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疗效.方法我院10~17岁弱视患者76例,113只眼,在训练师规范化管理与指导下采用综合法治疗弱视,对其疗效做统计分析.结果113只弱视眼中屈光不正性弱视57眼,治愈40眼(70.18%);屈光参差性弱视36眼,治愈17眼(47.22%);斜视性弱视12眼,治愈2眼(16.67%).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高(P<0.05).按年龄分析,10~12岁组54例87眼,治愈59.77%(52眼);13~17岁组22例26眼,治愈42.33%(11眼),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13~17岁组进一步分析,其疗效与注视性质、弱视程度有关.结论(1)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患者,不应轻易放弃治疗,只要坚持治疗,治愈可能性是很大的.(2)应争取家长理解与支持.(3)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力争弱视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单眼弱视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9~18岁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单眼弱视患儿126例(126只眼),经综合疗法治疗弱视,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依从性及年龄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单眼弱视126例(126只眼)基本治愈率56.35%(71/126),有效率30.95%(39/126),无效12.70%(16/126),治疗总有效率为87.30%(110/126)。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最好,与斜视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不同程度弱视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心注视者疗效高于旁中心注视者,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单眼弱视疗效较好,应予积极治疗,其疗效与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依从性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单眼弱视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10~15岁大龄儿童单眼弱视患儿67例(67眼),经综合疗法治疗弱视,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大龄儿童单眼弱视67例(67眼)治愈率(包括基本治愈+治愈率)为58.21%(39/67),进步26.87%(18/67),无效14.92%(10/67),总有效率为85.07%(57/67)。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的治愈率分别为71.74%、33.33%和0%,不同类型弱视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弱视、中度弱视和重度弱视的治愈率分别为85.71%、57.14%和27.27%,不同程度弱视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龄儿童单眼弱视疗效较好,应予积极治疗,其疗效与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密切相关,屈光参差性弱视、弱视程度轻及中心注视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19例(579眼)弱视患者,初诊时经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每半年至1年重新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辅以红光闪烁、光栅、后像、光刷治疗,单眼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者辅以遮盖治疗、7岁以上大龄儿童不接受遮盖治疗者给予药物压抑并配合思利巴口服3个月。结果319例(579眼)随访平均5年(3~7年)。基本治愈530眼(91.54%),进步49眼(8.46%)。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开始就诊时的年龄、弱视的程度、注视性质、依从性有密切关系,即弱视程度越轻、年龄越小、依从性越好效果越好,中心注视者疗效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者。结论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采用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143只眼)临床基本治愈的弱视患儿进行3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经散瞳验光矫正视力下降至〈0.9者为弱视复发。结果弱视复发率为26.6%,屈光参差性和斜视性弱视复发率明显高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并显示弱视程度越重,复发率越高,旁中心注视弱视复发率高于中心注视性弱视。结论儿童弱视复发与弱视的类型、程度及注视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12岁以上大龄儿童弱视治疗效果,探讨视觉发育期后视觉可塑性。方法收集在我院门诊就诊的3岁~17岁弱视患者65例,3~12岁为A组共35人,〉12岁为B组共30人,之前均未进行过弱视治疗。观察大龄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及注视性质等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B组基本治愈为16眼(53.3%),治愈时间平均2.4年。两组在治愈率和治疗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过视觉发育期的大龄弱视患儿经过合理治疗,仍有可能获愈,故对年长弱视儿童也不应轻易放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综合疗法治疗的疗效观察。 方法:儿童弱视326例485眼,根据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注视性质、屈光状态,采取遮盖、压抑、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光刷、同视机治疗。 结果:视力增进2行或2行以上者483眼(99.6%);其中治愈381眼(78.6%);无效2眼(0.4%);总有效率99.6%。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提高了有效治愈率,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中心注视疗效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两组治愈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类弱视中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佳,形觉剥夺性疗效最差。 