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腹腔镜治疗难复性小儿肠套叠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02/2008-08本院收治的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肠套叠患儿2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15例手术顺利,肠套叠复位,5例复位失败中转开腹手术,1例腹腔镜探查发现憩室而行开腹手术。肠系膜淋巴结活检6例,平均手术时间约100 min。术后24 h肠鸣音恢复,住院时间4~7 d,出院后随访2~38个月,患儿恢复良好无伤口感染、肠套叠复发及肠粘连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的状况下,对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难复性小儿肠套叠,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空气或水压灌肠复位失败或禁忌的肠套叠患儿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试验组,20例)和开腹手术(对照组,23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结果试验组腹腔镜下牵拉复位成功12例,腹腔镜辅助下经水灌肠复位成功3例,腹腔镜辅助下套叠鞘内注入生理盐水经水灌肠复位成功2例,复位成功者均行阑尾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3例(套叠过紧1例、复位后发现套叠肠段坏死1例、回肠远段梅克尔憩室1例)。对照组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1例行阑尾切除术,2例因套叠肠段坏死行坏死肠段切除一期吻合术。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结合水灌肠、肠套叠鞘部注水可使大多数肠套叠复位。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有较大优势,可作为一般情况较好的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提高对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复位失败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影响复位成功因素。结果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套叠类型为回结型(13例)、回回结型(10例)、回回型(1例)、回回结结型(2例)、回结结型(1例)及回盲结型(1例),后3种类型在复位成功病例中较少见。结论透视下空气灌肠是诊断与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对于复位失败的病例应及时手术治疗,不应强行复位,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史雯嘉  汤绍涛 《护理研究》2009,23(22):2024-2025
[目的]探讨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护理.[方法]对51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或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结果]48例接受空气灌肠治疗后37例1次灌肠复位成功,8例2次灌肠复位成功,1例经3次灌肠复位成功,2例患儿2次灌肠失败后中转开腹手术,无一例发生肠穿孔等意外,总成功率达95.8%.[结论]加强急性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复位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与复位成功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原因,防止过度灌肠导致并发症的出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复位失败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空气灌肠复位失败34例均经手术复位,术中见回结型18例,回回结型14例,回回型2例,8例肠坏死.结论 空气灌肠复位不成功与患儿病程长、复杂型的肠套叠、肠管坏死、全身情况差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复位失败的病例应及时手术治疗,不应强行复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琳  张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413-3414
目的:探讨X线下空气灌肠整复法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护理。方法:利用空气灌肠法对肠套叠进行整复治疗。结果:复位成功的患儿43例,复位失败后手术治疗2例,成功率95.4%。结论:空气灌肠复位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方法。灌肠前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适合压力、手法按摩,以及加强空气灌肠整复护理是提高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延时再次空气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雯嘉  汤绍涛 《护理研究》2009,(8):2024-2025
[目的]探讨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护理。[方法]对51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或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结果]48例接受空气灌肠治疗后37例1次灌肠复位成功,8例2次灌肠复位成功,1例经3次灌肠复位成功,2例患儿2次灌肠失败后中转开腹手术,无一例发生肠穿孔等意外,总成功率达95.8%。[结论]加强急性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复位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与复位成功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小儿肠套叠的诊治经验,提出该病的诊治特点。方法1986年1月~2004年1月在本院外科诊治的92例肠套叠患儿,采用空气灌肠疗法和手术复位疗法进行治疗。空气灌肠疗法46例,开放手术复位46例,其中6例空气灌肠失败转开放手术治疗。结果空气灌肠疗法复位率91.3%,手术疗法复位率100%,有1例空气灌肠疗法患儿发生肠穿孔,立即进行手术复位疗法,取得成功。结论小儿肠套叠应早期诊断并选择合理恰当的术式治疗。  相似文献   

9.
