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诊治不孕症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346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检查和治疗。结果:346例不孕症中经检查发现,双侧输卵管通畅72人,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203人,其中双侧输卵管通而极不畅53人,双侧输卵管梗阻18人,经插管反复加压注药,通而不畅203人中有151人完全通畅。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手术治疗不孕症为较普通的通液术,其准确性高,可作不孕症病人的首选检查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并探讨两者在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182例,并进行以下分组,89例接受宫腔镜输卵管疏通术组(A组),93例接受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组,比较两组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A组中分为原发性不孕症41例(A1组),继发性不孕症48例(A2组);B组中分为原发性不孕症45例(B1组),继发性不孕症48例(B2组),比较A1组和B1组、A2组和B2组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A组再通率为63.48%,B组再通率91.39%,两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A1组再通率85.30%,B1组再通率为88.89%,两组术后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A2组再通率45.83%,B2组再通率为93.75%,两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能提高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再通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宫腔镜手术.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在继发性不孕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宫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3.
观察不孕症应用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诊治的156例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78例予以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研究组7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腹腔镜予以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情况。研究组术后再通率为92.31%(7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5%(5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再通率94.59%(3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2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症应用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临床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护理。方法:对66例(观察组)近端不通或通而不畅的患者给予抗炎治疗后行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对照组选取同期输卵管通液术患者66例。结果:观察组治愈29例,对照组治愈4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合理的治疗和护理1年后妊娠:观察组29例(43.94%),对照组4例(6.06%),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对输卵管近端不通或通而不畅的患者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下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护理。方法:对66例(观察组)近端不通或通而不畅的患者给予抗炎治疗后行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对照组选取同期输卵管通液术患者66例。结果:观察组治愈29例,对照组治愈4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合理的治疗和护理1年后妊娠:观察组29例(43.94%),对照组4例(6.06%),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对输卵管近端不通或通而不畅的患者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韦晓芳  张甦  杜瑛  黄国英 《临床医学》2006,26(11):31-32
目的 研究输卵管通液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1例患者,经输卵管碘油造影及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证实双侧输卵管梗阻。上述病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及宫腔镜检查或治疗后应用子宫造影通水管行输卵管通液检查,对不通者再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结果 81例术后输卵管通液有122条输卵管通畅,通畅率为76.25%,其中伞端闭锁输卵管积水者通畅率达97.30%,续后的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通畅率提高到86.88%。结论 输卵管梗阻经宫腹腔镜诊治后,通畅率较高,可先行输卵管通液检查,无需常规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50-3451
选择收治的60例输卵管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接受宫腔镜输卵管疏通手术;观察组接受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手术。对比两组输卵管疏通率、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者输卵管再通率。观察组输卵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中继发性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差异较小(P0.05)。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不孕症的疗效显著,尤其是对于继发性不孕症患者而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确诊的7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35例,分别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与常规通液术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妊娠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妊娠患者平均受孕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妊娠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插管输卵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不通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0年期间本院收治的106例输卵管不通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B超引导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插管输卵管疏通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变化,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输卵管通畅者39例,通畅率为73.58%,对照组通畅者32例,通畅率为6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成功宫内妊娠者37例,成功妊娠率为69.81%,对照组成功妊娠者28例,成功妊娠率为52.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异位妊娠2例,发生率为3.77%,对照组3例,发生率为5.