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SCTU诊断泌尿系统先天性疾病的价值:与IVU、MRU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在诊断泌尿系统先天异常方面的特点、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将其与IVU、MRU进行比较。方法搜集4年间临床资料完整的泌尿系先天异常患者83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3例患者中,52例行IVU检查,40例行MSCTU检查,47例行MRU检查。IVU、MSCTU、MRU对泌尿系先天异常总的定性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48.21%,95.83%,72%,总的定位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57.14%,100%,90%。对伴轻度上尿路梗阻病变的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46.67%,100%,33.33%,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3.33%,100%,66.67%。对伴中度上尿路梗阻病变的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5%,100%,75%,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7.50%,100%,93.75%。对件重度上尿路梗阻病变的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32%,85.71%,90.90%,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40%,100%,100%。结论MSCTU对显示泌尿系先天异常的整体解剖形态和细微病理变化能力强,能明显提高诊断率,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MRU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不用对比剂,可显示尿路扩张情况、梗阻部位、梗阻端形态,尤其对碘过敏或IVU不显影、中重度肾积水的病人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46例上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MRU、多排螺旋CT(MDCT)、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RU对尿路肿瘤性病变、炎性病变、结核、泌尿系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0%、100.0%、100.0%、100.0%,优于IVU(37.5%、50.0%、50.0%、75.0%)和B超(40.0%、50.0%、50.0%、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U与MDCT对肿瘤性病变及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U与MDCT对炎性病变、泌尿系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U、MDCT、IVU、B超对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8%、95.5%、90.9%、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U对上尿路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上尿路梗阻的病变及形态,在上尿路梗阻诊断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尿路造影在尿路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磁共振尿路造影(MR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灰阶超声(US)及手术,病理学检查对照研究,评估MRU对尿路梗阻部位,原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尿路梗阻患者在Siemens 1.0超导型成像仪上,用Fisp 3D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作MRU成像,所有图像均作最大信号投影处理。结果:MRU显示,尿路梗阻部位准确率达100%,优于IVU。逆行尿路造影,CT及US,确定梗阻原因达83%,类似于IVU,尿路逆行造影,CT及US,结论:无损伤性的MRU技术在尿路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定性上有很高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别是在IVU显影差或不显影时及逆行尿路造影失败的病人是最好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丽娜  郑菲  刘彪 《广西医学》2009,31(4):485-486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优势。方法43例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均行IVU和MRU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定位诊断准确率MRU为83.7%(36/43),IVU为63.0%(24/38),MRU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3.0%(40/43)均高于IVU的76.3%(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RU不能直接反映肾脏的分泌功能。结论泌尿系梗阻疾病可先选用IVU检查,对于梗阻部位原因不明或梗阻严重的患者可选用MRU。对于婴幼儿和不能耐受IVU检查的患者也可直接选MRU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尿路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PHILIPS T5-NT 0.5T超导型MR扫描机,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T2加权技术,对39例患者作MR尿路成像,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MR扫描。结果 39例尿路梗阻中:肾盂输尿管交界段狭窄16例,输尿管癌5例,输尿管结石7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输尿管外压1例,膀胱癌2例,神经源性膀胱3例。MRU显示尿路梗阻扩张正确率达100%,对梗阻定性诊断有3例错误。39例中,部分病例并与B超,IVU,CT扫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 MRU为一有效安全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特别适应于肾功能不良和有IVU禁忌证者,对确定尿路梗阻扩张,梗阻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RU和MRI相结合能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完整的诊断依据。