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2010年我们对3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TURBt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寻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的1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内死亡3例,生存2-4年6例,生存5年以上3例,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结论: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为晚期浸润性膀胱癌,尤其是不能或不愿行膀胱全切术者提供了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晚期膀胱癌合并顽固血尿的治疗.方法 针对晚期膀胱癌合并顽固血尿的患者在积极保守治疗(膀胱灌注、适形放疗等)的同时,积极行髂内动脉栓塞化疗(顺铂100 mg+吉西他滨1 500 mg经双侧髂内动脉注入).结果 通过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患者肿瘤明显缩小,血尿消失.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化疗(顺铂+吉西他滨方案),间断治疗2次,对缩小肿瘤体积、控制出血等初见成效,是晚期膀胱癌特别是合并顽固血尿治疗的有效方法,但在术前术后要积极准备、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膀胱     
不同类型膀胱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意义,膀胱癌术前活检分级低估现象分析,原位回肠和乙状结肠尿流改道术临床疗效比较,改良Kock回肠代膀胱术51例报告,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附226例报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单次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治疗难治性膀胱癌,[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估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无法耐受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治疗,包括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盆腔放疗。化疗药物包括顺铂、表阿霉素、丝裂霉素。平均放疗剂量为30~40Gy。结果:经3次化疗、栓塞及一个疗程的盆腔放疗,完全缓解率44.4%(8/18),部分缓解率55.6%(10/18);对部分缓解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所有病例定期随访,中位随访期为24.3个月。对随访期间发现的肿瘤复发进行再次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死于肿瘤。结论: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作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手术前新的辅助治疗,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可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近远期效果。 方法 通过双侧股动脉插管对 5 6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顺铂加阿霉素 ) ,2次化疗间隔 3~ 4周。化疗 2周后复查膀胱镜和B超。化疗后根据临床分期采用保留膀胱或膀胱全切手术。 结果 动脉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和临床分期降低 4 2例 ,肿瘤体积和分期不变或增加 14例。化疗后 5 6例患者根据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 2 1例 ,膀胱部分切除术 5例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2 8例 ,2例分别行单纯回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随访 4 0例肿瘤切除患者 ,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85 .0 % ,70 .0 % ,5 7.5 %和 5 0 .0 %。 结论 术前动脉化疗可使多数浸润性膀胱癌降期 ,使部分患者接受保留膀胱手术 ,部分高分期 (T4)患者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可有效降低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膀胱     
浸润性膀胱癌术前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的近远期疗效观察;抗人膀胱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功能基因抗体对膀胱癌的生长抑制作用;线粒体促凋亡蛋白促进化疗药物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分子学机理研究;保留神经的全膀胱切除术对盲结肠代膀胱控尿功能的影响;尿细胞角聋白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监测价值;原发浅表性膀胱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膀胱癌细胞Bcl-x前体mRNA剪接模式调控的研究;保留前列腺远端包膜在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术中的应用;表阿霉素黏膜下浸润注射加单次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研究;腺性膀胱炎治疗分析(附89例报告);局麻下Sparc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附42例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保留膀胱手术后联合髂内动脉介入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9年2月对46例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顺铂+吡喃阿霉素方案髂内动脉化疗进行治疗。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8(9~68)个月。33例无瘤生存,2例带瘤生存,11例死于肿瘤转移,5年生存率为75.76%;29例保留膀胱生存,10例行挽救性全膀胱切除,其中全膀胱切除术后死亡4例,5年膀胱保存率为73.32%;其中33例T2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83.21%;5年膀胱保留率为81.82%。