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峰  胡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2):3462-3464,3467
目的探讨凝血系统紊乱在SIRS/MODS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MODS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43例SIRS患儿及19例非SIRS患儿血浆AT-Ⅲ活性、D-dimer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做DIC筛查。结果SIRS组与对照组和非SIRS组比较,AT-Ⅲ活性明显减低,D-dimer含量明显升高;SIRS组AT-Ⅲ、D-dimer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58.1%、69.8%VS1517%、21.0%,P〈0.05);SIRS合并MODS与SIRS未合并MoDs者比较,AT-Ⅲ活性明显减低,D-dimer含量明显升高;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AT-Ⅲ活性明显减低,D-dimer含量明显升高;SIRS未合并DIC时MODS的发生率为32.0%,合并DIC时MODS的发生率为83.3%(P〈0.01)。结论SIRS患儿存在凝血纤溶功能异常,其在SIRS发展成MODS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及D-二聚体的含量,探讨凝血纤溶系统紊乱在SIRS/MODS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MODS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儿63例为试验组,按有无合并MODS,分33例为单纯SIRS组和合并MODS组为30例,另选同龄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试验组血浆AT-Ⅲ减低,D-二聚体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P0.01),合并MODS组与单纯SIRS组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性(oPa0.01)。[结论]SIRS患儿存在凝血机制异常,合并MODS者,凝血功能紊乱越显著,病死率越高,有助于早期DIC的诊断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劲松  邵敏  王锦权 《安徽医学》2004,25(3):187-188
目的 观察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紊乱情况 ,探讨凝血功能紊乱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 3 0例合并SIRS的危重病患者 ,在患者入ICU后次日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浆D -二聚体定量检测 ;根据患者的预后不同 ,将患者分为死亡组 ( 13例 )和存活组 ( 17例 ) ;同期在我院外科住院的非SIRS患者 2 9例为对照组。结果 SIRS组与对照组比较 ,D -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0 1) ;死亡D -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 (P <0 .0 5 )。结论 SIRS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 ,凝血系统紊乱在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或危重病患者死亡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危重病病人凝血功能紊乱情况,探讨凝血功能紊乱在SIRS病人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合并SIRS的危重病病人,在病人入ICU次日进行血小板计数、抗凝血酶Ⅲ活性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观察SIRS符合项数与凝血功能紊乱间的关系,以及存活组与死亡组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血小板计数下降,抗凝血酶Ⅲ活性减低,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t=6.79~16.37,P<0.01)。存活组病人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死亡组(t=4.58,P<0.01),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高于死亡组(t=6.21,P<0.01),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死亡组(t=8.75,P<0.01)。结论 SIRS病人合并有凝血功能的激活,形成复杂的全身性炎症-凝血反应,炎症反应越重,凝血功能激活越明显,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卒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急性脑卒中252例,入院后24h内进行修订的Rankin量表评分,并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和血小板(PLT)计数等涉及到与凝血功能有关的实验室指标。分别以SIRS符合项数、预后及疾病严重程度分组,观察SIRS符合项目数与凝血功能紊乱间的关系,以及凝血功能在存活组与死亡组、危重症组与非危重症组之间的变化。结果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危重病例所占百分比及病死率也明显增高,PT、TT、APTT、DD亦增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PLT与SIRS符合项数间无明显相关性。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PT、TT、APTT差异无显著性(P>0.05),死亡组DD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危重组的PT、TT、APTT、DD高于非危重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SIRS存在明显的凝血机制的变化,形成复杂的全身性炎症/凝血反应。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数越多,病情越重,凝血功能紊乱就越显著,预后愈差,病死率也越高。SIRS应早期干预,阻断SIRS的发展,防止DIC的发生,可降低危重急性脑卒中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万晓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47-4849
目的:探讨凝血系统紊乱在急性血管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急性脑血管病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组(SIRS组)36例和急性脑血管病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MODS组)22例,另外选取同期我院正常健康查体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分析各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的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RS组、MODS组的TP、APTT、D-dimer浓度增高、Fg浓度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MODS组和SIRS组比较TP、APTT、D-dimer浓度增高、Fg浓度降低,P<0.05(或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系统紊乱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SIRS致MODS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性脑卒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并发SIRS的患者186例,入院后24小时之内进行病情的评分,同时对患者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BPC)等凝血功能指针,根据SIRS符合项数分为S2、S3和S4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危重症组合非危重症组,根据治疗后疾病的恢复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观察SIRS符合项目数与凝血功能紊乱间的关系,以及凝血功能在存活组与死亡组、危重症组与非危重症组之间的变化。