但在实践中,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MRU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尿路三维成像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2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梗阻性泌尿系疾病并作MSCTU成像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泌尿系的MSCTU显示率,梗阻部位和原因,梗阻程度与病变部位及性质相互关系进行评价。结果:102例患者共计110处病变,泌尿系CTU显示106处,显示率为96.36%。泌尿系腔内病变引起尿路0、Ⅰ、Ⅱ、Ⅲ度梗阻分别为15、33、25、17处;腔外病变引起0、Ⅰ、Ⅱ、Ⅲ度梗阻分别为15、4、1、0处,泌尿系腔内病变引起尿路梗阻较腔外病变严重,两者在梗阻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泌尿系良性病变中0、Ⅰ、Ⅱ、Ⅲ度梗阻分别为20、31、25、16处,恶性病变中0、Ⅰ、Ⅱ、Ⅲ度梗阻分别为10、6、1、1处,恶性病变致尿路梗阻程度轻于良性病变,两者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尿路三维成像能清晰显示泌尿系梗阻部位、原因、程度,以及尿路与邻近组织或病变的关系,对梗阻病变的定性有较高的准确率,并能提示肾脏排泄功能有无受影响。创伤性小、检查便捷、梗阻检出阳性率高,可作为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对泌尿系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临床或随访证实的泌尿系梗阻。结果:泌尿系梗阻40例磁共振尿路造影成功率100.0%,梗阻段狭窄类型为:截断征18例,杯口状3例,充盈缺损12例,鼠尾征3例,移行性狭窄4例。MRU结合MRI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0%,定性准确33例(82.5%),总确诊36例(90.0%)。结论:MRU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的新技术,对泌尿系梗阻和狭窄的定位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结合常规MRI图像能对大多数泌尿系梗阻性疾病做出定性诊断,是IVU的有效补充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铁军  郭睿  郭光程 《广西医学》2005,27(12):1961-1962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在梗阻性尿路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经常规IVU造影显示不佳的尿路梗阻性患者进行MRU及MRI检查。结果25例患者均为单侧中重度梗阻,其中泌尿系结石14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输尿管肿瘤、膀胱癌各2例,肾结核、肾脓肿各1例。MRU均能清楚显示梗阻的形态特征,定位准确率达100%。结论MRU一种非侵袭性影像检查方法,是对IVU技术的补充,对常规IVU造影显影不良者,可成为逆行造影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磁共振MRI并结合MRU检查有尿路梗阻性病变病人150例,将MRU所见与临床诊断及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根据病变部位、形态、信号、尿路梗阻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等征象研究MRU在尿路梗阻性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50例尿路梗阻病人中,肾、输尿管先天畸形24例,结核22例,结石27例,输尿管良性狭窄46例,肾、肾盂癌10例,输尿管肿物12例,外压性病变所致梗阻9例.所有病例MRU均能确定梗阻水平,其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MRU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7%.结论:MRU是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影像检查方法,结合MRI可获得很好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尿路造影(IVU)后CT尿路成像(CTU)检查的技术及其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泌尿系疾病患者行标准的IVU检查,39例疑输尿管病变的患者立即行CT检查,利用CT—SPR技术扫描定位像,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上重建成CTU。分别让两位高年资影像医师对IVU、CT—SPR和CTU进行评价,分析其对病变的显示和病变的诊断。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和临床诊治结果来分别判定其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结果本组研究39例输尿管病变患者中IVU能显示梗阻部位的显示为33例,占85%,另外6例因肾功能不良而无法判定,单纯CT-SPR与IVU结果相同,CT加CTU对梗阻部位的显示率为100%。整体诊断正确率CT加CTU为92%,而IVU为59%。在CTU与最终结果的比较中,P〈0.05,一致性较好。结论IVU后CTU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都高于IVU。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及静脉尿路造影(IVP)技术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检查中的优越性。方法将35例由病理证实的为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患者行MSCTU及IVP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5例尿路梗阻患者中,结石所致22例,肿瘤所致4例,外压所致2例,尿路畸形3例,术后及感染各2例。IVP技术仅能部分和(或)间接显示,而MSCTU检查无论从定位、定性及周边情况均能全部直接或间接做出诊断。结论 MSCTU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上明显优越于IVP,可作为传统IVP替代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 ( MRU)在尿路梗阻和积水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方法 :应用FASE技术对 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尿路梗阻病例行 MRU检查。结果 :MRU对梗阻性病变的梗阻部位和程度均能显示 ,准确率达 1 0 0 %。特别是对 IVU检查不显影或显影不良病例 ,MRU均能清楚显示。结论 :MRU不需要造影剂 ,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 ,对尿路梗阻的显示和诊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上尿路梗阻36例,36例患者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结果:36例行MRU检查的患者中,上尿路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3例可显示结石上下方的尿路情况(42.86%)。结论:MRU对某些传统方法难以确定的上尿路梗阻可进行诊断,并可部分替代逆行造影,比临床上常用的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适用于静脉尿路造影有禁忌证和肾功能丧失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白玫  杨连海 《医学综述》2006,12(8):508-510
