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2um激光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经腰开放手术下使用功率50w的2um激光对5例无症状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7岁,均为单侧,左侧4例,右侧1例。结果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05~12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80~400ml,均未输血,未出现术中集合系统损伤、术后尿瘘、术后出血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肾周引流管留置时间4~5d。术后病理示5例患者均为肾脏透明细胞癌。结论2um激光用于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止血效果佳,出血少,切除完整,是对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方式的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膀胱肠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各型膀胱肠瘘的诊断资料,其中膀胱镜检查10例,KUB加IVP9例,膀胱造影8例,钡剂灌肠7例,B超9例,CT7例,MRI3例。结果:KUB加IVP发现3例可疑,无一例确诊;膀胱造影3例因发现造影剂进入肠腔而确诊,3例可疑;钡剂灌肠1例确诊,1例可疑,5例发现结肠内原发病;CT发现例5膀胱壁局部增厚毛糙,其中3例发现膀胱壁外肿块,3例发现膀胱内积气;膀胱镜结合瘘管造影5例确诊,1例可疑。结论:单一检查确诊率较低,对检查结果要综合分析,CT、膀胱造影简便易行,可以作做为初选的手段,膀胱镜结合瘘管造影,可以进一步确定瘘的位置,尿内异物的患者首选钡剂灌肠,CT检查可以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是一种组织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记物,目前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后的随访.近年来,PSA对于前列腺细胞的重要生物学作用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从PSA对前列腺细胞的生长调控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多发生于前列腺外周带,前列腺增生多发于前列腺移行带。前列腺疾病的带性差异机制可能与前列腺组织微环境有关。该研究的前期研究提示,不同区带来源的前列腺基质细胞对上皮细胞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基因芯片筛查发现LMO2蛋白在前列腺外周带基质细胞高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研究旨在分析前列腺基质细胞LMO2基因的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系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应用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和短发卡RNA(shRNA)建立过表达和低表达LMO2的前列基质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lf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LMO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不同处理的前列腺基质细胞分别同PC-3细胞共培养,利用CCK-8检测PC-3的增殖能力,利用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PC-3的侵袭能力;利用生物素标记的人蛋白抗体芯片检测过表达LMO2的前列腺基质细胞条件培养基中蛋白因子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过表达及低表达LMO2的前列腺基质细胞;CCK-8实验及基质胶实验提示,与过表达LMO2的前列腺WPMY-1基质细胞共培养后,PC-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强;与低表达LMO2的CAFs细胞共培养后,PC-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降低;蛋白芯片检测发现过表达LMO2后,前列腺外周带基质细胞分泌白介素-11(interleukin-11, IL-1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ifbroblast grouth factor-9,FGF-9)增多。结论:LMO2基因在前列腺外周基质细胞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过表达LMO2的前列腺基质细胞通过旁分泌IL-11、FGF-9等细胞因子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同期切除膀胱肿瘤和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187例老年男性膀胱肿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第1组119例单纯行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第2组68例在行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同时行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切除术。分别比较了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尿流率,剩余尿的变化情况,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数量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术后病理分级也无统计学差异,第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尿管留置时间上均较第1组长。两组随访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5.3个月(第1组)和32.5个月(第2组),第2组的尿流率较术前及第1组显著升高,同时剩余尿较第1组明显降低,第2组复发率为29.41%,较第1组的36.97%有显著差异,比较发现单发的或小于3cm的肿瘤患者其肿瘤复发率低于多发的或肿瘤3cm的患者。同时两组均未在膀胱颈部及尿道前列腺部发现有肿瘤复发。结论:对于伴有下尿路梗阻症状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2μm激光同时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和BPH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增加膀胱颈部和前列腺尿道部肿瘤种植的风险。同时在解除膀胱颈部的梗阻后,能降低或延缓膀胱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2005年至2009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肾盂癌患者10例,全部患者均经输尿管软镜及螺旋增强CT尿路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检查得以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46-68岁,平均62岁。左侧6例,右侧4例。肿瘤位于肾盂8例,肾盏2例。全部患者均有血尿史,时间1周-1年,平均5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6例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结果:上尿路梗阻原因5例,其中盆腔肿瘤3例,子宫颈癌2例,子宫内膜癌1例;孤立肾、输尿管结石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造成双侧输尿管下段压迫1例。下尿路梗阻原因1例,为BPH并发尿潴留。急诊行输尿管逆行双J管置入术3例,其中双侧置管1例,单侧置管2例;血液透析后行ESWL1例;B超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1例;留置尿管肾功能恢复后行TURP术1例。6例患者梗阻解除后,3~10天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导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众多,以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进行性尿潴留为主。急诊处理原则为解除梗阻,改善肾功能。待患者肾功能恢复后,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