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保健医苑》2008,(10):55-55
由吸烟引起膀胱癌已占到膀胱癌发病总数的50%~60%,已成为膀胱癌最重要的致病因素。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膀胱癌是不吸烟者的4倍。有人计算,如果每天多吸烟5支,患膀胱癌的危险会增加18%。吸烟时间每增加5年,患膀胱癌的危险增加14%。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全球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更是烟草消费大国,而对于吸烟的危害,很多人都能说出一二.但是,如果说吸烟和糖尿病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你是否觉得惊讶呢? 国外媒体报道,根据日本大阪大学研究生院的研究小组发表在《国际医药年报》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一项对1300名35岁至45岁的男性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每天吸烟超过30支的被测志愿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大4倍,每天吸烟在20~30支的被测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大3倍,每天吸烟在20支以下的被测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升高了88%.  相似文献   

3.
魏松德 《健康向导》2011,17(5):35-35
很多人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仍然我行我素,漠视自身健康。但对糖友来说,这样的漠视,几乎等于自杀。因为,吸烟会让糖友脆弱的身体,雪上加霜。国际上多项研究证实,吸烟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在一项对1300名男性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每天吸烟超过30支的被测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大4倍,每天吸烟在20~30支的被测者患糖尿病的概率比不吸烟者大3倍,每天吸烟20支以下的被测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升高了88%。同样,美国哈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确定吸烟与Ⅱ型糖尿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 1 0 6 8名年龄在4 0~84岁间的美国男性医师进行研究,在研究前这些医师均未患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结果 在追踪的2 55830人1年期间,新增77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吸烟者发展成Ⅱ型糖尿病的剂量 依赖性危险增加:与不吸烟者相比,目前每天吸烟≥2 0支者年龄调整后的相对危险是2 1 ( 95%CI 1 7~2 6 ) ,每日吸烟<2 0支者为1 4 ( 95%CI1 0~2 0 ) ,已往吸烟者为1 2 ( 95%CI 1 0~1 4 )。对体重指数、体力及其他危险因素等多变量调整后,相对危险分别是每日吸烟≥2 0支者…  相似文献   

5.
<正> 吸烟是公共卫生问题,其危害性早已引起世界各国公众的关注。WHO称吸烟是20世纪的瘟疫,全世界每年有2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国内外学者经大量流行病学、临床调查,并经实验室验证,吸烟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早在50年代初,英国学者对4070名医生的吸烟情况进行为期5年的调查,发现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出10倍左右,其中每日吸1~14支卷烟者比不吸者肺癌死亡率高7倍,吸15~20支者高18倍。1971年Rimigton调查指出,慢性气管炎患者吸烟肺癌发病率是未患气管炎吸烟者的2倍。据英国统计,在35~44岁的吸烟人中,死于冠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与生活行为方式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与生活行为方式的病因学关系。方法选择在中山大学4所附属医院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62例,选择良性前列腺增生、其他疾病患者各62例为对照(1:2配对),匹配条件为年龄组(±5岁)、性别、民族和居住地类型相同。调查以面谈为主,辅以病历记录,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数据。结果以前列腺增生为对照。吸烟量每天20支及以上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19(0.87~5.52)倍;年吸烟量达800支以上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08(0.81~12.679)倍。以其他病例为对照,日饮酒量超过100g(乙醇)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不饮酒者的2.17(0.7~6.63)倍;饮酒年限达40年及以上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是不饮酒者的3.35(O.89~5.30)倍。体育锻炼频率每周少于5次增加前列腺癌的患病危险,OR〈3次/周=6.68(0.46-97.58),OR3-5次/周=8.48(1.37~52.61)。未发现饮茶与前列腺癌有统计学关联。结论吸烟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饮酒年限长者和缺乏锻炼者易患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7.
吸烟:吸烟引起冠心病病死率达30%,且与动脉硬化也有显著关系。吸烟者(每天二包以上者)冠心病死亡率较非吸烟者几乎高2倍,吸烟发生心脏病猝死的危险性比非吸烟者多2—4倍。口服避孕药与吸烟在产生心肌梗塞方面有协同作用,这种妇女比既不吸烟也不避孕者危险性大10倍。吸烟对卒中(包括心肌梗塞、猝死)起着促进作用。吸烟不仅是闭塞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而且是一个能独立诱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它与年龄、高血压和相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无关,且危险度随吸烟量增加而增加。吸烟不仅是老年人卒中的危险因素,也是年轻人闭塞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可使健康人  相似文献   

