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陆丹  王杰 《实用预防医学》1999,6(6):470-470
钒作为一种工业毒物,其一般毒性早已为人们所了解。近年来对其致突变作用亦做了不少探讨[1],但对其诱发体内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研究国内少有报道。我们通过染色体急性畸变试验研究了五氧化二钒(V2O5)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并对染毒后不同时间染色体畸变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V2O5,含量不少于99-0%,由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试剂厂生产,V2O5溶液配制按文献[2]进行。环磷酰胺(CP)由上海华联制药公司生产,批号:941106。1-2 实验动物由湖南…  相似文献   

2.
氯化镉对中国地鼠肺细胞的细胞毒性和染色体畸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TT法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镉对中国地鼠肺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MTT还原量减少,甲生成量与氯化镉浓度、染毒时间之间存在依赖关系,24和48小时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分别为5.7×10^-5和1.66×10^-6mol/L。我们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镉对CHL细胞的染色体畸变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氯化镉引起的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畸变类型主要包括染色体断裂、易位、多倍体等。畸  相似文献   

3.
守宫木致CHL及V79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守宫木对体外培养细胞的遗传学毒性.方法 以守宫木提取液为受试物,不同浓度条件下染毒培养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及中国仓鼠肺细胞(V79)2株细胞系,观察中期分裂相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结果 守宫木对CHL细胞的染色体致畸率很高(P<0.01),在50%浓度下,其直接致染色体畸变能力明显高于经S9代谢活化组,对CHL细胞的染色单体型畸变明显高于染色体型畸变.守宫木对V79细胞在50%浓度下,其直接的致染色体畸变效应不明显,经S9代谢活化,致突变效应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单体型畸变仍高于染色体型畸变.结论 守宫木具有一定的诱发染色体畸变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4.
用两种纤维长度不同的铁石棉(UICC和NAIMA)对人间质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处理72h。细胞毒性试验发现,间质细胞对石棉毒性反应较成纤维细胞敏感,长纤维的毒性较短纤维毒性更强。用不同浓度的铁石棉(UICC和NAIMA)及玻璃珠处理间质细胞24h,细胞经碘化丙锭及膜链蛋白染色后制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石棉可诱导间质细胞发生凋亡,且以NAIMA诱发凋亡作用更强,而未见玻璃珠诱导间质细胞发生凋亡。对间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选取1个月内可达80%融合的细胞用两种石棉处理(剂量介于LD50和LD…  相似文献   

