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简便、易用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政府考核提供工具。方法:采用信函的方式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请专家对拟订的指标作出评价和提供修改建议。根据专家咨询结果选择指标,计算指标权重,确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经两轮专家咨询最终构建了以支持、业务和效果三大类指标为主要结构的具有层次性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41个,并通过百分权重法和乘积法计算了每项指标的权重。结论:整套指标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全面,体现了社区公共卫生和绩效评价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绩效评价框架,为改善我国农村区域公共卫生绩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理论推导和Delphi法,构建农村公共卫生绩效评价框架,并通过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卡方检验,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相应的检验分析.结果 构建的农村公共卫生绩效评价框架包含4个概念模块、10个绩效目标和28个绩效评价指标;专家积极系数为0.889,4个概念模块的专家权威程度均值在0.681~0.715之间,指标必要性、敏感性和可操作性的Kendall W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167,0.209和0.185,P值均<0.01.结论 构建的农村公共卫生绩效评价框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开展农村公共卫生绩效评价要注重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卫生资源区域分类指标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筛选适合于云南省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区域分类指标。用这些指标将云南省16个地州市进行适当分类。方法 采用专家咨询打分法,离散趋势法,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从50多个影响因素中筛选出对区域分类有代表性好,灵敏度高,独立性强,具有实用性的7个指标。用这7个分类指标对云南省16个地州市1999年资料进行系统聚类,将云南省16个地州市分成五类地区。结论 这种区域分类与云南省实际区域是相同的,云南省区域分类指标研究结果为云南省区域分类和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指标体系,等级和法与专家意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回收率均在70%以上,权威程度高于0.7,协调系数为0.5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30.40,P<0.05)。确立了以服务能力、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为主体框架的评价指标体系,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48、0.357、0.295。结论:该指标体系结构合理,内容精炼、全面,包含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核心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安徽省为农民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建立安徽省为农民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及业务评价指标体系、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群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论: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保证政府为农民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四川省各地市州的医疗工作质量,分析总结各地市州医疗工作质量发展状况,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各地市州医疗工作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从工作强度指标、工作效率指标、医疗费用指标3个维度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自助法(Bootstrap)抽样的平行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 构造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对21个地市州进行排序,排名前三位的是A1,A4,A10地市州。评价结果与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结论 以传统的因子分析法存在严重的估计偏度问题,采用基于Bootstrap抽样思想的平行分析方法,可以校正这一偏差。研究结果为医疗工作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政府购买绩效合同管理基本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回收率均在85.0%以上,专家的权威程度的平均值均在0.8以上,协调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0.504 2和0.495 8.结论: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评价内容方面较为完整和全面.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及信度较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方法 2017年1~7月期间,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及数理统计方法,筛选和构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结论通过专家咨询法确立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但还需在今后的运用中进一步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方法:根据文献回顾、深度访谈,基于“投入-过程-产出-结果”框架初步构建指标体系,邀请上海市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长护险管理机构、政府卫生或民政部门的专家、管理者共计40人,采用5级量表法设计Delpihi咨询问卷,同时请专家对权威程度(Cr)、熟悉程度(Ca)开展自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使用界值法,计算指标的算数平均值、变异系数和满分频率,根据界值考虑剔除和修改指标,最后进行权重计算,并使用Kendall协调系数评价专家意见一致性。结果:40位咨询对象在本次医养结合服务评价方面的权威程度为0.889,熟悉程度为0.73,两项均值均在0.7以上,三级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第一轮为0.397,(χ2=4.678,P=0.001),第二轮为0.477(χ2=3.154,P=0.000),第一轮咨询筛选出“医疗机构内可提供医养融合服务的设备数量”等11条待剔除指标,经过再次讨论,最终剔除“居民自费支付水平”等6条指标,形成一套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备较好的理论框架依据和现实可操作性,能够为医养结合服务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三级眼科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在完成正在进行的本研究预试验的基础上根据预试验结果和预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相应调整,确定DRGs的相关指标(权重、组数、CMI、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费指数、低风险死亡率、入组率)及相应权重。