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敏华 《微创医学》2005,24(1):140-142
随着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美国职业安全保障和健康管理组织(OSHA)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在处理有危险的工作前,应接受适当的训练[1],并制定了OSHA措施.护士的自我防护不仅避免了自身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也避免了医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2.
口腔外科门诊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其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天贞  匡桂英 《重庆医学》2007,36(9):888-889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护理人员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本文结合我科实际,对口腔外科门诊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其防护对策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增强急诊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方法:对我综合性医院60名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护士自我防护不够。结论:针对调查结果,建议急诊护士应加强呼吸道防护;严格洗手;重视皮肤和黏膜防护;丰富精神生活,减少和避免生理、心理疲劳;计划免疫等进行全面预防性自我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危害口腔科人员健康的因素与自我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美国职业安全保障和健康管理组织(OSHA)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在处理有危险的工作前,应受适当的训练,并制定了OSHA措施[’]。医护人员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遇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1危害因素1.l生物因素:引起口腔临床感染的病原体很多,但是目前最引起人们重视的是病毒感染,特别是乙肝病毒(HB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IIBV是一种DNA病毒,1993年kll*等调查发现,牙科人…  相似文献   

5.
平红针 《河北医学》2001,7(7):662-663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 ,助产士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同行们的关注。由于多年来提倡无私奉献精神而致自我防护的意识比较淡薄 ,使流行病 ,传染病的传播机会日渐增多 ,所以 ,医院工作人员在处理有危害的工作之前 ,应接受适当的训练。医护人员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遭受疾病的侵袭 ,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1 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由于助产士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与其他科室的护士不同 ,病人多、周转快、病情隐蔽 ,且大多数操作都是在会阴部进行 ,所以对助产士最直接的传播途径就是分泌物和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方法:调查分析医院各个科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总结常见的职业危害,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对策。结果: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并会正确地采用各种防护措施,遭受职业危害的几率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对于临床护士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并正确合理地采用各种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护理人员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原因导致护士的职业性损伤频发,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紧张而无规律的生活以及直接与病人的血液、体液、开放性伤口接触都给护士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但许多护士对职业危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为进一步强化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我们从危害因素分析入手,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应对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避免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可有效的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士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护人员因职业因素导致疾病是当前卫生防疫部门和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临床护理工作者了解职业因素的危害,掌握自我防护措施,对促进护士群体的健康、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起着关键作用。山西省肿瘤医院通过每年分批组织全院护士学习,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对部分科室进行护理查房,逐步建立和完善针刺伤上报制度及紧急处理预案,提高了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促进了护士群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透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 根据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 提高了血透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及防护方法,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结论 重视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确保护士身心健康,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急诊护士因为职业特殊性,经常会因接触多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与工作有关的疾病,急诊护士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但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的侵袭,还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长期遭受生物、物理、化学和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危害,采取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生物和化学污染、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措施。结果增强了供应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健康水平,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做好日常防护、减少或消除职业性危害因素是防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传染科是当前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结合医院管理达标要求,护士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医护人员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遭疾病的侵袭,同时也避免了医院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1目的传染病区住的病人都是具有传染性的,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蔓延,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吸毒者的增加,性病、结核病等发病率的上升,威胁临床护士健康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多,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为传染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2具体措施2.1做好呼吸道防护:临床护士接触患者时均应戴口罩,每日更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CU护士护理工作中职业危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提高ICU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总结了ICU护士职业危害的常见原因,并制定了防护措施.结果 增强了ICU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了护理人员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结论 ICU护士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树立保护自己的意识,规范操作,提高了医疗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职业伤害现状和防护情况,完善护士职业防护教育,减少其职业伤害的发生.方法 对2009~2010年5所医院300名不同层次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伤害是锐器损伤,护士最易忽视的基本防护措施依次为洗手、戴手套和戴口罩.结论 继续加强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的教育和指导,并完善职业伤害的防护机制,养成良好的自我防护习惯,降低职业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剑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日常临床工作中.护士应提高对自身职业的防护意识,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这样不仪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ICU护士因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容易造成突发的或慢性的职业危害,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加强ICU护士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遭受疾病侵袭,同时也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当前医院存在着许多威胁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在人们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自我保护的今天,有关护士的职业卫生情况和自我保护意识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急诊室,它是医院的窗口,代表了整个医院的形象、信誉、服务质量等,护士们在忙而不乱的急诊工作中能够做到自我防护非常重要,这也是对家庭、社会认真负责的一种行为,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这一点,凭着多年在急诊室工作的经验,针对急诊护士对自我防护意识的理解与认识,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遭受到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但是大部分护士没有充分了解本职业所存在及潜在的危险因素,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因此护士如何预防职业危害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护士的自我职业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霞 《中外医疗》2010,29(9):151-15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及查阅资料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对手术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运用有效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结论通过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20.
供应室护士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供应室是集中处理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及无菌物品供应中心,供应室护士长期与致病菌、锐器、粉尘、化学消毒剂、噪音、高温、潮湿等危险因素接触,对护士职业安全带来危害。因此,必须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达到利人利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