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监测的意义。方法将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设为观察组,6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脑钠肽和肌钙蛋白Ⅰ水平,并观察观察组不同NYHA分级患者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脑钠肽水平、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NYHAⅣ级患者脑钠肽水平、肌钙蛋白Ⅰ水平显著高于其它NYHA分级(均P <0.05);随着NYHA分级的上升,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随着上升(均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和肌钙蛋白Ⅰ水平显著升高,且患者的心功能越差其上升越明显,这对临床病情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4月至2017年6月4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4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脑钠肽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本组2例死亡病例,均为血浆脑钠肽水平较高者。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结果对患者病情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5,(5):614-616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与血浆脑钠肽浓度在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31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NYHA分级,测定各组患者血浆中和肽素与血浆脑钠肽的浓度,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且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血浆和肽素、血浆脑钠肽浓度水平在NYHA II、III、IV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NYHA I级组(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与病情发展呈正相关。结论:血浆和肽素与血浆脑钠肽与心力衰竭病情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用来判断心力衰竭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血浆脑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治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NYHA心功能Ⅱ~Ⅳ级)及11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于入院即刻、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脑利钠肽水平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并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浆脑钠肽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1),其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经正规治疗后,随着心功能改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状态,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病情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志民 《吉林医学》2014,(22):4902-4903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B型利钠肽水平改变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例,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上述患者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作为观察组。所选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Ⅰ级和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同时选择到心功能正常人共50例,作为对照组,超声新动态监测患者心功能水平,同时测定两组的血浆和肽素、B型利钠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6.1±4.1)%;对照组(62.4±3.4)%;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的血浆利钠肽和和肽素水平分别高于Ⅰ级和Ⅱ级组、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组的血浆利钠肽和和肽素水平分别高于Ⅰ级和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和肽素、B型利钠肽水平改变有助于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和评定此类患者预后,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N端脑钠肽定量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颍县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死亡组(n=6)及存活组(n=147),均行N端脑钠肽定量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N端脑钠肽水平,死亡组与存活组N端脑钠肽水平,并分析N端脑钠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N端脑钠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死亡前N端脑钠肽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147例出院患者,出院时N端脑钠肽水平仍然升高的患者再次住院率为31.58%(18/57),高于出院时N端脑钠肽水平正常者3.3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端脑钠肽水平高于健康者,慢性心力衰竭死亡患者N端脑钠肽水平高于存活者,且出院时N端脑钠肽水平正常者再次住院率小于仍然升高者。N端脑钠肽定量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及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变化情况。方法择取在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2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B组,并选择同时段到我院进行体检的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A组。统计不同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LVEF指标水平,以及不同脑钠肽患者随访时的死亡率、住院时间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 B组患者脑钠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且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其脑钠肽指标水平也会随之而升高。当脑钠肽指标水平上升,LVEF指标水平会降低(P0.05)。经过随访1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功能没有改善者的脑钠肽指标水平下降不明显,且住院时间以及病亡率情况显著高于改善者(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对其脑钠肽指标水平进行检测,能够对其左心室功能进行有效反映,此外还可对病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基础性的支持,属于心功能评价的一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关系,评价其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5例(NYHA Ⅱ 15例,Ⅲ级25例,Ⅳ级15例),老年NYHA Ⅰ级者1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NT-proBNP的质量浓度;免疫荧光快速测试法测定血浆BNP的质量浓度;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 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和BNP值均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递增而逐级升高(P<0.001).所有患者的BNP和NT-proBNP质量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P<0.001),与LVMI、LVST、LVEDD、LAD呈正相关(P<0.05).血浆BNP浓度诊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P<0.001);血浆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P<0.001).结论 血浆NT-proBNP和BNP均能较好地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对于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35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3单纯肺炎患儿为阳性对照组,同时选取35例在门诊体检的健康患儿为阴性对照组,入院后分别检测3组患儿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的水平,评价血浆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检测用于诊断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浆肌钙蛋白I值为(0.83±0.21),脑钠肽值为(377.10±10.34),阳性对照组肌钙蛋白I值为(0.31±0.12),脑钠肽值为(143.51±5.21),阴性对照组血浆肌钙蛋白值为(0.17±0.04),脑钠肽值为(0.73±0.14),3组患者血浆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效果好,诊断敏感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I(cTnI)含量改变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194例,根据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I级-IV级4组,分别检测血浆NT-proBNP、cTnI及肾功能(肌酐),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F各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心功能II、III、IV级组血浆cTnI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血浆NT-proBNP和cTnI水平逐渐增高。