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精液粘稠度与精液质量的关系,本文对81例生育男性和125例不育男性精液作粘稠度测定,并用有效活精指数评价精液质量,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生育组:81例生育男性,年龄23~32岁,其配偶妊振10~32周,产前检查正常。不育组:125例不育男性为婚后同居1年以上,配偶体检正常而未孕的男性患者,年龄22~40岁。1.2 检测方法 所有受试者禁欲5~7天,手淫排精,全部置  相似文献   

2.
宁东 《华夏医学》2013,26(4):744-746
目的:分析不育男性精液,为不孕不育的病因探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技术对不育男性精液进行分析。结果:2 520例不育男性,精子异常者62.86%,主要是精子活力下降,其次是精子畸形。结论:男性不育主要原因是精子异常。  相似文献   

3.
肥胖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目前发现肥胖通过降低男性游离睾酮水平,雌激素水平增加,抑制精子生成。同时精液中活性氧增加,导致精子DNA完整性降低,精卵结合及胚胎质量下降,最终使男性生育力降低。关于肥胖对男性精液质量影响的机制以及如何改变该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男性精液质量与职业的关系。方法对408例不育男性(非司机组382例,司机组26例)及33例正常男性精液从液化、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形态、顶体酶定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司机职业精液异常造成的不育明显高于非司机职业(P〈0.05)和正常生育男性(P〈0.01)。结论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异常与司机职业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至笔者医院生殖中心行孕前检查的男性精液常规分析报告,探究不同年龄男性精液质量差异以及精液液化时间与精子活力等精液质量指标有无相关性等问题。方法 收集并汇总男性精液分析报告1209例,按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精液质量差异;比较液化时间与其他精液质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40岁组各项精液参数显著下降(P<0.01); 液化正常组中,精子活力正常与异常的报告分别有630例和346例,而液化异常组中,分别有129例和10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液化正常组中pH值<7.2、7.2~7.8及>7.8分别有73、661及11例,液化异常组中则分别有13、180及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40岁后精液质量显著下降;液化时间与精子活力及pH值具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并分析白云区不同年龄段男性精液质量现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中心就诊的已婚孕前体检男性为研究对象,开展常规精液检测,采集精液标本进行分析。结果 白云区育龄男性精液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仅有3 176例(占比57.52%),随年龄的增加,精液指标总活力、存活率和精子前向运动指标逐渐降低(P<0.05)。结论 26~30岁年龄段男性的精液质量各项指标正常率较其他年龄组更好(P<0.05),是男性生育的黄金年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广州及其周边地区健康男性的精液质量情况。方法选择广东地区1040例正常男性志愿者进行精液质量检查及流行病问卷调查。结果1040例健康男性的精液量、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率和精子正常形态率的第5百分位数值分别为1.5 ml、51.58×106/一次射精、20.30×106/ml、20.29%和4%,其中所有参数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精液分析正常值标准有740例(71.15%),≥40岁组精子前向运动率和精子正常形态率与<30岁组及30~39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健康男性精液参数中精液体积、精子总数、精液浓度以及精子正常形态率的第5百分位数值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精子的前向运动率则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评估男性精液质量时要考虑年龄对精液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包华琼  蔡敏  陈可  李练兵  马明福  李川海 《重庆医学》2012,41(11):1108-1110
目的 探讨计算机电磁辐射对男性的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检测每天使用计算机的男性精液质量.结果 使用计算机的男性精液参数(酸碱度、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活动率、精子低渗肿胀率)都在正常范围,但每天使用计算机超过5 h的男性精子形态正常率比不使用计算机的男性的精子形态正常率低,两组差异有...  相似文献   

