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对比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单侧PKP治疗21例(单侧组),行双侧PKP治疗28例(双侧组).结果 本组获随访1~2年,单、双侧组术后各指标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与双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成角畸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单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单一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3-04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科诊治的PKP患者451例,分为单侧和双侧入路组.评价指标: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VAS评分、椎体高度、Cobb角及骨水泥渗漏.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平均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X线曝光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平均椎体高度、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水泥渗漏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入路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单椎体骨折比双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更短、X线放射次数更少等优点,能取得经双侧入路穿刺相似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双侧椎体成形术15例,单侧椎体成形术18例。结果对于行单侧椎体成形术与双侧椎体成形术后的患者随访12~48月,行单双侧PKP术后的指标与术前对比,VAS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单侧与双侧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的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的疼痛,并部分恢复病椎的高度,可改善脊柱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38例(47椎)应用PKP治疗,包括单球囊单侧椎弓根入路组(21例26椎)和单球囊双侧椎弓根入路组(17例21椎).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3.6个月.患者疼痛缓解明显,两组VAS评分、椎体Cobb角度、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侧及双侧人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人路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骨水泥用量均显著大于单侧人路组(P<0.05).结论 单侧及双侧人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相似,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骨水泥用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胸腰椎OVCFs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单侧PKP治疗31例38椎(单侧组)、双侧PKP治疗29例34椎(双侧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和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及椎体高度、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等,评价疗效.结果 6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 ~15(9.6±1.2)个月.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两组VAS评分、椎体Cobb角度、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骨水泥用量均大于单侧组(P<0.05).结论 单侧PKP与双侧PKP治疗OVCFs疗效相似;但单侧PKP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风险小等优点,应是治疗OVCFs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9—2016-03行PKP治疗的8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43例(单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40例(双侧组)。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均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3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时2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椎体高度比值、LAK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取得与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手术相同的疗效,同时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或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 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行PKP治疗的134例(167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组共96例118椎,男32例,女64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7岁.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8例49椎,男13例,女25例;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66.7岁.观察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变化及椎体平均高度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平均手术时间(40±15) min,双侧组平均手术时间(63±24) 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平均每椎体注射骨水泥(6.7±2.7) mL,双侧组平均每椎体注射骨水泥(7.2±2.1)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平均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8.47%,双侧组为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取得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KP同样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椎体强化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6—2013-08应用PKP治疗的3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A组)与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强化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2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B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显著低于B组(P0.05)。B组节段性后凸角的矫正及矫正的维持、椎体高度的恢复及椎体高度恢复的维持均优于A组(P0.05)。2组术前椎管内占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B组椎管内占位显著低于A组(P0.05),2组末次随访时椎管内占位都有进一步降低,但仍为B组显著低于A组(P0.05)。2组术前、术后7 d的JOA、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B组的JOA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B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2组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和移位,A组1例出现相邻椎体再骨折再次接受PKP手术治疗。结论和PKP相比,应用PMMA骨水泥强化椎体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获得更好的后凸矫正效果以及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本院OVCFs患者行PKP手术治疗75例,根据入院顺序,单数行单侧PKP(38例),偶数行双侧PKP(37例),同时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随访2年;记录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得到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骨折时间,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术前、术后腰背部疼痛VAS评分,责任椎体前缘、中间高度,局部Cobb角,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骨水泥渗透率和临近椎体再骨折率高于单侧组。骨水泥渗透(8例),合并临近椎体再骨折6例。[结论](1)单侧PKP在治疗新鲜OVCFs疗效方面可以取得与双侧同样满意的疗效;(2)单侧PKP具有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注射量少,骨水泥渗透率、临近椎体再骨折率低等优点;(3)骨水泥渗漏与临近椎体再骨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水泥单侧与双侧分布对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单侧穿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依据骨水泥是否过中线分布分为两组,单侧组12例(12个椎体),双侧组30例(30个椎体),观察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平均高度、局部Cobb角以及术椎、非术椎椎体再骨折发生情况。结果单侧组与双侧组术后及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平均高度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椎椎体再骨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骨水泥是否过中线分布,均可取得有效的临床效果,且并未增加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但单侧骨水泥分布有可能造成强化椎体再骨折;骨水泥过中线分布时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单侧椎板开窗减压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7—2017-06采用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椎管内骨折复位联合PKP治疗的4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结果术中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2例椎体前方渗漏,1例椎间隙渗漏,术后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4(6~12)个月。