结论血浆NT-proBNP及cTnI水平均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两者均对CHF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N末端B型脑钠肽原的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测血清中的B型脑钠肽和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并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B型脑钠肽和NT-pro BNP水平均明显高于,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B型脑钠肽和NT-pro BNP的检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9例设为对照组,均采用FIA 8100型免疫定量分析仪测定血浆BNP、PDW、RDW水平,比较两组血浆BNP、PDW、RDW水平,分析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PDW、RDW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PDW、BNP、RDW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级患者血浆BNP、PDW、RDW水平高于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较健康人群血浆BNP、PDW、RDW水平呈高表达,Ⅲ~Ⅳ级患者较Ⅰ~Ⅱ级患者血浆BNP、PDW、RDW水平呈高表达,测定血浆BNP、PDW、RDW水平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血浆脑钠肽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6例心力衰竭(NYHA Ⅱ、Ⅲ、Ⅳ)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者血浆BN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力衰竭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心功能NYHA Ⅲ、Ⅳ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BNP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平行,即随着心功能的恶化,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P<0.05);BNP较高的患者再住院事件发生率高于BNP正常者.结论 血浆BNP水平对患者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其所具有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进行测定,对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左心室结构进行检测。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6名健康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为Ⅱ、Ⅲ、Ⅳ级时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BNP水平、LVESV、LVEDV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SV、CO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LVEF和S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作为判定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高吊清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069-5071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脂联素(APN)水平,并与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心功能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连续入选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儿4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APN、BNP、CRP水平,采用快速免疫分析仪进行肌钙蛋白I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HF组APN、BNP、CRP、 肌钙蛋白水平明显升高,CHF组LVEF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YHA分级的增高,血浆APN、BNP、CRP水平逐渐升高(P均<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显示:血浆APN、BNP、CRP水平高低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显示:血浆APN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浆APN、BNP及CRP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血浆APN与BNP呈正相关.APN检测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及病情的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组,将45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纳入A组,将35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纳入B组,另选择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检测血清NT-proBNP和cTnⅠ水平,比较三组血清NT-proBNP和cTnⅠ水平,并分析血清NT-proBNP和cTnⅠ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B组血清NT-proBNP和cTnⅠ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且A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和cTnⅠ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NT-proBNP和cTnⅠ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黄剑鸣 《当代医学》2013,(28):75-7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脑钠肽水平对判断心功能状态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增城市中新镇中心卫生院福和分院接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并对实验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NYHA心功能分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越高其血浆BNP水平越高,血浆BNP的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与LVEDD及LVESD则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较好地呈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功能状态,可用于该病的临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8.
梅光艳  李杰  李兴升 《医学综述》2011,17(23):3678-3679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的比例选择同期心内科非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BNP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Ⅰ、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水平依次递增,经过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后,各级心功能患者BNP、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LVEF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用于早期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及其预后评估,且对舒张功能不全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金强 《广东医学》2006,27(2):246-24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钠肽(BNP)浓度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心功能Ⅰ、Ⅱ级)、B组(心功能Ⅲ级)及C组(心功能Ⅳ级),采用ELISA法于入院时、治疗15d后进行血浆BNP水平检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和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各心功能不全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各心功能不全组间也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LVEDD≥60mm时的BNP与LVEDD<60mm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当LVEF<40%时的BNP与LVEF≥40%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脑钠肽水平的升高,BNP水平变化可能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哈玲梅  王宏鑫 《医学综述》2014,20(21):3976-3977
目的分析并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力衰竭组,另选择同期门诊进行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及1个月后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中N端脑钠肽原水平的测定。结果心力衰竭组治疗前[(1795.1±519.2)ng/L]及治疗后[(723.9±224.2)ng/L]血清N端脑钠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5.7±27.4)ng/L或(65.9±27.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组间血清N端脑钠肽原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ⅡⅣ级组间血清N端脑钠肽原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Ⅱ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经治疗后血清N端脑钠肽原水平[(723.9±224.2)ng/L]均比治疗前[(1795.1±519.2)ng/L]显著下降。结论血清N端脑钠肽原水平可以反映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病情变化情况,可作为病情诊断、评价疗效及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