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钙蛋白酶抑制剂(calpeptin,CP)对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中毒大鼠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CR中毒组、CP干预组3组,每组10只。ACR中毒组腹腔注射ACR30 mg/kg,3次/周,共4周;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CP干预组腹腔注射ACR后1 h再腹腔注射CP 200μg/kg,3次/周,共4周。测定体重、步态评分、后肢撑力和神经组织细胞内钙蛋白酶(calpain)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R中毒组大鼠体重增加缓慢(P0.05);与ACR中毒组相比,CP干预组大鼠体重在第2周显著升高(P0.05)。ACR中毒组和CP干预组步态评分和后肢撑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P干预组明显高于ACR组(P0.05)。ACR中毒组和CP干预组脊髓、坐骨神经细胞中calpain活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P干预组坐骨神经除外);CP干预组脊髓、坐骨神经细胞中calpain活力明显低于ACR组(P0.05)。结论 CP可通过抑制钙蛋白酶的活力拮抗ACR诱导的神经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对2,5-己二酮(HD)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神经丝(NF)变化的作用。方法将30只体重为200~240g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1个对照组、2个染毒组),每组10只。经腹腔染毒HD,剂量分别为200和400mg/kg,每周染毒5d,每日1次,连续8周,建立HD中毒性神经病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脊髓胞浆蛋白和膜蛋白组分中PKA、PKC、p35前体和CDK5的相对含量。结果在脊髓胞浆蛋白组分中,与对照组比较,PKA和PKC含量在400mg/kg染毒组大鼠分别升高了46.1%和23.0%(P<0.01),而在200mg/kg染毒组均无明显改变(P>0.05);p35前体和CDK5在200mg/kg染毒组分别升高了56.8%(P<0.01)和78.2%(P<0.01),而在400mg/kg染毒组,仅CDK5升高了21.9%(P<0.01),p35前体含量无明显改变。在脊髓膜蛋白组分中,PKA和CDK5含量在200、400mg/kg染毒组大鼠分别升高了19.3%(P<0.01),25.5%(P<0.01)和26.3%(P<0.01),12.7%(P<0.01);PKC含量仅在400mg/kg染毒组升高了13.9%(P<0.01),而在200mg/kg染毒组无明显改变(P>0.05);染毒组p35前体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HD使脊髓组织中PKA、PKC和CDK5含量明显升高,提示相关蛋白激酶含量的升高可能是HD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在2,5-己二酮(HD)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即分为对照组、200mg/kg HD染毒组和400mg/kg HD染毒组,每组10只.染毒途径为腹腔注射,每周5次,连续8周,建立HD中毒性神经病模型.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脑、脊髓和坐骨神经胞浆蛋白和膜蛋白中CDK5、p35和p25的相对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35蛋白含量在200、400mg/kg HD染毒大鼠大脑和脊髓胞浆蛋白组分中明显降低,而在脊髓和坐骨神经膜蛋白组分中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25变化趋势与p35基本一致.CDK5在200、400mg/kg HD染毒大鼠大脑胞浆和膜蛋白中均明显下降;除坐骨神经膜蛋白组分中未检出外,在脊髓和坐骨神经中CDK5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D中毒后大鼠神经组织中CDK5及其激活因子p35和p25发生明显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HD中毒性周围同神经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褪黑素(MT)对溴氰菊酯(DM)引起的大鼠大脑海马脑神经细胞凋亡率、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橄榄油对照组(1 ml/kg橄榄油)、单纯DM组(12.5 mg/kg DM)、DM+MT25组(25.0 mg/kg MT+12.5mg/kg DM)、DM+MT50组(50 mg/kg MT+12.5 mg/kg DM)、DM+MT100组(100 mg/kg MT+12.5 mg/kg DM),每组8只,一次性给药24 h后,每组大鼠分别断头处死.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率;应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 DM+MT25、DM+MT50、DM+MT100各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45.26±3.84)、(39.40±4.04)、(34.40±4.52),明显低于对照组(59.33±4.03),但明显高于单纯DM组(20.73±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MT25、DM+MT50、DM+MT100组的细胞色素C表达水平分别为(20.53±3.17)、(28.73±2.61)、(28.66±4.82),DM+MT50、DM+MT100组细胞色素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MT剂量组均明显低于对单纯DM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MT剂量组神经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00±1.77)%、(14.88±1.84)%、(11.75±1.93)%,明显低于单纯DM组(23.06±3.63)%,但高于对照组(5.69±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能够抑制DM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Bcl-2蛋白水平的降低和细胞色素C的升高,抑制细胞凋亡率,MT可能通过改变蛋白的表达水平和抗凋亡能力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对溴氰菊酯致大鼠脑组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对溴氰菊酯(deltamethrin,DM)诱发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小脑组织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5只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橄榄油对照组(1 