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流变学与心脏的病理生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血液的粘滞性在血液流变学中又有重要意义。本文比较了冠心病人和正常人的血液粘度及其他血液流变学参数,观察低分子右旋糖酐对冠心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研究对象分组1 冠心病组为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冠心病人59例(心肌梗塞5例,心绞痛39例,心律失常15例)。男37例,平均年龄58.4±10.5岁。女22例,平均年龄58.0±8.0岁。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脑梗塞62例血液流变学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迄今尚未见到对多发性脑梗塞(MI)有关血液流变学的专题报导。本文对 CT检查证实的62例 MI 患者做了血液流变学7项指标测定,试图探讨其与本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1、MI 组:共62例,男51、女11例,年龄37~82岁,平均62.8岁。62例病人 CT 检查共发现327个大小不等的脑梗塞灶,每例最少2个,最多20个,平均5.27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应用尼莫地平、血塞通、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14d;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14d,治疗前后2组分别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及肝肾功能检测,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CHOL、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CDFI)、经颅多普勒(TCD)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对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0例经CT、MRI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和160例体检非脑梗者进行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结果脑梗死组160例患者中有107例颈动脉异常,对照组160例中颈动脉异常19例,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血液流变指标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对临床的病因治疗有指导性价值,而对中老年人进行联合检查可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青年缺血性卒中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的血液流变学系统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告一组青年缺血性卒中的血液流变学资料,并对其病因及治疗作简要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缺血性卒中组(简称卒中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6~40岁(平均36.2岁)。诊断按“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其中经CT证实者26例。有明确病因者8例(27%)(其中风心病3例,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病康复治疗仪配合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脑病康复治疗仪,30min/次,配合药物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qd,连续治疗14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单用药物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ml静滴,qd,连续治疗14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前后疗效、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病康复治疗仪是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并急性血管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急性脑血管病患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病例组30例糖尿病并急性脑血管病与对照组25例进行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糖尿病并急性脑血管病患血糖,血脂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检查明显异常于对照组(P<0.01),结论:控制高血糖,高血脂症,高粘血症,是预防糖尿病并急性脑血管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表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的发病与免疫细胞因子等的异常变化密切相关.我们于1996年2月至1998年12月间对急性GB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上述两种细胞因子在GBS发病中的作用. 资料:(1)急性GBS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5~59岁,平均23.5岁,均系我院门、急诊及住院患者,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Asburg 1990年修订的诊断标准.(2)非炎症性神经病(NIND)组:30例,男14例,女16例,18~62岁,平均年龄25.8岁.(3)正常对照(NC)组:30名,男21名,女9名,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23.6岁,均为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中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73例缺血性中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量,其中脑血栓形成30例均经CT证实,部分TIA病人做了CT检查。对部分血流变学指标与脑血流量的关系进行了直线回归分析并加以讨论,发现本组病人血粘度增高,脑血流量降低,认为及时纠正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对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中风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变异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变异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例为女性,4例为男性;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11例有相关诱因;临床表现为多脑神经型、急性运动轴索型、Miller-Fish综合征及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型。12例行腰椎穿刺术,11例脑脊液蛋白增高;11例行肌电图检查,9例提示为周围神经源性损害;经个体化治疗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改善。结论变异型GBS类型及临床表现多样,以女性患者多见;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及肌电图检查为周围神经源性损害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1.
脑立体定向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意义房茂锋为了解立体定向手术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情况,我院对14例脑立体定向手术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14例患者均为精神分裂症,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20~50岁,平均36岁。病程5~12年。平均7.6年。测定...  相似文献   

12.
