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蒙古黄芪病虫害种类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个地点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对蒙古黄芪病虫害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蒙古黄芪病害有6种、害虫有23种。为害较严重的病害为白粉病和根腐病,虫害有芫菁、豆荚螟及蚜虫。通过调查,摸清了蒙古黄芪的病虫害种类及其为害情况,为研究蒙古黄芪病虫害防治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多个地点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对蒙古黄芪病虫害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蒙古黄芪病害有6种、害虫有23种.为害较严重的病害为白粉病和根腐病,虫害有芜菁、豆荚螟及蚜虫.通过调查,摸清了蒙古黄芪的病虫害种类及其为害情况,为研究蒙古黄芪病虫害防治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拟地(虫甲)在我省黄芪种植地区普遍发生,为害严重。据1983—85年在潍坊、枣庄等地的调查,黄芪幼苗受害率一般为20—30%,为害严重的地块高达40%以上,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垅,有的地块甚至被迫毁种。在我省为害黄芪幼苗的有两种拟地(虫甲),网目拟地(虫甲)(Opatrum subaratum Faldermann)和蒙古拟地(虫甲)(Gonocephalum reticulatum Motschulsky),均属鞘翅目,拟步甲(伪步行虫)科昆虫。食性较杂,在农业上为害小麦、谷子、棉花、花生、大豆、高梁、瓜类等多种农作物。中药材上,除为害黄芪外还为害北沙参等。成虫为害刚出土的黄芪幼苗,取食子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1978,(4)
我县黄芪病虫害已发现有十三种。为害严重的有七种。为害时期可分为苗期、花蕾结英期,整个生育期。黄芪苗期的害虫有:小象鼻虫。花蕾结英期的病虫害有:豆芜菁,蚜虫,蛀茎虫,食心虫,白粉病等。整个生育期有根腐病,(?)鼠为害。  相似文献   

5.
<正> 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豆蛀虫。此虫在国内分布广泛,食性单一,主要地为害豆科植物。1984、1985两年,在山西的黄芪产地,对豆荚螟在黄芪上的为害及发生情况做了调查,结果表明:幼虫在黄芪种荚内蛀食种子,为害率一般为45%左右,严重时可达85%,直接影响了黄芪的留种和生产。现将调查此虫的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海南白木香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方法:采取野外定点观察,记录病虫害发生程度和危害部位,并采集标本进行室内鉴定。结果:海南白木香主要病害有4种,分别是立枯病、根结线虫病、炭疽病和煤烟病;主要虫害有3种,分别是黄野螟、山地木蠹蛾和星天牛。结论:根结线虫病和黄野螟危害最为严重,严重制约沉香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不同病虫害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萝芙木从野生变为人工栽培后所发生的6种病害,较全面描述了这些病害的为害情况、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苍术常见病害的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术是主要的药用植物之一。该研究根据目前苍术病害的研究进展,结合实地考察,对苍术栽培上,包括为害严重的根部病害根腐病和白绢病以及新病害菌核病在内的11种常见病害的种类、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综述。旨在综合阐述苍术病害的研究进展,为苍术的田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菌核病及叶斑病均为苍术种植上的新病害,在植物检疫上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对党参栽植过程中常出现的病害、虫害进行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方药品标准收载的制备方法均为水醇法 ,生产工艺比较复杂 ,生产周期长。因此 ,笔者对其工艺进行了改革研究 ,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适宜工业化生产采用。目的 :研究黄芪口服液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 :以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为指标 ,比较了水醇法和高速离心法两种制备方法的差异。结果 :高速离心法制备的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均较水醇法高 ,且生产工艺简便。结论 :高速离心法制备黄芪口服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Anthracyclines are antitumor antibiotics with significant activity against solid and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One problem preventing more widespread use has bee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toxicity. To determine whether antioxidant agents can reduce the cardiotoxicity of anthracyclines, a herb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was introduced,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a and was confirmed to be an effective antioxidant agent recently. Pre‐treatment with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the daunorubicin‐induced increase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 < 0.001), apoptosis (p < 0.05) and the secretions of LDH (p < 0.01) in cultured neonatal cardiomyocytes.