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洲县洪涝区农村饮水消毒措施李建十(湖北省新洲县卫生防疫站新洲431400)1991年,我县遭受百年未遇特大洪涝灾害。灾区农村最严重的卫生问题为生活饮用水受到污染。为做好饮水消毒,预防肠道传染病,在卫生局的领导下,由120名防疫人员组成24个分队,指...  相似文献   

2.
近10多年来,由于受极端气象因素的影响,全国范围内洪涝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增无减.突然的暴雨引致洪水泛滥,淹没公共设施及住房等建筑物,淹没了农田、房舍、洼地及村庄的厕所、粪池、垃圾堆,造成人畜多,杂物多,大量的植物及动物尸体腐败,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洪涝灾害发生后,要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及时开展有效的消毒是一项极为紧迫的工作.作者经历了1998年特大洪灾和近年来广东地区的多场水灾,现就洪涝灾害卫生消毒的基本原则和应急处理措施作一归纳整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多个大中城市频繁遭遇洪涝灾害,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2016年7月间,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普降特大暴雨,武汉汛情为历史罕见,长江水位多处超过历史警戒线,多个城区出现溃堤和内涝。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消毒除害措施,继武汉市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汶川地震灾后四川省的卫生防病工作,为今后应对类似重大突发事件后的卫生防病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保障组工作档案资料。结果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卫生防病工作采取卫生防病与医疗救援同步、卫生防病关口前移、全覆盖下狠抓防控重点、卫生防病规范化、长期化等几大策略,使卫生防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取得显著成效。结论汶川地震后,四川省的灾后卫生防病工作策略正确、措施有效,值得在今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卫生防病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洪涝灾害使灾区水源、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消毒成为灾后防疫的一项主要措施。本文介绍了灾后开展饮用水、环境和特殊单位等消毒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2006年韶关市洪涝灾害疫情分析与灾后疫情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中旬,广东省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韶关市武江两岸受灾严重。灾区停水、停电,部分灾区的交通、通讯中断。卫生机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灾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尤其重要。根据灾区的既往疫情,现场调查的数据,对韶关市洪水灾后传染病疫情的潜在威胁进行评估,以史为鉴。提出2007年及以后洪涝灾害疫情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刘云红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1):1027-1028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以便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样监测某院临床重点科室医护人员一般手卫生和手消毒质量。结果 2010年监测合格率为89.52%,通过各种措施整改后,2011年监测合格率上升为94.72%。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监督,能有效提高手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8.
付艳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10):984-986
摘要 目的 评价改善环境、新生儿被服洗消流程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等措施对新生儿脓疱疹感染率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某医院产科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脓疱疹院内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同时抽样监测该科室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新生儿被服清洗消毒效果和手卫生依从性等项目在干预前后的数据变化。结果 通过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产科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脓疱疹院内感染率从2014年10.30%降至2015年的2.00%;环境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从72.94%上升至98.21% ;新生儿被服清洗消毒合格率从77.78%上升至98.89%;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从75.00%上升至93.75%;产妇(含家属)手卫生依从性从28.56%提升至85.31%。结论 采取控制病房温度、改善环境卫生、提高新生儿被服清洗消毒质量和手卫生依从性等干预措施,可降低产科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脓疱疹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状况的调查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四川省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现状,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质量。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方法,对实施干预措施前后作比较检查。结果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器械非常缺乏,多数没有压力蒸汽灭菌设备,没有安装紫外线灯,消毒用品比较落后。实施干预措施后,消毒器械及设备的配备情况有明显改善。消毒剂配备率明显提高,中高效消毒剂从9.50%增加到21.08%。实施干预后,医疗机构物品表面消毒卫生合格率达到82.67%,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为88.29%;消毒合格率在干预后有了显著提高。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使用率为75.75%,毁形率为24.75%,使用后基本不消毒。实施干预措施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率上升到96.00%,用后毁形执行率上升到88.00%,用后消毒的执行率达到45.50%。结论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消毒工作存在设备落后,消毒质量低下;实施干预后情况得到改善,消毒质量有所提高,但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发热门诊在诊疗、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对方式与管理措施。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后,自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3月22日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接诊以来,从发热门诊的布局特点、通道管理、就诊要求、消毒措施落实、手卫生执行、人员安排与管理、物资管理、标本管理、医疗废物管理、发热病例上报管理等方面进行应对与管理。结果 截至2020年3月22日,发热门诊共计接诊患者172例次,其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复诊患者39例次;参与发热门诊工作人员40人,无1人发生感染。