磁共振尿路造像(MRU)是泌尿系影像检查的新方法,它采用重度横向驰豫时间(T2)加权技术,使含水的泌尿系器官显影。用半傅立叶采集技术(half fuorier single-shot turbo spine-echo sequences,HASTE)行MRU检查,HASTE序列只需要在1次激励中采集半数K空间数据,使成像时间大为缩短,空间预置饱和技术也常被用来消除周围组织对图像的影响。利用最大强度投影(maxiumintensity projec-tion,MIP)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肾集合系统及输尿管二维投影像,MRU除了具有类似的静脉肾盂造影(IVU)效果外,同时IVU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特别是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在尿路梗阻的发现、梗阻水平的定位与梗阻原因的定性诊断上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尿路造影、螺旋CT(SCT)、磁共振成像(MRI MRU)对上尿路结石与肿瘤所致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超声检查,再行数字化X线摄影尿路造影诊断的76例上尿路结石与肿瘤病例,其中33例同时作了SCT检查,22例作了MRI MRU检查。通过与手术、病理等进行对照,比较尿路造影与SCT、MRI MRU对梗阻定位、定性及梗阻与扩张程度的鉴别,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①数字化X线摄影尿路造影对梗阻定位、定性及梗阻与扩张程度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结石组,98·4%、96·8%、100%,肿瘤组,93%、93%、100%;SCT:结石组,95·7%、100%、95·7%,肿瘤组,90%、90%、80%;MRI MRU:结石组,86·7%、60%、93·3%,肿瘤组,85·7%、71·4%、71·4%。②尿路造影、SCT与MRI MRU定性诊断结石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在其他方面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尿路造影结合泌尿系统平片(KUB)、超声为最主要的检查方法,SCT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MRI MRU可作为补充检查手段;对于肿瘤,尿路造影为首选且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方法,SCT可作出明确的定性及分期诊断,MRI MRU可显示更多软组织病变信息。  相似文献   

16.
陈志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338-334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输尿管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输尿管梗阻病例(其中输尿管结石19例,炎性狭窄10例,输尿管肿瘤8例,其他先天性异常5例)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与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结果对照。结果16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输尿管梗阻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定位诊断正确率100%,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7.6%,明显优于B超检查(74.3%和60.0%)和IVU检查(67.7%和61.3%)。结论16层螺旋CT对输尿管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成像在尿路梗阻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扫描(MRI)、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综合分析在尿路梗阻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怀疑尿路梗阻患者行MRI并MRU检查,并与手术或病理结果对照。结果:MRI/MRU综合分析对尿路梗阻性病变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2.5%。结论:MRI/MRU综合分析在尿路梗阻性病变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尿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在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泌尿系疾病患者进行MRU检查,影像表现与手术、病理及其他影像学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RU均能清楚显示尿路影像,53例患者中,先天异常3例,肾盂癌2例,输尿管良性狭窄3例,输尿管结石15例,输尿管癌2例,膀胱癌9例,前列腺增生19例。结论MRU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尿路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可靠,定性诊断有其局限性,但结合常规T1WI、T2WI常可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与MRI结合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1例尿路梗阻患者行MRU和常规MRI检查,并与静脉肾盂造影(IVP)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U和MRI结合能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89%。优于IVP和超声检查。结论:MRU和MRI结合对尿路梗阻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尿路梗阻性病变优先选择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恶性上尿路梗阻是由恶性肿瘤所引起的上尿路阻塞,其肿瘤来源可为泌尿系,也可为泌尿系外。应用MRI及MRU技术的非创伤性检查,对引起上尿路梗阻的恶性肿瘤,可准确地显示梗阻的部位,并能准确地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