5.
硝酸镧灌胃3个月对大鼠骨髓细胞的致染色体畸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换:为深入探讨稀土元素镧长期摄入的遗传毒性和蓄积作用,在观察了硝酸镧灌胃一个月对大鼠骨髓细胞微核形成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资料见《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56页)后,进一步开展了硝酸镧灌胃3个月对大鼠骨髓细胞致染色体畸变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采用3级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设3个硝酸镧染毒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动物。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90d。常规方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观察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显示,经口染毒3个月,硝酸镧每日2mg/kg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每日20mg/kg和200mg/kg组染色体畸变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高并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20mg/kg组较2mg/kg组,及200mg/kg组较20mg/kg组染色体畸变率也表现出显著增高,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与硝酸镧灌胃1个月各相应剂量组比较,灌胃3个月的染色体畸变率仅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硝酸镧致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主要类型是单体型断头和断裂。结论:硝酸镧灌胃染毒3个月,在每日20mg/kg及以上剂量可诱发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主要表现为染色单体型断裂,且具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但灌胃3个月与灌胃1个月比较未呈现出明显蓄积或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贫铀(DU)诱发的细胞遗传毒性及二甲基亚砜(DMS3)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彗星实验、HPRT基因突变检测、微核多核及染色体分析研究贫铀的遗传毒性作用及DMSO对其毒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BEAS-2B细胞经贫铀染毒后,可引起DNA链断裂,彗星尾部面积、尾长、尾部DNA含量、尾距随贫铀浓度增加而增加;DMSO对贫铀诱发BEAS-2B细胞产生的DNA链断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贫铀诱发微核细胞、多核细胞增多,DMSO对微核细胞增多有抑制作用,而对多核细胞增多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贫铀作用于BEAS-2B细胞后引起HPRT基因突变率增加,DMSO保护组能有效地降低HPRT基因突变率.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经染毒后转化细胞可出现染色体稳定性和非稳定性畸变,DMSO对染色体畸变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贫铀染毒能造成细胞的遗传毒性,DMSO对贫铀所致细胞的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吴茱萸的主要生物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以及柠檬苦素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对其遗传毒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对CHL细胞进行体外染毒,观察其致CHL细胞染色体结构及数量的变化.结果 吴茱萸在0.5 mg/ml、0.05 mg/ml和0.005 mg/ml不同测试浓度下,在+S9和-S9条件下,与细胞作用4h及24h收集细胞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范围;吴茱萸次碱在0.5 mg/ml、0.05 mg/ml和0.005 mg/ml不同测试浓度下,在+S9和-S9条件下,与细胞作用4h收集细胞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范围,与细胞作用24 h,可诱发可重复性的阳性结果;柠檬苦素在2.5mg/ml、0.25 mg/ml和0.025 mg/ml不同测试浓度下,在+S9和-S9条件下,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出现可重复性的阳性结果.结论 在本试验所确定的测试条件下,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可导致CHL细胞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8.
氯化锂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氯化锂的遗传毒性特征并对其毒性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 以氯化锂为受试物,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昆明种小鼠为受试对象,进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试验,昆明种小鼠体细胞遗传毒性试验及组织中LPO、GSH-Px、SOD含量的测定。结果 氯化锂染毒后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率增加(P〈0.01);经口灌胃染毒后,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骨髓细胞微核率,胎肝转移微核率增  相似文献   