结论:综合治疗儿童弱视是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见效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弱视是一种严重阻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眼病,若能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对防止致残十分重要。从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们采取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183例268眼,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计183例268眼。其中男103例,女80例;3~7岁81例,8~10岁86例,11~14岁16例;斜视性弱视106眼,屈光不正性弱视111眼,屈光参差性弱视51眼;轻度弱视98眼,中度弱视116眼,重度弱视54眼;中心或相对中心凹注视237眼,旁中心注视31眼。治疗方法:所有患儿滴1%阿托品眼药水,验光配镜后均采取以下方法治疗:1遮盖法:单眼弱视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功率氦氖激光在儿童弱视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86例146只弱视眼采用低功率氦氖激光联合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激光每日照射弱视眼3min,连续治疗20d,观察疗效。结果低功率氦氖激光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基本治愈率为50.68%,有效率85.62%。其中不同年龄弱视中以3-6岁组疗效最好(77/83),不同类型弱视中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好(93/104),不同程度弱视以轻度弱视疗效最好(87/105),不同注视性质弱视以中心凹注视疗效最好(80/86),不同近视力弱视以近视力为1.0疗效最好(109/126)。结论低功率氦氖激光可缩短弱视治疗的疗程,提高弱视患儿和家长的依从性,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156例(228眼),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按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诊断标准,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确诊为弱视且资料完整者156例(228眼),其中男性90例(130眼),女性66例(98眼);年龄3~14岁。屈光不正性弱视72例(144眼),斜视性弱视61例(61眼),屈光参差性弱视23例(23眼)。轻度弱视70眼,中度弱视133眼,重度弱视25眼。中心注视198眼,旁中心注视30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眼肌调节训练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高度远视性弱视的疗效以及对远视屈光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度远视性弱视儿童101例(202眼),其中使用眼肌调节训练联合综合治疗的研究组49例(98眼),常规综合治疗的对照组52例(104眼)。两组分别治疗1年以上,治疗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矫正视力为0.75±0.22,基本治愈率为62.24%(61/98),与对照组的0.54±0.20及23.07%(24/10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3—4岁、5—6岁、〉6岁各年龄层进行分别比较后,发现6岁以下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远视等效球镜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肌调节训练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高度远视性弱视能有效降低远视屈光度,提高弱视疗效,需要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儿童眼部手术后弱视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4例(248眼)经综合治疗并随访2年以上的儿童眼部手术后弱视。按弱视成因分组:斜视177眼、上睑下垂24眼和白内障47眼;按弱视开始治疗的年龄分组:3~6岁95眼、7~9岁86眼、10~12岁67眼;按弱视程度分组:轻度弱视75眼、中度弱视81眼、重度弱视92眼。结果248眼儿童眼部手术后的弱视,治愈134眼(54.03%),好转40眼(16.13%),无效74眼(29.84%),有效率为70.16%。斜视术后弱视治疗效果最好,上睑下垂者次之,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10,P〉0.05),但二者与白内障术后弱视治愈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P〈0.05;χ2=19.76,P〈0.01);弱视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2,χ2=18.23,χ2=45.58,P〈0.01);弱视程度越轻,效果越好,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χ2=17.23,P〈0.01;χ2=35.48,P〈0.01)。结论儿童眼部手术后的弱视尽早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思利巴联合传统综合疗法治疗年长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65例115眼,年龄12~16岁的弱视患儿,按照患者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饭后口服思利巴250mg,每天2次,连续3个月。同时进行传统综合治疗:戴镜,遮盖,压抑,BS-1型或2型弱视仪训练;对照组:只进行传统综合治疗。随访半年,对视力、VEP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矫正视力有显著提高,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达72.6%,而对照组有效率为42.7%;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100潜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利巴联合综合方法治疗年长儿童弱视疗效较佳、疗程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及家庭联合治疗大龄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15岁的大龄儿童73例(113眼),采用医院及家庭联合实施弱视综合疗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3眼中有96眼有效,总有效率84.96%,其中基本痊愈61眼(53.98%)、进步35眼(30.97%)、无效17眼(15.93%)。17例无效眼中,屈光度超过±10.00 D者6眼、斜视伴双眼无同视功能5眼、眼颤者1眼、散光超过4.00 D者2眼、家庭不配合未坚持治疗者3眼。轻、中度弱视的疗效优于重度弱视;中心注视的疗效优于旁中心注视。结论医院及家庭联合治疗大龄儿童弱视能取得满意疗效,需要医务人员、家属和儿童的共同配合。只有充分调动弱视患儿成长环境中关系密切的群体力量,才能提高其治疗效果。因此对大龄儿童的弱视治疗,除科学、系统及规范的治疗外,还应积极地提高家庭支持度。  相似文献   

15.
