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比较磁性附着体与球帽附着体在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的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磁性附着体治疗,对照组采用球帽附着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对义齿修复的满意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及牙龈健康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固位稳定性、咀嚼功能、舒适性、美观性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槽骨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牙周袋深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龈健康率为94.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球帽附着体相比,磁性附着体可有效改善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促进牙龈健康,提高患者对义齿修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磁性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在无牙颌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性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无牙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无牙颌患者行磁性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共使用39枚种植体,术后3~4月行磁性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每半年复诊.观察义齿使用情况,使用临床检查结合X线检查评估效果。结果39枚种植体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修复前均达到骨结合;1例Replace种植体在覆盖义齿佩戴1.5年后脱落,其余种植体骨结合状况稳定;义齿固位效果良好.达到患者对美观和功能的要求;基台周围和义齿清洁度良好.疗效满意。结论磁性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无牙颌可有效恢复咀嚼功能,改善患者容貌,临床效果可靠,制作简单.易于保持清洁.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无牙颌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使用磁性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无牙颌的效果.方法 将2006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例牙槽骨严重吸收的无牙颌义齿修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均给予磁性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观察患者治疗后固位力、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12例患者的治疗均较为成功,其义齿固位力为(6.85±0.14)N,咀嚼能力为(68.51±1.33)%,较治疗前(5.41±0.06)N、(58.05±3.5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自我评价满意度为(9.27±0.55)分.结论 采用磁性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无牙颌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种植固定修复早期负载用于下颌无牙颌病患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2例下颌无牙颌患者行种植修复,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早期负载,对照组采用常规负载,记录两组患者种植体稳定值(ISQ),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在种植后各时间点ISQ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修复早期负载用于下颌无牙颌的治疗,并未影响稳定性,且缩短了无牙期,患者接受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残根设置附着体和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在我院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12月)作为本次研究主体,采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40例分到双号者为研究组,采用磁性附着体行口腔修复,40例分到单号者为对照组,采用残根设置附着体行口腔修复,修复前后分别评估和对比两组患者牙齿固定力、咀嚼能力评分,并比较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齿固定力、咀嚼能力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牙齿固定力评分(4.58±0.44)分、咀嚼能力评分(0.79±0.2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2±0.17)分、(0.48±0.21)分,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ITI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骨严重吸收下颌的疗效。方法12例下颌牙槽骨严重吸收的全口或部分无牙颌患者共植入34颗ITI种植体,2~3个月后行球帽附着体固位种植义齿修复。随访0.5~5.5年,观察种植体骨愈合、黏膜情况,义齿的固位、稳定性和咀嚼功能,定期摄X线片检查。结果随访期间无种植体松动、脱落,X线片示所有种植体无明显骨吸收,种植成功率为100%。球帽种植覆盖义齿固位和稳定性良好,咀嚼功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高。结论ITI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骨严重吸收下颌,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丧失的咀嚼功能,是一种理想的修复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9月期间运用磁性附着体行口腔修复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患者磁性附着体固定后的固定力和咀嚼效率比修复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磁性附着体修复后14 d与21 d的固定力和咀嚼效率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性附着体修复后的舒适度评分、外观满意度及语音评分均比修复前有显著增加,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较佳,使用后不仅可增强固定力,提高咀嚼效率,患者修复后的满意度也比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入我院进行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58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牙齿固定力、咀嚼情况以及出现牙龈炎、义齿断裂等并发症。结果:修复前58例患者牙齿固定力、牙齿咀嚼情况均低于修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患者出现义齿断裂、根面龋和牙龈炎的并发症共3例,发生率为5.2%。结论:针对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提倡应用磁性附着体治疗,修复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牙齿固定力,恢复咀嚼功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新  马科院 《河北医学》2013,19(3):379-381
目的:比较磁性附着体与传统卡环固位体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科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为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对照组为传统卡环固位修复。随访3年并比较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及客观牙周检查指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主观满意度包括咀嚼功能、美观性、固位情况、舒适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磁性附着体对于患者的主观改善效果更为明显。②观察组患者牙龈指数、松动度、牙周袋深度以及牙槽骨高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患者全口义齿修复中能更好的提供舒适性、咀嚼功能等主观感受,对于维持牙周组织健康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卡环固位体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杆卡式附着体与锁扣式附着体的种植覆盖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商丘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无牙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治疗的不同分为锁扣式组和杆卡式组,每组25例。杆卡式组采用杆卡式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治疗,锁扣式组采用锁扣式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治疗。比较两组修复后的美观度、固定性、舒适度、咀嚼功能、口腔临床软组织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杆卡式组修复后的美观度、固定性、舒适度、咀嚼功能优于锁扣式组(P<0.05)。两组修复后口腔内菌斑指数、牙石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杆卡式组修复后1例患者附着体部分组件更换,1例患者黏膜增生;锁扣式组修复后1例患者种植体失败,1例患者附着体破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杆卡式附着体或锁扣式附着体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口腔和并发症情况无显著差别,但采用杆卡式附着体较美观、舒适、固定性较佳,且咀嚼功能较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磁性附着体义齿固位修复与叽嚼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并行义齿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组、太极扣附着体义齿固位修复组和磁性附着体义齿固位修复组,测定咬合力、咀嚼效率、基牙相关指标并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磁性附着体义齿固位修复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基牙相关指标最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最少,太极扣附着体义齿固位修复组次之,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组最低.结论:磁性附着体义齿固位修复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保护牙龈、防止出血、稳固义齿,减少并发症,对于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种植磁附着体全口义齿对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CDIC牙种植体及配套磁性附着体,为7例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各植入1枚种植体,4个月后制作下颌全口义齿并在组织面粘固磁体。对粘固磁体前、后及粘固磁体后1个月的义齿固位力、咀嚼效率进行测试。结果种植磁附着体全口义齿在粘固磁体后及粘固后1个月的固位力、咀嚼效率较放置磁体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采用种植磁附着体全口义齿修复能显著提高义齿的固位力、咀嚼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10年观察期内用Camlog种植体修复无牙颌患者的种植体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1995至2006年142例无牙颌患者共910颗Camlog种植体分别种植在无牙颌的上颌或下颌.其中376颗种植体(41.32%)做固定修复,534颗种植体(58.68%)做活动修复,观察性别、种植体部位和修复类型对种植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其中17例患者28颗种植体脱落,种植体成功率96.92%,女性患者的种植体成功率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累计的种植体成功率上颌骨为96.98%,略高于下颌骨96.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种植体支持固定修复的10年成功率为98.64%,种植体固位的活动义齿成功率为99.18%,累计的种植体生存率在活动与固定修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确认了种植体支持无牙颌患者修复学中长期成功率.种植体固位的活动全口义齿治疗方式在种植体生存率上与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结果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4.
