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本地区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方法:根据1992~2001年全地区项目结合病人登记本卫统一14报表,分析病人的发现及治疗效果。结果:伊犁地区10年来共发现涂阳新登记病人10213例,涂阳登记由1992年的13.8/10万提高到2001年的58.75/10万,治愈率由1993年的83.5%提高到2001年的96.7%。结论:伊犁地区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为今后的结核病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成效,探讨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性发展策略。方法,项目统计报表,督导管理资料,分析病人发现治疗效果和传染源控制情况。结果:92-2000年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9409例,其中新发涂阳13133例(17.30/10万),占67.7%,复治涂阳6276例(8.2/10万),占32.3%,涂阳病人发现系数为25.6/10万,登记分类新发与复治涂阳为2:1,平均治治愈率分别为96.0%、93.2%,涂阳病人传染期显著缩短,结论: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9年成效显著,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性发展中的病人发现和DOTS策略落实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刚察县6年来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中国结核病实施工作指南手册》登记、发现、治疗等的结核病人相关资料。结果:2001—2006年全县共接诊初诊可疑结核病人3395例,发现涂阳病人302例,涂阳病人检出率为8.90%;初治涂阳病人的治愈率为95.86%;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为88.89%。结论:刚察县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6年来,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由项目实施前的7.98/10万上升到项目实施来的115.71/10万,上升了14倍多。通过治疗,可以使年内近4300名健康人免于结核菌感染,保护了3200多名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在我市的实施情况及终期目标的达标情况,系统评价项目实施效果,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全球基金项目滚动实施和其他项目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回顾、查阅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结防科结核病月报、季报、年报等获得所需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从2003年4月~2008年3月,天水市6个项目县共发现肺结核病人7041例,其中初治涂阳5520例、复治涂阳963例,初诊病人就诊率253.2/10万,初诊病人查痰率70.0%,痰涂片阳性检出率26.7%,初治涂阳病人任务指标完成率111.6%,综合医疗机构转诊率57.4%,转诊到位率56.6%。转诊未到位者追踪率56.2%。2003年4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92.O%,全程督导化疗率88.7%。结论天水市全球基金第一轮结核病控制项目在我市执行以来,缓解了多年来结防经费不足的困扰,为实现《天水市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各项指标及促进我市结防机构能力建设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光吾  云飞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151-1153
目的 评价海口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和取得成效的原因。方法对1992~2001年海口市结核病控制项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共检查可疑肺结核症状者20607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96例,其中涂阳病人503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的50.50%,肺结核病人年均登记率为20/10万。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从1992年的80.64%和64.71%提高至2001年的93.88%和85.71%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为91.24%和80.90%,愈后5年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1.69%和3.33%。结论10年来海口市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提高,显示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今后海口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项目实施期间的项目执行情况及资料、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项目实施以来,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8765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4369例,传染性肺结核1831例,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由2002年的14.58/10万上升到2009年的25.41/10万,共登记初治涂阳病人1715例,治愈率为86.2%;复治涂阳病人116例,复治涂阳比例逐年下降,复治涂阳治愈率达64.8%。项目各项指标均达到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结论邕宁区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福州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7年效果,为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8年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市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66618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3906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17359例,涂阳登记率由2002年31.27/10万提高到2008年42.20/10万,涂阳肺结核平均治愈率达88.0%。结论福州市项目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实现WHO提出的DOTS覆盖率达100%,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70%,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迭85%以上的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8.
广西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等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广西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等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以来新涂阳和涂阳肺结核病例登记及治疗转归情况,为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政策依据。方法 对广西2002~2005年结核病月报表和季度报表进行病例登记及治疗转归队列分析。结果 广西4年来共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44351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32211例。新涂阳和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登记率分别从2002年的6.22/10万和11.13/10万,上升到2005年的30.33/10万和37.26/10万。广西新涂阳和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治愈率也分别从2002年的68.74%和59.69%上升到2004年的89.12%和85.62%。广西新涂阳和涂阳肺结核病人的丢失率分别从2002年的8.05%和10.17%下降到2005年的1.25%和1.57%。到2005年底广西DOTS策略覆盖率达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达81%和治愈率达89%,超过了WHO要求的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70%和治愈率85%的目标。结论 只有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DOTS策略才得以实施,才能使政府领导充分重视结核病控制工作,落实配套经费,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和治疗,结核病传染源才能得到持续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区“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7年,肺结核疫情控制情况与防治效果。方法收集1994-2000年项目实施以来登记治疗的肺结核病例,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和治疗转归队列分析。结果项目实施7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13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428例,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和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分别由1994年2.06/10万和1.47/10万提高到2000年的22.74/10万和12.90/10万,病人治愈率达98.40%。结论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对发现肺结核病人和控制传染源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玉溪市5年来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执行的成效。