全部患者对动脉化疗耐受良好,无严重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结论:保留有功能的膀胱手术加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早期浸润性膀胱癌(T2期)患者,是保留膀胱治疗的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单次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对难治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1999年11月~2005年6月,对12例难治性膀胱癌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加用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先经尿道将膀胱肿瘤完整切除,术后1周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管,明确正常血供与肿瘤血管,然后向双侧髂内动脉各注入半量化疗药物(表阿霉素各25mg),再超选择至膀胱肿瘤血管注入末梢栓塞剂(即化疗栓塞剂,为明胶海绵碎块与顺铂200mg之混合物),可反复栓塞,直至所有肿瘤血管化疗栓塞满意为止。术后常规用表阿霉素膀胱灌注,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结果动脉栓塞化疗后,12例均有恶心、食欲不振,呕吐3例,发热2例,经对症处理缓解。臀部轻度疼痛6例,3~5日缓解。血红细胞、白细胞减少4例,对症处理2周后正常。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随访4~55个月,平均34个月。1例术后12个月复发,其余11例无瘤生存。结论此种方法治疗难治性膀胱癌的复发率低、副作用小,为不愿行膀胱全切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保留膀胱髂内动脉化疗治疗膀胱癌(附38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尽可能保留有功能的膀胱。方法总结38例不同分期、分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3组,T1 12例为第1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和髂内动脉化疗及膀胱灌注化疗;T2 14例为第2组,行膀胱部分切除,髂内动脉化疗及膀胱灌注化疗;T312例为第3组,行姑息性TURBt和髂内动脉化疗,化疗后行内动脉栓塞。结果38例中33例保留了膀胱。38例术后随访2-15。第1组中10例保留膀胱且存活至;4例多次复发者反复行TURBt,其中2例最终行全膀胱切除加淋巴清扫未发现浸润加深和转移。第2组中1例2年后死于淋巴转移,1例疗后出现肾衰行血透治疗,共13例保留膀胱,均存活至今。第3组中8例为高危病淋巴转移,1例化疗后出现肾衰行血,人13例保留膀胱,均存活至今。第3组中8组为危危病淋巴转移。1例化疗后出现肾衰行血透治疗;共13例保留膀胱,均存活至今。第3组中8例为高危病人,其中2例末坚持治疗者于2-3年内死亡;3例肿瘤消失。多次随机活检均未找到肿瘤细胞;7例肿缩小,其中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病理分期有所好转,余4例血尿控制,膀胱容量增加,一般情况改善;共10例保留膀胱,平均存活58个月,结论:保留有功能性的膀胱手术加髂内动脉藻注化疗为治疗膀胱癌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救性髂内动脉化疗存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后证实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4例TURBT患者术后基底部活检及病理结果证实为肌层浸润性的膀胱肿瘤患者行补救性髂内动脉化疗3次。方案为顺铂80mg、表柔吡星50mg、5-氟尿嘧啶1g(或羟基喜树碱30mg)。观察患者肿瘤复发率,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术后经3次补救性髂内动脉化疗及常规膀胱灌注后,29例患者得到保留膀胱(保留膀胱率85.3%),肿瘤复发13例(肿瘤复发率38.2%)。其中,浅表性复发7例,行TURBT治疗;浸润性复发5例,行全膀胱切除术;骨转移l例,行全身化疗。总体生存率:3年69.78%,5年62.03%。肿瘤特异性生存率:3年77.43%,5年68.83%。无肿瘤复发生存率:1年93.10%,2年70.23%.3年46.82%。结论:补救性动脉介入化疗是TuRBT术后基底部活检及病理结果证实为肌层浸润性的膀胱肿瘤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表阿霉素髂内动脉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髂内动脉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 方法高危膀胱移行细胞癌保留膀胱手术86例,其中31例行表阿霉素髂内动脉化疗,55例未行化疗,用Cox模型分析方法筛选出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并用Kaplan-Merier无瘤生存曲线分析方法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髂内动脉化疗组9/31(29%)术后复发明显低于未化疗组的30/55(54%)(P<0.001).两组复发患者的复发时间分别为14.2和10.4个月.化疗组复发患者有2例接受了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未化疗组有9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多次复发伴细胞升级的肿瘤和术后髂内动脉化疗是影响肿瘤再次复发的显著因素,前者为危险因素,后者为保护因素(P<0.001). 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行表阿霉素髂内动脉化疗可以减低术后复发率、延长无瘤生存时间和降低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膀胱内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5月至2012年2月,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56例保留膀胱的患者,给予动脉灌注化疗加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98个月,平均(36.0±3.2)个月,53例(94.6%)患者无复发及转移,3例(5.4%)分别在术后6、8、12复发,复发患者均给于全膀胱切除术,无死亡病例,没有明显并发症。结论保留膀胱手术后确诊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肿瘤复发,显著降低静脉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膀胱内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12年2月,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后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56例保留膀胱的患者,给予动脉灌注化疗加膀胱灌注化疗。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98个月,平均36个月,53例(94.6%)患者无复发及转移,3例(5.4%)分别在术后6、8、12复发,复发患者均给予全膀胱切除术,无死亡病例,没有明显并发症。结论:保留膀胱手术后确诊的局限性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采用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能明显的提高疗效,有效地减少肿瘤的复发,显著的降低了静脉化疗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膀胱     
