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先天性无肛并前庭瘘的治疗与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无肛并前庭瘘的治疗与康复。本文对先天性无肛合并直肠前庭瘘145例行改良式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加强肛门功能训练和扩肛。结果表明,该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大便控制良好;手术技能是术后大便控制良好的首要因素,肛门功能训练和扩肛亦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泔小儿直肠前庭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1例直肠前庭瘘患儿经会阴切除瘘管,内口在无张力状态下荷包缝合,重建会阴体。结果40例一期愈合,1例术后4d发生感染,经保守治疗2周痊愈,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经会阴瘘管切除术具有手术视野好,易操作,手术创伤小,不损伤肛门括约肌,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直肠前庭瘘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和开展一种新型I期根治男孩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手术方式。方法 采取经肛直肠黏膜拖下覆盖已缝合修补的瘘内口的手术方法 ,对 2 8例男孩单纯性肛瘘实施根治 ,并对其随诊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例患儿中 2 7例获得临床良好愈合 ,随诊 2~ 6年无复发迹象 ,排便功能良好 ;1例因术后严重腹泻而复发。结论 经肛直肠黏膜拖下覆盖瘘内口的术式 ,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 ,是治疗男孩肛瘘的一种新术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2001年至2008年收治的68例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患者采用切开引流术和术后中药玉红纱条换药及中药洗剂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具有痛苦小、手术操作简便、引流通畅、疗效确切、疗程短、痛苦小、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并发恶性食管呼吸道瘘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的对症手术治疗经验。方法采用上腹正中切口,经食管下段行食管造瘘并在造瘘口远端结扎食管消除胃反流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再行胃和空肠造瘘解决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均得到控制,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术后生存期由平均4~6周延长到平均13个月。结论对于患有食管癌晚期并发食管呼吸道瘘患者在原发灶切除困难情况下,选择食管、胃和空肠造瘘加食管末端结扎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的有效方法。该法能迅速消除因胃反流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解决患者的饮食困难问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近期死亡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男性婴幼儿肛瘘和肛周脓肿的特点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婴幼儿肛瘘和肛周脓肿的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41 例2岁以上婴幼儿肛瘘和肛周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婴幼儿肛瘘和肛周脓肿均为男性,其中35例(85.4%)肛周脓肿感染源为相对应的肛隐窝。另外在19例(46.4%)发现肛隐窝发育异常(包括肛隐窝过深、壁厚、融合等)。全部患儿均为单纯性瘘管,均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未见复发。结论:婴幼儿肛瘘和肛周脓肿的临床特点与成人有很大不同,了解这些特点对婴幼儿肛瘘和肛周脓肿的治疗有很大帮助。仔细寻找并切除肛瘘和肛周脓肿的感染源对降低术后复发有很大益处。  相似文献   

7.
罗荆舒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351-2352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瘘修补术的疗效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1996—2006年直肠阴道瘘患者20例临床资料。结果先天性直肠阴道瘘6例,行肛门成行术和后天性直肠阴道瘘14例,采用不同修补术治疗,均一次手术成功。患者术后生活正常,生活质量提高。结论直肠阴道瘘形成原因复杂,选择恰当的术式和手术时机和充分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低食管癌手术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的有效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科成功行改良法左胸、左颈二切口食管癌根治术110例患者颈部吻合口瘘情况。结果:1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0例,发生率为9.1%,无一例瘘入胸腔,经抗感染、换药、引流治疗,均痊愈。结论:改良法经左胸左颈二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能减少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吻合口瘘治疗简单,均能愈合。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患者,男,48岁,主因肛门反复溢液2年就诊。入院诊断:高位复杂肛瘘(马蹄瘘)。常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于局麻下行高位复杂肛瘘挂线治疗术,术中将瘘管全部打开发现瘘管呈蹄铁型,遂于后位挂线,主管、支管全部打开,充分引流,术后紫草油纱条换药,半月挂线脱落,两侧创面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尿道瘘是尿道下裂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尿道瘘手术虽相对较小,但易失败。因此,为减少术后尿道瘘的发生,术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院7年来221例尿道下裂的不同术式与术后尿道瘘的分析,阐述术式选择与术后尿道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肾结石患儿中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技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行微造瘘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60例婴幼儿肾结石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术后不留置瘘管治疗(A组),30例术后留置瘘管进行治疗(B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儿一次性结石清除率、穿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尿素氮、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儿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B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肾结石患儿中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技术的疗效确切,而术后不留置瘘管不仅能缩短手术、住院等时间,降低出血的风险,且不影响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复杂性膀胱瘘修补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方法对19例复杂性膀胱瘘采用去黏膜化膀胱瓣法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形式的膀胱瘘修补后18例治愈,1例失败。