方法对玉溪市2002~2006年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市全面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后,传染源发现和治愈率逐年提高,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22674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903例,涂阳肺结核新登记率由2002年3.43/10万上升到2006年25.20/10万,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由80.0%上升到93.1%,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由60.0%上升到90.4%。结论玉溪市全面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规划目标,项目实行的各项技术政策是成功的,促进了玉溪市结核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福建省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效果,为结核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政策依据。方法根据福建省2001—2007年结核病登记报表进行病例发现及治疗转归队列分析。结果7年全省共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90186例。涂阳病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比例从2001年的44.84%上升到2007年的57.81%。涂阳新登记率从2001年的27.81110万上升到2007年的41.55/10万。平均治愈率为90.1%。结论2001—2007年福建省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是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阳江市肺结核病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为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05年结核病登记报表进行病例的发现及治疗转归分析.结果 5年来共收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 394例,涂阳肺结核病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的比例由2001年的95.0%下降到2005年的63.2%.新发涂阳登记率由2001年的35.21/10:万上升到2005年的37.13/10万.平均治愈率为97.89%.结论 5年间阳江市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结核病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结核病控制工作得到了初步解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郑州市城区2001~2011年结核病控制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2001~2011年郑州市市区项目季报表、2000年流调资料及有关资料。结果通过项目的实施完善了郑州市城区四级防痨网络;2004~2011年平均转诊到位率(81.2%)较2001~2003年平均转诊到位率(37.2%)显著增高(P<0.01);2001~2011年郑州市城区初治涂阳患者平均登记率24.35/10万,2004~2011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平均登记率(29.84/10万)较2001~2003年平均登记率(6.0/10万)显著升高(P<0.01);2004~2011年郑州市城区初治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88.32%。结论郑州市城区11年期间实施中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取得显著成效,完善了城区防痨组织机构,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达到预期目标,提高了结核病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我市2002-2008年度实施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和经验。方法根据我市2002-2008年度的结核病报表及有关总结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在项目实施期间(2002-2008年)发现涂阳患者1 101例,治愈1 001例,新涂阳患者登记率平均为36.3/10万,初、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平均为91.6%和88.7%。结论我市实施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现代结核病控制理论和技术对结核病疫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宾阳县2002~2009年结核病防治工作实施效果,为下一步结核病防治提供技术政策依据。方法利用结核病统计监测报表,对8年期间结核病防治工作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各级政府不断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DOST覆盖率达100%,全县加强了结核病综合防治措施,传染源发现和治疗效果逐年提高,8年期间,全县有19 537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就诊率为2.44‰;痰涂片检查率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40%和24.68%;登记活动性肺结核5 668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1 757例,新涂阳登记率为21.91/10万,2004年以后新涂阳患者发现率达到70%以上;初治涂阳肺结核治愈率为88.81%。结论宾阳县2002~2009年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地方经费投入方面尚有差距,另外,可疑就诊率未达要求,查痰率较低,防治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继续加强政府承诺及行动、加强机构及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强化技术管理、引进项目支撑、落实经费保障,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正  张相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373-1375
目的:分析德州市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10a的效果。方法:根据1992年至2001年全市下属11个县(市、区)结核病各种报表汇总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0年来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患者34053例,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1795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0724例,初治涂阳6895例,治愈率95.1%;复治涂阳患者3829例,治愈率为93.2%。结论:德州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显著,为今后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滨州市肺结核病人网络报告、转诊及追踪情况,提高病人转诊、追踪及发现工作质量。方法对滨州市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季报表、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肺结核病人平均年报告率为61.1/10万;综合医疗机构转诊病人的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36.3%,结防机构初诊病人检出率为20.8%;涂阳病人转诊到位率为44.6%,菌阴转诊到位率为38.6%,未查痰病人转诊到位率为54.3%;病例就诊延迟为63.8%;报告病人的追踪率为99.4%,追踪到位率为70.3%。结论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综合医疗机构门诊医生对肺结核病人的宣传教育,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对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工作是提高病人发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苏州市1996~2005年期间涂阳肺结核病例发现与治疗管理的综合效应,为本地区结核病防治规划后5年的工作提供借鉴。方法根据苏州市1996~2005年结核病登记年报表、季报表作涂阳肺结核的发现率与治愈率分析,对10年间病例发现与治疗管理质量进行综合效应(ICT)评价。结果2001~2005年共发现涂阳患者6981例,比1996~2000年登记的3103例增加了3867例,后5年发现涂阳患者总数是前5年的2.3倍;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由前5年的95.23%下降至后5年的87.62%,治愈率有所下降;ICT由前5年平均的23.39%上升至后5年的44.75%。结论苏州市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促进了传染源的发现,并使肺结核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嘉兴市1995-2006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嘉兴市达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标准后12年疫病情动态变化,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间接血凝试验(IHA)、环卵沉淀试验(COP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常规法对当地7岁以上人群开展新感染监测,残存传染源监测,以自然村为单位轮流整群抽查,外来传染源输入监测和各医疗单位疑似血吸虫病人检测,晚期血吸虫病人调查和动态管理。结果12年监测各类人员772389人次,血清学阳性20889人,阳性率2.7%,进一步作粪检7192人,在外来流动人员中查到3侧病人,其中急性血吸虫病1例,当地人群无粪检阳性病人;12年晚期病人新增327人,死亡756人,治愈或其它原因减少311人。结论本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稳定,疫情监测的重点是来自疫区的流动人员;医疗单位疑似血吸虫病人检测和报告是一种有效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