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制红外线高度测量仪在颅脑术后患者脑室引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58),2020年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58),对照组行常规引流及护理,观察组采用自制红外线高度测量仪辅助进行脑室引流,比较2组引流袋入口高度准确率、引流管阻塞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引流袋入口高度准确率高于对照组(χ2 =6.576,P=0.010),引流管阻塞、脑疝、脑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5.949,P=0.015;χ2 =7.004,P=0.008;χ2 =7.017,P=0.008)。结论 自制红外线高度测量仪有助于临床护士精确调整脑室引流袋高度,降低患者脑室引流相关并发症及引流管阻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小组模式对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检测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4月在妇产科门诊首次建立产前检查本(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1 0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小组管理模式。比较2组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自愿咨询率和检测率。 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Z=-6.114,P<0.001; Z=-7.517,P<0.001),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自愿咨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4.853,P<0.001;χ2=43.381,P<0.001;χ2=32.869,P<0.001),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211,P<0.001; χ2=11.940,P<0.001; χ2=60.658,P<0.001)。 结论 对孕产妇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知识教育,可提高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的检测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追踪管理方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追踪管理方案实施前)80例手术室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12月(追踪管理方案实施后)80例手术室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院感管控措施,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追踪管理方案,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卫生情况和2组患者消毒物品配置合理率、切口感染率、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情况。结果 实施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洗手操作正确率、洗手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χ2=9.231,P=0.002;χ2=10.588,P=0.011;χ2=9.231,P=0.002);观察组消毒物品配备合格率高于对照组(χ2=12.973,P<0.001),患者切口感染率、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χ2=7.828,P=0.005;χ2=4.329,P=0.038)。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追踪管理方案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降低手术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风险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风险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质量、患者舒适度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熟练技能、质量控制、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835,P=0.017; t=7.014,P=0.023; t=8.682,P=0.012),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χ2=8.444,P=0.004);观察组舒适度的社会维度、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环境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550,P=0.023)。 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接受风险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舒适度,降低护理投诉率,改善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EARNS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产科门诊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LEARNS模式开展健康教育。比较2组血糖水平及体质量控制情况、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质量控制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2 =6.171,P=0.013;χ2 =9.219,P=0.002;χ2 =9.259,P=0.002;χ2 =9.412,P=0.002),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t=12.972,P<0.001),羊水过多、巨大儿及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 =6.982,P=0.008;χ2 =7.688,P=0.006;χ2 =4.904,P=0.027);2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ARNS模式可明显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血糖及体质量控制水平,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施护预防痔疮患者术后便秘的效果。 方法 选取收治的痔疮术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自然排便率、便秘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3 d内首次自然排便率高于对照组(χ2=32.359,P<0.001),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426,P=0.002),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3.019,P=0.003)。 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可帮助患者排便,是一种痔疮术后预防便秘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GDM产妇9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禁食禁饮处理,即术前禁食8 h,禁饮6 h。干预组则适当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即术前禁食6 h,禁饮2 h。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产妇术前不适反应发生情况、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前血糖水平及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3.136,P=0.002;χ2=4.050,P=0.044),而术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产妇术前不适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13.278,P<0.001;χ2=6.049,P=0.014;χ2=6.944,P=0.008)。结论 减少禁食禁饮时间有利于改善GDM产妇的妊娠结局,减少其术前不适反应的发生,提高产妇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娟 《中国临床护理》2019,11(3):248-250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子宫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入住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术中保温护理模式,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低体温及应激反应的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寒战以及苏醒延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636,P=0.018; χ2=6.111,P=0.013; χ2=6.253,P=0.012);观察组气管拔管的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3.460,P<0.001; t=22.066,P<0.001);观察组术中血糖、心率以及血压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术中保温护理可有效降低腹腔镜下子宫瘤剔除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寒战、苏醒延迟的发生率及应激反应水平,缩短气管拔管的时间以及手术后苏醒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路芳  秦妍  郜媛 《中国临床护理》2022,14(4):225-227
目的 研究预警预控理念下护理干预在预防透析相关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6月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择2020年7月-2021年1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预警预控理念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透析期间低血压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1个月、3个月时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3.910,P=0.048;t=5.020,P=0.02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4.148,P=0.042)。结论 预警预控理念下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初产妇分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产科收治的初产妇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分娩应对能力、分娩知识知晓率,分娩方式及应用药物镇痛、会阴侧切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分娩应对能力评分、分娩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均低于对照组(χ2=8.612,P=0.003;χ2=0.857,P=0.049)。结论 个体化教育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有助于提高产妇的分娩应对能力,提高产妇分娩知识知晓率,能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玲 《中国临床护理》2020,12(5):436-438
目的 探讨患者及家属联合管理模式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建立孕期档案的妊娠高血压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妊娠期间行产科常规指导,观察组实施患者及家属联合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血压控制情况及不良妊娠结局。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合理用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压监测、情绪管理维度的评分及疾病管理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6.140,P<0.001;t=9.721,P<0.001)。观察组剖宫产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9.364,P=0.002;χ2=29.486,P<0.001)。 结论 患者及家属联合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血压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确保母婴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自由体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5月于产科足月分娩的1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技术协助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管理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进行干预。比较2组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情况、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4.379,P=0.036);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9.118,P<0.001);产妇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χ2=10.025,P=0.002);2组产妇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体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会阴侧切率,不增加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且术后采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心脏瓣膜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完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Z=-2.568,P=0.010)。出血以及血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5.473,P=0.019; χ2=4.332,P=0.037)。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061,P=0.014)。 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术后华法林抗凝中,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可视化操作技术在心内科患者疑难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9月-2017年5月传统静脉穿刺手法的75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10月的7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可视化操作技术辅助静脉穿刺。比较2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穿刺耗时、穿刺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静脉穿刺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Z=-5.697,P<0.001);穿刺耗时较对照组短(t=13.096,P<0.001);穿刺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χ2=8.027,P=0.005);患者静脉穿刺满意度较对照组高(Z=-4.141,P<0.001)。 结论 在可视化操作技术辅助下行静脉穿刺,可提高疑难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降低穿刺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穿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动态多元宣教在ICU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动态多元宣教实施前(2016年7月-2017年6月)和实施后(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住于我院ICU的患者家属各40例纳为研究样本,按实施前后分别设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ICU宣教干预,实验组接受动态多元宣教干预,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和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6.706,P<0.001; χ2=4.114,P=0.043),探视制度遵守率、宣教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275,P=0.012; χ2=11.114,P=0.001)。 结论 采用动态多元宣教方式对ICU患者家属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该类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护理投诉率,提高探视管理质量与宣教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递进式健康教育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康复作用。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则予以递进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医疗纠纷发生率、投诉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15.553,P<0.001; t=9.343,P<0.001),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t=20.056,P<0.001)。研究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投诉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6.753,P=0.009;χ2=7.942,P=0.005;χ2=4.074,P=0.044)。结论 递进式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胫腓骨骨折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率,且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与投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