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相门冬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9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双相门冬胰岛素治疗组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 FBG、2 h FBG及HbA1c均明显下降(P<0.01),双相门冬胰岛素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F-CP、2 h C-P均明显升高(P<0.01),双相门冬胰岛素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双相门冬胰岛素治疗在控制血糖以及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方面优于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取对照的方法选取初次诊断为HbA1c8.0%的2型糖尿病患者123例,每天为患者进行一次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同时联合那格列奈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用餐后2小时的血糖(2hPG)、空腹C肽、用餐后2小时的C肽、空腹时的血清胰岛素(FINS)、用餐后2小时的血清胰岛素(2hINS)以及不良情况的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以及用餐后2小时的血糖(2hPG)的指数均明显下降,空腹时C肽水平变化不明显,空腹血清胰岛素指数明显上升,用餐后2小时C肽和血清胰岛素(2hINS)指数明显上升。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方案分为观察组(利拉鲁肽组)及对照组(预混胰岛素组),每组30例。利拉鲁肽组每日1次皮下注射,起始剂量0.6 mg/d,1周后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至1.2 mg/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最大1.8 mg/d。预混胰岛素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后及治疗12周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水平(2 h C-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给予动态血糖监测,计算血糖波动系数、低血糖时间比例、血糖漂移幅度(MAGE),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BMI、FC-P、2 h C-P、TC、TG、HOMA-β、MAGE、血糖波动系数及低血糖时间比例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MI、血糖波动系数、MAGE、低血糖时间比例、TC、TG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FC-P、2 h C-P、HOMA-β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波动系数、MAGE、低血糖时间比例、FC-P、2 h C-P、HOMA-β、TC、T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利拉鲁肽组患者的MAGE与2 h C-P呈负相关(r=-0.587,P<0.05),预混胰岛素组患者的MAGE与2 h C-P无相关性(r=-0.099,P>0.05)。结论利拉鲁肽更有效、安全降糖,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胰岛素类似物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将6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类似物多次皮下注射组(MSII)和胰岛素泵组(CSII)各32例,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服C肽(FC-P)及进食100 g标准淀粉馒头后2 h血糖(2hPG)、2 h胰岛素(2hINS)、2 h C 肽(2hC-P),并分别计算HOMA-IR、HOMA-,记录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日胰岛素类似物用量、低血糖发生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FINS、FC-P、2hINS、2hC-P、HOM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FPG、2hPG、HOMA-IR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FINS、FC-P、2hINS、2hC-P、HOMA-、FPG、2hPG、HOMA-IR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达标时间胰岛素泵组(2.46±0.78)d明显短于胰岛素类似物组(5.42±1.76)d(P<0.05),达标日胰岛素类似物用量胰岛素泵组(31.25±9.12)U/d,略少于胰岛素类似物皮下注射组(36.43±8.24)U/d,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月,两组患者在饮食运动治疗下,多数血糖均控制良好,需药物治疗的比例无明显差别.结论 胰岛素类似物短期强化治疗初诊T2DM能明显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使多数血糖较高的初诊T2DM患者在长期不服药的情况下,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可取得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  孙颖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7):636-637
目的:观察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用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病例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血浆胰岛素(2 h INS)、体重指数(BMI)的变化、肝肾功能,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 h BG、HbA1C、2 h INS均明显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BMI、FINS变化不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那格列奈联用二甲双胍可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胰岛素水平,而未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是临床上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气养阴方(YQYYF)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疗程为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 FINS)、空腹C肽(C-P)、餐后2 h C肽(2h C-P)、胰岛细胞功能相关指标(HOMA-IR、HOMA-B)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BG2、h 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C-P2、h C-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FBG、2h BG水平及HOMA-IR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C-P2、h C-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可以改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降低其血糖水平,同时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产那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国产那格列奈片120mg/次,3次/d,未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测空腹血糖(FBG)、餐后1h血糖(1hPBG)、餐后2h血(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1h胰岛素(1h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结果:治疗12周时,与用药前比较,1hPBG、2hBPG、HbA1c明显降低(P〈0.01),餐后1hINS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那格列奈有明显降低餐后血糖和HbA1c作用,能促进1hINS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C-肽(C-P)检测在2型糖尿病(DM)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检测151例DM患者的HbA1c、空腹血糖(FBG)、C-P,并与11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HbA1c和FBG明显高于对照组,FC-P和2h FC-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A1c和C-P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以疏肝健脾法组方的消渴安胶囊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的疗效。方法 167例IGT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83例及对照组84例。治疗组口服消渴安胶囊,对照组口服阿卡波糖片,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及相关检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含量(FINS)及餐后2h胰岛素含量(2hINS)、空腹C肽(FC-P)含量及餐后2h C肽(2hC-P)含量、三酰甘油(TG)和HOMA-IR等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消渴安胶囊治疗IGT疗效显著,能较好的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其疗效与阿卡波糖具有可比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应用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选取71例新诊断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吡格列酮30 mg、1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包括二甲双胍组(M组)和吡格列酮组(P组),M组24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治疗;P组22例给予吡格列酮30mg、1次/d治疗患者.所有治疗疗程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胰岛素(P2h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T2hINS均明显下降.M组和P组疗效相似;治疗组在减低患者胰岛素水平、改善糖代谢紊乱方面均优于M组和P组.