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结合补肾活血汤舒筋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经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7天后,两组均给予钙尔奇,实验组加用补肾活血舒筋方内服。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更快更好(P0.05)。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结合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又快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化瘀接骨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研究组予以化瘀接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疗效、康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肿痛消失时间)、腕关节功能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肿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化瘀接骨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较好,能明显缩短康复进程,提高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外敷的患者为观察组,共25例,单纯使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共27例,根据Gartland-Werlkey评价标准评价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获得成功随访的52例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优7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0.00%;对照组优6例,良13例,可5例,差3例,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70.3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分期辨证内服及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月后腕关节功能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分期辨证内服及外用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在促进骨折愈合及改善腕关节功能优于单纯夹板外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探讨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198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运用手法复位与活血止痛膏外敷,生骨散内服,对照组运用单纯夹板固定与内服骨伤接骨片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后定期摄腕关节正侧位片,了解骨痂生成情况进行对比,8周后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腕关节功能恢复活血中药夹板外固定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单纯夹板固定组(P0.04)。结论:中药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不仅消肿快,而且骨痂出现早、质量高,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同时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伤科壮骨汤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夹板外固定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伤科壮骨汤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效果、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骨代谢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超腕关节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超腕关节外固定,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不超腕关节外固定,比较两组术后骨折固定稳定程度、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术后两组骨折固定稳定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3个月后腕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超腕关节外固定结合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骨折固定稳定程度,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更满意。  相似文献   

8.
王海洲  冯恩辉  陈平 《新中医》2015,47(1):116-118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悬吊牵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骨折对位的维持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则单纯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悬吊牵引治疗,对比整复后、骨折愈合时2组间桡骨茎突高度、尺偏角、掌倾角丢失值,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价2组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后,2组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骨折临床愈合时,试验组桡骨高度丢失值小于对照组(P<0.05);2组尺偏角、掌倾角丢失值相当(P>0.05)。治疗后3月,腕关节评分优良率试验组为85.71%,对照组为62.8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悬吊牵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有效减少桡骨茎突高度丢失,提高桡骨远端骨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壮骨汤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代谢的作用。方法:选取146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1例,观察组75例,2组均采用夹板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给予活血壮骨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素(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2组患者6个月后疼痛VAS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及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BGP、BMP-2升高的幅度更明显(P0.05),而观察组的B-ALP及RANKL/OPG水平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疼痛VAS评分及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2组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壮骨汤方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骨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超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97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支架组(治疗组52例)和小夹板外固定组(对照组45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腕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腕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优良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是值得推荐选择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结合消肿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加用消肿活血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与腕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消肿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缓解疼痛,恢复腕关节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口服.观察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3个月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汤剂口服在促进骨折愈合及改善腕关节功能方面均优于单纯小夹板固定.  相似文献   

13.
王梅  高志朝 《中医正骨》2012,24(5):17-19
目的:探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两种不同外固定方法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184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中药夹板外固定与单纯石膏托外固定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后第4、6、8、12周后摄腕部正侧位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对比,2个月后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中药夹板外固定组优良率亦明显高于单纯石膏托外固定组(P<0.05).结论:中药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优于西药,同时能使患肢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与中药联合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5月-2015年1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选出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手术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外用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水肿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中药内服外用结合起来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水肿的消退和骨折愈合,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结合活血壮骨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骨代谢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法复位结合活血壮骨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BMP及BG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指数、功能活动、自主活动、腕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活血壮骨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骨代谢水平,提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结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结果:复位术后两组骨折固定稳定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3个月后腕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结合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骨折固定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原因,并分析其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8例,分别采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小夹板或石膏组,n=28)、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外固定架组,n=10)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组,n=30),比较三组畸形愈合发生率及畸形愈合和良好愈合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小夹板或石膏组畸形愈合发生率为32.1%,且桡腕关节面移位、掌倾角及尺偏角均明显高于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桡骨高度与小夹板或石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尺偏角与外固定架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畸形愈合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为28.6%,明显低于良好愈合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原因多为关节面不平整、桡骨远端短缩、尺偏角与掌倾角丢失等,临床需采取合理固定方式,以将腕关节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60例,根据任意抽签的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都给予四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复位满意后取万伤接骨膏进行外敷治疗,每7天换药1次。结果:外固定后3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7.5%和87.5%,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外固定后3个月两组腕部的伸屈活动范围都明显高于外固定前(P0.05),同时外固定后3个月治疗组腕部的仲屈活动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增加腕部伸屈活动范围,从而提高治疗优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结合舒腕活血汤患肢熏洗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西药组53例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西药治疗,中药组53例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舒腕活血汤患肢熏洗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并发症情况。结果:中药组优良率94.34%较西药组81.13%高(P 0.05);中药组骨折愈合时间较西药组短(P 0.05);2组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中药组并发症发生率5.66%较西药组20.75%低(P 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结合舒腕活血汤患肢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并可有效加快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医手法治疗结合非手术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骨折,并予中药外敷、内服,其中对照组在手法复位基础上联用纸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在手法复位基础上予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桡骨断端有畸形18例、治疗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功能恢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握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疗效好,但在实际临床诊治中应根据骨折情况及患者需求等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