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also raised the EC50 of daunorubicin 1.24‐fold. Compared with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N‐acetyl‐l ‐cysteine had similar effects on daunorubicin‐induced cell injury, however, superoxide dismutase reduc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without attenuating apoptosis. The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DNR was similar to the distribution of MitoTracker Red 580 in mitochondria, which was mainly in the cytoplasm around the nuclear membrane in cultured neonatal cardiomyocytes. I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is potentially protective against daunorubicin cardiotoxicity by decreasing free radical release and apoptosis in cultured neonatal cardiomyocytes. The main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daunorubicin may be in the mitochondria.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黄芪居群间生物学特性差异及对白粉病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蒙古黄芪居群间形态、习性、生理特征、抗病性等差异并进行分类。为黄芪种质资源整理,品种培育、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形态、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和同工酶、可溶性蛋白电泳等生理特点方面对黄芪不同居群进行比较研究,并以同工酶、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同时通过比较各居群感染白粉病的病情指数,研究了它们的抗白粉病能力。结果: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有很大差异;膜荚黄芪中存在一种花期晚、叶多毛的类型。结论:可以把黄芪分为3个类型:蒙古黄芪,早花型膜荚黄芪,晚花型膜荚黄芪。蒙古黄芪极抗白粉病,膜荚黄芪易感白粉病,其中早花型膜荚黄芪尤其易感白粉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都为药用黄芪,二者亲缘关系近,成分相似,药用价值尚未区分。该研究旨在建立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水溶性蛋白表达谱,了解两种黄芪之间存在的差别。方法:样品采用水超声提取和丙酮沉淀的方法得到黄芪水溶性蛋白成分,质谱级胰酶酶解后的肽段经nano ESI-LC-MS/MS分析,采用Proteome Discoverer 1. 4软件比对豆科蛋白数据库鉴定蛋白,再使用非标记定量软件SIEVE分析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水溶性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最后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2种黄芪共有蛋白的分类、分子功能、参与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结果:蒙古黄芪鉴定特异性蛋白有920个,膜荚黄芪鉴定的特异性蛋白有717个,2种黄芪中共同表达的蛋白有472个,其中二者的差异表达蛋白有21个,如PR-10蛋白,NDK-1蛋白,谷蛋白A2,磷脂酶D等蛋白在两种黄芪中差异表达。蒙古黄芪高表达蛋白14个,膜荚黄芪高表达蛋白7个。结论: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水溶性蛋白表达谱存在显著差异,特异性蛋白、差异表达蛋白和共同表达的蛋白可为今后两种黄芪的鉴别、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和寻找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用木霉制剂防治几种药用植物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应用木霉制剂防治几种药用植物病害。方法 :木霉菌对药用植物病原菌室内抑菌效果及木霉制剂温室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拮抗作用测定中 ,木霉菌对黄芪根腐病菌、北沙参菌核病菌、西洋参立枯病菌、丹参根腐病菌及款冬花菌核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温室盆栽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木霉制剂对北沙参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3 .6 %和 72 .5 % ;对黄芪根腐病菌和西洋参立枯病菌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达到 80 %和 6 0 %。结论 :木霉制剂防治上述病害的田间施用量以 10 g·m-2为宜 ,可以替代多菌灵等常用农药。应用木霉制剂防治药用植物病害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5.