结果 第1轮专家咨询参与调查的专家共21人,其中从事公共卫生管理的有15人(占71.43%),本科及以上学历的19人(占90.48%),副高及以上职称的14人(66.67%)。第2轮共有21名专家参与咨询,其中从事公共卫生管理的有16人(占76.19%),本科及以上学历的18人(占85.71%),副高及以上职称的14人(66.67%)。2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80.95%和90.48%,专家权威系数平均为0.83。初步构建的三级眼科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以及7个三级指标。结论 专家咨询结果较为可靠,初步构建的三级眼科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以为我国三级眼科专科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价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卫生投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公共卫生投融资规模不能适应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投融资结构不合理,致使投融资效果不佳,不利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此,需要从四个方面改革农村公共卫生投融资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国家财政投资保障制度,发挥财政在农村公共卫生投资中的主体作用;二是要改革运行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三是要改善投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四是要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村地区卫生服务的提供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15所乡镇卫生院和25所村卫生室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库,运用SAS 8.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海南省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存在以下问题:人员学历和职称相对较低,专业技术相对落后;部分基础医疗设施陈旧,常用医疗设备配置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卫生机构收支不平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结论:海南省农村地区卫生服务的提供现状整体较好,但在某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建议加强人才培养、增加资金投入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财政保障体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和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存在城乡、地区差别,特殊人群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较低,某些财政保障政策不合理。对此,需要通过制定规划、缩小投入差距、提高筹资层次、创新支付方式、增加薄弱环节投入、增强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乡卫生投入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从卫生筹资结构和财政体制角度分析了导致城乡卫生投入不公平的原因。卫生筹资过度依赖个人,各级政府财力不均,农村卫生发展主要靠县级财政,以及现有转移支付难以保障农村卫生投入。提出了强化政府作用、完善保障制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增强中央政府在农村卫生筹资中的作用以及调整转移支付内部结构、增加专项补助和过渡期转移支付所占比重、改善城乡卫生投入公平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安徽省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全省共网络报告299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发病21 291例,死亡120例,病死率5.64‰。传染病类事件177起,食物中毒65起,职业中毒49起,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7年事件报告最多,后逐年下降,目前趋于平稳。41.14%事件发生在学校,学校事件以农村中小学最多,传染病类事件为主。结论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当前趋势平稳,农村地区学校传染病、江淮之间和沿淮淮北的食物中毒、江淮之间的职业中毒事件的预防控制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财政对农村卫生的投入不足,同时,卫生机构对财政的依赖度较高,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自身的筹资能力也较差。为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缩小西部农村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体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相对均等化,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卫生的投入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2009-2010年湖南省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筹资来源法和机构流向法,对湖南省2009-2010年卫生总费用进行核算,并对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水平、结构及流向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筹资水平较低,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重较高;卫生资源配置中,医疗卫生资源内部及其与公共卫生资源之间的比例不尽合理。为此提出,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并提高政府投入效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西部某省3个县的现场调查,从投入、产出、结果3个维度比较分析了样本地区的公共卫生绩效,计算得到了样本地区公共卫生绩效综合评价指数:公共卫生投入水平普遍偏低;不同公共卫生项目的产出绩效参差不齐;结果绩效整体水平较高.提出了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筹资机制、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投入机制、均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社会各界的支持等发展农村公共卫生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核算湖南省2017年预防费用,追踪不同来源资金的实际分配和使用情况。[方法]基于SHA2011框架核算湖南省预防费用总量、筹资方案、机构流向、服务功能等。[结果]2017年湖南省经常性预防费用总量为118.67亿元,占经常性卫生费用的6.62%,主要用于健康体检、免疫规划、孕产妇保健和传染病防治等项目。预防费用主要流向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政府筹资、家庭卫生支出、企业筹资占比分别为55.25%、32.35%、12.40%。[结论]预防费用总体筹资结构较为稳定,但规模尚需扩大;部分预防项目家庭负担重,筹资公平性有待提高;重点领域投入相对较低,费用配置结构有待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