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插管输卵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不通的成功率高于B超引导下宫腔通液术,宫内妊娠成功率较高,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确诊的7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35例,分别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与常规通液术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妊娠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妊娠患者平均受孕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妊娠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中西药联合宫腔镜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输卵管近端不通或通而欠畅的患者,给予静脉抗炎治疗一周后改为中药灌肠和中药口服治疗,经期停用。3个月后行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为治疗组。对照组选取同时期的输卵管疏通术病人27例。结果两组病人,术前、术后比较输卵管通畅的病例均增加,但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一年内妊娠情况:治疗组29例(43.94%),对照组4例(14.96%),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药物联合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对输卵管近端不通或通而欠畅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边娇燕  王维香 《临床医学》2010,30(12):79-80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3月选择经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后证实为输卵管阻塞的患者124例,应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行输卵管疏通术。结果 124例患者214条输卵管阻塞,输卵管外周粘连者166条,输卵管外观正常仅管腔阻塞者48条,术后输卵管通畅148条,疏通率69.16%。58条宫角粘连的输卵管插管失败47条(81%),插管疏通失败率较无宫角粘连者明显增高(P0.01)。随访经双侧插管疏通成功者68例,宫内妊娠25例,宫内妊娠率36.7%;插管侧输卵管妊娠5例,输卵管妊娠率7.35%,宫内妊娠明显高于输卵管妊娠率(P0.05)。导管组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导丝组(P0.01),两者输卵管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对输卵管阻塞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影响输卵管疏通和术后妊娠的因素主要是输卵管阻塞的程度及是否有宫角粘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应用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对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单独检查及B超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比较;观察术后输卵管的通畅情况。结果:女性不孕原因主要有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内膜损伤等,且同1例患者往往合并存在多种病因。宫、腹腔镜联合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检查和B超检查。对于输卵管不通患者应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加压通液及疏通术治疗,手术前、后输卵管通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术能早期、直观、准确、全面地了解不孕症在盆腔、宫腔方面的病因,并予以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B超和宫腔镜下通液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不孕患者使用彩色腹部B超和宫腔镜直视下插管通液。结果:36例双侧输卵管通畅,11例双侧输卵管梗阻,73例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结论:B超和宫腔镜下插管通液,简单、安全、准确、无创伤,可作为不孕症门诊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继发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不孕症患者613例中,宫腔镜检查诊断为输卵管梗阻和宫腔粘连患者216例,进行镜下分离和输卵管疏通通液,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使用抗生素治疗及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结果 216例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在宫腔镜诊治的1~4个疗程中,143例妊娠,治疗成功率为66.2%,所有手术经过顺利,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宫腔粘连和输卵管梗阻引起的继发性不孕症应用宫腔镜诊治,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且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对71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观察术后妊娠率。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后,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双侧输卵管插管后畅通率为52.5%,与未进行腹(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后通液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妊娠率63.3%。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OOK导丝用于电视宫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10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告,在电视宫腔镜下对阻塞的输卵管行插管加压疏通治疗,对未能疏通的输卵管进一步用COOK导丝疏通治疗。结果:1101例患者中1555条输卵管阻塞,139条通而不畅:经输卵管插管加压疏通治疗,85条通畅;进一步用COOK导丝治疗,1213条通畅及70 条通而不畅,输卵管的通畅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输卵管插管及COOK导丝用于电视宫腔镜下输卵管阻塞的治疗,能有效疏通输卵管,显著提高输卵管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18.
宫腔镜下COOK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梗阻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COOK导丝疏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83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后诊断为输卵管阻塞采用宫腔镜下COOK导丝疏通治疗.结果:283例患者中发现榆卵管阻塞403条,通而不畅99条,用COOK导丝疏通后395条通畅,通而不畅61条,输卵管疏通率高达78.69%.结论:应用宫腔镜下COOK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梗阻成功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堵塞的疗效。方法选取白山市通济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84例,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采取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通畅率14.3%,部分通畅率54.8%,阻塞率31.0%;观察组通畅率28.6%,部分通畅率61.9%,阻塞率9.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及部分通畅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经2年随访,观察组妊娠率88.1%,对照组妊娠率5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堵塞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424-425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患者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于我院妇产科诊治的不孕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输卵管插管通液,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率、治疗总有效率、妊娠率及术后1年未妊娠输卵管造影再阻塞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未妊娠且输卵管造影再阻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可有效提高不孕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改善输卵管通畅情况,减少患者术后1年未妊娠且造影检查输卵管再阻塞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