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晶体后囊膜部分或全部不完整情况下的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方法:选用襻的中央各有一个孔的人工 晶体,用聚丙烯缝线将其两襻固定在睫状沟处。结果:15例(15眼)病例中,12例视力为0.6以上,3例矫正视力在0.2-0.4。所有人工晶体位置均正常。主要并发症是术后初期虹膜、睫状体出血,但均能自行吸收。结论:两点式人工晶体固定术可以用于严重的眼球外伤后或手术中晶状体后囊膜完全或大部分缺如的病例,术后可提高视力,避免配戴矫正眼镜的不适,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严重的炎症反应,从而解决这些病例无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或植入困难的问题。同时,该手术优点是缝针次数少,眼内出血发生率少,减轻了眼内组织反应,并发症明显比四点式固定术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观察22例(23眼)手术结果随访1—12个月。结果:术后视力≥0.5者72%。并发症主要为人工晶体偏心和倾斜。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对于无后囊膜或后囊膜破裂者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周进  龚力力 《四川医学》2003,24(3):288-289
目的 观察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双例(双眼)无晶体眼采用颞侧切口及辅助切口二期植入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22眼术后棵眼视力提高明显,前房反应轻,并发症少。结论 二期植入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术后无晶体移位、倾斜等优点,值得推崇。  相似文献   

4.
陈霞琳 《广西医学》2002,24(9):1351-1352
目的 :探讨新型弹性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体Ⅰ期或Ⅱ期植入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2 5只眼晶体后囊膜破损或无后囊膜的患者进行Ⅰ期或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 ,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一周视力 >0 3占 6 0 % ,门诊随访 3~ 6个月 ,>0 3占 80 % ,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新型弹性开襻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常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失败的有效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晶体眼植入人工晶体手术效果。方法:应用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前做眼科A/B超及验光矫正视力,采用单纯睫状沟植入及双襻巩膜固定术。结果:术后裸眼视力达0.5以上41例占60%,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约16%。结论:无晶体眼植入人工晶体手术,应根据不同情况,做相应的手术处理,减少并发症,以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观察22例(23眼)手术结果随访1-12个月.结果术后视力≥0.5者72%.并发症主要为人工晶体偏心和倾斜.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对于无后囊膜或后囊膜破裂者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并讨论处理及预防的力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月间,超声乳化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经过处理后成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25例病例进行分析,如果术中能及时发现后囊膜破裂,并充分利用粘弹剂和前段玻璃体切割器的作用,全部植入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25眼中有17眼植入囊袋内人工晶体,8眼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后,植入睫状沟内人工晶体。随访3~6月,矫正视力达0.5以上16跟,0.3以上8跟,0.1以上1眼。术后有2眼人工晶体位置偏移,瞳孔欠圆3眼。结论:白内障超乳化手术中,即使发生了后囊膜破裂,只要及时发现,处理合理,仍能植入后房形人工晶体,提高病人的视力。  相似文献   

