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5年黔东南地区麻疹病毒基因型别和特征。方法 采集疑似麻疹病例临床咽拭子标本,经Real - time RT - PCR初筛为麻疹病毒核酸阳性,使用Vero/SLAM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阳性分离物提取病毒RNA,采用RT - 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编码的634个核苷酸片段,并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 35例疑似麻疹病例中检测到4例麻疹病毒阳性核酸,经分离得到2株麻疹病毒。基因亲缘关系显示2株为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2株麻疹病毒株与H1基因型参考株MVi/Hunan.CHN/0.93/7(AF045212)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7%和98.0%;与H1a基因亚型参考株Chin9322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9.3%;2株H1a基因亚型与往年及本省流行的麻疹病毒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2%~100%和98.0%~100%。结论 黔东南地区2015年分离到的麻疹病毒为H1a基因亚型,与贵州省本土麻疹流行的优势基因亚型一致。  相似文献   

2.
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麻疹流行株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鉴定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麻疹流行株基因型,了解2000--2012年上海市麻疹流行株基因特性。方法 采集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使用Vero-SLAM细胞分离麻疹病毒,使用RT-PCR扩增分离培养阳性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450bp片段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部分流行株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麻疹病毒基因型,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34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麻疹病毒7株,进化树分析显示,6株为Hl基因型,1株为D8基因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D8基因型为上海自2000年开展病毒监测以来的首次外来输入病毒。结论 2012年虹口区麻疹分离株与历年上海市麻疹流行株属于同一基因型,Hla亚型为优势流行株,首次出现D8基因型,为外来输入病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4年鞍山地区麻疹暴发疫情的优势基因型别,并分析其与H1a亚型参考株Chin9322平均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方法采集2014年鞍山市暴发的疑似麻疹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使用WHO推荐的vero-SLAM细胞进行麻疹病毒分离,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麻疹病毒分离株的N基因羧基末端450 bp片段。对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与WHO各基因型参考株基于N基因构建的基因亲缘性关系树,分析麻疹病毒基因型。结果150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26株麻疹病毒毒株,经对分离株的核蛋白(N)碳末端450个核苷酸进行序列测定和亲缘性关系比较,26株麻疹病毒均属于H1基因型的H1a亚型,其中核苷酸和氨基酸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8.2%~100.0%和98.0%~100.0%。结论 2014年鞍山地区麻疹暴发疫情是由麻疹病毒H1基因型的H1a亚型引起的流行,本次流行期内的麻疹病毒几乎是同源的,在病毒的传播过程中几乎不发生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丰台区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春季疑似麻疹爆发和散发患者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分离到的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c末端634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C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共分离麻疹病毒39株,测序后为H1基因型(28株)和D8基因型(11株)。结论丰台区2013年春季麻疹流行株仍属于H基因组,Hl基因型,Hla亚型。此外北京市丰台区首次发现D8基因型麻疹野病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江西省麻疹病毒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掌握江西省目前麻疹病毒流行株的基因特性。方法采用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SLAM)对2008年-2012年疑似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分离到的毒株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基因,并对扩增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与Gen Bank中麻疹病毒各基因型参考株比较并分析毒株变异情况。结果 2008年-2012年江西省麻疹病毒分离株均为麻疹H1基因型,属于我国麻疹病毒的优势株。13株麻疹病毒分离株之间H基因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8.1%~100.0%;与H1基因代表型China93-7的H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7.2%~98.1%;与中国疫苗株沪191株的H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4.8%~95.6%。结论 2008年-2012年江西省麻疹病毒流行株为H1基因型,说明江西省近年来麻疹的流行株仍然是H1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流行麻疹野病毒的基因型。方法2004年5月,青铜峡市某小学发生麻疹爆发,收集了3份病人急性期咽拭子标本和11份血标本,分离咽拭子中的麻疹病毒,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分离到的麻疹病毒核蛋白(N)基因,对扩增后的N基因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分析鉴定基因型。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次分离到2株麻疹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捕捉法检测病人血清的IgM抗体,阳性率为100%;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2株麻疹病毒均属于H1基因型。结论2004年引起青铜峡市麻疹流行的病毒为H1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7-2018年合肥地区麻疹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型别特征,为麻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7-2018年间麻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抽提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N)基因的羧基端450个核苷酸,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Blast比较并作系统发生树分析,确定其病毒亚型.结果 共收集20份咽拭子标本,其中20份(2017年15份,2018年5份)标本成功扩增N基因羧基端序列,序列分析及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17株(2017年12份,2018年5份)为H1a基因型,1株为H1型,1株为D8基因型,1株与疫苗株Shanghai191(U03663)高度同源(同源性>99%).结论 H1a型仍然是合肥市麻疹流行的优势株,偶尔的输入性病例尚未引起新基因型的流行.合肥市需对疑似麻疹病例加强病原学鉴定,及时发现输入性麻疹病例,避免新基因型引起的暴发与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2012—2015年湖北省麻疹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型别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湖北省麻疹病毒流行株基因特点,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5年湖北省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126份,提取病毒核酸,对其中86份核酸阳性标本通过RT-PCR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对病毒基因型别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基因测序定型发现2012—2015年湖北省麻疹病毒基因型主要为 H1a亚型,仅发现一例 D8亚型,2例麻疹病毒疫苗株 A 基因。结论2012—2015年湖北省麻疹病毒主要为H1a基因亚型,首次发现一例麻疹D8基因亚型,存在少数疫苗相关病例。建议进一步加强麻疹病毒基因型别监测,实时了解全省麻疹病毒基因型别变化特征,为中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6~2009年广西麻疹野病毒基因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6~2009年广西麻疹患者的咽拭子标本33份,用EB病毒转化的狨猴淋巴母细胞(B95a)分离到麻疹病毒13株,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分离到的麻疹病毒株中扩增出核蛋白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结果 13株麻疹病毒均属H1基因型H1a亚型。结论 2006~2009年广西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基因型均为H1基因型,H1a为流行优势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山市6例疑似麻疹疫苗相关病例的病原学特征。 方法 采集中山市2014-2015年6例疑似麻疹疫苗相关病例咽拭子样本并提取核酸,采用巢式PCR法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并测序,分析其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参考株、麻疹病毒中国疫苗株沪191(Shanghai191,S191)基因的亲缘关系、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相似度。 结果 6份样本中,2份未检出核酸,4份检出核酸,序列比对结果示3株病毒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均为100%,与S191株相比,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也为100%,属于A基因型;1株病毒与Chin9322-H1a株相比,核苷酸序列相似度为97.7%,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96.6%,为H1a基因型。 结论 3例病例为疫苗株感染,1例为野毒株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