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应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恶性淋巴瘤合并恶性黑色素瘤,不久前在湘雅医院获得成功。 此例恶性淋巴瘤合并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因右腋下出现新的肿块,于1999年1月到该院治疗。专家会诊后认为,该病应用常规化疗、放疗方法难以奏效,决定对患者行自体外周血  相似文献   

2.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恶性淋巴瘤患者综合性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研究表明,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缓解率,延长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生长因子(rhG-CSF)广泛应用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最近,我们将国产rhG-CSF应用于2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复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获得成功且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自体外周血或骨髓干细胞移植,以MAC或EAC方案预处理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结果:全部病例移植后重建造血,已无病生存5~26个月.结论:自体外周血(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放)疗对高危、复发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恶性淋巴瘤经CHOP方案等化疗或局部复发病灶放疗达CR或PR后,实施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观察大剂量化(放)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22例恶性淋巴瘤实施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放)疗后均为CR,所有患者的骨髓抑制均迅速恢复,未发生严重出血、感染及治疗相关死亡,平均无病生存期已达26个月.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结合大剂量化(放)疗,对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有较高的CR率及长期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陈幸华  张曦  张诚  高蕾  王庆余  孔佩艳  刘红  高力  彭贤贵 《重庆医学》2007,36(16):1616-1618
目的 探索双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例NK/T细胞淋巴瘤进行双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患者经EOAD Lasp 和EOADL MTX(2.0 g)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CEAC;移植 15d造血重建出层流病房,在造血稳定时采用大剂量IL-2行生物治疗;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移植3个月后出现淋巴瘤细胞骨髓浸润,经VADD Lasp方案化疗无效的情况下再次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MOED MTX(3.0 g);移植 16d造血重建出层流病房;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及造血延迟发生;移植后骨髓完全缓解.患者已存活12个月.结论 双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冰  李濠德 《广州医药》1998,29(6):14-15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包括自体骨髓移植(ABMT)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近年来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法之一。AHSCT作为高危的淋巴瘤患者首程完全缓解(CR)后的强化治疗手段,可明显提高疗效,延长无病生存期。近20年来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护理干预。方法:收集恶性肿瘤20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有19例,最终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均顺利出舱。结论: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恶性淋巴瘤对放化疗敏感,常规治疗可使60%的霍奇金病(HD)和30%~5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得到治愈或长期无病生存,但对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难治性、复发性淋巴瘤疗效则较差.我院采用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10例难治性、复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显示出肯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报告HLA完全相合的同胞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3例;未净化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2例的结果,Allo-PBSCT供者经造血因子动员。Auto-PBSCT患者经联合化疗加造血因子动员。采集CD34^+细胞6.8*10^6-28*10^6/kg,经强烈化疗预处理后回输外周血干细胞,5例患者均造血重建。患者中性粒细胞〉0.5*10^9/L,时间平均1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远期疗效。方法:我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共39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32例,霍奇金淋巴瘤7例,移植前状态:移植前患者达CR1 21例,CR。9例,PR9例。结果:移植后CR32例,PR7例,无移植相关死亡。全部病例随访至2014年2月,随访时间6~105个月,3年以上23例,5年以上16例。1例霍奇金恶性淋巴瘤Ⅳb期患者(病理分型为混合细胞型)移植后11个月出现复发,移植后13个月死亡。1例弥漫大B淋巴瘤移植后6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8例NHL患者分别于移植后21,25,26,27,31,32,63,83个月死于复发或进展。其余29例存活至今(CR22例,带瘤生存7例),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78.3%(18/23)和;5年EFS为56.2%(9/16);总生存率74.4%(29/39)。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恶性淋巴瘤患者缓解后的巩固治疗比单纯化疗有更好的疗效,对提高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可能有益,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