屈光不正性弱视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相关因素对治疗儿童各类型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影响。方法对336例儿童568眼弱视治疗1~4年,观察不同相关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弱视治愈率:年龄3~6岁组(89.26%)、7~10岁组(74.57%),高于11~13岁组(52.17%)。轻度弱视组(91.23%)、中度弱视组(73.71%)高于重度弱视组(47.06%)。各类型屈光不正性弱视中远视弱视组(89.32%)、散光弱视组(76.68%)高于近视弱视组(48.48%)。结论治疗年龄、弱视的程度、屈光的类别等相关因素和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大龄弱视儿童258例综合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大龄儿童弱视治疗疗效及其因素。方法调查总结2008至201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58人(422只眼),其中10~11岁226只眼,12~13岁126只眼,14~15岁70只眼,通过屈光矫正、遮盖、压抑、红光闪烁、后像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并行2~3年随访观察,观察其疗效。结果 258例大龄儿童弱视的治愈率达65.88%、进步30.33%、无效3.79%。结论综合疗法规范治疗大龄儿童验光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其疗效与弱视的类型、程度、年龄及中心注视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分析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在近视性弱视治疗中的疗效。方法近视性弱视患儿甲、乙两组共112例212眼,甲组62例117眼,年龄4-12岁(5.71±1.78岁),乙组50例95眼,年龄3-12岁(5.96±1.83岁);其中甲组轻度、中度、高度近视眼分别为21眼(17.95%)、67眼(57.26%)、29眼(24.79%),乙组为18眼(18.95%)、55眼(57.89%)、22眼(23.16%)(χ2=0.09,P〉0.05);甲组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眼分别为30眼(23.15%)、64眼(54.70%)、23眼(19.66%);乙组为24眼(25.26%)、54眼(56.84%)、17眼(17.89%)(χ2=0.133,P〉0.05);甲组病例采用短小遮盖+近距离视功能训练;乙组病例采用短小遮盖+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所有病例治疗随访时间17个月,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在近视性弱视治疗中的疗效。结果甲组基本治愈率为39.32%,有效率为43.59%,无效率为17.09%;乙组基本治愈率为47.37%,有效率为36.84%,无效率为15.79%,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1.434,P〉0.05);甲乙两组治疗后轻、中、高度近视眼数分别为:4眼(3.42%)、65眼(55.56%)、48眼(41.03%)和5眼(5.26%)、67眼(70.53%)、23眼(24.21%)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6.734,P〈0.05)。结论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治疗近视性弱视疗效好,同时能更好的减少治疗后弱视眼近视度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弱视综合训练治疗不同年龄儿童弱视效果分析。方法:对196例347眼弱视眼进行综合治疗,3~11岁弱视儿童用10g/L阿托品眼膏进行散瞳检影,11岁以上的儿童进行复方托品卡胺眼液点眼进行散瞳检影验光,复检后配戴合适眼镜,进行弱视综合治疗。结果:在本组病例中从弱视程度与疗效比较,弱视的基本治愈率为70.0%;从患儿治疗弱视的年龄与疗效的比较,基本治愈率为75.5%;从屈光性质与疗效的比较,弱视基本治愈率为78.4%;从患儿坚持治疗的时间与疗效的比较,弱视基本治愈率为61.4%。结论:综合疗法的疗效与弱视的类型、程度、年龄及坚持治疗时间密切相关,治疗时间越早、弱视程度越轻、坚持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9.
感知觉学习治疗弱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知觉学习训练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弱视患者68例96眼,进行感知觉学习训练,每月复查,连续随访6个月,统计该治疗方法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弱视患者3个月和6个月的基本治愈率和有效率,以及对于经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的疗效。结果11岁以上组的患者、重度弱视患者及斜视性弱视患者的疗效相对较差,但该方法较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有明显提高;对于经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仍有明确的疗效,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有效率可达到100%。结论感知觉学习训练与传统的综合治疗方法相比,见效快,依从性好,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难治性弱视,斜视性弱视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对于经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仍有明确的疗效,为弱视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