结果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和所占比例与SIRS的符合项数呈正相关,aPTT,PT,TT与D-D明显增加(P0.05),但BPC与SIRS符合项数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的各项指标治疗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D-D高于存活组(P0.05)。非危重症组的PT、aPTT、TT、D-D与危重症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SIRS存在明显的凝血机制变化,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下,急性脑卒中SIRS凝血功能变化不同,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数越多,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紊乱就越严重,预后愈差,病死率也越高,因此及时检查出缺血性脑卒中凝血功能指针,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凝血4项检测在评价急性胰腺炎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凝血4项检测对预测急性胰腺炎(AP)病情的价值.方法 将112例AP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非SIRS组与SIRS组、轻型组与重型组,比较各组SIRS发生情况的变化;比较非SIRS组与SIRS组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比较非SIRS组与SIRS组、SIRS符合项数组与正常对照组(NC)凝血4项的变化结果重型组SIRS发生情况比轻型组严重(P<0.05).死亡组SIRS发生情况比存活组严重(P<0.05).SIRS组CRP值高于非SIRS组(P<0.05).SIRS组凝血四项比非SIRS组延长(P<0.05).AP患者随着SIRS符合项数增加,凝血4项延长(P<0.05).结论 AP患者SIRS发生情况与预后有明显关系.同时,发生SIRS的AP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炎症反应越重,凝血系统激活越明显,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与凝血功能异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凝血功能异常是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脓毒症时,组织因子诱导的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凝血机制增强,抗凝机制和纤溶系统受抑制,导致微循环血栓形成,器官微循环紊乱而加重器官功能障碍,与死亡率升高密切相关。多种炎症介质参与凝血机制的启动,在炎症过程中也经常有许多凝血蛋白的参与。作者以急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为基础,探讨脓毒症时炎症反应和凝血机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凝血指标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7例肺炎合并SIRS患儿分为单纯SIRS组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测定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Plt)。以2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单纯SIRS组和MODS组AT-Ⅲ活性明显降低,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ODS组APTT和门延长,Fg和Plt减少,与单纯SIRS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肺炎合并SIRS患儿存在凝血纤溶功能异常,其在SIRS发展成MODS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汪江萍 《华夏医学》2006,19(2):193-195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 IRS)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S IRS诊断标准的60例新生儿患者,分别以S IRS符合项数及预后分组,另选同期病房中非S IRS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在入院后24h内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 IB)、D-二聚体(DD)含量和血小板(PLT)计数6项与凝血功能有关的实验室指标。结果:随着S IRS符合项数的增加,PT、TT、APTT、DD也增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间PT、TT、APTT、PLT、F 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DD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S IRS新生儿存在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符合S IRS诊断标准项数越多,凝血功能紊乱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综合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SIRS患儿35例,按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单纯SIRS组(17例)和合并MODS组(18例)。入院24h内(初期)、综合治疗3天后(恢复期)各收集血液标本1次,测定血浆t—PA(发色底物法)、PAI-1(发色底物法)等指标。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各组患儿在发病初期,血浆PAI—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浆t—PA水平下降,合并MODS组与单纯SIRS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恢复期各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P〈0.01)。结论:SIRS患儿存在血管内皮系统的损伤及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且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以合并MODS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龙鼎  喻莉  武晓灵 《重庆医学》2012,41(8):738-740,743
