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目的:研究脊柱神经管闭合不全的MRI诊断。方法;使用Philips Gyroscan ACS-NT15型1.5T超导系统、Synergy专用脊柱线圈对76全 柱这闭合不全患者进行MR检查。结果:人洞症39例(1例合并脊髓纵裂),脊髓纵裂6例,脊髓栓系统合征30例(其中28例合并其他SD病变),椎管内胚层组织肿瘤30例,其中脂肪瘤14例、表皮样囊肿7例,、皮样囊肿2例、肠源性囊各3例、台瘤4例。皮样  相似文献   

2.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表现,探讨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4例TCS患者的MRI影像学特点。结果 14例中,脊髓低位13例,脊髓纵裂2例,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及脂肪脊髓脊膜膨出9例,椎管内脂肪瘤及脂肪沉积2例,皮样囊肿2例,终丝增粗9例,脊柱裂、腰骶椎分节不全13例。结论 MRI对明确诊断TCS具有重要价值,能准确显示TCS病变全貌及伴发畸形,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MRI在脊髓栓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MRI表现。结果:脊髓圆锥低位43例;脊髓终丝增粗25例;脊椎裂38例;脂肪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22例:脂肪瘤17例;脊髓纵裂13例;脊髓空洞症6例;皮样囊肿1例;表皮样囊肿5例。结论:MRI可明确判断脊髓圆锥位置,终丝粘连部位,明确脊髓栓系的原因,可准确显示伴发的脊髓畸形,对脊柱和椎体畸形也能较好显示,是脊髓栓系综合征诊断和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腰骶段神经管闭合不全MRI特点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骶段神经管闭合不全MRI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腰骶段神经管闭合不全23例,结合部分病例的增强扫描及手术证实,对其MRI表现和临床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3例中,隐性脊柱裂13例,显性脊柱裂10例,均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栓系7例。脊髓纵裂6例,脊髓空洞症4例。椎管内外脂肪瘤共5例,椎管内皮样囊肿7例。结论 MRI对明确诊断腰骶段神经管闭合不全具有重要价值,能明确显示畸形的部位、类别、程度,对临床确实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谊痛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MRI资料。结果本组TCS中单纯型脊髓栓系者2例。复杂型脊髓栓系13例,其中合并脊柱裂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及脂肪脊髓脊膜膨出9例,合并脊髓纵裂1例,合并椎管内脂肪瘤4例,合并骶管囊肿2例。结论MRI可以作为TCS诊断的首选影像方法,为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脊柱复合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脊柱复合畸形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结果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硬膜囊扩张,脊柱裂11例,脊髓栓系8例,脊髓纵裂及皮下脂肪堆积各6例,腰背部皮毛窦5例,椎管内脂肪瘤及脊膜膨出各3例,脊髓空洞及椎管表皮样囊肿各1例。结论MRI能较全面显示椎管内外病变特征,是诊断脊柱复合畸形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主要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6例TCS的MRI表现。结果全部患者脊髓圆锥位置均低于腰2椎体平面。其中,10例表现为单纯脊髓圆锥低位,4例伴有脂肪脊髓脊膜膨出,3例伴有脊髓脊膜膨出,4例伴有先天性背部皮毛窦,5例合并椎管内肿瘤(其中脂肪瘤3例,皮样囊肿2例)。结论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作为一种诊断手段,并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3例脊髓低位的磁共振成象(MRI)。自旋回波(SE)序列、短TR短TE(500/40 ms)、矢状面扫描显示病变最好。短TR短TE(500/30ms)横断面扫描可做为矢状面检查的补充。脊髓低位的MRI表现为:脊髓偏于硬膜囊后部从胸段延续到L_4水平以下,无脊髓圆锥膨大;11例合并神经管闭合不全,其中,脊髓脊膜膨出4例,硬膜内脂肪瘤和脊髓积水2例,腰骶部硬膜囊囊肿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评价磁共振成像 (MRI)对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结果 :12例患者脊髓圆锥均低于正常水平 ,脊膜膨出及脊髓脊膜膨出 6例 ,椎管内或椎旁脂肪瘤 4例 ,脊髓纵裂 1例 ,束系终丝 1例 ,脊髓近栓系处小空洞样改变 2例。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引起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原因及局部病变和合并畸形 ,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是诊断脊髓栓系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成像对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对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结果:12例患者脊髓圆锥均低于正常水平,脊膜膨出及脊髓脊膜膨出6例,椎管内或椎旁脂肪瘤4例,脊髓纵裂1例,束系终丝1例,脊髓近栓系处小空洞样改变2例。结论:MRI可清晰显示引起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原因及局部病变和合并畸形,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信息,是诊断脊髓栓系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磁共振成像(MRI)对先天性脊柱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MSCT检查,其中23例怀疑合并神经系统异常者进行脊髓MRI检查。统计各检查方法检出异常情况及对脊柱异常的显示情况。结果 62例患儿X线平片共检出脊柱畸形82处,MSCT检出畸形130处,X线平片及MSCT对脊柱畸形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脊柱全貌、顶椎的显示率显著高于MRI(P<0.05);MRI检查对脊髓畸形的显示率显著高于MSCT检查(P<0.05)。