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组、银质针组,每组50例。西药组使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进行治疗,银质针组使用银质针导热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equesne指数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应激[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脂(LPO)]水平进行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1年、2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银质针组Lequesne指数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血清CRP、ESR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T-AOC、SOD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MDA、LPO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银质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银质针组1年、2年复发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抗氧化能力,进而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齐刺法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证实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2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取患侧犊鼻和内膝眼穴。治疗组采用齐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每次20 min,每周3次,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1周、2周、3周后,6周后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程度评分及WOMAC骨性关节炎量表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总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VAS疼痛程度评分和WOMAC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AS疼痛评分及WOMAC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治疗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WOMAC量表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4.80±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OMAC量表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和日常活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6周后随访时,治疗组VAS疼痛程度和WOMAC量表日常活动评分及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齐刺法能有效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在降低VAS疼痛程度和WOMAC量表评分方面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朱氏一指禅推法联合电针与单纯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VAS评分、WOMAC量表评分及测量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VAS和WOMAC量表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WOMAC量表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氏一指禅推法联合电针对膝骨关节炎治疗具有显著作用,尤其在改善关节僵硬、躯体功能障碍及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探究方氏头皮针飞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时间2019年7月—2020年10月,采用抛硬币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方氏头皮针飞针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比较分析临床疗效、膝关节JOA评分、WOMAC膝骨关节炎评定量表、VAS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39例(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30例(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的WOMAC膝骨关节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疼痛、综合积分等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方氏头皮针飞针治疗,可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取得极佳的疾病治疗效果,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情况,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火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本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雷火灸灸治内外膝眼及阿是穴,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2组均治疗5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VAS、WOMAC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及1个月后随访的VAS、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组内比较VAS、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第4周第2周第1周治疗前(均P0.01)。结论:雷火灸可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超微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超微针刀治疗,温针灸取穴参照《针灸大成·胜玉歌》处方,温针灸每周5次,超微针刀每周2次,共治疗6周,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每次2粒,每天3次,连服6周。治疗前后及随访时都采用骨关节炎指数评估量表(WOMAC)、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随访WOMAC量表各项评分及VAS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超微针刀能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疗效优于硫酸氨基葡萄糖,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扬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选用70例诊断为膝骨关节炎的病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毫针针刺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取扬刺针法,分不同时间节点测评治疗前后2组病患的目视模拟标尺法(VisualanalogueSeale,VAS)疼痛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总积分及其治疗后综合疗效。结果两份量表积分俱显示: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均P0.01);2组间治疗前后各时间节点的VAS评分、WOMAC量表总积分观察比较:治疗后的三个不同时间节点,扬刺组VAS评分均比毫针组低(均P0.05),且治疗4周后与随访1个月后,扬刺组WOMAC量表总积分亦均低于毫针组(均P0.05);综合疗效方面比较:2个组治疗2周后,扬刺组总有效率为82.9%,明显高于毫针组的54.3%;治疗4周后及随访1个月时,扬刺组愈显率均高于毫针组(60%vs40%,P0.05;77.1%vs42.9,P0.01)。结论扬刺针法在KOA的治疗中起效迅速,愈显率高,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优于毫针针刺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骨质增生丸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每周在患病关节腔内注射1次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抗骨质增生丸。两组连续治疗5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膝关节疼痛VAS评分,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3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WOMAC、VAS评分和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和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评分(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骨质增生丸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好,副作用低,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消瘀散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与对照组(56例)。治疗组予针刀联合消瘀散外敷,对照组予扶他林乳胶剂外涂。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膝关节功能相关评分(Lysholm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膝关节肿胀程度及活动度,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2)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分别组内比较,两组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而WOMAC、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比较,治疗组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WOMAC、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分别组内比较,治疗组膝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减轻(P0.05),而屈曲度明显增加(P0.05)。组间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比较,治疗组膝关节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而屈曲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消瘀散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明显减轻膝关节疼痛及肿胀,改善其活动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质针联合揉髌手法治疗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35例,随机分为银质针组44例(72膝)、手法组49例(73膝)和联合组42例(69膝)。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银质针组给予银质针导热治疗,手法组给予揉髌手法治疗,联合组给予银质针导热结合揉髌手法治疗,3组均治疗3周。