术后3 d、1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椎管矢状径、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中央高度比值及伤椎后缘高度比值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椎管内骨折复位联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术后椎体形态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比较双侧与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骨质疏松性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PKP,其中单侧入路16例,双侧入路16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脊柱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差异。结果〓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0.1±10.0 min、55.3±12.6 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0,P<0.001)。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生骨水泥侧漏至椎体两侧、椎间盘、椎管、椎体周围静脉丛,未出现患者神经症状加重、瘫痪等临床并发症。术后6个月,单侧入路组脊柱后凸Cobb角为4.8±0.5°、显著小于双侧组8.3±0.8°(t=-14.840,P<0.001),且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VAS评分分别为2.2±0.3分、2.4±0.3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1.886,P=0.069),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ADL评分分别为87.6±2.7分、88.0±3.8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343,P=0.734)。术后6个月,单侧组与双侧组椎体中部高度分别为17.6±1.5 mm、8.0±1.7 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06,P=0.486)。结论〓单侧与双侧入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具有快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等优点;双侧入路在维持矫正椎体后凸畸形方面更有优势,但单侧入路手术时间短,操作过程简单,手术费用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单个球囊单侧穿刺多次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9月采用单侧穿刺入路单个球囊多次扩张椎体后突复位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33例共97个椎体,术后观察疼痛缓解及骨折复位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后凸角(Cobb角)的变化.[结果]患者疼痛视觉模拟数字评分由术前的7.5±1.0降至术后的2.8±0.6,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X线片测量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26.8°±3.4°矫正至术后的11.3°±4.6°,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单个球囊单侧穿刺可多次扩张完成PKP,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疗效满意等优点.可选用于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新鲜和陈旧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行经皮PKP手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LOVCFs)73例(81椎).结果 59例(67椎)获得随访12~35个月,新鲜骨折组较陈旧骨折组ODI指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术后第3天同术后1个月及终末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6).新鲜骨折组骨折复位率82%,陈旧骨折组仅为48%.新鲜骨折组椎体高度恢复值大于陈旧骨折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结论 PKP是治疗急性腰椎OVCFs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慢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也是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行PK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单、双侧穿刺不同分为单侧组(32例)和双侧组(30例)。比较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及渗漏情况、术中X线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影像学指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3个月。骨水泥注入量、术中X线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单侧组均少(短)于双侧组(P<0.01)。术后疼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3例、双侧组7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临床症状。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央高度、Cobb角两组术后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双侧穿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伤椎高度,单侧穿刺术中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时间更短、骨水泥注入量更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胸腰椎OVCF患者(190椎体)根据病情分为单、双侧两组,单侧组78例(104椎体)采用单侧穿刺PKP,双侧组78例(86椎体)采用双侧穿刺PKP。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6个月。无脊髓、神经、血管损伤,无感染及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单侧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均低于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两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穿刺PKP治疗OVCF具有相似的疗效,但单侧穿刺PKP手术时间短、骨水泥用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体位复位联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体位复位联合PKP治疗。手术前后分别测量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患者VAS评分、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椎体高度较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体位复位联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单侧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脆性椎体骨折患者中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单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脆性椎体骨折的临床资料,按统一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临床研究的患者104例,男44例,女60例,按术中途径分为单侧组(手术运用单侧椎弓根途径行PKP治疗的患者)和双侧组(手术运用双侧椎弓根途径行PKP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1年、3年、末次随访进行VAS评分、Cobb角改善、椎体前后缘高度变化等指标对比,评估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单侧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较双侧组少(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椎体前后缘高度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而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Cobb角改善、椎体前后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骨水泥渗漏12例(11.5%),椎体再次骨折5例(4.8%),脑脊液漏2例(1.9%),神经根刺激症状3例(2.9%),均为一过性,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单侧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脆性椎体骨折中长期疗效均安全、满意,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推广,而单侧椎弓根途径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时间较短、创伤相对较少,是更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治疗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77椎),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分析疗效。结果 VAS评分术后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术后高于术前,Cobb角术后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8.2±1.7)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疼痛加重情况。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良好,有效恢复并保持脊柱功能,并发症少,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OVCF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PVP单侧穿刺组(32例)、PVP双侧穿刺组(28例)、PKP单侧穿刺组(27例)、PKP双侧穿刺组(25例)。比较4组间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椎体前缘高度比、住院天数、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结果 1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3个月。手术时间:PVP单侧穿刺组与双侧穿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PKP单侧穿刺组与双侧穿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且PVP两组与PKP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骨水泥渗漏率、椎体前缘高度比:PVP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PKP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PVP两组与PKP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住院天数、手术前后VAS评分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OVCF采用PVP与PKP治疗疗效均满意。PVP手术时间短、费用低,但骨水泥渗漏率偏高,不能恢复压缩椎体高度; PKP骨水泥渗漏率低,利于恢复压缩椎体高度,但手术时间长、费用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