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连续收治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40例,均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并总结其疗效。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VAS不稳定评分明显降低,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明显增加,平均外展90度外旋明显增加,G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增加,随访显示无复发脱位。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镜下实施Bankart重建手术,可改善预后,促进功能恢复,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行开放手术)与研究组(38例,行关节镜手术)。对比手术前后两组疼痛评分(VAS)及肩关节功能评分(Rowe)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研究组VAS和Row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邢势  张寿  王和杰 《海南医学》2011,22(14):35-3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重建手术对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方法,降低再脱位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60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全麻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采用缝合锚修复肩袖撕裂或Bankart损伤.对照组30例行保守治疗,手法闭合复位后将患肩固定于稍外旋位3周.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 Bristow喙突移位阻滞术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的疗效。方法 我院 1983 年 2 月~2002年1月采用Bristow喙突移位阻滞术治疗 18 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男 12 例,女 6 例,平均随访10.14年(2~21年)。18例患者均有肱骨头Hill sachs病损,其中 11 例 Hill sachs病损占整个肱骨头体积 25%以上。6例患者以往曾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再复发脱位。根据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康斯坦评分、Duplay评分标准评价该手术前、后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程度、日常生活动作、肩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以及肩关节周围肌肉肌力和肩胛下肌功能。结果 Bristow术后患侧肩关节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满意,肩关节前举、外展动作不受限,外旋较术前平均损失14.72°,患者能够顺利进行日常生活工作。术后复发不稳定5例,其中1例由再次外伤所致,4 例为癫患者;螺钉松动、弯曲或断裂 6 例(33.3%),继发性肩关节骨关节炎1例(5.6%)。结论 Bristow喙突移位阻滞术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的总体疗效满意,但对伴有神经系统疾病和情感性格障碍的患者,术后不稳定的复发率较高,应予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5.
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带线锚钉内固定修复盂唇损伤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与方法。方法:本组21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标准,术前评分平均(22.3±4.1)分。全部采用肩关节镜下可吸收带线锚钉内固定修复盂唇损伤。术后肩肘固定带固定患肩4~6周,按规定程序进行康复锻炼。结果:经3~18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术后UCLA评分平均(32.3±2.6)分。优(34~35分)11例,良(28~33分)7例,中(21~27分)3例,无差病例。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患者主观满意度:均较满意。结论:肩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带线锚钉内固定修复盂唇损伤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带线锚钉内固定修复盂唇损伤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与方法.方法:本组21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标准,术前评分平均(22.3±4.1)分.全部采用肩关节镜下可吸收带线锚钉内固定修复盂唇损伤.术后肩肘固定带固定患肩4~6周,按规定程序进行康复锻炼.结果:经3~18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术后UCLA评分平均(32.3±2.6)分.优(34~35分)11例,良(28 ~ 33分)7例,中(21 ~27分)3例,无差病例.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患者主观满意度:均较满意.结论:肩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带线锚钉内固定修复盂唇损伤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Bankart术治疗肩关节前脱的疗效和治疗体会。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11月以来,我科42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锚钉在关节镜下行Bankart术,术前术后均采用Constant~Murley进行评分。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0~36个月,平均13.9个月,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与关节腔积血等并发症,术后Constant~Murley分值为94.5±2.5,较术前77.4±4.2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均未再发生脱位,术后恐惧试验(无残存)均显示阳性。结论:在关节镜下行Bankart手术是一种有效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Bankart损伤肩关节镜下重建术对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及术前术后ASES评分与Constant-Murley功能评估.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中信惠州医院收治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男性患者10例.其中左侧肩关节脱位3例、右侧肩关节脱位7例和主力侧受伤8例,均为单向不稳定变应力.均于关节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喙突联合腱转位重建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伴盂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11例接受喙突联合腱转位重建术治疗的复发性肩关节脱位伴关节盂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患者肩关节稳定性及其功能康复情况.结果:①11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出现骨性关节炎,无肩关节再脱位发生,且在术后8个月其喙突转位骨块均与肩胛颈愈合;②11例患者术后终末次随访其Constant-Murley为(91.24±4.69)分、ASES为(92.58±5.36)分、Rowe为(78.47±2.01)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结论:喙突联合腱转位重建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伴盂骨缺损能够显著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降低脱位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行Bankart损伤修复及Remplissage手术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伴Hill-sachs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与关节外科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25例,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29.6±10.0岁(18~47岁),行关节镜下Bank...