ml/kg橄榄油)、MT对照组(25.0 mg/kg MT)、DM组(12.5 mg/kg DM)、MT1组(25.0 mg/kg MT 12.5 mg/kg DM)、MT2组(2.5 mg/kg MT 12.5 mg/kg DM)。每组7只,每组连续5 d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第5天给药后4 h,每组大鼠分别断头处死,Spectramx M2多模式全能酶标仪比色测定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小脑组织匀浆上清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与橄榄油对照组相比,DM组大脑皮层、海马、小脑组织MDA含量分别上升28.10%、39.25%、5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皮层、海马组织GSH-Px活力分别下降24.08%、45.01%,小脑组织CAT活力降低2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相比,MT1组大脑皮层、海马、小脑组织的MDA含量分别下降31.12%、41.49%、3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1组大脑皮层的GSH含量、CAT、GSH-Px活力分别升高了48.33%、36.11%、56.59%,MT1组海马组织的GSH含量、CAT、GSH-Px活力分别升高了64.51%、30.32%、79.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2组大脑皮层、海马MDA含量分别下降了22.96%、25.00%,MT2组海马组织的GSH-Px活力升高了1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能诱发大鼠脑组织的氧化损伤,MT对DM引起的大鼠脑组织的氧化损伤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硫酸镍+重铬酸钾联合染毒对小鼠肝脏损伤的影响及金属硫蛋白(MT)的拮抗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SPF级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镍铬(1.0 mg/kg硫酸镍+0.5 mg/kg重铬酸钾)联合染毒组和低、中、高剂量MT保护(1.0 mg/kg硫酸镍+0.5 mg/kg重铬酸+5.0、10.0、20.0 mg/kg MT)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取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天1次,连续染毒21 d。检测小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力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镍铬联合染毒组小鼠血清AST、ALT、GGT的活力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MT保护组小鼠血清AST、ALT、GGT的活力均低于镍铬联合染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MT染毒剂量的升高,MT保护组小鼠血清AST、ALT、GGT的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镍铬联合染毒组小鼠肝组织SOD、GSH-Px活力和GSH含量均下降,而MDA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镍铬联合染毒组比较,各剂量MT保护组小鼠肝组织SOD、GSH-Px活力和GSH含量均升高,而MDA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MT染毒剂量的升高,MT保护组小鼠肝组织SOD、GSH-Px活力和GSH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MDA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 MT对镍铬联合染毒所致小鼠肝脏损伤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T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与核黄素联合暴露对高脂饮食雄性大鼠血脂及血清肝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高脂组(50只),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将50只高脂组大鼠按照血脂水平和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高脂对照组、1.84μg/kg亚硒酸钠+0.70 mg/kg核黄素干预组、18.40μg/kg亚硒酸钠+0.70 mg/kg核黄素干预组、1.84μg/kg亚硒酸钠+3.50 mg/kg核黄素干预组和18.40μg/kg亚硒酸钠+3.50 mg/kg核黄素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同时,空白对照组和高脂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天1次,连续60 d。分别于第0(染毒前)、20、40、60天,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于第60天,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染毒期间高脂对照组及各干预组大鼠血清TC、TG、LDL-C的水平均升高,除第60天时1.84μg/kg亚硒酸钠+0.70 mg/kg核黄素干预组大鼠血清TG水平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HDL-C水平均未见显著变化。