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媛  林鹏  李艳  杨放 《广东卫生防疫》2012,(3):29-31,34
目的通过综合评价总结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者脱失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脱失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近10年来研究现场在我国的公开发表的关于关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影响因素的研究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异质性检验,选定相应的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纳入影响因素的优势比值(OR值)以及其95%可信区间(95%凹)。结果共纳入文献8篇,累积病例2705例,脱失组1311例,维持组1394例,年龄范围在21~59岁,男性2151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8.7%(1858/2705)。家庭关系紧张、与吸毒朋友交往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影响的合并后OR值分别为3.20和2.81(P〈0.01)。结论家庭关系紧张、与吸毒朋友交往可能为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脱失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心理和行为干预,增强社会和家庭帮教系统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无锡市吸毒人群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燕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5):450-452
目的对江苏省无锡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运行1年多以来的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工作组规定的入组标准,收治自愿参加MMT的患者,对受治者进行基线调查和评估。结果在965例中,能坚持维持治疗者904例(93.68%),脱失61例(6.32%);经过MMT后,静脉注射毒品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社会功能有所恢复,与家人关系得到改善,有工作者比例上升,治疗者对MMT门诊的总满意率达98.08%。结论MMT在减少高危行为、降低吸毒危害、减少违法犯罪、恢复家庭和社会功能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美沙酮门诊治疗维持率与用药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东省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用药量与维持率的关系。[方法]用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系统软件,收集35个门诊维持治疗数据整理分析,按国家标准,在治病人为最近1个月来服过美沙酮者,维持率(%)=在治病人÷门诊累计治疗病人数×100。[结果]35个门诊每天病人维持用药量平均44.6ml(27.3~76.9ml);维持率平均64.2%(24.4%~100.0%)。病人的维持率与用药量呈正相关(r=0.377,P=0.028),维持率(%)=36.61+0.59×平均维持治疗剂量(ml)。[结论]广东省美沙酮门诊平均用药量较低,病人的维持率与用药量呈正相关。为了提高病人的维持率,发挥美沙酮的作用,应尽快提高各门诊的药物维持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市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的人口学特征、家庭亲情关爱程度与信任度、吸毒交往特征,分析影响家庭亲情歧视的相关因素,为增大家庭亲情关爱,维持家庭支持功能,稳定吸毒人员在美沙酮门诊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方便抽样对某市150名美沙酮维持入组治疗的吸毒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主要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及结论]治疗人群多以男性为主,年龄主要为中青年人,HIV感染情况严重,相对低收入人群存在明显的家庭亲情歧视情况,该人群的被亲情关爱程度和排斥感与他人交往频率、家人朋友对他们的信任程度及家人的支持密切相关。[建议]加强治疗和教育,保持美沙酮维持治疗率,减少毒品的依赖。为该人群提供就业机会,提倡生产自救,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使其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接受治疗者HIV、HCV和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的感染状况,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南山区美沙酮门诊2008年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303名吸毒者的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受治者的人口学特征、感染状况和不同特征之间感染率的差异。结果南山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中73.88%(198/268)的受治者至少感染HIV、HCV和梅毒3种病毒中的1种,其中HIV的感染率为5.26%(14/266)、HCV的感染率为70.72%(186/263)、梅毒的感染率为7.34%(19/259)。HIV和HCV双重感染率为3.82%(10/262),HIV和梅毒双重感染率为0.39%(1/259),HCV与梅毒双重感染率为4.28%(11/257)。HIV感染率在不同吸毒方式、是否共用注射器、不同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特征受治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注射吸毒(11.4%)和共用注射器者(66.7%)以及小学或文盲者(11.8%)、未婚者(9.2%)HIV感染率较高。HCV感染率在不同吸毒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注射吸毒者阳性率最高为88.6%(70/79)。梅毒感染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深圳市南山区美沙酮门诊接受治疗者HIV、HCV和梅毒感染率略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合并感染率较高,对该人群应加强HCV和梅毒的筛查,积极开展感染者转诊治疗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6.