9.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分泌物和组织液中 ,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指标 ,可反映机体的防御能力及其所在器官的炎症程度。有关精液内溶菌酶含量的研究 ,国内外均有文献报告 ,但结论不一致。作者对 6 0例精液溶菌酶含量及精液质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与泌尿外科门诊结婚2年以上未育的男性病人 ,年龄 2 4~ 38岁 ,平均 31岁。1.2 标本收集 采集前禁欲 3~ 7d,将一次射出的其全部精液直接排入洁净、干燥的容器内 ,精液采集后应立即送检。1.3 精液质量监测方法 精液的精子数、活动率及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精子形态与男性不育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男科门诊1 200例男性患者实施常规精液检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子形态分析,总结精子形态与男性不育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1 200份精液标本中675例正常(56.25%),525例不育男性患者精液异常(43.75%),正常精液与不育患者异常精液在精子密度、活动率上明显有差异;正常精液中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达(58.53±11.39),不育患者异常精液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只有(13.45±6.34),不育患者异常精液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精液。结论精子形态与男性不育症之间有重要联系,主要体现为精子形态畸形是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原因,诊断男性不育症应该将常规精液检查与精子形态学检查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环境的改变,男性不育症逐年增加,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中遇男性精液异常至不育病例较多,目前男性精液异常原因尤以感染性为多见,常运用中西药物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将收集完整的30例病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精子质量影响不孕不育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精子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搜集150例男性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精液常规检验,并搜集相关临床资料分类整理,同时选50例健康生育组为对照组。结果:不孕不育男性精液质量与正常生育男性精液质量有显著差别,相关因素通过影响精液质量导致不孕不育的临床表现。结论:尽量避免和预防相关因素的影响,有利于男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3.
黄华振  陈有  李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653-2654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的临床实用性。方法:对150例不育男性患者采用CASA与常规精液分析。结果:CASA和常规精液分析的结果高度相关,r>0.95,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CASA可使男性不育症诊断更加准确,更加标准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吉庆 《求医问药》2011,(1):41-42
近年来,我国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而精液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精液异常是指男性精液或精子的量,色,质出现异常改变的一种疾病,主要包括精子数量过少,精子活力低下,畸形精子数过多,精液不液化,抗精子抗体呈阳性等。  相似文献   

15.
精液检查实验技术介绍彭守静,陆仁康(生殖医学研究所)长期以来,临床实验室一直沿用常规检查项目作为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指标。由于这种检查较粗糙且特异性又差,已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精液检查方法的改进已势在必行。国内外近年在精液检查的实验技术上进展较快,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89例不育男性精液检查现状,探讨有助于提升不育男性精液检查整体精准性的重要手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精液检查的89例不育男性,通过观察其检查结果分析其不育诱因。结果有11.24%不育男性精液液化总时长超过半个小时;有74.16%不育男性精液超过5个/HPF;有66.29%不育男性精子整体活动率低于60%;有24.72%不育男性的异常精子比例超过20%;有56.18%不育男性整体精子活力低于50%。结论基于不育男性而言,予以精液检查表现出重要价值,有助于总结其不育诱因,是病患接受早期诊治的重要保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目前男性精液质量情况以及年龄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男科门诊就诊患者中行精液检查的270例患者,分为5组:20~25岁组?26~30岁组?31~35岁组?36~40岁组以及40岁以上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技术以及shorr染色法进行精液的动态和形态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子活力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各精液参数在各组间比较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1~35岁组各项精液参数指标均达到who标准的比率最高,占该组人数的61.76%,比率最低的是40岁以上组,占该组人数的50.0%?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精液质量呈下降趋势,但是多数男性仍然具有较好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118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14个项目进行测定,发现有多项指标异常,故认为男性不育症需作全面检查分析才能找出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精液检验和正确分析是男性不育症最基本的实验室诊断法。对男性不育症的确诊、疗效观察和测知预后,是不可缺少的检验项目。应用已久的常规检验操作简单,一般检验室都能进行,然而其结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可有明显差异。近年来随着男性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男性不育症的检验方法也日臻完善。对每一份不育症精液部应全面检查,在重视数量改变的同时,更应重视质量的异常。根据我们多年来的实践体会,在检验过程中,在如下方面必须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不育的原因,为临床的诊断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梅州市不育男性患者精液质量,了解该地区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现状。方法:应用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梅州市2 524例不育男性患者的精液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男性不育主要原因为精子活率降低(80.11%),其次依次为精子活力降低(66.56%)、少精症(28.17%)、精液量过少(10.62%)、精液液化不良(9.63%)、精液黏稠度升高(5.78%)、无精子症(4.99%)、精子畸形症(2.69%)。结论:精子活率降低和精子活力降低是引起梅州市男性患者不育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