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我院1956-197.87年收治的313例自发性气胸。其中男性282例,女性31例,男:女约为9:1;20-40岁多见共172例(55.0%);肺部基础疾病以肺结核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多见;诱发因素有剧烈活动和咳嗽等;主要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简约地讨论了自发性气胸发生的有关因素和诊断,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左心衰的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础疾病复杂.合并慢性肺心病者多,多因呼圾道感染和阵发性剧咳起病,胸痛较少.发病时症状体征不典型,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治愈15例,死亡1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危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降低死率.  相似文献   

3.
李侠 《中国厂矿医学》2000,13(5):368-369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科常见急症之一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由于症状、体征不典型常致误诊 ,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 2 4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 19例 ,女 5例。年龄 6 0~ 78岁 ,平均72 .3岁。肺部基础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2 0例 ,支气管哮喘4例 ,合并肺心病 12例。诱发因素 :多为近期呼吸道感染 ,剧烈咳嗽 ,共 2 0例 ;无明显诱因 4例。右侧气胸 10例 ,左侧气胸 13例 ,双侧气胸 1例 ;其中张力性气胸 10例 ,闭合性气胸 14例。肺压缩面积 2 0 %~ 90 % ,平均 5 4.2 %。2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为突…  相似文献   

4.
<正> 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自发性气胸时,往往有较高的病死率,而且由于基础病变表现突出,掩盖气胸的症状与体征,给诊断与治疗带来了困难。本文报告我院1994年9月至1997年8月收治的重症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17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文17例患者经X线证实为自发性气胸,且均有严重的肺气肿,符合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年龄59~80岁,平均年龄67.5岁。病因及合并症见附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组伴自发性气胸50例,非慢性阻塞性肺病(N-COPD)组伴自发性气胸115例,两组在临床方面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提示:COPD伴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发病年龄偏高,50岁以上多见。感染为常见诱发因素,同时并发症多,尤以胸腔积液多见,本组交通性气胸占54.5%,而N-COPD组,年青人多见,无诱因和休息状态下发病占70.9%。本资料165例死亡5人,其中COPD组占4人,3人死于呼衰且直接与气胸有关,因肺心病原心肺功能较差,一旦发生气胸即使肺压缩不很重也可导致和加重呼衰,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性自发性气胸临床及护理特点.方法收集52例老年性自发性气胸病例,并以39例青壮年气胸作为对照组加以分析比较.结果 老年性自发性气胸病因多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交通型、张力型气胸多见,易误诊、漏诊.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病死率高.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经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心衰等治疗症状不能缓解,应考虑到自发性气胸的可能性.积极控制感染,早期闭式引流、精心护理,是促使肺复张,预防并发症,降低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8~2005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65例(85.5%),死亡7例(9.2%).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起病隐匿,易误诊.病情发展快速,常威胁病人生命,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气胸部位、气胸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X线检查的结果以及误诊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这38例患者均在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①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因此易导致误诊误治.②及时、有效地为这些患者进行胸穿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诊治进行分析。结果:55例临床以呼吸困难加重为主要表现,55例以胸部X线检查确诊,5例通过CT检查或诊断性胸腔穿刺确诊,在吸氧、卧床休息、抗感染、解痉平喘,防治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治愈55例,死亡5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以呼吸困难加重为主要表现,结合胸部X线检查确诊,治疗上采用积极治疗原发病,根据病情给予实行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等综合治疗措施,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6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基础疾病复杂,确诊55例,误诊7例,治愈59例.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危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COPD患者并自发性气胸的原因、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1例住院的老年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30例非老年COPD并自发性气胸组对照。结果:老年COPD并自发性气胸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基础疾病与伴发症,负重或咳嗽,治疗和抢救不当等。结论:老年COPD并自发性气胸起病危急且不典型,并存病症多,恢复慢,易复发,易误诊,病死率高。由于单纯抽气治疗不易奏效,宜尽早作胸腔闭式引流排气。  相似文献   