与高脂对照组相比,第20、40天时1.84μg/kg亚硒酸钠+0.70mg/kg核黄素干预组大鼠血清TC、TG的水平及1.84μg/kg亚硒酸钠+3.50 mg/kg核黄素干预组大鼠血清TG的水平以及第60天时1.84μg/kg亚硒酸钠+0.70 mg/kg核黄素干预组大鼠血清TC、TG、LDL-C的水平及18.40μg/kg亚硒酸钠+0.70mg/kg核黄素干预组大鼠血清TC的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干预组大鼠血清HDL的水平均无明显改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脂对照组、18.40μg/kg亚硒酸钠+0.70 mg/kg核黄素干预组和1.84μg/kg亚硒酸钠+3.50mg/kg核黄素干预组大鼠血清ALT的水平以及高脂对照组、18.40μg/kg亚硒酸钠+0.70 mg/kg核黄素干预组和18.40μg/kg亚硒酸钠+3.50 mg/kg核黄素干预组大鼠血清AST的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脂对照组相比,仅1.84μg/kg亚硒酸钠+0.70 mg/kg核黄素干预组大鼠血清ALT的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4μg/kg亚硒酸钠+0.70 mg/kg核黄素干预组、18.40μg/kg亚硒酸钠+0.70 mg/kg核黄素干预组以及1.84μg/kg亚硒酸钠+3.50 mg/kg核黄素干预组大鼠血清AST的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亚硒酸钠与核黄素联合暴露可以拮抗高脂饮食所致雄性大鼠血脂及血清肝生化指标的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p,p'-DDE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组织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清洁级22日龄雄性SD大鼠25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玉米油)、低(20 ms/kg)、中(60 mg/kg)、高(100 mg/kg)剂量P,p'-DDE染毒组和VitE干预组(100mg/kg p,p'-DDE+100mg/kg Vit E),每组5只.采用腹腔注射方式进行染毒,注射容积为10ml/kg,每隔1 d染毒1次,共10 d.染毒结束后,处死动物,取睾丸称重,并计算睾丸脏器系数;将睾丸制备组织切片和组织匀浆,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大鼠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采用TUNEL法检测睾丸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各组动物染毒前体重及染毒期间体重变化无差异.大鼠睾丸重量及其脏器系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p,p'-DDE染毒组SOD活力降低,中、高剂量p,p'-DDE染毒组MDA含量升高,高剂量p,p'-DDE染毒组GSH-Px活力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剂量p,p'-DDE染毒组比较,Vit E干预组SOD活力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 E干预组和高剂量p,p'-DDE染毒组MDA含量和GSH-Px活力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p,p'-DDE染毒组和对照组均有睾丸细胞凋亡情况发生,对照组中凋亡细胞稀少;随着p,p'-DDE染毒剂量的升高,凋亡细胞数也逐渐增多,以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为主,伴有支持细胞.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P,p'-DDE染毒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 E干预组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高剂量p,p'-DDE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DDE可通过引发睾丸组织氧化应激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刺参酸性黏多糖(SJAMP)联合氟尿嘧啶(5-FU)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5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于右前肢腋部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悬液,24 h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5-FU组(5-FU 20 mg/kg)、SJAMP组(SJAMP 25 mg/kg)、低剂量5-FU+SJAMP组(5-FU 10 mg/kg+SJAMP 25 mg/kg)、高剂量5-FU+SJAMP组(5-FU 20 mg/kg+SJAMP 25 mg/kg)。HE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CNA、P53、P21、Cyclin D1及CDK4蛋白的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53、P21、Cyclin D1及CDK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4组荷瘤小鼠肿瘤实体的平均质量均明显减小(P0.05)。5-FU组及联合用药组抑瘤率均超过50%,高剂量5-FU+SJAMP组抑瘤率高达62.73%。HE染色显示给药组肿瘤细胞排列疏松,细胞质固缩,核质比减小。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给药组中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PCNA蛋白,P53、Cyclin D1及CDK4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中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P21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高剂量5-FU+SJAMP组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变化更加显著(P0.05)。