结论去黏膜化膀胱瓣瘘口修补是简单、有效的治疗膀胱瘘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患者48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经阴道治疗组和经腹部治疗组,每组24例。经阴道治疗组的患者采取经阴道修补术治疗,经腹部治疗组的患者采取经腹部修补术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各指标,总结治疗经验。结果:经阴道治疗组中,10例(41.67%)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9例(37.50%)采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5例(20.83%)采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经腹部治疗组中,12例(50.00%)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10例(41.76%)采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2例(8.33%)采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一次性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3.67±2.30)天、轻度尿失禁发生率为4.17%,均低于经腹部治疗组[(19.24±1.90)天和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修补法治疗妇科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操作简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腹腔途径在腹腔镜下治疗妇科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手术方法.方法 收集8例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患者,经腹腔途径在腹腔镜下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结果 7例手术效果满意,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后顺利出院;1例因术后继续盆腔放疗手术失败,经二次手术获得成功,8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尿瘘.结论 经腹腔途径治疗膀胱阴道瘘手术视野清晰,易操作,损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隧道式拖线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我科对1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遂道式拖线治疗。结果显示,治愈率100%,疗程平均为24.5d,随访6个月~3年均无复发,无肛门变形,肛门失禁等。结果表明该术式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曹华 《健康大视野》2007,15(6):40-40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惠儿29例(36个瘘口)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其中结扎法21个,Y—V皮瓣修补5个,Thierseh法4个,带蒂阴囊皮瓣转移修补6个。结果本组36个尿瘘一次手术成功率83%,其中结扎包埋法、Y—V皮瓣修补、Thierseh法和带蒂阴囊皮瓣修补成功率分别为81%、80%、100%和83%。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处理要根据瘘口部位、大小、局部皮肤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输尿管损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治疗水平。方法 1997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170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者,其中瘘口位于阴茎阴囊交界处29例,阴茎体部106例,冠状沟下35例;1个瘘口者97例,2个以上瘘口者73例。简单尿瘘(简单组)适合于未进行过尿瘘修补术,阴茎体部或阴茎阴囊交界处1个或2个瘘口,但距离较近可融合成1个(最大直径小于1cm),既往尿道成形时新尿道板尚可应用、无尿道狭窄、尿道憩室者;采用荷包缝合法及Y—V成形法修补。复杂尿瘘(复杂组)适合于冠状沟下尿瘘,多次尿瘘术后尿瘘,多个瘘口且不能融合成1个者,瘘口直径大于1cm,尿道狭窄、尿道憩室,伴有阴茎下曲者;采用Mathieu法、Snodgrass法、阴囊皮瓣尿道成形术,再用肉膜蒂覆盖。结果 155例尿瘘患者一次修补成功,随访2个月至2年,立位排尿通畅。结论 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处理,简单尿瘘采用荷包缝合法及Y—V成形法修补;复杂尿瘘采用Mathieu法、Snodgrass法、阴囊皮瓣尿道成形术,再用肉膜蒂覆盖修补,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陈红 《现代保健》2008,(36):73-74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咽瘘发生的原因,并介绍新的咽瘘治疗方法。方法对1988~2005年间遇到的喉癌手术后8例咽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一种新术式进行治疗。结果喉癌术后咽瘘发生率为5.6%。带血管组织瓣移植修复效果显著85%。结论全身情况的影响、局部感染、术前放疗、手术切除肿瘤范围大等是导致咽瘘的原因;把握好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是预防和治疗咽瘘的关键。吻合血管复合组织瓣可有效提高咽瘘修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直肠前庭瘘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41例直肠前庭瘘患儿经会阴切除瘘管,内口在无张力状态下荷包缝合,重建会阴体.结果 40例一期愈合,1例术后4d发生感染,经保守治疗2周痊愈,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 经会阴瘘管切除术具有手术视野好,易操作,手术创伤小,不损伤肛门括约肌,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直肠前庭瘘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班爱军 《现代保健》2009,(22):53-5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的术式选择与血管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对20例患者分别选择前臂头静脉及桡动脉内瘘端端术(14例)和端侧术(6例)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一期成功,术后内瘘通畅良好。动静脉内瘘使用3个月,使用仍良好。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的术式保持了桡动脉的连续性,避免了因缺乏桡动脉血供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