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台  杨延玲  徐光华 《陕西中医》2006,27(10):1236-1237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汤配合综合疗法治疗重症肝炎倾向疗效。方法:将111例重症肝炎倾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汤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综合疗法。结果:治疗组重症肝炎发生率14.92%,对照组重症肝炎发生率46%,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清热解毒汤配合综合疗法治疗重症肝炎倾向作用明显,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重症肝炎倾向的病死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高胆红素血症期。  相似文献   

2.
滋补肝肾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宜强  张书文 《中医杂志》1997,38(7):416-417
笔者以滋补肝肾,扶正祛邪为大法,研制成乙肝康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有很好改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根据1990年上海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标准,130例均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8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47例。随机将13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  相似文献   

3.
柔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笔者采用自拟柔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46例 ,疗效较好 ,并与用西药治疗的 37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46例中 ,男 31例 ,女 15例 ;年龄 2 3~ 5 9岁 ,平均年龄 31.5 4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2 1年 ,平均6 .72年。对照组 37例中 ,男 19例 ,女 18例 ;年龄 2 1~ 5 3岁 ,平均 37.36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2 3年 ,平均 7.3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无差异 ,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参照 1995年北京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拟定。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4.
肝炎后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病.笔者1998~2003年采用软肝片治疗43例,并与40例常规治疗对比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83例患者均符合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标准,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38~65岁,平均(52.8±9.6)岁;病程3~18年,平均(7.8±5.7)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8~70岁,平均(51.4±9.8)岁;病程3~20年,平均(8.1±5.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修中建 《中医研究》2002,15(6):27-28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 ,多发于青年未婚者。笔者近年自拟白芍香附止痛汤 ,重用白芍和香附治疗痛经 4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76例全部为本院门诊患者 ,以大学生、研究生为主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6例 ,平均年龄 1 9.5岁 ,最小 1 5岁 ,最大 3 0岁 ,病程 1~ 3年 ;对照组 3 0例 ,平均年龄 1 9.3岁 ,最小 1 4岁 ,最大 3 0岁 ,病程 1~ 3年。1 .2 临床症状按照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痛经的诊断标准及其划分的病情严重程度 ,治疗组 46例中 1 3例属重度 (行经期或在其前…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4年8月一1997年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清开灵治疗肝性脑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临床共选择42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1例,男儿例,女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原发病急性重型肝炎4例,亚急性重型肝炎8例,肝硬化9例。对照组ZI例,男12例,女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6岁;原发病为急性重型肝炎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5例,肝硬化12。两组病例的原发病的诊断符合199O年(上海)第6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第3版内科学教材关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肝性脑病的诊断及分期标准…  相似文献   

7.
急性肝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运用自拟五味肝炎汤治疗急性肝炎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6例,均来自门诊,全部符合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黄疸型40例,无黄疸型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5~45岁;病程2~50天;总胆红素12~150umol/L;ALT85~982u/L。对照组中,黄疸型35例,无黄疸型5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8~43岁;病程7~40天;总胆红素14~136umol/L;ALT76~730u/L。两组间的型别、性别、年龄、病程、总胆红素、ALT,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有较好的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1994年2月开始,采用乙肝康胶囊配合常规方法治疗乙型肝炎60例,并与同期应用常规治疗病例60例随机对照比较,现将120例资料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20例慢性肝炎均符合1990年上海第六届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予干扰素针剂、阿糖胞苷针剂、维生素C片、肌苷片等常规保肝、抗病毒、支持疗法治疗,治疗组60例除用上述常规治疗外,加口服乙肝康胶囊。 治疗组60例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12~69岁,平均36岁,肝炎病程1个月~9.5年,平均4.5年;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42例(其中18例伴有肝硬化),慢性迁延性肝炎18例;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HBeAg阳性  相似文献   

9.
消臌软坚丸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8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消臌软坚丸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3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治疗方法,治疗组(88例)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消臌软坚丸,对照组(45例)予西医常规对症处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影像学、腹水消退时间、不同程度腹水疗效及远期随访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肝功能及影像学结果、缩短腹水消退时间,以及对重度腹水疗效、控制远期腹水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消臌软坚丸对肝炎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定,腹水消退迅速,安全平稳,且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张文  王平安 《陕西中医》1989,10(2):59-60
<正> 我院自1975年至1987年共收治高血压患者79例,均采用了中医辨证论治,收到较满意的疗效,兹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61例,女18例;34岁以下11例,35~45岁46例,55岁以上22例;干部49例,工人14例,战士5例,家属11例;病程1~5年49例,6~10年14例,11年以上16例。高血压病分期及疗效评定标准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总后卫生部1987年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93年4月~1998年3月应用自拟急乙肝合剂治疗急性乙型肝炎232例,取效满意,并与肝炎灵注射液治疗的49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根据1990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诊断标准,确诊急性乙型肝炎281例,随机分为急乙肝合剂组(治疗组)与肝炎灵注射液组(对照组)。治疗组232例中,男152例,女80例;年龄4岁~62岁,平均28.4岁;病程3天~6个月,平均2.5个月;ALT增高者216例,HBsAg阳性者232例,HBeAg阳性者168例,抗—HBc—IgM阳性者232例。对照组49例中,男33例,女16例;年龄3岁~59岁,平均26.6岁;病程2天~6个月,平均2.4个月;ALT增高者46例,HBsAg阳性  相似文献   