结论 MS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可较好地显示椎体结构,提高异常椎体的检出率,MRI检查可对椎管内病变进行定性诊断。建议在临床诊断中可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lesion syndrome,RESLES)与脑梗死的MRI表现特征差异,并分析MRI对疾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选取21例RESLES患者和39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中的病灶位置、形态和成像特点,分析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差异。 结果21例RESLES患者病灶集中在胼胝体压部中线上,以中线位为中心分布对称,均为孤立、类圆形信号影像,包括10例圆形信号、8例椭圆形信号和3例梭形信号。MRI平扫表现为: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e,T1WI)呈稍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e,T2WI)呈稍高信号、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呈稍高信号、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呈显著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呈低信号,平均值为(0.407 2±0.099 5)×10-3 mm2/s;病灶平均最大横截面积为(95.86±7.05)mm2,MRI复查间隔时间为8~30 d。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基本消除病灶。39例脑梗死患者中有37例合并有其他脑部病灶,36例胼胝体压部病灶为单发病灶,3例为胼胝体压部多发病灶,病灶多呈现片、条状或不规则形。影像学中DWI呈高信号,ADC平均值为(0.431 6±0.010 4)×10-3 mm2/s,病灶平均最大横截面积为(100.06±21.84)mm2。两组患者ADC值和病灶平均最大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ESLES患者与胼胝体梗死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显示,病灶与胼胝体压部中线的关系、病灶的形态都可作为区分两种疾病的有效手段,还可以脑内其他病灶的存在与否作为辅助鉴别依据。本研究中两组疾病患者的病灶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对疾病鉴别诊断提供价值还需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随访分析线粒体脑肌病合并高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动态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5年4月确诊的MELAS综合征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15.5岁。所有病例在急性发作期(30 d内)均行常规MRI检查(包括T1WI平扫、T2WI、FLAIR及DWI),14例在急性发作期后(30~60 d)复查MRI,其中8例随访时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10例在缓解期(>60 d)复查常规MRI。着重分析病变的部位、信号、范围及其动态变化。结果:在急性发作期,单侧大脑皮层或皮层下受累占46.7%(7/15),双侧大脑皮层或皮层下同时受累占53.3%(8/15),双侧基底节受累4例,脑干受累1例。病灶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在DWI上呈等或高信号。在急性发作期后,14例中,64.3%(9/14)病例的部分病灶范围扩大;71.4%(10/14)病例的部分病灶缩小,42.9%(6/14)的病例出现新的病灶。8例MRS检查中均出现Lac峰增高,2例病灶对侧脑组织出现Lac双峰,6例出现NAA峰降低。在缓解期,40%(4/10)的病灶出现脑萎缩,40%(4/10)的病灶出现软化灶。结论:MELAS综合征的病灶多为大脑皮层或皮层下游走性病灶,MRS会出现增高的Lac峰,随着病程发展会出现脑萎缩和病灶减小,结合临床资料,可早期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内血肿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总结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行全脑DSA检查,发现病变30例(63.8%),MRI检查13例,阳性8例(61.5%)。出血原因:动脉瘤14例(30.1%),动静脉畸形11例(23.4%),合并动脉瘤2例,烟雾病4例(8.5%),其它8例(17.0%),不明原因10例(21.3%)。针对病因分别采取病变部位切除或栓塞等有效治疗,出院时愈后GOS分级Ⅲ级7例,Ⅳ级13例,Ⅴ级27例。结论:自发性脑内血肿均应进行全脑DSA检查,阴性患者在血肿基本消失后行MRI扫描尽可能查清病因;自发性脑内血肿以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常见;及时处理脑内血肿,脑积水等危及生命并发症,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病变部位切除或栓塞等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MRI表现。全部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I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部位、形态、大小、信号特点、有无流空血管、瘤周水肿以及脊髓空洞等)。结果 大囊小结节型3例(20%),实性结节型12例(80%);颈段9例(60%),胸段2例(13%),腰骶段4例(27%);单发13例(87%),多发2例(13%),其中1例合并VHL综合征(VHL)。6例(40%)肿瘤的最大径≥3 cm,其余肿瘤最大径均<3 cm;10例(67%)肿瘤内部及周围见增粗、迂曲流空血管影,4例(27%)肿瘤继发脊髓空洞,6例(40%)肿瘤周围广泛脊髓水肿,5例(33%)肿瘤未见脊髓空洞及周围水肿改变,其中1例脊髓空洞合并脊髓水肿。结论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肿瘤内部及周围多见流空血管、增强以后显著强化,常伴发瘤周水肿或脊髓空洞。