8.
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晶状体囊后膜缺如或大部分不完整情况下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方法。方法 :选用襻的中央各有一个孔的人工晶状体 ,用聚丙烯缝线将其两襻固定在睫状沟处。结果 :12例 (12眼 )病例中 ,9例视力为0 6以上 ,3例矫正视力在 0 .2~ 0 .4。所有人工晶状体位置均正常。主要并发症是术后初期虹膜、睫状体出血 ,但均能自行吸收。结论 :两点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用于严重的眼球外伤后或手术中晶状体囊后膜完全或大部分缺如的病例 ,术后可提高视力 ,避免配戴矫正眼镜的不适 ,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后严重的炎症反应 ,从而解决这些病例无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问题。同时 ,该手术优点是缝针次数少 ,眼内出血发生率少 ,减轻了眼内组织反应 ,并发症明显比四点式固定术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向无后囊支撑的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恢复双眼单视。方法 采用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体上襻和下襻于睫状沟内的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 25例25只眼,术后随访6 ̄48个月,平均24.5个月,视力0.5以上者18眼,0.2 ̄0.4者6眼,0.1者1眼。结论 采用巩膜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和恢复双眼单视,避免了需要配戴接触镜等引起的不便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附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梓坚 《广西医学》1995,17(4):267-269
本介绍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的方法,作用此法作出38例(38眼)近期疗效0.5以上视力30眼占79%,无严重并发症,这种方法既适用于白内障囊外出时后囊膜破裂的患,也适用于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半脱位或全脱位,白内障囊内出术后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患,开拓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两种人工晶体植入的安全性研究方法对60例(60眼)白内障患者因不同原因造成后囊破裂而分别植入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ACL)及后房型悬吊式人工晶体(PCL)的临床观察,进行回顾总结。结果ACL组中视力0.5以上,占52.6%:PCL组中视力0.5以上,占50.1%,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不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只要技术娴熟,植入两种人工晶体均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借助部分晶体后囊或前囊行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手术及外伤致晶体后囊破裂施行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44例(44眼)根据裂孔大小、位置、有无前囊膜,采用不固定襻21例、单襻固定19例和双襻固定4例。术后视力≥0.539例(88.6%),0.1~0.45例(11.4%),术后玻璃体疝2例(4.5%),人工晶体夹持1例(2.2%),暂时性眼压偏高8例(18.2%),瞳孔不圆、轻度上移10例(22.7%),皮质过敏性眼内炎1例(2.2%)。结果表明:晶体后囊膜破口小或破口虽较大,但有前囊膜,仍可不固定襻或单襻固定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评价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6例66只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后囊膜破损9例9只眼,分析后囊膜破损的原因,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后囊膜破损9只眼(13.6%),其中超乳术中6只眼(66.6%),注吸皮质只3只眼(33.3%),并发障1只眼(33.3%),Ⅳ级核5只眼(15.6%)Ⅰ期囊袋内植入5只眼(55.5%),Ⅰ期睫状沟植入2只眼(22.2%),缝线固定一只眼(11.1%),放弃Ⅰ期植入改二期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只眼(11.1%)术后随访3~6个月,裸眼视力0.5~1.5.7只眼(77.7%),0.1~0.42只眼(22.2%)。结论:术前严格培训,细致的动物实验,严格选择合适病例,眼、脑、手、脚有机配合,可以减少或预防后囊膜破损发生率,对于术中后囊膜破损有玻璃体溢出者,清除前部玻璃体,利用前或后囊膜作为支撑.仍可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且视力恢复良好,与后囊膜完整者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6例后囊膜缺损的无晶体眼施行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随访时间1—25个月。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矫正视力优于术后裸眼视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作为无后囊膜的人工晶体植入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向无后囊支撑的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恢复双眼单视。方法 采用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体上襻和下襻于睫状沟内的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  2 5例 2 5只眼 ,木后随访 6~ 4 8个月 ,平均2 4 .5个月。视力 0 .5以上者 18眼 ,0 .2~ 0 .4者 6眼 ,0 .1者 1眼。结论 采用巩膜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和恢复双眼单视 ,避免了需要配戴接触镜等引起的不便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标准三通道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对晶体后囊缺损或悬韧带断裂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不适合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35例病人(35只眼)进行标准三通道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切除包括玻璃体基底部在内的前部玻璃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固定术.对术后视力、眼压、人工晶体偏位情况和眼底表现随访观察.结果 病人裸眼视力均提高,其中0.04~0.1者6只眼,0.2~0.3者18只眼,0.4~0.6者5只眼,大于0.6者6只眼.术后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是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最佳补救措施,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标准三通道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对晶体后囊缺损或悬韧带断裂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不适合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35例病人(35只眼)进行标准三通道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切除包括玻璃体基底部在内的前部玻璃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固定术。对术后视力、眼压、人工晶体偏位情况和眼底表现随访观察。结果病人裸眼视力均提高,其中0.04-0.1者6只眼,0.2-0.3者18只眼,0.4-0.6者5只眼,大于0.6者6只眼。术后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是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最佳补救措施,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卢雪梅 《医学文选》2006,25(2):224-225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65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膜破裂后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线缝线固定术,随访6个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视力≥0.5者占8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一种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振平 《中外医疗》2009,28(8):32-32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在白内障术中韧带断裂及后囊破裂过大、囊内术后人工晶体二期植入、外伤性白内障、晶体脱位等无晶体后囊膜术眼中的应用。方法我科于2000年4月至2006年11月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术完成了57例(57眼),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9个月,最佳矫正视力1.0,最低矫正视力0.1,视力在0.5以上者40眼(71.9%),57例人工晶体位置正,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是无后囊或后囊膜、晶体悬韧带大范围缺损的手术首选。  相似文献   

20.
梁勇  刘珊  魏民 《新疆医学》2005,35(6):51-52
无晶状体后囊膜或后囊膜不完整使常规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不能顺利进行,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则为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20例21只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