结论 SJAMP与5-FU均能通过下调PCNA蛋白、P53、Cyclin D1及CDK4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调P21蛋白及mRNA的表达,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SJAMP与5-FU合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能够明显增强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牛磺酸和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DFP)联合暴露对铝染毒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1.0 ml生理盐水)组、铝染毒组、牛磺酸干预组、DFP干预组、牛磺酸+DFP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每天1次,每周连续6 d,持续8周。前4周,铝染毒组、牛磺酸干预组、DFP干预组、牛磺酸+DFP干预组染毒281.40 mg/kg三氯化铝;后4周,铝染毒组给予1.0 ml生理盐水,牛磺酸干预组给予400 mg/kg牛磺酸,DFP干预组给予13.82 mg/kg DFP,牛磺酸+DFP干预组上午给予400 mg/kg牛磺酸,下午给予13.82 mg/kg DFP。利用Morris圆形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力。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铝染毒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训练期第4天时的总路程和潜伏期均延长,而测试期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大鼠脑组织中NOS活力降低,ACh E活力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干预组大鼠的总路程、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及大鼠脑组织中NOS和ACh E活力均无明显改变。与铝染毒组相比,DFP干预组、牛磺酸+DFP干预组大鼠的总路程和潜伏期均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各干预组大鼠脑组织中NOS的活力升高,ACh E的活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牛磺酸、DFP干预组相比,牛磺酸+DFP干预组大鼠的总路程和潜伏期均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大鼠脑组织中NOS的活力升高,ACh E的活力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磺酸与DFP通过保护脑组织神经系统而改善铝染毒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两者联合暴露较单一暴露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竹荪多糖早期和晚期干预对砷中毒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砷致肝损伤大鼠体内砷含量和肝功能受竹荪多糖干预的影响。方法 108只成年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以普通饲料喂饲)、砷+竹荪同时干预组[(简称同时干预组),24只,10 mg/ml的竹荪多糖每日20ml/kg灌胃,且饲料中砷含量为50 mg/kg]、砷染毒组(60只,喂饲砷含量50 mg/kg的饲料),均雌雄各半。采用喂饲法进行染毒3个月后,以HE、Masson染色观察肝损伤情况。继续将砷染毒组随机均分为砷染毒组、砷+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组[(简称DMPS组),每天以5 mg/kg二巯基丙磺酸钠腹腔注射,连续3 d,间隔4 d为一个周期]、砷+竹荪后干预组[(简称竹荪后干预组),10 mg/ml竹荪多糖每日20 ml/kg灌胃],每组18只,雌雄各半,三组均以砷含量为50 mg/kg的饲料喂饲,各组再处理3个月,观察大鼠体内砷含量和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肝脏HE、Masson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干预组、砷染毒组光镜下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肝损伤出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大鼠血清ALT和AST的活力升高,且随着染毒时间的增加,各组大鼠血清ALT和AST的活力呈上升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大鼠血、尿、肝脏砷含量均增高(P0.05)。与砷染毒组相比,同时干预组、DMPS组、竹荪后干预组肝砷降低,血砷和尿砷升高(P0.05)。与DMPS组相比,同时干预组肝砷先降低后升高,尿砷先升高后减低,血砷先升高后减低再升高(P0.05)。与同时干预组相比,竹荪后干预组肝砷升高,血砷、尿砷降低(P0.05)。与竹荪后干预组相比,DMPS组肝砷降低,尿砷升高,血砷先升高后降低(P0.05)。结论竹荪多糖早期干预能减轻砷中毒大鼠肝损伤程度,且竹荪在砷中毒早期干预对肝损伤的减轻效果优于砷中毒后再干预,但竹荪多糖对砷中毒大鼠体内驱砷效果仍不及二巯基丙磺酸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deferipone,DFP)和牛磺酸联合作用对染铝大鼠肾脏功能、抗氧化系统及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56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以灌胃方式染毒。其中,阴性对照组给予1.0 ml/d生理盐水,连续8周。前4周,铝染毒组、牛磺酸干预组、低剂量DFP干预组、高剂量DFP干预组、牛磺酸与低剂量DFP联用组、牛磺酸与高剂量DFP联用组均给予281.40 mg/(kg·d)AlCl_3·6H_2O;后4周,各组分别给予1.0 ml/d生理盐水、400 mg/(kg·d)牛磺酸、13.82 mg/(kg·d)DFP、27.44 mg/(kg·d)DFP、400 mg/(kg·d)牛磺酸+13.82 mg/(kg·d)DFP、400 mg/(kg·d)牛磺酸+27.44 mg/(kg·d)DFP。