姚萱航  刘翠晶  常晶茹  张雪薇  刘霞 《中草药》2021,52(7):2072-2081
目的以2年生2种类型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ceus(绿茎有毛膜荚黄芪、紫茎有毛膜荚黄芪)根、茎、叶为实验材料,探究其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及其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为药材膜荚黄芪资源合理利用及其优良品种选育选育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方法使用HPLC检测膜荚黄芪根、茎、叶中黄芪甲苷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膜荚黄芪根、茎、叶中总皂苷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根中皂苷生物合成过程中关键酶乙酰辅酶A乙酰基转移酶(AATC)、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HMGS)、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构酶(IDI)、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S)、鲨烯合酶(SS)、鲨烯环氧酶(SE)、环阿尔庭烷合酶(CA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紫茎膜荚黄芪根中黄芪甲苷含量始终高于绿茎膜荚黄芪;在生殖生长期时,绿茎膜荚黄芪根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高于紫茎膜荚黄芪,而枯萎期二者变化浮动较大;绿茎膜荚黄芪根中总皂苷含量普遍高于紫茎膜荚黄芪。AACT、FPS、HMGS基因表达量与绿茎膜荚黄芪总皂苷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IDI基因表达量与总皂苷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这4个基因在绿茎膜荚黄芪总皂苷合成中具有重要影响;HMGR基因与紫茎膜荚黄芪总皂苷呈显著相关(P0.05),其他基因与紫茎膜荚黄芪皂苷含量均有相关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探究了2种类型黄芪3种主要药效成分的动态变化和皂苷类化合物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为黄芪皂苷类化合物合成生理生态机制的明晰、膜荚黄芪资源合理利用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孙会改  韦春香  杨旻啸  高飞  周宜君 《中草药》2019,50(6):1448-1452
目的使用流式细胞术与K-mer分析估测黄芪基因组的大小及复杂程度,为黄芪基因组测序奠定基础。方法以番茄为内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经碘化丙啶(PI)染色的番茄细胞核和黄芪细胞核混合样品的PI荧光强度,通过比较黄芪与番茄细胞DNA含量峰值的倍数关系,计算黄芪的基因组大小。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黄芪基因组调查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估计黄芪杂合率、重复序列和GC含量等信息。结果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得黄芪基因组大小约为1 426 Mb。通过基因组调查测序,获得了95 Gb黄芪基因组DNA测序数据,K-mer分析表明黄芪基因组约为1 456 Mb,测序深度为39×。K-mer分布曲线有明显的杂合峰,基因组杂合率为2.1%。结论黄芪基因组大小为1.45 Gb左右,杂合率较高。这一结果可为黄芪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庆珍  刘德旺  王冬梅  付娟  黄林芳 《中草药》2014,45(16):2395-2399
目的测定鞭杆芪、直根芪、二叉芪和鸡爪芪4种生态型黄芪中黄芪甲苷及黄酮类成分的量,分析生态型与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黄芪中黄酮类及黄芪甲苷量。对所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结果 4种生态型黄芪的黄酮类成分及黄芪甲苷量高低顺序为鞭杆芪>直根芪>二叉芪>鸡爪芪;PCA分析结果表明4种生态型黄芪彼此可以很好地区分;CA结果显示直根芪与鞭杆芪聚为一支,表明直根芪与鞭杆芪质量相近,较好;而二叉芪与鸡爪芪聚为一支表明两者质量相近,较差。结论 4种生态型黄芪的质量优劣顺序鞭杆芪>直根芪>二叉芪>鸡爪芪,黄芪的质量与生态型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8.
10种药用黄芪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黄芪是最常用的中药材药物之一,药用黄芪属植物在国内有明显的地域应用特点。该文论述10种具有代表性的黄芪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属5个亚属。10种黄芪属植物分别是簇毛黄芪亚属中的乌拉特黄芪(Astragalus hoantchy),背扁黄芪(A.complanatus);黄芪亚属中的梭果黄芪(A.ernestii),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蒙古黄芪(A.momongholicus var.mongholicus),多花黄芪(A.floridus),金翼黄芪(A.chrysopterus),草木樨状黄芪(A.melilotoidesll);华黄芪亚属中的华黄芪(A.chinensis);裂萼黄芪亚属中的斜茎黄芪(A.adsurgens)。47种皂苷类化合物中,膜荚黄芪中发现37种,蒙古黄芪10种,梭果黄芪6种,多花黄芪4种;85种黄酮类化合物中,蒙古黄芪40种,膜荚黄芪31种,斜茎黄芪21种,梭果黄芪3种,背扁黄耆15种,乌拉特黄芪3种,金翼黄芪1种,草木樨状黄芪3种;蒙古黄芪中得到6种生物碱。黄芪多糖类因为提取工艺不同,得到的结构有很大差异。药理作用主要从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抗衰老、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对心血管方面的作用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中药制药干燥工艺过程技术的工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真空干燥过程的规律,为真空干燥工艺研究及设备的研制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方法:在干燥过程中,实验装置连续记录干燥样品质量和温度变化数据,通过基于实验数据的过程分析,得出干燥过程的主要影响参数及其主要特征.结果:在干燥过程的不同阶段,各工艺参数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结论:为提高干燥过程的总体效率,需要根据干燥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合适的工艺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