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胆囊结石病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新疆维吾尔族胆囊结石病患者(维族胆囊结石组)、20例汉族胆囊结石病患者(汉族胆囊结石组)及20例新疆维吾尔族经B超诊断无胆石症患者(维族非胆囊结石组)的临床资料。采用日本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仪器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 A)、载脂蛋白B(apo B)指标。结果:1维族胆结石组血清TC、TG、HDL、LDL、Apo A、Apo B较汉族胆结石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维族胆囊结石组的TC、TG、LDL、Apo A、Apo B水平高于维族非胆结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水平低于非胆结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维族胆囊结石组女性患者的TC、TG,LDL、Apo A、Apo B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水平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胆囊结石病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族,汉族胃癌临床病理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德银 《新疆医学》1995,25(3):141-142
本文对新疆喀什地区384例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和汉族胃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维族胃癌的高发年龄在41~50岁,占38.71%,其次是50岁以上,占34.76%。(2)维族胃癌的平均发病年龄47.2岁,较汉族提前4.09岁。(3)胃癌的发生部位,维族以贲门胃底多见,占41.57%,较汉族高18.31%(P<0.01)。汉族胃癌以胃窦部多见,占56.19%,较维族高18.20%(P<0.01)。(4)维族胃癌的性比例为6.75: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3.
胡彦予 《海南医学》2005,16(10):118-119
目的 分析胆结石的理化等性质,了解认识雷州半岛地区居民胆结石的特点。方法 运用非手术中西药物、辅以电针刺疗法,自行排石,淘洗粪便获取胆结石进行化学成份、物理性状、剖面特点、X线拍照显影和病理显微镜检查,以化学成分为主分型。结果 本组93例病者的胆结石,其化学组分以胆红素、钙、胆固醇等为主,物理性状多样,X线拍照能显影,有核心物者9例,核心物以蛔虫残体为主。结论 本地区胆结石若以化学组分来分型,混合型胆结石占48.39%,胆固醇胆结石占43.01%,胆红素胆结石占8.6%。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系多民族聚居区,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甚高。我们从1985年3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日本Olympus,GIF-K2,GIF-P3纤维胃镜检查病人9100例次,检出食管癌108例(检出率1.18%),其中汉族、维族、哈族占106例,其它少数民族2例。106例中发现早期食管癌2例(占1.8%)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就汉族与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食管癌内镜下发病情况及病因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新生  于海  鲁卉娟 《农垦医学》2005,27(3):199-200
目的:探讨喀什地区维族、汉族子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近10年来的本地区2285例维吾尔族、汉族子宫颈活检标本进行统计处理,比较各自的平均患病年龄及病理学特征。结果:维族患者平均患癌年龄较汉族小6.13岁:维族妇女宫颈浸润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汉族。结论:宫颈浸润癌严重危害本地区维族妇女的健康,加强子宫颈癌普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李玲 《新疆医学》1998,28(3):147-150
本文对2401例维吾尔族(维族)、汉族患者的各类血液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类血液病的患病情况从年龄、性别等方面两民族相比均显示有差异。在各病种均有维族低于汉族之趋势。缺铁性贫血及双相性贫血以维族女性发病为最高。急、慢性白血病相比,两民族均为急性高于慢性,其中维族慢淋构成比为10.8%,比国内报道明显为高。  相似文献   

7.