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JOA评分及WOMAC指数变化情况,统计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后1个月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点(P均0.05),治疗后12个月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3个月(P均0.05);联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JOA评分均明显高于银质针组与手法组(P均0.05),而银质针组与手法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3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关节僵硬评分、关节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评分、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其中以治疗后1个月效果最佳;联合组治疗后12个月上述评分和银质针组关节僵硬评分仍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而银质针组关节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评分、综合评分和手法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联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关节僵硬评分、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银质针组和手法组(P均0.05),而银质针组和手法组各时间点上述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银质针组出现轻微皮下淤斑2例,轻微皮下血肿1例;联合组出现轻微皮下淤斑3例;手法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银质针联合揉髌手法治疗能有效缓解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1):70-7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自我管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基础治疗及自我管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采用WOMAC量表、SF-36问卷量表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治疗6周后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WOMAC评分、SF-36问卷评分比较:治疗6周后及治疗结束6个月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及治疗结束6月后,两组患者SF-36问卷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SF-36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自我管理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密集型银质针与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密集型银质针治疗,30 min/次,每周1次;对照组取犊鼻、内膝眼、足三里、阳陵泉等穴行疏密波治疗,隔日1次,疗程均为3周。观察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月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评分(HSS)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同时对2组患者进行不同影像学分级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1)VAS评分: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月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SS评分:治疗后3周HSS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影像学分级较高的病例疗效更好。结论:密集型银质针和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均有较好疗效,但密集型银质针组在控制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及远期疗效等方面较电针组更优。  相似文献   

13.
金军  倪芝琳  袁燕 《中医药导报》2020,26(9):76-78,81
目的:探讨髋关节腔脉冲射频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脉冲射频+银质针导热)和对照组(脉冲射频+局部痛点注射)各40例,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h、1周、1个月和6个月的VAS评分与Harris髋关节评分,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经过2周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与Harris髋关节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6个月时,试验组复发率为24.3%(9/37),对照组复发率为82.1%(23/28),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髋关节腔脉冲射频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比较温针灸结合拔罐与单纯针刺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温针灸结合拔罐治疗和单纯针刺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以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量表(LK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治疗后2组WOMAC、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拔罐治疗寒湿痹阻型KOA,可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膝痛穴结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选择平衡针刺膝痛穴结合常规针刺(腧穴选择为内部与外部血海穴、膝眼穴、阳陵泉穴、梁丘穴、阴陵泉穴)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针刺治疗,每周治疗5 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骨关节炎WOMAC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与WOMAC评分均明显减少(P均0.05),且观察组VAS与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膝痛穴针刺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员利针联合温针对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就诊患者,共62例,将62例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温针灸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WOMAC评分、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WOMAC评分、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2周后两组WOMAC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分、V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 0.05),显示各组WOMAC评分疼痛、僵硬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幅度不同;治疗4周后,两组WOMAC疼痛、僵硬、日常生活能力、总评分及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P 0.05)。结论: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效果好,可短时间内有效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温针治疗次之。临床应扩大员利针联合治疗在该病中的应用,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短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关节内黏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8月于河北省中医院骨伤科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健康指导及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5例采用关节内黏疗法治疗,试验组45例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关节内黏疗法治疗。5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WOMAC评分量表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5周后VAS评分、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试验组的VAS评分、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5周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试验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为80.00%(36/4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联合常规体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体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薄氏腹针。结果: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改善症状,疗效明显,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评定3周后临床疗效和3个月后复发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膝关节Lysholm评分、膝关节周径差值、膝关节活动度、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人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74%(P <0.05),随访3个月后,研究组复发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16.67%(P <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WOMAC评分、自关节周径差值以及关节液中TNF-α、IL-1、IL-6、MMP-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可以缓解疼痛、肿胀,改善膝关节功能,抑制炎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细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细银质针组和温针组,每组30例。细银质针组采用细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温针组采用相关穴位温针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而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疗效比较,细银质针组疗效优于温针组(P0.05)。结论:细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温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