赵艳霞  韩晖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4):249-250,254
目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效果进行社会学评价,为治疗的推广、制定有效措施和进行合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6年4~12月对所有在襄樊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进行治疗的吸毒者进行追踪调查,进入治疗时进行基线调查,系统治疗3个月后开展自身对照调查。结果50名接受治疗者中,男性40人,女性10人;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45岁,平均年龄33.96岁。接受治疗者社会家庭功能有很好的恢复,与他人容易交流、能够适应周围环境、需要支持或帮助时能够得到家人朋友帮助、承担赡养义务、承担家务劳动的比例分别从治疗前的20%、24%、22%、18%、50%和58%上升到治疗后的48%、56%、70%、62%、72%和80%,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在帮助吸毒者恢复社会功能和家庭功能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初始目的。但仍存在参加治疗比例较低及维持率有待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0名吸毒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率。[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结果]干预一年后继续留在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有136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率从40%提高到68%。与以往单纯进行维持治疗吸毒人员坚持治疗的比率40%(2005年至2006年)进行比较(P值0.01),两种方法产生维持治疗的比率有显著差异。[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和社会功能因素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影响与对策,为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昌市东湖和西湖区2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所有接受治疗者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对象的一般情况及家庭和社会功能等因素。[结果]受治者719人,其中脱失者185人,脱失率为25.7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脱失的危险因素有:男性、年龄偏小、极少帮助家人做家务、很少把烦恼告诉家人、极少从密友处得到支持和照顾以及与邻居关系差;保护因素有:极少偷拿家里财物、因吸毒受到家人责备以及从家人得到的照顾多。[结论]家庭与社会功能越差者越容易脱失,美沙酮门诊除提供美沙酮外,应积极开展吸毒者家庭与社会功能调适,以减少脱失,遏止艾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的行为特征,为在这类人群中更好地开展艾滋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在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715名受治者进行调查。[结果]715例中,男性占86.29%,HIV感染率为3.78%;27.69%与他人共用过吸毒针具,12.17%有多个性伴;最近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23.00%。[结论]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受治者中存在HIV传播的高度危险性,应对该人群进行行为干预和艾滋病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沈汉顶  唐建芬  杨雯  赵怡 《卫生软科学》2011,25(12):823-825
[目的]了解晋宁县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月艮药人员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TP)感染情况,为制定吸毒人员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晋宁县美沙酮门诊2005年6月至2011年5月31日所有服药人员为调查对象,征得被调查人员知情同意后,进行HIV、HCV、TP血清学检测,采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随机抽取10%进行核查,使用SPSSl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321名美沙酮服药人员,其中男性290人,女性31人,HCV阳性率为85.05%,HIV阳性率为52.65%,TP阳性率为2.18%,不同年龄段HIV和HCV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1),30岁一39岁年龄阶段HIV、HCV及TP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9.28%、86.60%和2.06%;不同吸毒方式HCV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01),静脉注射合并口吸者HIV、HCV、TP阳性检出率均分别为54.10%、87.87%和2.30%;不同服药年限HCV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年龄、吸毒方式是影响调查对象HIV阳性检出率的因素,年龄、服药方式及服药年限是影响调查对象HCV阳性检出率的因素;服药年限是影响TP阳性检出率的因素。应继续推进美沙酮维持治疗、安全套发放和清洁针具交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从传播途径上切断疾病的传播与扩散。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原因,探讨与脱失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7年12月-2009年8月收治的138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脱失的相关性。结果脱失率为57.97%,脱失原因因外出务工为主,占41.3%;在婚姻状况、吸毒方式、有无职业、家庭支持态度、文化程度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业、文化程度低、家庭支持程度低、采用注射吸毒、无稳定婚姻可能是导致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保持率,仍然是社会学和医学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阻断HIV静脉传播途径的成效。[方法]采用美沙酮对入组的静脉吸毒人员实施维持治疗工作,且恨据入细人员的毒瘾程度,每人每日给予美沙酮10mL~200mL一次性口服。[结果]经逐年对入组人员进行HIV检测发现,有0.05%的入组人员感染HIV,与静脉吸毒高危人群HIV感染率11.19%相比,其HIV感染程度下降99.55%,与无关联人群HIV感染率1.69%相比,其HIV感染率下降97.04%。[结论]坚持对静脉吸毒高危人群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不仅可以获得戒断其毒瘾的效果,且可以获得切断HIV静脉吸毒传播途径的成效,以达到控制HIV流行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在社区美沙酮门诊治疗的吸毒者的人口学、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特征,为今后开展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2006年10~12月门诊治疗的334名吸毒者为调查对象,调查其人口学、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等信息。[结果]男性占89.2%,女性占10.8%;66.8%的吸毒者近半年以单纯注射方式吸毒;7.8%的人近3个月有多个性伙伴;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2.3%;HIV感染率2.1%,HCV感染率60.2%。