结论 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可作为经过单一使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仍然不良的肥胖T2DM患者选用的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对于复查血糖与 C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48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用诺和灵30 R早晚餐前30分钟注射,观察组用诺和锐3餐前加甘精胰岛素晚上注射强化治疗。结果:治疗后经过复查,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与中餐后2小时血糖值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C-P值都明显提高,同时C-P值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糖,其作用的发挥与提高C-肽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诺和灵R三餐前+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治疗组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超短效赖脯胰岛素。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 h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P>0.05)。2组胰岛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0.05)。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较符合生理需求,血糖控制佳,低血糖发生率低,是值得推广的糖尿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肥胖型PCOS患者均采用穴位埋线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检测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及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各观察指标分别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1)14例患者治疗前均有月经稀发或闭经表现,经过穴位埋线治疗后有8例恢复周期在45 d内自行月经来潮,超过45 d仍未来经者予口服孕酮使之撤药性出血。其中合并不孕者10例,有2例分别在治疗第3个月和第4个月时成功宫内妊娠。(2)体质量、血睾酮和LH水平、BMI、空腹胰岛素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有效控制肥胖型PCOS患者的体质量,并能有效调节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3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以及停药后血糖达标持续时间。结果:80例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胰岛素分泌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随访6个月,其中36例仅通过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即可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可有效控制血糖,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许宏亮  雷剑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1):1467-1470
目的:比较短期胰岛素强化与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10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短期组)和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联合组),各51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抽取2组病人空腹静脉血,检测病人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hC-P)、脂联素(ADP)及胰高血糖素化(GC)水平,并计算病人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短期组HbA1c明显低于联合组(P<0.01),而2组间FPG、2h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C-P、2hC-P、HOMA-β、HOMA-IR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2组间FC-P、2hC-P、HOMA-β、HOMA-I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GC水平和体质量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短期组治疗前后GC、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D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但联合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2组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组(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与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均可控制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其中短期胰岛素强化在降低HbA1c水平方面更具优势,而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明显抑制GC水平,增加ADP水平,且不增加体质量,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异前列腺素F2α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泵(CSII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8-异前列腺素F2α、C反应蛋白(CRP)等变化情况。结果MSII组和CSII组治疗后FPG、2hPG、HbAle、8-异前列腺素F2α、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C—P、2hC—P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SII组FPG、2hPG、C-P、2hC-P、8-异前列腺素F2α、CRP治疗前后变化量明显高于MSII组(P〈0.05)。CSII组较MSII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与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组相比,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不仅具有平稳降糖、改善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而且具有改善氧化应激及降低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芪贞降糖颗粒对糖调节异常(IGR)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00例IGR患者,随机分为芪贞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50例,分别予芪贞降糖颗粒及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芪贞降糖颗粒可降低糖调节异常患者FBG、2hPG、FINS、HOMA-IR(P〈0.05),同时可减少IL-6、hs-CRP(P〈0.05);与二甲双胍比较,其降低hs-CRP水平功能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贞降糖颗粒可有效改善糖调节异常患者血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有效调节血糖。  相似文献   

18.
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后胰岛功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治疗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13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胰岛素治疗的时间。方法:对36例空腹血糖(FPG)≥10mmol/L的初诊断T2DM患者入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14d(3餐前予以诺和灵R,睡前予以诺和灵N皮下注射),血糖控制平稳出院,后改为诺和灵30R继续治疗,胰岛素治疗共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及3个月比较各时间点血糖(PG)、胰岛素、C肽;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估13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胰岛素治疗14d后血糖、HOMA—IR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及C肽、HOMA-β、△C30/△G30△C120/△G120明显升高(P〈0.05);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14d血糖均控制在理想水平,且无明显变化,但其余指标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治疗初诊断T2DM患者,能显著改善B细胞功能,且随治疗时间延长,胰岛功能有进一步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序贯强化治疗(首先给予CSII治疗2周,对于胰岛功能恢复较差的患者再给予预混胰岛素),随访1年,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静脉葡萄糖耐量(IVGTT)试验时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AIR)和由Homa模型计算的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等。结果:随访终点时,37例(51.4%)患者仅通过饮食及运动使血糖稳定控制1年,为缓解组;35例(48.6%)患者停用CSII后血糖逐步升高,需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为观察组。经过2周CSII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缓解组患者CSII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伴随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AIR)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序贯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治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60例/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和预后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果糖胺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血糖值,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的剂量,且预后佳,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