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偏瘫患患者随机分为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组和肩托治疗组,治疗后6周测定患者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运动功能,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且功能性电刺激组改善更明显,与肩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应用于治疗偏瘫患者的患侧上肢,可改善患侧肩关节半脱位和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治疗前及经过正确的体位摆放、矫正肩胛骨的姿势、刺激肩关节周围固定肌的活动、戴肩吊带等综合康复治疗6周后,进行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肩关节半脱位恢复情况及患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18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后,其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肩关节半脱位恢复情况及患肢的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综合康复治疗后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所造成的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肩关节镜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疗效。方法于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4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均接受肩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重建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分析疗效。结果手术前,为患者提供UCLA评分,结果为(21.52±1.06)分;术后再次测评,得分为(34.02±0.05)分;术后再次测评得分结果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85,P=0.000)。结论为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提供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林原  夏春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32-32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58例,GonstantMurley评分(81.2±3.8)分,VAS不稳定评分(6.7±1.5)分;所有患者均于关节镜下,利用金属缝合锚钉行Bankart重建手术治疗,术后按照程序展开康复治疗。结果经10-26个月随访,患者均无关节再脱位现象,对于治疗效果均十分满意。术前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为(161.5±12.3)度,VAS不稳定评分(6.7±1.5)分,Gonstant-Murley评分(81.2±3.8)分,平均外展90度外旋角度(58.6±6.8)度;术后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为(173.5±11.8)度,VAS不稳定评分(1.1±0.5)分,GonstantMurley评分(96.7±4.6)分,平均外展90度外旋角度(88.2±5.4)度;患者术后VAS不稳定评分显著低于术前,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与平均外展90度外旋角度显著大于术前,Gonstant-Murley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在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治疗中,于关节镜下行Bankart重建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与肘关节功能,避免了开放性手术创伤大的弊端,可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肩关节脱位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指患者在初次外伤后因损伤的关节囊或盂唇未能及时修复,以后轻微的暴力或日常生活中某些动作,如上肢外展外旋、后伸、举臂等即可导致的肩关节反复脱位。以前脱位多见,约占所有肩关节复发性脱位的85%~95%。20世纪以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及CT、MRI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排技术治疗肩关节骨性Bankart损伤导致肩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关节镜下应用双排单滑轮技术修复骨性Bankart损伤致肩关节不稳的患者16例,术中采用关节镜下双排技术,应用带线锚钉缝合盂肱下韧带及关节囊于盂唇缺失部位。比较术前及术后Rowe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Constant-murely评分、VAS评分。结果 16例术后未出现再脱位、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12~36个月,平均(22.6±3.41)个月。术后Constant-murely评分、Rowe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双排技术修复前下方骨性Bankart损伤所致肩关节前脱位,可有效恢复肩关节前方稳定性,运动功能康复良好,是治疗前下方骨性Bankart损伤引起肩关节不稳的较好方法,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锚钉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5年2月~2010年5月采用钉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5例患者,其中4例是男性患者,1例是女性患者,右侧4例,左侧1例。年龄在23岁~37岁之间。术后随访观察肩关节脱位复发情况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是1年~1年半,5例患者均未发生肩关节再次脱位,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水平4例,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外展外旋受限。结论:锚钉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手术简单,疗效满意,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韩军海 《中外医疗》2008,27(31):175-175
目的 研究Bristow手术方法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方法 取我院1999年6月至2007年6月间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改良的Brisow手术方法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11例的报告.结果 术后10例获得随访一年,效果满意.结论 Bristow手术是一种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绍喜  梁峭嵘 《吉林医学》2012,33(13):2729-2730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所致肩关节脱位中常见的并发症的超声特征,评价超声检查肩关节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急性创伤后出现肩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MRI、肩关节造影或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肩关节脱位中常见的盂唇损伤、肩袖撕裂、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超声诊断都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超声诊断肩关节脱位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病例随访研究总结应用切开Latarjet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2例应用切开Latarjet手术治疗的合并明显肩盂前缘骨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6.0个月。在术前拍摄肩关节X线片以及三维CT以评估术前肩关节骨性关节炎及肩盂骨缺损的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 American Shoulder&Elbow Surgeons’ score,ASES)、Constant-Murley和Rowe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及稳定性。术后即刻拍摄肩关节三维CT以检查移位喙突骨块所固定位置。最终随访时,再次拍摄肩关节X线片和三维CT以评估肩关节退行性变的严重程度和喙突骨块的愈合情况,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以前述3种评分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术前患肢平均主动前屈上举158.2°±28.7°,体侧外旋55.3°±15.2°,内旋达T10水平(T3~臀部);平均肩关节ASES评分77.6±17.5,Constant-Murley评分88.3±12.5, Rowe评分40.2±12.0。最终随访时,无患者出现肩关节复发脱位,肩关节平均主动前屈上举167.7°±12.7°,体侧外旋54.3°±16.5°,内旋达 T10水平(T3~L3),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138,P =0.765, P=0.439);平均ASES评分93.7±9.1,Constant-Murley评分95.6±5.6,Rowe评分96.4±4.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P=0.008,P<0.001)。随访过程中3例患者肩关节退行性改变较术前加重,1例移位喙突骨块不愈合。结论:切开Latarjet手术对合并明显肩盂骨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有效,术后5年随访观察未发现肩关节骨性关节炎显著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