电视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法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电视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法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护理,总结2000-2004年利用空气灌肠法对肠套叠进行整复治疗的患儿65例。其中复位成功62例,成功率95.38%;复位失败后改手术治疗3例,均治愈出院。认为:空气灌肠复位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方法,而灌肠前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适合的注气压力、复位后注意观察病情是空气灌肠整复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复位失败肠套叠X线诊断的影像学表现,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82例小儿肠套叠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于X线引导下进行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后改行手术治疗。观察患儿手术结果及复位失败肠套叠X线诊断的影像学表现。结果:82患儿经手术治疗症状均解除,手术成功率100%。肠套叠类型:回-结-结型47例,回-回-结型21例,回-结型6例,回-回型5例,回-回-结-结型3例,其中复杂型肠套叠构成比最高,占86.59%。X线下观察可见复位失败肠套叠套头呈不规则形状,套头较长,空气加压灌注时,套头推进缓慢,在各肠断有停顿,或不推进,停滞在回盲部,套头随灌注气压大小而呈弹簧状收缩,但多次加压灌注套头均不消失。结论:空气灌肠复位失败肠套叠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于复位失败的患者,临床应早期改行手术,以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治疗方法选择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44例临床拟诊为肠套叠的患儿均先行超声检查,而后行空气灌肠检查或整复。结果 74例被确诊为肠套叠,70创被排除诊断。其中空气灌肠整复成功54例,不成功20例.后者行手术治疗;超声诊斯肠套叠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3%.97.1%和97.2%。结论 超声可以正确选择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方法.套入部内层肠壁厚度大于1cm,伴有肠腔液气平或腹腔积液者,应禁止空气灌肠,尽早手术复位。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电视腹腔镜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自2002年1月-2006牟4月在该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行腹腔镜下肿瘤剔除术,6例行附件切除术。术后均按时随访,时间0.5-4.0年,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复发,1例卵巢内膜样囊肿复发;其余患者术后均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脑遥控脉冲式空气灌肠仪治疗小儿肠套叠效果。方法:对7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在x线下应用电脑遥控脉冲式空气灌肠仪进行治疗。结果:76例肠套叠均经空气灌肠证实并行电脑遥控脉冲式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复位74例,成功率为97.4%。结论:电脑遥控脉冲式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成功率高,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儿小肠型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超声在小儿小肠型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超声检查发现套叠部位后测量套叠部外径和长度,经小儿外科会诊后,肌肉注射阿托品0.01 mg/kg.15 min后再次观察小肠套叠征象有无消失,若套叠仍存在即采用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结果 超声诊断的18例小肠套叠,3例(16.7%)自行松解,5例(27.8%)经肌肉注射阿托品后自行松解;10例(占55.6%)肌肉注射阿托品后原部位小肠套叠持续存在,经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后复查超声,套叠消失.结论 小儿小肠型肠套叠在超声图像上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结合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方法 ,可避免手术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空气灌肠治疗前婴儿肠套叠腹部平片的X线表现,探讨不同X线表现与空气灌肠整复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26例经空气灌肠及手术确诊的婴儿肠套叠腹部平片X线表现和X线空气灌肠整复结果。【结果】526例婴儿肠套叠的腹部平片X线表现主要为腹部局限性积气、肠胀气或不完全性小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其空气灌肠复住成功率分别为82.5%、78.3%、35.2%。前两者与完全性肠梗阻患儿的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分别进行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前二者之间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婴儿肠套叠的腹部平片的X线表现有一定特征,对空气灌肠整复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空灌整复治疗小儿常见病肠套叠,分析病因和常见类型,总结整复方法和经验,提高成功率.材料与方法:对203例小儿肠套叠病例用自动灌肠机进行空气灌肠整复.结果:成功整复176例,成功率86.70%;穿孔 1例.结论:在透视下用自动灌肠机行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且可避免手术所致的各项并发症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7.
赵璟  李博  龚颖萍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3):509-510,5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方法与效果。【方法】2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有生育要求且包块〈4cm的患者8例,行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包块〉4cm者12例,行患侧宫角楔形切除,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情况及效果。【结果】2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种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HCG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未破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微创、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祁江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382-138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总结对比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96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96例中48例行腹腔镜下肠粘连粘连松解术(腹腔镜组);48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结果】腹腔镜组中45例应用腹腔镜成功实施粘连松解术,3例中转开腹。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肠蠕动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实用,疗效满意,是处理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婴幼儿肠套叠的诊断率、整复率及手术治愈率。材料与方法:搜集10年经气压灌肠证实的肠套叠患儿212例,其中手术患儿术前均摄有腹部平片。回顾分析肠套叠整复前、整复时、整复后腹部X线表现。结果:确诊婴幼儿肠套叠患者212例。气压灌肠整复195例,手术治疗17例。其中伴有肠坏死6例,合并严重充血水肿11例。本组患儿,无1例死亡。结论:通过临床及气压灌肠腹部X线表现明确肠套叠诊断.判断肠管是否坏死,有无严重充血水肿,从而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尤其重视小婴儿肠套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60例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复位成功50例,失败1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间>24 h、脱水、腹胀、原始套头位于脾曲及降结肠以远是影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发病时间、脱水、腹胀、原始套头部位是导致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主要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升复位成功率,降低患儿围术期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