测定大鼠肾脏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结果与铝染毒组相比,各干预组大鼠肾脏GSH-Px、Na~+K~+-ATP酶、Mg~(2+)-ATP酶活力均明显升高,肾脏MDA含量和血清BUN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DFP干预组及联合用药组大鼠肾脏SOD活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Na~+K~+-ATP酶、Mg~(2+)-ATP酶、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MDA和血清BUN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Ca~(2+)-ATP酶活力及血清Cr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与牛磺酸或DFP单独用药相比,牛磺酸和DFP联合用药可以对染铝大鼠肾脏功能及抗氧化系统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同时干预对丙烯酰胺(ACR)神经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丙烯酰胺、褪黑素与褪黑素干预组,丙烯酰胺2.3 mmol/L溶液日常饮用;褪黑素腹腔注射2.5 mg/kg1,次/d,连续9周。每周进行步态评分,试验结束后取出大脑、小脑检测抗氧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丙烯酰胺组与褪黑素干预组第3周开始步态分值明显升高,丙烯酰胺组大脑皮层SOD活性降低9.89%,小脑SOD活性、GSH含量分别降低7.49%1、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丙烯酰胺组比较,褪黑素干预组第4、5周步态分值分别下降22.92%、15.85%,大脑皮层SOD活性升高14.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烯酰胺能导致大鼠步态改变,脑组织SOD活性及GSH含量降低。褪黑素对丙烯酰胺毒性早期有一定缓解作用,后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模拟临床盆底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ES)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方法,分析ES对小鼠阴道前壁中Calpain 2和胶原的代谢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ON组)、SUI组、SUI+ES 50 Hz组,每组20只小鼠。构建小鼠SUI模型并进行造模评价,ES后取阴道前壁组织,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比较3组组织中Calpain 2和胶原的表达变化,并在蛋白水平分析各组中Calpain 2与胶原Ⅰ、胶原Ⅲ相关性。结果 SUI+ES 50 Hz组小鼠阴道前壁Calpain 2的蛋白表达含量及mRNA均较SUI组显著升高(P0.05),SUI组胶原Ⅰ、Ⅲ的蛋白表达、mRNA水平与CON组相比较显著降低(P0.05),SUI+ES 50 Hz组经ES治疗后胶原Ⅰ、Ⅲ蛋白、mRNA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5)。且在蛋白水平SUI+ES 50 Hz组中Calpain 2与胶原Ⅰ、胶原Ⅲ呈明显正相关(r=0.7251,P=0.0003;r=0.6869,P=0.0008)。结论 ES治疗可激活SUI盆底组织中Calpain 2蛋白,增加胶原含量;且在ES治疗SUI中,Calpain 2的变化与胶原变化密切相关,可能参与其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15.
尿中三种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MA)、转铁蛋白 (TRF)、铜蓝蛋白 (CP) ,探讨这三项指标在早期糖尿病肾病 (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MA、TRF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 ,CP采用ELISA法。结果 DNⅠ组 ,TRF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CP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有显著性差异。在DNⅡ组和DNⅢ组 ,三种蛋白与对照组相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三种蛋白单独或联合检测的阳性率 :MA 4 8 15 %、TRF4 4 4 4 %、CP 4 8 15 %、MA +TRF 6 6 6 7%、MA +CP 70 37%、TRF +CP 6 2 6 9%、MA +TRF +CP 74 0 7%。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 ,MA、TRF和CP均可在尿中出现 ,以TRF出现较早 ((P <0 .0 5 )。三种蛋白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单独检测的阳性率有显著性提高 ((P <0 .0 5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钙蛋白酶抑制剂MDL-28170对丙烯酰胺(ACR)诱发神经干细胞(NSCs)毒性的干预模型。方法取Wistar新生大鼠的脊髓背根神经节进行体外细胞培养,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细胞的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进行NSCs鉴定。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SCs分为对照(培养液)组和ACR单独染毒(140、350、560、700μmol/L)组及MDL-28170干预(700μmol/L ACR+65、130、195、260μmol/L MDL-28170)组,暴露48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细胞的nestin、NSE及GFAP鉴定结果均呈阳性。与对照组相比,仅700μmol/L ACR染毒组NSCs的存活率较低,各剂量MDL-28170干预组NSCs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ACR染毒剂量的升高,NSCs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与700μmol/L ACR染毒组相比,65、130μmol/L MDL-28170干预组NSCs的存活率均较高,而260μmol/L MDL-28170干预组NSCs的存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钙蛋白酶抑制剂对ACR诱发NSCs毒性的干预模型。  相似文献   

17.
