科学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旧标准)的5720例孕妇及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采用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标准(新标准组)的596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组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及母儿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新标准GDM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旧标准,而母儿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旧标准。结论通过GDM新诊断标准能及早发现GDM患者,及时控制血糖,降低母儿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妊娠糖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及妊娠糖耐量低减(GIGT)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多因素分析方法,对GDM56例(GDM组)、GIGT34例(GIGT组)和90例糖代谢正常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GDM和GIGT发病的影响。结果GDM组及GIGT组孕妇平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确诊前孕妇平均每周体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P〈0.01);GDM组及GIGT组孕妇孕次、既往产次及不良孕产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GDM组及GIGT组糖尿病家族史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快均为妊娠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结论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快为GDM和GIGT发病的独立高危因素。多次妊娠、不良孕产史及糖尿病家族遗传史对GDM和GIGT发病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70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31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39例,比较GDM、GIGT与血糖正常孕妇的高危因素和母婴结局。结果 GDM组、GIGT组与对照组年龄〉30岁、体重指数≥24、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GIGT组的新生儿窒息、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GIGT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M有3例胎死宫内,而GIGT组与对照组无胎死宫内病例。结论 对GDM和GIGT应同样重视,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糖尿病糖代谢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美国糖尿病协会GDM的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我院220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1 h血糖和2 h血糖值异常多见.经多元相关分析,发现50 g糖筛查(GCT)1 h血糖与OGTT各点血糖均相关,OGTT各点血糖之间也相关.OGTT 2 h血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1).GDM孕妇产后血糖较产前血糖降低(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糖尿病家族史与GDM发病有关.结论:对于具有GDM危险因素孕妇应尽早行GCT筛查,GCT阳性者及时行OGTT检测,予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