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腹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腹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优越性。方法:将1999年1月-2001年10月间187例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全子宫切除术,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84例,对照组103例,研究组采用经腹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结果:研究组在手术速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残端愈合、阴道生理功能、生殖器官完整性、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腹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较传统全子宫切除术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满玮平  马艳娥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31-131,133
目的探讨经腹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将2009年1~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将2008年1—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传统全子宫切除术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期阴道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组术后阴道残端息肉率、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康兆慈  魏德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640-3641
目的:探讨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8例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要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72例采用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全子宫切除术。结果: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P<0.01),术中出血少(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1),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盆腔疼痛低(P<0.01),性生活满意度达96%。结论: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院对部分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采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现随机选择同期纵切口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对照,探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应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7~1998年,我院采用横切口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共38例,其中粘膜下子宫...  相似文献   

5.
柴军 《四川医学》2005,26(10):1152-1153
目的通过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因子宫、附件良性疾病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221例患者分成两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123例,传统全子宫切除术98例.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无差异( P >0.05),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组术中出血量少,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术后性生活满意程度高.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保持了盆底、阴道的完整性,对性机能影响小,能够提高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电刀环切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病率。结果: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病率的发生方面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电刀环切行筋膜内子宫全切可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及优点,方法:对66例筋膜内子宫切除和同期60例筋膜外子宫全切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性功能,阴道脱垂等情况进行对照。结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筋膜外子宫全切术明显减少,前由于保留了宫颈外口及阴道的完整性,术后无阴道脱垂且性生活影响较小,结论:提倡对患有妇科各种良性疾病需要子宫切除的病例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以提高手术满意度和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0例妇科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全切的患者行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筋膜内组),并与同期90例传统的腹部纵切口子宫全切术(传统组)比较,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 两组比较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日短。结论 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做为一妇科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冷艳 《河北医学》2005,11(9):797-799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因子宫良性病变拟行子宫全切的患者,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及传统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随机分成试验及对照两组,分别施术,对比术中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保留了盆底结构,对性生活及体力劳动影响较小。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腹部切口及子宫全切术式改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腹式横切口筋膜内电刀环切子宫全切术32例,传统腹式纵切口筋膜外子宫全切术32例作对照组。结果: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等优点。结论:腹式横切口筋膜内电刀环切子宫全切术优于传统腹式纵切口筋膜外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铲状电极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中的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总结了1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手术的治疗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月~2年,120倒手术患者118例治愈,2例于术后出现急性肾衰,经保守对症治疗痊愈,2例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经对症治疗好转。结论:铲状电极行前列腺组织的汽化切割,优于滚轮汽化电极或电极弧,术中术后出血少,术中术野清晰,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瓣在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方面的应用.方法设计应用小腿内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缺损原因电烧伤3例,皮肤肿瘤2例,慢性溃疡7例,化学烧伤2例,热压伤1例.结果15例病例皮瓣全部成活.足外形、感觉及行走的稳定性均恢复良好.结论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与足部皮肤组织类似,血运及神经支配有保证,成活率高;蒂部较长,操作简便;特别适用于足跟及底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手背桡侧筋膜血管的显微解剖观察,设计了以手背桡侧筋膜血管神经蒂的食、中指近节背侧及手背部“Y”型岛状皮瓣转位加植骨一期再造拇指。自1992年8月以来,临床应用5例,均获得成功。本文着重讨论了该术式的解剖学基础、皮瓣设计、手术要点等问题。该术式不受第一、二掌背血管类型的限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术先将病灶进行清理后,用带膝上外动脉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筋膜瓣包绕修复缺损的关节面。术后依急性伤筋三期辨证原理进行治疗。[结果]优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4·62%。[结论]手术加辨证治疗本病具有创伤小、取材方便、并发症少、费用低、远期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用于诊断并治疗胃脂肪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至2011年胃镜检查发现的胃隆起性病变317例,经超声内镜检查,对初步诊断为胃脂肪瘤且直径小于2cm者行橡皮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切,切除后的瘤体送病理检查。结果:317例胃隆起性病变中,超声内镜初步诊断胃脂肪瘤28例,其中24例(85.7%)经病理确诊。24例中直径小于2cm的胃脂肪瘤20例,经内镜引导下治疗,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其中直径小于1.2cm的18例胃脂肪瘤完全消失,直径1.2~2.0cm的2例脂肪瘤部分残留,治愈率为90.0%。结论:超声内镜诊断胃脂肪瘤具有无创、准确的优点;超声内镜引导下橡皮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直径小于1.2cm的胃脂肪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阴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薇  黎培毅  廖林 《四川医学》2000,21(12):1039-1040
目的 通过对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的术式的改进,减少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危险及手术并发症,使阴式子宫切除术能够得到广泛开展。方法 我们对1994年以来在我院接受改良式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59例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进行的膜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 59例患者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术后病率、术后恢复与腹式子宫全切除术无差异。其中有12例同时接受盆底修补术,无1例发生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研究表明我院开展的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减少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危险及难度,易掌握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采用自体颞筋膜移植法,抢救角膜溃疡穿孔或即将穿孔的重症患者,探讨采用自体颞筋膜作为角膜修补材料的临床应用及前景.方法采用自体颞筋膜移植法,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穿孔3例(3眼),蚕蚀性角膜溃疡5例(6眼)术后随访2~3年.结果术后颞筋膜均愈合良好,逐渐透明,3例角膜溃疡穿孔患眼恢复部分视力,5例蚕蚀性角膜溃疡病例,无复发.结论应用颞筋膜作为角膜修补材料,不仅能保留眼球完整性,也能不同程度提高视力,达到治疗和恢复部分视力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自2003~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声胃镜确定位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做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切除,并对切下的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连续切片进行CD34、CD117、Vimentin、Desmin染色方法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术后3个月随访胃镜检查。结果位于粘膜肌层的26例肿瘤,平均直径为15ram(10~35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min(3~31min);位于固有肌层的1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0mm(12~32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10min(96~145min),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进行第二次ESD手术。免疫组化结果:本组38例CD34为100%阴性,CD117为100%阴性,Vimentin为81.6%阴性;Desmin为100%阳性(++~+++),均确定为平滑肌瘤。结论消化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进行食管粘膜下肿瘤切除术,包括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9.
付成军  臧光辉徐彦 《吉林医学》2006,27(11):1328-1328,1330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同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32例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同期进行手术治疗,分别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1例,膀胱全切术4例,膀胱部分切除术+前列腺摘除术12例,经尿道行膀胱肿瘤和前列腺电切术(TUR)15例。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康复,无并发症,随访3 ̄61个月,肿瘤复发5例,但均未在前列腺窝。结论: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同期手术效果显著,且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有效治疗上睑下垂患者,临床探究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80例因严重上睑下垂入院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额肌瓣悬吊术,观察组行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悬吊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以及3年期间疾病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疾病改善有效率为95.0%较对照组90.0%比较差别无意义,两组手术治疗均有良好效果,P>0.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疾病复发率分别为7.5%、2.5%,对照组依次为17.5%、12.5%,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以及疾病再次复发较观察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严重上睑下垂患者使用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患者上睑能力恢复良好,且术后复发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