番茄红素对苯并(a)芘诱发小鼠前胃组织癌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对苯并(a)芘[B(a)P]诱发小鼠前胃组织癌变过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n=30):正常对照组、B(a)P组、番茄红素高[20mg/kg+B(a)P]、中[10mg/kg+B(a)P]、低[5mg/kg+B(a)P]3个不同剂量的实验组,实验组与B(a)P组给予B(a)P,建立前胃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对小鼠前胃癌形成的作用;同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检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肿瘤形成,其余4组均见肿瘤形成,并经病理证实。番茄红素高、中、低剂量组、B(a)P对照组前胃肿瘤发生率分别为50%、60%、80%、10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高、中、低剂量组和B(a)P对照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DNA氧化损伤加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B(a)P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高剂量组MDA含量降低,高、中剂量组SOD活性升高,DNA氧化损伤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番茄红素对GSH-Px影响不显著。结论番茄红素具有抑制肿瘤...  相似文献   

18.
金属硫蛋白对加速度大鼠心肌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 (MT)对加速度 (+Gz)暴露大鼠心肌氧化代谢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探讨金属硫蛋白对 +Gz大鼠心肌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 :正常对照组 ,+Gz组 (+ 10Gz暴露 ) ,+Gz +MT组 (+ 10Gz暴露前给予2 1%乳酸锌 30 0nmol·kg- 1以诱导体内MT合成 )。后两组于 + 10Gz反复暴露 6次 ,在末次暴露后 12h取大鼠心肌组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MDA含量 ,SOD、GSH -Px、Ca2 +·Mg2 +-ATP酶活力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PTP)开放程度 (以吸光度下降 %表示 ) ;用极谱法测定心肌MT含量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心肌MT定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Gz组大鼠的MDA含量明显增加 (P <0 .0 5 ) ,SOD和Ca2 +·Mg2 +-ATP酶活力明显减弱 (P <0 .0 5 ) ;+Gz +MT组SOD和Ca2 +·Mg2 +-ATP酶活力无明显减弱 (P >0 .0 5 ) ,GSH -Px增加 1.2倍 (P <0 .0 5 )。 3个组PTP的吸光度在钙诱导后分别下降 18%、2 4 %、19% ,+Gz组PTP开放程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Gz +MT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加速度暴露可引起心肌氧化代谢障碍 ,促进线粒体PTP开放 ;MT通过抗氧化功能和减少PTP开放程度 ,对 +Gz暴露心肌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远程健康教育对股骨远端C型骨折病人康复训练知信行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煤炭总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6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命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58例患者给予"1+1+1"(护士、康复治疗师、病友)健康教育小组的持续远程健康教育,对比2组康复训练知识、态度、行为、满意度以及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出院后的1月、2月、3月,干预组患者康复训练知信行的总得分分别为(68.1±20.3)分、(77.6±18.0)分和(86.9±20.4)分,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且均高于同一时期的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对完全恢复器关节功能信息(43.1%)、训练满意(34.5%)、认为目前康复效果好(25.9%)均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每天自我康复训练频率1次以上(含1次)者占4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P0.05);出院后2个月,干预组自我康复训练≥2次/d者为48.83%,高于对照组的17.2%(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对完全恢复膝关节功能的信心、自我康复训练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结束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6.5%)较对照组(79.3%)明显升高(96.5%vs 79.3%,P0.05)。结论组建"1+1+1"的健康教育互动小组,利用微信进行远程互动健康教育方式,能够帮助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提高康复训练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而对其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邓宇  米超  李乐慧  徐冬辉  徐斌  刘巍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3,26(6):403-405+408+481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锰致小鼠运动障碍及纹状体损伤的影响。方法小鼠84只,均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及低、中、高Mn组,褪黑素(MT)对照组和MT+高Mn组。第5、6组提前皮下注射给予5 mg/kg MT,2 h后,第2~4和6组分别腹腔注射给予12.5、25、50和50 mg/kg MnCl2,连续2周。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检测纹状体GSH-Px、SOD和γ-GCS的活力、表达及蛋白水平。结果随着锰浓度的升高,自主活动和站立次数逐渐减少;纹状体γ-GCS、GSH-Px和SOD活力、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并呈剂量-效应关系。与高锰组比较,MT干预组自主运动和站立次数增加明显(P<0.05,P<0.01);γ-GCS、GSH-Px和SOD活力、阳性表达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过量锰暴露可导致运动障碍及纹状体氧化损伤,褪黑素可能通过激活抗氧化酶GSH-Px、SOD和γ-GCS发挥对它的拮抗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