12.
笔者1996年共收治慢性乙型肝炎80例,采用中药“护肝抗原丸”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0例病例中,慢性迁延性肝炎4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34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在15~62岁之间,病程1~8年(平均3.8年人按上海1990年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HBsAg均为阳性,血清GPT40~560mmol/L,血清GOT45~420mmol/L。临床症状以两胁胀或隐痛、纳差、乏力等症状为主。对照组40例,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2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7例。2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中药“护肝抗原九”,每次6…  相似文献   

13.
疏肝化瘀汤治疗肝炎肝硬变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以来,笔者以中医辨证为基础,结合辨治肝病的临床经验,以清利湿热、疏肝解郁、行气破血、活血化瘀为组方原则,自拟疏肝化瘀汤,治疗肝炎肝硬变6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6例肝炎肝硬变病人来自本院病房及门诊(治疗组),诊断均符合1995年北京会议所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3例,女性13例;年龄32岁~68岁,平均年龄39.8岁;病程1月~13年,平均病程31月。另选35例肝炎肝硬变病人为对照组。两组基本情况相似,具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们运用苦黄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2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均为1998年1月~1999年1月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苦黄注射液组(治疗组)和门冬氨酸钾镁组(对照组)各60例.诊断依据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缠绵难愈,而ALT长期持续异常,更为临床常见。我们自2000年以来,采用自拟乙肝宁汤治疗乙型肝炎ALT持续异常31例,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肝炎会议修订诊断标准。其中男17例,女……  相似文献   

16.
钟毅  周红  钟灵 《中医杂志》2005,46(2):110-112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胃肠运动变化,探讨肝功能对患者胃肠运动的影响及胃肠舒的治疗作用.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一组单纯给予保肝等基础治疗(单纯组),另一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胃肠舒(胃肠舒组),又一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吗丁啉(吗丁啉组).疗程为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检测.并与20名健康志愿者的MMC对照.结果:与健康志愿者比较,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MMC的Ⅰ相时间明显延长,Ⅲ相时间明显缩短,收缩波幅显著降低(P<0.05).肝功能A、B、C三级患者MMCⅢ相的持续时间及收缩波幅与肝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P<0.05).基础治疗加胃肠舒或吗丁啉治疗后MMC均出现Ⅲ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收缩波幅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单纯基础治疗后MMC也出现Ⅲ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延长、收缩波幅较治疗前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临床观察尚发现,服用胃肠舒的患者其胃肠道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有明显的胃动力障碍,其程度随肝功能恶化而加重;胃肠舒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胃动力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28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致死率最高的病种 ,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重型肝炎较单纯西药治疗能明显提高存活率 ,国内对此已达成共识。笔者采用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患者 2 8例 ,并与用乳果糖治疗的 2 7例作对比观察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两组共 5 5例 ,均为住院患者。治疗组 2 8例中 ,男 2 4例 ,女 4例 ;年龄 2 0~ 6 2岁 ;急性重型肝炎 2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5例 ,慢性重型肝炎 2 1例。对照组 2 7例中 ,男性 2 3例 ,女性 4例 ;年龄 19~ 6 1岁 ;急性重型肝炎 2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3例 ,慢性重型肝炎 2 2例。诊断标准按 1995年 5…  相似文献   

18.
片仔癀治疗病毒性肝炎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于1991年上半年,应用片仔癀胶囊治疗(下称治疗组)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7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治疗组70例中,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7例,急性乙型肝炎7例,甲、乙混合型肝炎4例,非甲非乙型急性肝炎1例,慢活肝35例,慢迁肝2例,慢活肝伴肝硬化14例。  相似文献   

19.
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肝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金弟  于宏 《四川中医》1997,15(1):30-30
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肝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1992~1994年我科住院病人,均为男性。诊断参照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50例,年龄19~45岁,平均38.5岁;病程7个月~3.3年,平均2.5年;HBeAg阳性36例。对照组50例,年龄21~46岁,平均39.6岁;病程6个月~3.1年,平均2.9年;HBeAg阳性3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诊断上均相似,有可比性。〔治疗方法〕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肌着、酵母。血府逐瘀场日1剂,水煎服。方剂组成…  相似文献   

20.
灭澳汤治疗HBsAg阳性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0年10月~1995年10月采用目拟灭澳汤治疗HBSAg阳性150例,并与同期使用灭澳灵片治疗的100例作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参照1984年南宁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及1991年12月天津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肝郁脾虚型、湿热内蕴型诊断标准,选择HBSAg阳性6个月以上,无肝功能损害者为观察对象。1.2一般资料本文将全部病例采取连续序贯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中,男96例,女54例;年龄8~56岁,平均23.0士14.8岁;病程小于2年者104例,2年以上者46例;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