8.
医药新技术     
据来目瑞典的一项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如果准母亲在妊娠期间吸烟,所生子女易患2型糖尿病且体型肥胖的危险性增高。 根据研究人员的跟踪调查发现,母亲妊娠期间每天吸烟在10支以上,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不吸烟母亲的子女的4.55倍。即使每天吸烟在10支以下,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危险性也在4倍左右。另外,每天吸10支烟  相似文献   

9.
《长寿》1998,(4)
一、摈弃不良习惯。首先是彻底戒烟,心脏病总死亡率的21%,是由吸烟造成的,每天吸1~14支烟的人,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67%,每日吸25支以上者,死亡的危险性高3倍。但戒烟后,这种危险可逐渐降低,3至5年后可降至不吸烟的水平;少量饮酒有减少心脏病突发的作用,但暴饮酗酒危险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与经常吸烟者外周血清微小RNA(microRNAs)差异表达。方法采用基于Taqman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20例经常吸烟者及40例不吸烟健康人外周血清6种miRNAs (miR-210、miR-182、miR-183、miR-125a-5p、miR-126、let-7e)表达。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外周血清miR-18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iR-125a-5p、miR-126和let-7e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经常吸烟者比较,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外周血清miR-182和miR-210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外周血清miR-182、miR-125a-5p、miR-126和let-7e区分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健康对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7、0.755、0.762、0.760,应用外周血清miR-182、miR-210区分社区获得性肺炎和经常吸烟者的AUC分别为0.783、0.805(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具有不同于对照组和经常吸烟者特异性的外周血清miRNAs表达,miR-182、miR-125a-5p、miR-126、let-7e和miR-210可用来辅助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  相似文献   

11.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但是餐饮业厨师吸烟对食品卫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针对近来因厨师吸烟而引发的食品卫生问题 ,于 1997年 9月对通州市城区餐饮业厨师吸烟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查城区 44家餐饮业厨师 2 2 3名 ,由食品卫生监督员采用现场询问填写方式进行调查。1.2 评判标准  1不吸烟者 :指从来没有吸过烟的 ;2偶尔吸烟者 :指每周吸烟不超过 2支的 ;3经常吸烟者 :指每天吸烟在 1支以上者 ;4吸烟成瘾者 :指每天吸烟在 10支以上的 ;5工…  相似文献   

12.
吸烟与肺癌     
秦蕾 《健康向导》2016,(2):26-27
正吸烟是国际公认导致肺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吸烟10支肺癌发病率提高13倍;如果每天吸烟20支,肺癌发病率提高20倍;每天吸烟40支肺癌发病率提高65倍。一支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千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存在于烟焦油中有多种致癌物质、放射性同位素以及重金属元素等。烟草燃烧所产生的致癌物质有:苯并芘、亚硝胺、β-萘胺、镉、放射性钋等,还有酚化合物等促癌物质。87%的肺癌引发的死亡与吸烟有关,吸烟者因  相似文献   