结论 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采取的发热门诊应对方式和管理措施行之有效,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有效控制院感的发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开展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确定现阶段需要优先控制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指导做好卫生应急准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收集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问题,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安徽省洪涝灾害发生时的风险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使用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分析模型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和判断矩阵,运用专家会商确定判断矩阵的赋值;计算各层权重及总权重,并进行权值排序,得出风险问题顺位。结果 安徽省2016年洪涝灾害风险最大的为食源性疾病,其次为皮肤病,其他风险问题的风险顺位依次为伤害、急性结膜炎、其他感染性腹泻、血吸虫病、痢疾、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霍乱。结论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不同风险问题的风险顺位开展合适的卫生应急准备,从而有效地应对洪涝灾害发生时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通过消毒知识培训、消毒检测调查和建立管理档案、发放卫生合格证等措施,使消毒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某医院环境消毒现状和清洁消毒相关人员消毒知识掌握情况,为提高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卫生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4—9月通过现场采样检测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对某医院环境消毒质量和相关人员消毒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该医院预检分诊点、门急诊(含发热门诊)和住院病区的环境消毒后卫生质量合格率分别为86.67%、95.60%和91.25%。上述部位室内空气、地面、墙面和物体表面消毒后卫生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3.47%、85.56%、92.50%和93.05%。2020年4—6月和7—9月医院环境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4.11%和88.94%。在消毒剂配置方法、消毒顺序、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执行等方面,医务人员正确率高于保洁人员。结论 该医院疫情期间室内外环境消毒质量尚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手消毒依从性。方法建立手卫生干预措施,并用视频监测手段观察干预前后共13个月的各类接触。结果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后手消毒依从性从25.15%上升为88.20%;培训后护理员的手消毒依从性较医生和护士低,夜间护士和护理员的手消毒依从性低于白班(P〈0.01)。结论手卫生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消毒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实习生满意率低的原因,据此制订出相应的应对教学措施。方法年终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即将结束实习的学生中进行调查,分析消毒供应中心2011年实习生满意率低的原因,找出消毒供应中心在实习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据此制订出相应的教学措施予以实施,将与1年后的实习生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习生满意度由67%提升至96%,并进入了医院实习生满意度前3名。结论通过落实新的教学措施,突出手供一体、教学互动、个性化教育和双师型人才的理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ICU工作人员不同操作前后的手卫生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现场抽查ICU工作人员不同操作前后的手卫生状况,并在操作后对工作人员进行洗手或手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各项操作后手卫生合格率均明显低于操作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手卫生处置后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处置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洗手+手消毒的手卫生合格率高于单纯的洗手或手消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不同操作后均可使ICU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明显降低,而采取有效的手卫生措施后均可使手卫生合格率明显提高,以洗手+手消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餐饮具消毒合格率的因素,对餐饮具消毒后的污染因素实施人为干预并评价效果。方法 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检测,比较4种消毒方法对餐饮具的消毒效果;检测驻京10家餐饮单位的餐饮具经消毒、摆台后1 h、2 h、4 h和10 h的消毒合格率,分析擦拭、规范洗手和餐饮具存放环境等因素对消毒后餐饮具二次污染的影响,比较采取人为干预措施前后餐饮具合格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对餐饮具的最佳消毒方法为红外线高温消毒;餐饮具类型不同消毒合格率存在差异;随着摆台时间的延长,消毒后的餐饮具合格率逐渐降低。引起二次污染的主要因素为擦拭、规范洗手和餐饮具存放环境,实施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规范洗手程序、取消餐饮具擦拭环节、每餐消毒餐布、采取规范的保洁措施等人为干预措施后,餐饮具合格率由85.68%提高到94.89%。结论 消毒后餐饮具应及时使用或妥善存放,同时需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规范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手术后发生急性眼结膜炎的原因。方法回顾本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23例患眼结膜炎的患者,通过卫生手消毒及环境卫生消毒,用无菌纱布敷眼或金霉素眼药膏涂眼等措施实施后患者预防眼结膜炎。结果用无菌纱布敷眼或金霉素眼药膏涂眼等措施未出现眼结膜炎。结论用无菌纱布敷眼或金霉素眼药膏涂眼可以预防全麻术后患者眼结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奉化市饮食行业餐具卫生消毒质量状况,为加强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用大肠杆菌纸片法,对本市不同规模饮食行业消毒后餐具进行了抽样检测和质量评价。结果 3年里合格率有显著差异,2008年合格率最高;不同规模经营单位餐具卫生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专业消毒餐具提供商消毒餐具合格率最高;不同消毒方式餐具卫生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其中蒸汽或煮沸方式消毒餐具合格率较高。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力度检查的情况下能确保餐具卫生合格,专业消毒餐具提供商有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和专业人员每天可确保执行清洗消毒程序能确保餐具卫生合格,不同消毒方式中以蒸汽或煮沸方式样品合格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聚餐次数越来越多,而大中型饭店更是成为人们聚餐的首选之处,其卫生质量与就餐人群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凉菜间的消毒卫生状况是大中型饭店卫生质量的关键部位,应对其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为了有效地预防食源性传染病发生,于2006年7月对我市市区96家大中型饭店的凉菜间消毒状况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