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探讨温经汤证型内分泌功能失调性月经病的主要证候、病机、预防、治疗用药、临床运用。认为温经汤证型主要症状为月经异常(包括周期异常、经期异常、经量经质异常、痛经、闭经),小腹冷感或痛,口唇干,手足心热。主要舌象为舌质淡黯或夹瘀斑,主要脉象为细脉。并且不同年龄段都可发病。病机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治疗用药强调辨证、结合月经周期。临床运用于多种妇科疾病。  相似文献   

2.
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多样,中医辨证涉及脾肾两虚、瘀热互结、冲任虚寒、寒湿瘀滞、寒湿下注等证型,采用经方黄芪建中汤、桃核承气汤、温经汤、当归芍药散、肾着汤等加减施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温经汤治疗无排卵型功血冲任虚寒血瘀证的作用机制,并从治疗角度反证无排卵型功血冲任虚寒血瘀证与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对30例无排卵型功血冲任虚寒血瘀证患者给与温经汤治疗,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的变化,并与32例正常女性对照。结果:近期临床治愈25例(83.0%),无效5例(17.0%)。治疗后血清E2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明显升高(t=2.535>2.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经汤具有改善无排卵型功血冲任虚寒血瘀证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作用于卵巢,调节孕酮的分泌,纠正月经周期紊乱,促进卵泡成熟、排卵以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温经汤在治疗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丽杰 《光明中医》2005,20(3):20-21
高忠英老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 ,从医 4 0余年 ,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深感老师的理论根基深厚 ,临证时辨证论治精湛 ,方剂学造诣颇深 ,处方用药灵活。我有幸拜高忠英教授为指导老师以来 ,随师临证 ,灵活运用温经汤一方获益良多 ,不揣总结如后。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 ,由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生姜、丹皮、甘草、半夏、麦冬组成 ,原治疗虚寒挟瘀之崩漏症 ,具有温经散寒、养血去瘀之效。高忠英教授在临床中灵活运用温经汤 ,在温经汤的基础上加减用药 ,治疗因冲任虚寒 ,瘀血内阻 ,经气上逆而致的内科病症 ,常获…  相似文献   

5.
温经汤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经汤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义及命名进行讨论,并对该方习用的病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温经汤的病因是妇女在七七之年复因下血数十日不止,病机是瘀阻胞宫,阴血不足,全方的组方意义在于祛瘀温经,滋养阴血,使瘀祛络通,阴血得补。  相似文献   

6.
尉中民教授妇科临证中首推《金匮要略》之温经汤,其认为妇科疾病病因病机应突出"虚寒"二字,冲任虚而生寒,寒凝血滞,滞而生瘀,瘀久则气血两虚,为冲任虚寒兼有瘀血,属虚实夹杂证。临床辨证时,强调在冲任虚的基础上,循寒邪侵袭胞宫之病因;提倡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抓主证,即胞宫虚寒之少腹寒证;既阐发前贤立方精旨又不拘泥于古方,根据虚、寒、瘀三者之轻重缓急,灵活加减运用,并注重方药之间的剂量调配,使经方用于时病。  相似文献   