13.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吸烟越多,自杀的危险性越高。厚生劳动省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对长野、长崎、高知、冲绳等8个地区约4·5万名40~69岁男性的生活习惯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得出了以上结论。这期间被调查者共有173人自杀,其中有108人是吸烟者。日本调查表明,每天吸烟<20支的吸烟者,自杀率大致与非吸烟者相同;但每天吸烟30~40支的人,自杀率是每天吸20支烟的人的1·4倍;每天吸40支以上的吸烟者,自杀率是每天吸20支的吸烟者的1·7倍。但研究没有发现因烟龄导致自杀率不同的迹象。国立癌症预防研究中心的岩崎研究员说:“虽然…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成年人吸烟及被动吸烟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成年人群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方法 于2008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8~79岁的常住居民2220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全人群的吸烟率为33.2%,现在吸烟率为29.0%,男女性现在吸烟率分别为54.0%和2.9%,郊区与城区现在吸烟率分别为28.6%和25.6%;吸烟者以吸机制卷烟为主,人均吸烟量为14.7支/d,41.7%的人每天至少吸20支;吸第1支烟平均年龄为18.5岁,开始每天吸烟平均年龄为20.4岁;全市吸烟者戒烟率为15.4%,>50%吸烟者在2000年之后戒烟;43.4%的非吸烟者或戒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其中40%的人每天被动吸烟,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工作场所。结论 北京市成年人吸烟状况严重,控烟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吸烟与饮酒及其交互作用对肺癌发病的影响。方法在肿瘤高发地区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主要人口学、吸烟和饮酒等相关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95%CI,并分析吸烟与饮酒在肺癌发病中的交互作用。结果调整相关因素(包括饮酒)后,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增加(P0.05),吸烟≥40年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4.79倍,每日吸烟≥20支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4.44倍,吸烟至肺部者患肺癌风险是不吸烟者的4.44倍(P值均0.001)。调整变量(包括吸烟)后,饮酒和饮酒年限与肺癌发病之间无统计学关联(P0.05)。吸烟和饮酒相乘交互作用的OR值(95%CI)为0.90(0.47~1.70)。吸烟和饮酒相加交互作用的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值及其95%CI为0.36(-0.92~1.64),交互作用归因比(AP)值及95%CI为0.09(-0.22~0.40),交互作用指数(SI)值及95%CI为1.13(0.71~1.80)。结论吸烟是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且该风险随吸烟年限、吸烟量、吸烟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现有证据并不支持饮酒与肺癌发病之间存在关联,吸烟和饮酒在肺癌发病中也未见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坏习惯1:吸烟据统计,30%的肿瘤发病都与长期吸烟有关,肺癌与吸烟的关系更加密切,约15%的吸烟者将有可能患肺癌。建议不吸第一支烟,吸烟者尽快戒烟。坏习惯2:贪吃每天吃瘦肉量超过75克,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会受到影响,易患乳腺癌。熏制或腌制的食物含有可能导致胃癌和食管癌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建议少吃动物性食品,多吃蔬菜、水果、豆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早产儿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提供理论依据,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研究医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NICU发生与未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儿,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住NICU天数,病例组(26.08±2.42)d,对照组为(9.52±0.66)d;危重评分,病例组(90.60±0.75)分,对照组为(96.72±0.62)分;羊水性状(OR=15.385,P=0.020)、新生儿危重评分(OR=1.315,P=0.001)、气管插管(OR=26.399,P=0.022)、胃管喂养(OR=9.174,P=0.045)、住院NICU天数(OR=1.179,P=0.039)是早产儿患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患医院获得性新生儿肺炎有其自身器官发育不完全的因素,也存在外部潜在的危险因素,应该加强对早产儿患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的防护,并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降低早产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吸烟提高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根据一项大型健康男人的研究,吸烟可提高发生糖尿病的危险,甚至停止此习惯也不能完全消除发生此病的危险。研究发现每天吸25支或更多香烟的男人比不吸烟者有近高出一倍发生糖尿病危险。41810位参加试验的男人中6年内有509例男人发生...  相似文献   

19.
作者研究了加拿大魁北克沙维尼根聚氯乙烯厂工人中1955年以来诊断的十例肝血管肉瘤。本文着重研究肝血管肉瘤患者的职业史、饮酒和吸烟习惯以及肿瘤的组织病理类型。患者均为男性,死亡年龄为41~61岁,平均死亡年龄为50.5岁。不吸烟者1例;中等吸烟者5例,每天吸烟平均为20支或20支以下;严重吸烟者4例,每天吸烟一包或一包以上。中等吸烟和不吸烟者中发现肿瘤的年龄平均为47岁,严重吸烟者平均年龄为54岁。由此认为吸烟与肝血管肉瘤发病无直接关系。此十例患者饮酒都很少,只有2例每天喝一瓶多啤酒。也未发现饮酒与氯乙烯工人肝血管肉瘤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统计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与治疗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5年3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 50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液送检,分析感染病原菌构成,筛查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500例脑卒中患者中有44例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为2.93%;共检出病原菌71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1株占71.83%,革兰阳性菌19株占26.76%,真菌1株占1.4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并糖尿病、吞咽困难和鼻饲胃管等是导致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脑卒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存在高风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要密切关注,给予必要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