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应用腹直肌前鞘-腹外斜肌腱膜瓣修复先天性膀胱外翻;膀胱部分切除加髂内动脉化疗治疗老年人浸润性膀胱癌远期随访;抑癌基因微卫星杂合性丢失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保留生育功能的原位尿流改道术六例报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168例患者均采用保留膀胱治疗方法,分为三个治疗组:综合治疗组68例,术后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组48例,术后仅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组52例,术后仅采用膀胱灌注化疗。结果:观察期内,综合治疗组患者中92.6%(63/68)无复发及转移,2.9%(2/68)在术后6、13个月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死亡。动脉灌注化疗组患者中79.2%(38/48)无复发及转移,4.2%(2/48)在术后9、18个月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死亡。膀胱灌注化疗组患者中44.2%(23/52)无复发及转移,15.4%(8/52)在术后10~96个月转移而死亡。三组疗效按复发率任何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癌性死亡率比较,综合治疗组、动脉灌注化疗组分别与膀胱灌注化疗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患者,采用保留膀胱手术+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肿瘤复发、预防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结合经尿道切除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15例有膀胱全切指征而患者无法耐受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采用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后经尿道切除治疗,经髂内动脉灌注的化疗药物为健择1.0 g/m2.结果:经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后,完全缓解(CR)1例(6.7%),部分缓解(PR)14例(93.3%),膀胱癌瘤体明显缩小,缩小的癌灶经尿道电切或钬激光均得以顺利切除,患者膀胱得以保留.所有病例定期随访,平均随访22.4个月.肿瘤复发5例(33.3%),对复发肿瘤再次行经尿道切除术或化疗、放疗.结论:术前动脉化疗可使多数浸润性膀胱癌降期,使部分患者接受保留膀胱手术.临床初步的观察结果提示疗效良好,且患者保留膀胱功能,获得了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保留膀胱的局部切除联合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3例不能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T2-T4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8例术前给予新辅助介入化疗1-3个疗程后给予局部切除,15例在经尿道切除术后,给予辅助介入化疗3次。化疗方案为顺铂80mg、表柔吡星50mg以及5氟尿嘧啶1g(或羟基喜树碱40mg)。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完全恢复1例,部分恢复16例,无效1例,平均随访31.6月,1例术后因肿瘤转移死亡,局部复发7例,远处转移2例;术后辅助化疗组,平均随访27个月,术后复发5例,远处转移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联合应用髂内动脉插管化疗结合保留膀胱的局部切除,足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可选择有效手段,术前确诊的浸润性肿瘤,应选择新辅助介入化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联合腔内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1例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4/G1~3)的患者行新辅助性介入化疗,先经股动脉入髂内动脉,尽可能到达供应肿瘤血管,给予丝裂霉素10 mg,吉西他宾1.0/m2,顺铂90 mg,明胶海绵暂时性封堵后拔管,1周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术后即刻用丝裂霉素200 mg或吡柔比星40 mg膀胱灌注.结果 21例治疗1次,7例治疗2次(间隔1个月),3例治疗3次(间隔1~2个月).31例随访4个月~4年,平均36个月,2例术后6、10个月复发,再次重复治疗,1例因盆腔转移治疗2次后拒绝治疗,半年后死于肺转移,其余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局限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采用新辅助性经髂内动脉插管介入化疗联合腔内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髂内动脉置化疗泵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髂内动脉预置化疗泵行膀胱区域化疗预防膀胱癌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膀胱部分切除术的同时,于一侧髂内动态置入化疗泵,术后进行膀胱区域化疗36例。结果:3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仅2例复发,复发率为6.7%(2/30),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髂内动态置化疗泵行膀胱区域化疗,预防膀胱癌复发效果良好。适用于有复发倾向的膀胱癌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