7.
经方温经汤本为治疗妇科杂病,笔者通过其加减广泛应用于治疗男、女生殖系统疾病。本文介绍了笔者运用温经汤辨治原发性痛经、带下病、产后恶露不绝、女性不孕症及男性少弱精子症的验案,并加以分析。这主要基于生殖系统疾病多为虚寒夹瘀的病理特点,以及温经汤的温经散寒化瘀功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异病同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温经汤出于《金匮要略》,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病机分析:冲任虚寒,实牵及下焦肝肾虚寒,肝肾下焦阳气不足,或寒凝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可出现少腹里急,疼痛胀满;或阴血生化无源,或阴不制阳,虚热内生,出现口干唇燥,月经不调,手足烦热,或者暮后身热等症;其基本病机:阳气不足(虚)-寒从中生(寒)-温通或温化无力(瘀)-瘀滞或阴不制阳(热),故临床中只要疾病的病机符合这一辨证的均可采用该方加减治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主要中医证型流病学分布规律,为其临床辨证论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内科就诊且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历资料299例。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中医证型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179.679,P=0.000)。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在性别(P=0.217)、病程(P=0.804)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年龄(P=0.012)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龄方面:年龄4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依次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40~6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痰瘀互结证;年龄6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为寒湿痹阻证肝肾阴虚证湿热痹阻证肾气虚寒证痰瘀互结证。结论: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证型为寒湿痹阻证,其次为湿热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痰瘀互结证相对较少。年龄可能是影响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型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由下焦虚寒、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而致。温经汤,温经散寒,去瘀行气,配方精当,直中病机,有温经散寒,行气去瘀、益气止痛之效。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温经汤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永华 《河南中医》2005,25(11):6-7
《金匮要略》温经汤是仲景根据女性冲任虚寒兼瘀血内停的病理特点创立的暖宫祛瘀、养血温通之方。温经汤条文中,“病下利”之“利”字当为“血”字;“此病属带下”之意应为经脉之病;立方之意在于温养调经;功用在于祛瘀温通。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温经汤是仲景根据冲任虚寒兼瘀血内停的病机特点创立的温补冲任、温通散寒之方。本文从病因病机、组成、方解及临床运用等方面,介绍了袁红霞教授临床辨证运用温经汤巧妙之处,认为温经汤温补结合,有"欲通先充"、"增水行舟"之意,为温和经水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13.
王陈妮  刘燕 《河南中医》2020,40(2):199-202
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指出,痛风的发生为内外因共同作用所致,肝肾不足,脾失健运,气血虚弱为本,痰湿瘀血内结,外感风寒暑湿之邪为标,属本虚标实证。其治疗痛风以虚实为纲,气血为本,如辨为气血不足者,用参五秦艽汤加减补益气血,祛风散寒除湿;如辨为营卫失调者,用续断丸以益气养荣,补益肝肾;如辨为风湿痹阻者,采用消风饮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如辨为湿热内蕴者,采用二妙散清利湿热,通络止痛;如辨为瘀血痹阻者,采用舒筋散温通经脉,活血散瘀;如辨为痰瘀互结者,采用赶痛汤活血祛痰通络;如辨为劳倦过度者,采用十全大补汤益气补血等。治则明确,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以固护脾胃,调理气血为特点;治法灵活,补虚以健脾补肾,补益气血为主,配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行瘀等攻邪治法;提倡内外兼治,善用中药内服及熨法、雷火针法外治;组方严谨,药物配伍以寒热并用、固护脾胃、重调气血为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王庆国教授临床善用经方,灵活施治妇科经带胎产诸病。王师治疗痛经,依据"痛则不通"的理论,强调着眼于"不通"这一主要矛盾,力主"通则不痛"。分论气滞寒凝两大证型。气滞血瘀证,主以《本事方》琥珀散;寒凝血瘀证,方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汤等,临床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根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前瞻性研究长沙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病状特点、中医证候类型及其诊断要点。方法:在长沙地区选择4家中医院,对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人口学、症候学资料建立SPSS数据库,以频数分析方法研究各症状的分布规律,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探讨各辨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用聚类分析归纳出证候类型及其诊断要点。结果:调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4例,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肝肾亏虚,筋骨不强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寒"、"湿"、"瘀"、"虚"、"热"所致筋骨瘀滞是其基本病理,从病状归纳出肾阳虚、血瘀、寒湿、肾阴虚、肝阴虚、痰浊、湿热、风、脾虚等9种辨证要素,聚类分析出肝肾阴虚、气滞血瘀、阳虚寒凝、湿热郁结等几种主要中医证型。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个多病因的疾病,"瘀"、"寒"、"湿"、"虚"、"热"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因病机因子,其病因病机责之于肝肾之虚和寒、湿、瘀、热之实。肾阳虚、血瘀、寒湿、肾阴虚、肝阴虚、湿热是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的辨证要素。肝肾阴虚证、阳虚寒凝证、气滞血瘀证、湿热郁结证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常见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6.
根据仝小林提出的"郁热虚损"理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虚、损"阶段,络病范畴,其中最为顽固难治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气血虚弱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涉及寒入骨髓,表现为阳虚寒凝血瘀。辨治过程中首控血糖,糖络并治,扶正补虚,助阳透寒。临床应用过程中要"糖络并治"贯全程,扶正补虚要求"衡"。多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本方,寒凝痛显者则加乌头汤。  相似文献   

17.
单兆伟教授为孟河医派传人,其在继承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现代医学知识,创制了芪竹汤和参夏二术汤,疗效明显,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通窍活血汤合方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雪  邹大威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694-2696
偏头痛是临床中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因久病必瘀,偏头痛久病不愈多有瘀血,通窍活血汤是治疗血瘀头痛的古代名方,故以该方为主方治疗偏头痛。另外,偏头痛除血瘀外,常合并气滞、痰浊、寒凝、正虚等病机,所以临床合理运用通窍活血汤合柴胡疏肝散、半夏白术天麻汤、吴茱萸汤、四君子汤、四物汤、大补元煎等方辨治偏头痛,则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冬慈  付正英 《河南中医》2012,32(2):133-134
《金匮要略》中妇人产后血虚里寒腹痛用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气血瘀滞腹痛用枳实芍药汤;产后瘀血内结腹痛用下瘀血汤;产后瘀血内阻、兼阳明里实腹痛用大承气汤,涵盖了妇人产后腹痛虚实寒热的不同证型,临证时当本着勿拘于产后、勿忘于产后的原则,灵活使用这四首方剂,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