脉络宁治疗不安腿综合征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等指标监测,对32 例不安腿综合征患者进行脉络宁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2例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17-63岁,平均42±11岁。诊断要点:(1)全部病例均有位于小腿深部或足部肌肉的酸麻、胀痛等极度不适感;(2)症状仅出现在静止或休息时,夜间加重,槌打按摩患肢或活动后可使症状暂时缓解;(3)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1]。 32例血常规检查6例有贫血,30例甲皱微循环观察24例存在有甲皱微循环障碍;18例血液流变学中13例有高粘血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银杏达莫组(39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57例)给予血塞通注射液1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均每天1次;连用14 d.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及头颅CT检查.结果 银杏达莫组总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8.9%)(P<0.05),银杏达莫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银杏达莫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头颅CT病灶缩小或密度改善分别为25例(71.4%)、24例(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血黏度(30s-1)、红细胞压积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其他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并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使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应用尼莫地平、血塞通、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14d;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14d,治疗前后2组分别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及肝肾功能检测,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CHOL、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正> 作者等在日本大阪、神户、京都等地区16家医院做了格林—巴利综合症(GBS)与空肠弯曲菌关系的联合研究。在46例GBS病人的大便培养中,有14例(30%)分离出空肠弯曲菌而503例健康人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为6例(1.2%),两组有高度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16.
夜间生理性失水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限定条件下检测了34例成年人早、晚间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27例成年人饮水500毫升前、后间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表明:早上比前一天下午血液粘度普遍增高,中、老年人增高更明显。提示夜间生理性失水对血液流变学有显著影响。同时也表明饮水500毫升30分钟后能使血液粘度显著降低。这就为中、老年人在夜间进水预防脑血栓形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血液流变学与MRI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的临床特点及血液流变学与MRI改变。方法对76例住院确诊为VP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流变学与头颅MRI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本组VPS发病年龄平均为66.12岁,比帕金森病(PD)大;多以少动-强直为主,特别是双下肢明显,而静止性震颤少见;除有锥体外系症状与体征外,可伴有假性延髓麻痹及智能障碍;应用左旋多巴替代治疗效果多不明显。血液流变学检查均为高凝状态。头颅MRI主要表现基底节区附近腔隙性脑梗塞,其累及频率顺序为:壳核、半卵圆中心、丘脑、尾状核、侧脑室旁、中脑、苍白球、内囊、桥脑、脑叶。结论VPS临床表现、血液流变学及MRI改变不同于P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经头颅CT或MRI证实急性脑梗死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4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续14d为一疗程;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续14d。其他如保护脑细胞、降颅压、清除自由基等治疗2组相同,疗程结束后评定所有病人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2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血液流变学改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机理之一。根据血流变的异常分型特点,对病人进行选择性血液成份稀释,并与全血稀释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较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及分组根据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统一制订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全部病例均有叶检查,入院第二天及治疗后一周检查血流变。将147例血流变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三组。第一组:选择性血液成份稀释组52例,男34例,女朋例,年龄35-79岁,平均55.6岁。第二组:全血稀释组41例,男叨例,女11例,年龄叨一79岁,平均53.2岁。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变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9年3月变异型GBS患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及脑脊液特点。结果 共34例患者,包括Miller-Fisher综合征(MFS)及MFS变异亚型共12例,脑神经变异型(CNV)12例,急性感觉神经病(ASN)1例,急性泛自主神经病(APN)1例,咽-颈-臂(PCB)2例以及不能明确分型6例。34例变异型GBS患者中男20例、女14例(P=0.392); 发病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53.38±14.99)岁,中年(41~65岁)组所占比例最多(P=0.000); 20例有前驱事件,上呼吸道感染占65%; 首发症状以肢体麻木(38.2%)、吞咽困难(29.4%)、吐词不清(23.5%)多见; 97.1%的患者发病4周内达高峰; 需机械通气者5.9%; 疾病开始恢复的中位时间13 d,住院中位时长13.5 d; 64.7%的患者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在完成腰椎穿刺检查的患者中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者58.6%; 发病到完善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平均时间(10.70±7.32)d,85.2%神经电生理检查表现异常; 50%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14.7%患者给予激素治疗,8.8%患者给予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除外1例患者主动要求出院,其余治疗均有效。结论 变异型GBS临床表现多样,常无典型急性四肢对称性迟缓性麻痹等症状,临床诊断需要综合判断,出现一些少见的临床表现并不能除外GBS的诊断,脑脊液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帮助提高诊断,详尽的病史及神经系统查体尤为重要,免疫球蛋白和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