程虹  黄艳春  李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11):1523-1526,1531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与汉族巨幼细胞性贫血(MB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2010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的514例MBA患者,其中维吾尔族138例,汉族376例。分别比较维、汉族MBA患者的患病年龄、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特点,并对维、汉族患者中妊娠期妇女的就诊年龄及患病人数所占的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1)维族患者患病年龄明显低于汉族(P<0.01)。(2)与汉族比较,维族患者中出现头晕、乏力症状者所占的比例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神经系统及其他相关症状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维族妊娠期妇女患病人数所占的比例及患病年龄均明显高于汉族患者(P<0.01)。(4)维族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巨核细胞功能明显差于汉族患者(P<0.05)。结论新疆地区维族、汉族MBA患者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存在明显不同,该地区有关族、汉族MBA的研究结果对疾病的早期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族几种常见肿瘤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吾尔族(简称维族)主要集居在我国西北边陲新疆,在新疆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和天山以北的准葛尔盆地一些绿洲地带,包括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吐鲁番和哈密五地区是维吾尔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新疆人口总数为15 156 883人,而维族人口为7 207 024人,约占全疆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汉族、维吾尔族官颈癌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及子宫颈癌发病机理。方法:应用含有2048条人类全长基因cDNA表达谱芯片,对临床手术切除的3例汉族及3例维吾尔族(维族)宫颈鳞癌组织及自身部分正常宫颈组织标本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站杲:3例汉族宫颈癌组织中有2条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均为表达减少(下调)的基因。3例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有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64条。6例宫颈癌组织中无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但在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3条,4例宫颈癌组织中共同差异表达基因49条。结论;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肿瘤相关基因有关。汉、维族宫颈癌组织中有基因表达的差异,推测汉、维族宫颈癌的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心房颤动患者病因及其民族分布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连续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资料完整的房颤患者363例,分析其病因在各民族间的分布。结果:363例房颤患者中,高血压痛137例(37.7%),冠心病57例(15.7%),风湿性心瓣膜病97例(26.7%).汉族房颤患者255例(63.8%),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分别所占比例41.6%、17.6%、18%;维吾尔族房颤患者108例(27%),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分别所占比例28.7%、11.1%、47.2%;汉族与维族相比,其病因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房颤病人病因分布可能存在民族差异,汉族患者以高血压病为主,维族患者以风湿性心瓣膜病为主。。  相似文献   

11.
作者进行了新疆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和汉族各50例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酯酶(ANAE)活性的测定。结果是:维族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为80.7±8.2%,其中斑点型与弥散型分别为62.3±10.7%和18.4±7.8%。阳性率与反应类型无民族间和性别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单位40岁以上436名健康体检者中52例无典型症状的胆结石。方法:对体检者进行常规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无典型症状胆结石,男性34例,占发病人数的65.3%;女性18例,占发病人数的34.6%。结论:无典型症状的胆结石与饮食、年龄等相关,避免造成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复发转移风险,为临床术后的综合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0年行手术切除的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患者72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CK5/6、Ki-67、E-cad,做出6项复发转移风险评估的基因表达谱分类。结果:72例患者中40岁以上年龄患者56例,占77.78%;浸润性导管癌64例,占88.89%,Ⅱ~Ⅲ级以上高级别者占78%;肿瘤大小:T2以上者61例,占85%;查到脉管浸润65例,占90.3%;有淋巴结转移者52例,占72%;激素受体阳性49例,占76.6%,HER2阳性3+患者13例,占20.3%(13/64)。结论:喀什地区维族妇女乳腺癌有较高的复发风险,激素受体阳性占77.6%,提示本地维族妇女乳腺癌大部分适用于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不同民族同年龄段老年居民血清钙(Ca)、磷(P)、镁(Mg)、铁(Fe)、转铁蛋白(TRF)、碱性磷酸酶(AKP)等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对186例60~79岁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老年人血清Ca、P、Mg、Fe等水平进行了测定,比较两民族间各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汉族血清Ca、P、Mg、Fe水平明显高于维族(P<0.01~0.001),两民族血清TRF、AK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女性血清Ca、P、Mg、Fe水平明显高于维族(P<0.05~0.001),汉族男性血清P、Fe水平明显高于维族,AKP水平明显低于维族(P<0.05~0.001);汉族女性血清P、Mg、AKP、TRF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5~0.001),维族男性血清Fe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新疆和田地区同年龄段维族和汉族老年居民血清Ca、P、Mg、Fe生化指标的差异可能和两民族居民不同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poB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胆结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收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组:维吾尔族79例;正常对照组为年龄和性别与胆结石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者):维吾尔族53例。