[结论]接受美沙酮治疗的吸毒者存在感染HIV高危行为,建议加强门诊治疗,同时进行行为干预和相关的艾滋病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美沙酮维持治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阻断艾滋病病毒经注射吸毒途径传播的干预措施之一,其在降低犯罪率、控制毒品市场等方面被证实具有显著效果[1]。盐城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于2008年10月正式开诊,开辟了吸毒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的新途径。为进一步了解吸毒人群现状、提高维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这一在其他国家较成功的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在中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营造个旧市社区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支持性环境,提高个旧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运作能力,针对目标人群及其家属的需求开展心理干预活动,以配合美沙酮门诊工作,并促进不同技术手段之间的整合。[结果]为个旧市药物滥用者和吸毒人群搭建了平台,减少毒品危害。[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不仅仅需要医疗、药物的支持,还需要心理干预小组活动、家庭联谊会和心理咨询等活动的支持,这是促进主要利益群体更大程度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展和推广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之前应给予充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MMT受治者艾滋病KAP及综合干预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通过较长时期或长期服用美沙酮口服液来治疗吸毒者的海洛因成瘾,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行为干预等综合措施,以达到减少毒品危害和需求,最终达到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目的。为了解美沙酮门诊受治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及综合干预需求情况,我们选择2家开诊一年以上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对受治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受治者艾滋病KAP水平及综合干预需求情况,为指导我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开展受治者艾滋病防治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无锡市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偷吸率及其原因、时间分布,探索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江苏省无锡市美沙酮维持治疗社区门诊的病人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偷吸状况与人口学特征、治疗期间服药的相关情况以及家庭、社会功能情况等因素间的关联性. [结果]被调查的570名患者中,53.O%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偷吸现象,偷吸时间主要集中在刚开始服药的两个月之内.经过分析,患者的性别、治疗时间、患者与配偶之间的关系及其心理状况对其偷吸均有影响. [结论]应该重视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偷吸现象,综合采取家庭及社会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保持性. 其原因、时间分布,探索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江苏省无锡市美沙酮维持治疗社区门诊的病人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偷吸状况与人口学特征、治疗期间服药的相关情况以及家庭、社会功能情况等因素间的关联性. [结果]被调查的570名患者中,53.0%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偷吸现象,偷吸时间主要集中在刚开始服药的两个月之内.经过分析,患者的性别、治疗时间、患者与配偶之间的关系及其心理状况对其偷吸均有影响. [结论]应该重视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偷吸现象,综合采取家庭及 会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  相似文献   

18.
张雍  李革  彭传轮  彭琦  窦贵旺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679-1682,1687
[目的]了解重庆市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保持情况及其影响脱失的主要因素。[方法]于2008年8月~2009年1月,应用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3个美沙酮门诊的300名参与治疗的服药人员进行调查访问分析其社会人口学、药物滥用情况、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探讨影响维持治疗的主要因素。[结果]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者脱失的主要原因是外出他地和偷吸毒品,保持的主要原因是源于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杜绝与毒友继续来往。此外,门诊医生的积极干预也是提高保持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针对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不同因素对参加者开展多元化干预服务模式,以提高维持治疗的保持率。  相似文献   

19.
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144名在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沙酮门诊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已退出治疗的脱失组和服药时间超过6个月的维持治疗组,分析治疗人员脱失和保持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违法和偷吸(52%)是造成脱失的主要原因,吸毒量少(t=-2.199,P〈0.05)、药物滥用单一者治疗依从性差(χ^2=9.354,P〈0.01),而依从性较好则源于良好的药物疗效和较好的社会支持(χ^2=29.284,P〈0.01)。结论临床上对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强调普遍性干预原则和实施综合防控的措施能有效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和转介服务,对吸毒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减少吸毒人群HIV感染及传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艾滋病防治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了中澳项目基线调查至2010年综合干预数据、潋江县艾滋病网络直报痰晴数据,用Excel2003、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干预前后对比,对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行为改变显著,吸毒人群中HIV阳性检出率由1996年的53.33%下降到2010年的11.96%,特别在实施综合行为干预2年后出现明显的下降。[结论]潋江县吸毒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普遍提高,高危行为得到控制,HIV阳性检出率明显下降,对吸毒人群开展综合干预工作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