目的探讨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浆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本科住院的50例SIRS患者作为SIRS组,将其按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单纯SIRS组(n=26)和MODS组(n=24);按预后分为存活组(n=35)和死亡组(n=15)。测定其SIRS发生后第1、3、5、7天患者血浆D-二聚体、IL-6和TNF-α含量,并记录APACHEⅡ评分;另选35例普通内科住院患者作为非SIRS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SIRS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APACHEⅡ评分、IL-6和TNF-α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单纯SIRS组和MODS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IL-6、TNF-α含量较非SIRS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SIRS发生后第3天与第1天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S发生后第5、7天,死亡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SIRS发生后第1、3、5、7天,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浆IL-6和TNF-α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RS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APACHEⅡ评分、IL-6、TNF-α含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3、0.342、0.340,P<0.01)。结论 IL-6、TNF-α参与SIRS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D-二聚体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浆持续高水平的D-二聚体、IL-6、TNF-α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应用新概念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重新认识婴儿闷热综合征。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急诊科、儿科收住的165例闷热综合征患儿,依据Handen修订的SIRS诊断标准和发展阶段,参照朱缘绮等提出的临床分期进行分析,并对早期干预组作对照讨论。结果全部闷热综合征患儿均符合SIRS诊断标准,其转归与SIRS分期有相关性。结果提示,SIRS是闷热综合征病理过程的实质,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梗阻性黄疸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关系的认识,探SIRSMODS讨的防治策略。MODS方法:分析收治的例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要求患者符合项以上的诊断标准。2562SIRS结果:恶性梗阻病人术前出现例,发生率为,发生率为,而良性黄疸病人术前出现例,发生率,SIRS4833.6%MODS31%SIRS36 31.9%发生率为,两组比较及发生率无显著差异(MODS30.5%SIRSMODSP),中随着标准项增加,比例增>0.05MODSSIRSMODS加,死亡率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认识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阻塞性黄疸病人预后的关键。SIR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SIRS在判断急性脑出血的病情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率为41.89%,MODS的发生率为29.05%,且发生MODS的43例全部来源于急性脑出血诱发SIRS的患者;出血量≥30mL、出血破人脑室、随机血糖≥11.1mmol/L患者的SIRS发生率分别较出血量〈30ml、出血未破入脑室、随机血糖〈11.1mmol/L患者显著增高;SIRS发生率与脑出血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结论:急性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率高,是MODS发病的基础;SIRS发生与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血糖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SIRS对于脑出血患者病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睿  张伟 《华夏医学》2004,17(1):7-9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l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280例.评价每例患者SIRS阳性指标符合数,将患者分为非SIRS组和SIRS组,SIRS组可根据阳性指标符合数分为SIRS2、SIRS3和SIRS4三组,另根据是否伴有感染分为不伴感染和伴感染两组;预后情况以病死率作为指标。结果:本研究急性胰腺炎SIRS的发生率为48.6%;SIRS组的病死率(8.09%)显著高于非SIRS组(1.39%);重症胰腺炎患者SIRS的发生率(81.8%)和病死率(30.3%)显著高于轻症患者(44.1%、1.21%);急性胰腺炎患者SIRS伴感染者的病死率高于不伴感染者。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SIRS的发生以及有无感染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中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新概念——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估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病程及预后。方法 总结32例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者,根据Hayden修订的SIRS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32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者共27例,与SIRS≤2d相比,SIRS≥3d者其心衰持续时间较长,预后也差,患儿入院危重评分<90分,或伴有其他合并症,是SIRS≥3d的高危因素。患儿月龄、性别和SIRS项目与SIRS持续时间无明显相关。SIRS持续时间与心衰持续时间呈明显相关。结论 SIRS持续时间是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病情评估的有用指标,SIRS的持续存在,将影响患儿心衰症状的改善。应予以重视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血必净注射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探讨其在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展的作用。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常规接受抗感染补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m必净100mL,12h1次,连用7d,在常规监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血常规的基础上再重点监测CRP、D—Dimer及SIRS症状改善时间及MODS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CRP及D—Dimer下降明显快于对照组.SIRS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转为MODS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改善SIRS症状,降低SIRS患者CRP、D—Dimer,调控机体炎症反应过程,阻断SIRS患者向MODS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