采用SNa Pshot SNP分型技术进行Apo B基因分型,分析基因型分布在胆结石组和健康组间的差异。结果:Apo B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新疆维吾尔族胆结石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po B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胆结石不相关。但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含量及多中心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血脂与胆结石的关系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我们于1995年~1997年对经手术或B超检查确诊为肥结石的患者进行了血脂测定。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8例胆结石患者中,男34例,女44例,年龄30~76岁,与同期32例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分析,男1之例,女18例,年龄29~75岁。2判定标准和结果甘油三酯(TG)>1.69mmol/L,胆固醇(Ch)>6.0mmol/L为升高。结果胆结石组TG升高者56例,占71.8%,Ch升高考11例,占14.1%;对照组TG升高者14例;占43.8%,Ch升高者3例,占9.4%。经统计学处理TG在胆结石组与正常人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l ymphoma,DLBCL)免疫学亚型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患者中的分布、发病特点及其与免疫学相关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07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维族、汉族DLBCL患者233例,应用免疫组化法,采用Hans和Choi2种免疫表型分型法则进行免疫学分型,观察维族、汉族DLBCL免疫表型分布及与免疫表型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 (1)采用Hans法则对142例汉族DLBCL进行分型,31例(21.1%)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111例(78.90A)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采用Choi法则进行分型,26例(18.30%)为GCB型,116例(81.70%)为non-GCB型。91例维族DLBCL经Hans法则分型后显示20例(21.98%)为GCB型,71例(78.02%)为non—GCB型;经Choi法则分型后显示15例(16.48%)为GCB型,76例(83.52%)为non—GCB型。维族、汉族DLBCL均以non-GCB型多于GCB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LBCL中non-GCB型Ann Arbor临床分期、LDH、B症状、结外侵犯者均多于GC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族、汉族DLBCL均以non-GCB免疫学分型占绝对优势,无民族差异;DLBCL中临床分期、LDH、B症状和结外脏器侵犯与免疫学分型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薄层液基细胞学(LCT)检查方法,比较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发病情况。方法对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1841例汉族、维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妇女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阳性(≥ASCUS)结果进行阴道镜及病理检查,并对各年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液基细胞学检查,在结果≥ASCUS的患者中,汉族为1402(23.63%)例,其中ASCUS:1341(22.60%)例、ASC—H:10(0.17%)例、LSIL:34(O.57%)例、HSIL:10(0.17%)例、SCC/AC:7(0.12%)例。维族:1470(27.89%)例,分别为1375(26.09%)例、11(0.21%)例、48(0.91%)例、22(0.42%)例、14(O.27%)例。阴道镜下取活组织检查,病理学符合率分别为ASCUS:76.32%、ASC—H:66.67%、LSIL(cINI):84.88%、HSIL(CINⅡ-Ⅲ):87.88%、SCC/AC:100%。在年龄组分布中,汉族和维族在241岁组中宫颈病变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维族在〈40岁组中阳性检出率较汉族妇女高,60岁前维族和汉族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在结果CINI组的比较中,汉族和维族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疆宫颈癌发病率在维族和汉族妇女中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开展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检出宫颈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比较新疆781例维、汉族厅局级干部代谢综合征(Mebabab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对781例(男性687例,女性94例)40~70岁来我院体检的维、汉族厅局级干部进行体检调查分析.结果 该人群MS患病率为17.29%,汉族为14.72%,维吾尔族(维族)为23.31%.各危险因素中,腹型肥胖(Obesity,OB)占56.47%,高血脂(Hyperglycemias,HL)占41.23%,动脉硬化(Atherosclerosis,AS)占35.08%,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占31.62%,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占8.83%.汉族腹型肥胖率低于维族(P<0.05).两因素联合比较,OB+AS为21.25%,EH+OB为20.74%,且汉族联合代谢异常率低于维族(P<0.05).三因素联合比较EH+AS+HL为8.58%,HL+AS+OB为11.14%,且汉族联合代谢异常率低于维族(P<0.05).结论 新疆汉族MS的患病率与全国其他城市相当,但维吾尔族患病率稍高;新疆维族表现出以腹型肥胖为主的特征性的MS,腹型肥胖被认为是新疆维族MS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各类肿瘤病理构成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1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住院首诊且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资料,统计汉族和维吾尔族各类肿瘤发病年龄、性别、部位的构成特点。结果212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中,良性肿瘤占731.5%(1553/2123),恶性肿瘤占268.5%(570/2123)。其中汉族男性625例,汉族女性651例,男女之比约为1∶10.4;维吾尔族男性414例,女性433例,男女之比约为1∶10.5。汉族和维吾尔族良性肿瘤患者就诊年龄均以30∽39岁最多,分别占145.0%和116.8%。在570例恶性肿瘤中,鳞状细胞癌最多见,为248例,且男性多于女性,汉族与维吾尔族60岁以上的人群分别占544.6%和496.6%,以舌部最高发。在368例涎腺肿瘤中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最多见,维吾尔族占50.00%,汉族占463.4%;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居多,维吾尔族占147.5%,汉族占130.0%。在184例其他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中汉族与维吾尔族均以神经鞘瘤多发。恶性肿瘤汉族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居多,占273.8%,维吾尔族以基底细胞癌居多,占178.3%。结论新疆地区,重视口腔颌面部肿瘤是≥60岁老年人恶性肿瘤防治的重要任务;需要加强汉族和维吾尔族鳞状细胞癌和小涎腺恶性肿瘤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