MRI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和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维MR动态增强扫描在壶腹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维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3D CE M R I)及多层面重建(M PR)在壶腹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例壶腹癌患者进行常规M R平扫和磁共振水成像(M RCP),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3D LAVA)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对M RCP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 IP)和M PR,3D M R I采用M PR方式进行图像重建,主要观察肿瘤强化方式、胆总管及十二指肠腔内病变显示情况。结果3D M R I扫描表现:动脉期至平衡期呈轻度至中度逐渐明显异常强化7例;平衡期轻度强化2例;延迟8~10分钟后强化3例;无明显强化3例。M PR重建图像显示总管梗阻端腔内病变3例,十二指肠肠腔内病变4例。结论3D M R I扫描有利于壶腹癌病灶范围的观察及管腔内病变的显示,M PR重建图像对肿瘤向管腔内侵犯显示更直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管内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R I)诊断和治疗。方法1998年10月~2005年5月,共收治胸腰段椎管内病变患者3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8.2岁(38~7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 I平扫,必要时行增强扫描;根据术前对病变性质的判断以及术中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通过Frankle标准评价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髓外硬膜下肿瘤21例,硬膜外肿瘤4例,髓内肿瘤1例,椎管内、外及硬膜内哑铃型肿瘤3例,其他椎管内病变2例;其中第10~12胸椎19例,第1~3腰椎12例。术中分别给予切除或大部切除。术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le)评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MR I是诊断椎管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定性仍有一定困难。术中疑为恶性者,快速冰冻病理组织学检查。良性病变尽量全切,恶性肿瘤无法切除,也应行脊髓减压。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包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MRH)技术在包虫病诊断中的作用,以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评估。方法:69例包虫病患者中47例为细粒棘球蚴病,22例为泡状棘球蚴病,69例均行常规MR和MRH检查。结果:47例细粒棘球蚴病中31例为单囊,MRH显示更清晰,16例为多子囊,12例多子囊的110个子囊中,MR普通检查检出率为56.36%,MR水成像检出率为98.18%。MR水成像检出的病灶明显多于MR普通检查检出的病灶。16例泡状棘球蚴病中MR普通检查共发现68个病灶,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共发现123个病灶。结论:MRH结合常规磁共振检查可显示包虫病自身的精细结构,并可获得更多包虫病与临近结构关系的信息,二者结合在包虫病的诊断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尤其是对合并并发症的复杂类型的包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rousseau综合征致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及MRI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Trousseau综合征致多发性脑梗死病例,全面分析其临床及MRI特点。结果17例患者中,原发肿瘤以肺癌常见,D-二聚体平均水平明显升高。MRI表现均累及多支动脉供血区的多发脑梗死,双侧前循环加后循环16例,双侧前循环1例;病灶累及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大脑深部及小脑半球13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小脑半球3例,大脑深部1例。梗死灶≥30个12例,梗死灶>10个、<30个4例,梗死灶<10个1例,其中小梗死灶5例,小、中梗死灶共存9例,小、中、大梗死灶共存3例。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低信号和等信号共存12例(急性和亚急性期脑梗死),低信号4例(急性期脑梗死),等信号1例(亚急性期脑梗死)。增强扫描8例,其中6例梗死灶出现强化,点片状均匀强化4例,线状强化1例,斑片状强化1例。16例脑动脉未见有意义狭窄,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结论Trousseau综合征致多发性脑梗死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D-二聚体指标,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16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MRI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及鉴别要点。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术前MRI诊断为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基准判断MRI诊断结果,总结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MRI,并对误诊患者的原因及鉴别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11例术前诊断准确(8例位于侧脑室、2例位于三脑室且累及室间孔、1例位于四脑室),5例误诊(胶质细胞瘤2例、室管膜瘤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1例、脑膜瘤1例)。可见邻近透明隔或Monro孔,内部或边缘可见多发囊变,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可呈小囊状、不规则或多房状大囊变。多以实性为主,可见囊变。实性部分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部分患者伴出血、瘤灶周围脑水肿、脑室扩张积水及中线移位。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钙化区无强化。结论对发生于脑室前部或靠近室间孔区的肿瘤患者,可在符合MRI表现的基础上结合手术病理、免疫组化标记进行鉴别诊断,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