12.
陈明 《实用全科医学》2006,4(3):312-313
目的分析老年自发性气胸(SP)的病因、类型、临床表现;总结我院SP诊治的经验及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年龄超过60岁的38例老年SP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男女比例及发病年龄、气胸类型、常见发病因素、常见临床症状及治疗转归。结果38例老年SP以张力型气胸最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结核、肺癌为引起老年SP常见病因,其中以COPD最为多见。38例中有31例内科保守治疗(81%),其中7例保守治疗失败转入手术治疗(19%),随访1年,内科保守治疗有3例复发,外科手术治疗无复发。结论老年SP大部分是在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发生,因此,应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才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大部分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3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其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统计分析可能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最终随访222例,81例复发,复发率为36.5%。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自身因素中,病因、体重指数、术前气胸发作次数是预测复发的独立因素(P<0.05);治疗相关的因素中,治疗方法是预测复发的独立因素(P<0.05)。对复发情况的分析表明,时间与复发例数呈负相关(P<0.05),患者治疗前复发次数是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因、体重指数、治疗前气胸发作次数及治疗方法影响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而治疗前复发次数是复发明确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纵隔气肿或气胸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纵隔气肿、气胸发生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对10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发生纵隔气肿、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死亡2例,8例治愈。结论:肺内压过大、肺泡破裂是纵隔气肿、气胸发生的主要原因。尽快解除梗阻、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孙红 《当代医学》2011,17(24):6-7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发病、发展、治疗及转归。方法对2001~2010年收治的106例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X线特点、治疗与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由于患者基础肺功能状态不良,发病时呼吸困难等症状较重,且常常与气胸的程度不成比例,67例伴严重呼吸困难,其中14例肺压缩面积〈20%。而因合并有肺结核、肺气肿、肺大疱、积液、感染等原因,33例体征不典型,部分患者X线胸片不易发现,6例患者通过CT检查确诊局限性气胸。病情发展快,有时很快危及生命,但积极治疗愈后较好,治愈率97.1%。复发率高,治疗疗程长,肺复张时间平均23d,最长47d。部分患者需要长期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胸腔注入粘合剂、胸腔镜或手术修补等治疗。结论肺结核因结核病灶及结核病引起的肺气肿、肺大疱等原因易并发自发性气胸,而且临床症状重、疗程长,需积极给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47例非心原性肺水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对非心源性肺水肿的认识与诊治能力。方法:选择近十年来符合非心原性肺水肿临床表现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计47例,男22例,女25例,年龄7~80岁,平均36.9岁。47例患者可分11类20多种疾病,包括:复张后肺水肿5例,吸入性肺水肿5例,中毒后肺水肿9例。脑源性肺水肿5例,静脉淤血综合症3例,结缔组织疾病并发急性肺水肿4例,尿毒症性肺水肿3例,严重肺部感染所致肺水肿8例,肿瘤及抗肿瘤治疗所致肺水肿3例,脂肪栓塞所致ARDS1例,妊娠中毒征所致急性肺水肿1例。其中发生2次肺水肿者6例,发生ARDS者7例;死亡/未愈者计24例,占50.06%。结论:NCPE的基础疾病甚多,涉及临床内、外、妇产科、传染、肿瘤等各科,诱发NCPE的诱因也众多,既有医源性的,更多的是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包括物理的、化学的、毒物性的、细菌性和肿瘤等多种因素。NCPE与ARDS有密切联系,及时诊断和处理NCPE的发生和发展,有利于对ARDS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王金福  张黎美  陈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146-147,14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4月~2009年7月收治的3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35例同期非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急性起病12例,缓慢起病27例,首诊误诊18例,误诊率46.15%,死亡4例,死亡率10.26%。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且单纯抽气治疗效果不佳,应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18.
赵善良  徐慧敏 《河北医学》2004,10(2):132-134
目的:分析肺结核误诊为肺部其他疾病的原因及确诊方法。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误诊为肺部其他疾病的病例64例,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为43.9岁,对上述病例的误诊原因及确诊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误诊为肺炎22例,误诊为肺癌26例,误诊为支气管扩张6例,误诊为败血症2例,误诊为伤寒1例,误诊为急性病毒性肝炎1例,误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1例,误诊为慢性肺脓疡5例。上述病例的确诊方法:痰内或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液中找到抗酸杆菌20例,PPD强阳性、抗结核治疗获得疗效确诊5例.试验性抗结核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确诊9例,手术病理证实14例,经皮肺穿刺确诊9例,经动态观察确诊7例.结论:肺结核的临床诊断要结合临床病史、X线检查、痰抗酸杆菌的检查及PPD试验、结核抗体、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可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中如何改进手术方式,降低手术费用,且安全可靠。方法胸腔镜下,应用普通手术器械和缝针缝线结扎缝合肺大泡治疗21例自发性气胸。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胸,无输血,平均住院6d;随访5个月~2年肺大泡无复发。结论应用普通手术器械和缝针缝线在胸腔镜手术中使用是可行的,能取得与应用商品器械一样的治疗效果,降低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20.
李红超 《中外医疗》2012,31(32):3+5-3,5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初诊时8例误诊;78例全部痊愈,其中5例施行胸腔穿刺抽气减压而得到痊愈,3例施行胸腔闭式引流而痊愈。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及时诊断,参照不同的临床表现,相应采取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同时,对高龄患者,尤其要对其病情、病史作详细的了解与观察,使病死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