9.
八氯二丙醚对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唐萌  董菊  李倩  谈伟君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2):1422-1424
目的研究八氯二丙醚(S2)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作用。方法测定S2对CHL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设立不同剂量组,进行正式试验,分别观察24h,48h及加S9后的染色体畸变情况,根据标准进行结果判定。结果染毒24h为可疑阳性反应,染毒48h以及加入活化系统染毒6h为阳性反应。结论S2可引起CHL细胞染色体产生畸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硫吸入诱发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为了了解二氧化硫(SO2)吸入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CA)的诱发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SO2气体对小鼠熏气,随后分析小鼠骨髓细胞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CA)率和畸变细胞率。结果 SO2可诱发细胞CA率和畸变细胞率显著增高,且呈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在SO2不同浓度(0、14、28、56及84ng/m^3)染毒条件下,小鼠骨髓细胞畸变细胞率(%)分别为1.81、3.00、3.58、4.26、4.86。SO2在低浓度下主要诱发染色单体型畸变,在高浓度下既可引起染色单体畸变,又可引起染色体型畸变。SO2可引起骨髓细胞分裂指数显著降低。结论 吸入SO2气体可抑制小鼠骨髓细胞分型,引起染色体畸变,SO2是染色体断裂剂和基因毒性因子。长期接触环境低浓度SO2污染,有引起接触人群体内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1.
CA125测定对某些妇科肿瘤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40名正常妇女和202名妇科肿瘤、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了血清CA125的测定。结果表明98%正常妇女血清CA125水平<50u/ml,行经期水平高于滤泡期、黄体期和绝经期水平。五组妇科疾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也进行了测定,并观察了21名卵巢癌患者CA125水平的变化情况。卵巢癌患者CA125水平最高,它与其它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血清CA125的测定在妇科临床上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1995年6月—1996年4月,作者对129例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并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随访内容之一,进行了CA15—3测定,并对其中的88例进行了CEA检测。术后随访时间6月—118月。13例确诊为复发或转移。以血清CA15—3=15u/ml作为界值,敏感度为46.2%,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检值为66.7%。以CEA≥12ng/ml为阳性,则敏感度为37.5%,特异度为88.8%。阳性预检值为25.0%。CA15—3是一种预示是否有乳癌远转移的较好的肿瘤标志物。作者还对CA15—3和CEA联合诊断试验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70例肺癌患者血清糖链抗原50(CA50)。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CA50明显升高,与非癌性肺病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CA50含量随肿瘤进展而上升。以17U/ml为阻性界值,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686%,特异性为906%。CA50检测可作为肺癌辅助诊断、病情监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到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60人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比较各项指标及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血清CA125为(168.52±20.34)U/mL、CA19-9为(204.15±16.85)U/mL、CEA为(50.27±9.65)ng/mL,均高于对照组[(29.02±4.41)U/mL、(25.84±3.52)U/mL、(4.21±2.0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血清CA125诊断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75.00%、准确度为79.1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血清CA19-9分别为80.00%、78.33%、79.17%、0.773,血清CEA分别为85.00%、76.67%、80.83%、0.805;3项指标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73.33%、准确度为85.00%、AUC为0.883,3项指标联合诊断灵敏度高于各项指标,(P值均<0.05)。结论 血清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可提升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灵敏度,为临床诊治结核性胸膜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153和CA724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45例卵巢癌患者、3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41例健康妇女血清中的CA125、CA199、CA153和CA724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和CA15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和CA153阳性率分别为66.6%、31.1%和42.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CA125、CA199、CA153和CA724诊断卵巢癌的阳性率为86.6%,诊断卵巢良性肿瘤的阳性率为34.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显著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86.6%)和准确性(91.5%)均高于单项检测结果。结论:联合检测CA125、CA199、CA153和CA724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血清CA242、CA125、CA199含量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中CA242、CA125、CA199含量对消化系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42例正常人,86例消化系良性肿瘤患者及201例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A242、CA125、CA199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血清CA242、CA125、CA199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消化系良性疾病组(P<0.01)。消化系肿瘤有腹腔及远处转移者,其血清CA242、CA125、CA199含量升高更为明显。结论血清CA242、CA125、CA199均是良好的消化系恶性肿瘤的诊断指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PG)I、PGII、胰蛋白酶原-2(TAT2)、CEA、CA50、CA242指标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16名胃癌患者和60名正常人血清PGI、PGII、CEA、CA50、CA242、TAT2含量,并计算PGI/PGII比值。[结果]血清PGI、PGI/PGII、CEA、CA50、CA242、TAT2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敏感度分别是34.48%、38.79%、12.93%、13.79%、26.72%和27.59%。而多项并联检测可有效提高敏感度,且特异度保持较高水平(均大于80%)。其中PGI、PGI/PGII和TAT23项联合敏感度为70.96%,再增加肿瘤标志物CEA、CA50与CA242全检,敏感度提高至84.02%,同时获得高的阳性似然比和低的阴性似然比。[结论]利用高通量TRFIA联合检测血清PGI、PGI/PGII、TAT2、CEA、CA50、CA242水平,能显著提高胃癌检出水平。  相似文献   

18.
CA125测定在宫颈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CA125水平变化在宫颈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宫颈腺癌治疗前的血清CA125水平进行了测定,了解其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47%(8例)患者血清CA125水平≥30U/ml,CA125均值比较显示在宫颈腺癌Ⅱb以上分期,肿瘤直径>4cm,较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显著增高(P<0.05,P<0.01),CA125升高占总病例数比率在以上各组亦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血清CA125以降低临界值为标准可作为宫颈腺癌诊断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预后关系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CA125水平指导子宫内膜癌治疗的价值.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4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l25水平.结果 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CA125>20 kU/L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7%和98.0%.CA125>35 kU/L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8%和100.0%.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结论 血清CA125值的检测对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增、紫外和红外光谱对经83—1除草剂(2,4—二氯—6—硝基酚铵)染毒后大鼠尿液中出现的5种组分的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并用纯品对照进行确证,发现组分Ⅴ为未代谢的农药母体,其余4种为代谢产物,依次为:二氯氨基酚、二氯氨基酚丙酮酸结合物、二氯羟氨基酚缩合物和二氯氨基酚葡萄糖醛酸结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