宋珧瑶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40-1041
目的对比不同固定结构义齿在下颌单侧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济源市中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0例下颌单侧游离端缺失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其中种植义齿组28例,附着体义齿组27例,可摘局部义齿组25例,对比3组咀嚼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修复后,3组咀嚼效率吸光度值均较修复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种植义齿组咀嚼效率吸光度值高于附着体义齿组、可摘局部义齿组,且附着体义齿组高于可摘局部义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义齿组与附着体义齿组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8,P=0.342);种植义齿组与附着体义齿组满意度评分较可摘局部义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1=6.763,P_1<0.001;t_2=5.872,P_2<0.001)。结论种植义齿及附着体义齿在下颌单侧游离端缺失修复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咀嚼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联合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接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行口腔正畸治疗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如咀嚼功能、牙齿舒适感、语言功能及稳定性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齿舒适感、咀嚼功能、稳固性、语言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咀嚼功能可明显提高,语言功能、牙齿舒适感以及稳定性评分均有所提高,且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应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12月在我院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的15例患者,行磁性附着体修复,比较粘固前后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结果:粘固后即刻以及粘固后1个月的固位力与粘固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粘固后固位力高于粘固前,粘固后即刻与粘固后1个月的固位力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粘固后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粘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渠  刘明颖 《当代医学》2012,(32):18-19
目的研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收治的69例牙列缺损行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利用口内余留牙或残根残冠安置磁性附着体行覆盖义齿修复,具体包括基牙预备、制作根帽、制作义齿、试戴及完成义齿等步骤.分别于磁体粘固前及粘固后即刻、4周测定固定力及咀嚼效率并统计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使用磁性附着体粘固后即刻固定力(4.16±0.39)与咀嚼效率(0.69±0.25)显著高于粘固前固定力(1.31±0.15)和咀嚼效率(0.34±0.11)(P<0.01).粘固后4周与粘固后即刻比较,固定力及咀嚼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6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共5例,发生率7.2%,三个不同区域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具有义齿固定好、咀嚼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因重度牙周炎失牙致无牙颌患者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因重度牙周炎失牙的无牙颌患者,种植固定修复后平均随访46个月,观察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周软硬组织状态、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种植体3年存留率98.7%(294/298);1年、3年种植体周平均边缘骨吸收分别为(1.06 ± 0.13)mm(上颌)、(1.03 ± 0.11)mm(下颌)和(1.15 ± 0.15)mm(上颌)、(1.12 ± 0.13)mm(下颌),两随访时间点上颌种植体周骨吸收均大于下颌(P < 0.05);随访期间上下颌平均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及改良龈沟出血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重度牙周炎失牙的无牙颌患者选择适当种植固定修复方式并有效维护,可获较理想的中短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BLB与Replace Select(Tapered TiUnite)种植系统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骨萎缩无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牙槽骨萎缩、普通义齿固位不良的22例无牙颌患者,在前牙区植入1~3枚种植体,共植入种植体45枚,其中BLB种植体27枚、Replace Select(Tapered TiUnite)种植体18枚,经过二期手术采用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定期复诊观察修复效果。结果全部45枚种植体均顺利一期愈合,球帽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经1a观察,义齿稳定、咀嚼功能恢复理想,患者满意。结论BLB与Replace Select(Tapered TiUnite)种植系统采用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骨萎缩无牙颌,均可有效恢复咀嚼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OSSTEM种植体系统球帽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修复重度牙槽骨吸收无牙下颌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对重度牙槽骨吸收,普通义齿故为不良的15例下颌无牙颌患者。在下颌骨前牙区植入2枚OSSTEM柱形种植体,共植入30枚,直接用球基台,后采用球帽式覆盖义齿修复,定期复诊观察评价种植体和覆盖义齿修复的效果。结果:30枚种植体均顺利愈合,愈合周期3~4个月,球帽式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经3~6个月,12个月复查,义齿固位稳定,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结论:种植体支持球帽式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严重吸收无牙下颌,可有效的增强固位,提高咀嚼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