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鸡蛋黄与动物脂肪一起放在敞开的容器上在120~180℃加热30~35min,挤压固体,分出液体,将液体冷却至-5~-3℃,用做治疗烧伤的软膏基质或溶剂。本品制作简便、天然物质、抗烧伤烫伤高效。且人体耐受  相似文献   

2.
香油为芝麻科芝麻属植物芝麻Sesamumindicum L.的成熟种子炒制后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能润燥通便,解毒,生肌。在中药烫伤膏中常用来提取药材并作为基质使用[1]。香油中除脂肪油外,还有木质素类化合物,如芝麻素,芝麻酚林,芝麻酚等,这些化合物具有保肝、抗氧化等功效[2]。香油用于烫伤软膏制剂,其多种成分同时也对烫伤起了治疗作用,可以认为香油在中药烫伤膏中起到了基质和药物的双重作用。玉红生肌膏为经验方,由生地、当归、紫  相似文献   

3.
人们正常肝脏的脂肪为肝湿重的5%,各种因素造成肝内脂肪存积,其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患了脂肪肝,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腹泻,肝区不适或隐痛,严重时会发生黄疸、腹水、肝功能衰竭、肝脾肿大或脑病。  相似文献   

4.
麻黄对脂肪细胞脂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麻黄对脂肪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用正常大鼠附睾处脂肪细胞,分别观察麻黄对由14C标记的葡萄糖转化的脂肪合成及由去甲肾上腺素(NE)促进的脂肪分解的作用。结果:麻黄可促进由葡萄糖转化的脂肪合成,并且这种作用与基质溶液的pH值有关;麻黄尚可抑制由NE促进的脂肪分解作用。结论:麻黄具有促进脂肪细胞脂肪合成的作用,该作用不是由麻黄碱所致,其作用机制与胰岛素有类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通络生骨胶囊对体外培养糖皮质激素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成骨和成脂肪双向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地塞米松浓度10-8M诱导MSCs成脂肪和成骨双向分化,以通络生骨胶囊治疗,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脂蛋白脂酶,骨桥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观察MSCs成骨和成脂肪分化的改变.结果:地塞米松10-8M可诱导MSCs成骨和成脂肪双向分化;通络生骨胶囊具有明显的抑制成脂肪分化,促进成骨分化的作用.结论:通络生骨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药效机制,可能是通过对MSCs成脂肪和成骨分化调控的影响而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髌下脂肪垫位于膝前区髌骨及其上方的股四头肌腱以及下方髌韧带两侧,其前界为髌韧带,后界为胫骨关节间隙。髌下脂肪垫为三角形,表面有滑膜覆盖,随膝关节屈伸运动动态改变,脂肪垫内有血管神经丛。劳损和创伤等均可引起脂肪垫的渗出、水肿或出血,从而导致无菌性炎症的发生,造成膝痛。  相似文献   

7.
中药外治法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药物经过配伍可很好地被透皮吸收到体内,发挥局部及全身治疗或保健作用。笔者从上百种中药中筛选出具有消脂减肥作用的药物,经现代分离提纯技术,萃取有效成分配合含促进药物吸收的基质,研制了一种可明显消除腹部脂肪的中药瘦身乳。现将中药瘦身乳治疗肥胖的疗效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林  曾耀英  黄秀艳  宋兵  杨志  姚满林  滕菲 《中草药》2008,39(8):1188-1191
目的分析黄芩苷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的影响,探讨其对免疫系统的作用,阐明其免疫抑制作用机制。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制备淋巴细胞悬液,以不同终质量浓度的黄芩苷预孵育淋巴细胞4 h,再以刀豆蛋白A(Con A)或佛波醇酯类多克隆刺激剂(PDB)诱导小鼠淋巴细胞活化,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结合双色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技术检测CD3 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和中期活化标志CD25分子的表达。结果黄芩苷(10、20、30 mg/L)能明显抑制Con A或PDB诱导T细胞活化分子CD69和CD25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黄芩苷能够明显抑制多克隆刺激剂Con A或PDB诱导的T细胞早期和中期活化,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黄芩苷在T细胞活化过程的信号转导中有抑制作用,从而可以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是一种潜在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辣椒辣素对不同刺激剂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椒辣素(8-甲基-n-香草基-6-nonenamide)是从红辣椒中分离出的辛辣成分。短期和长期应用,对不同类型刺激剂诱导的损伤,均能引起组织的激活,然后脱敏。通过研究辣椒素对不同刺激剂(如气体、化学和辐谢)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调节作用,讨论了辣椒素引起激活然后脱敏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本生药目前一般用作矫味剂、刺激性健胃剂及皮肤刺激剂.我们早就知道这生药的挥发油具有强烈的抑制及杀灭细菌作用,但因为内服毒性较大,故应用较少.随后发现本生药的挥发油,是一种挥发性的抗生素,对革氏阴性细菌或革氏阳性细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其中  相似文献   

11.
正常人肝脏的脂肪只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脂、脂酸等。如果肝内脂肪含量超过了15%或在组织学上超过50%时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可以诊断为脂肪肝。堆积在肝内的脂肪主要含甘油酯和脂酸。由于肝内甘油三酯合成过多,或脂蛋白分泌过少,导致肝内脂肪堆积所致。  相似文献   

12.
适量饮用白酒,就会明白白酒并非一无是处。研究表明,酒精既是一种调味品或刺激剂,也是一种营养料,每克酒精在人体内燃烧,完全氧化后,能发生热量7.1千卡。例如每克淀粉可发热量4.1千卡,葡萄糖仅发3.37卡热量。  相似文献   

13.
滕广帅  白洁 《天津中医药》2022,39(10):1357-1360
炎症性贫血(AI)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西医治疗的根本在于治疗原发病,补铁和/或应用促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应注意权衡利弊,靶向促炎因子-铁调素-膜铁转运蛋白轴治疗和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HIF-PHI)作为新型疗法具有广阔前景,中医采用辨证论治、标本兼治的方法治疗AI,优势显著,本文对AI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AI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外科手术切口的脂肪液化,常见于体态丰满、脂肪较厚和肥胖的患者.实质上是切口处脂肪细胞的无菌性变性、坏死过程中,细胞破裂后脂肪滴流出,在切口内形成一定量液化脂肪并伴有巨细胞反应的一种无菌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术后3-6天腹部切口的皮下局部积液.轻者皮下脂肪分离,呈腔隙状或部分皮肤裂开 重者表面皮肤愈合、皮下呈空腔状或全部皮肤、脂肪层裂开.  相似文献   

15.
消胀汤加非诺贝特治疗脂肪肝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勇谋  赵玉瑶 《中医研究》2005,18(11):44-45
脂肪肝是指肝脂肪过量浸润,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10%,或组织学上8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的一种病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饭后腹胀,疲乏,中上腹或右上腹部隐痛,饭后或运动时尤为明显,大便不规则,可伴便秘和稀便.长期脂肪肝者,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变.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脂肪肝4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四妙勇安汤及其成药脉络宁注射液是临床上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剂,本研究旨在探讨四妙勇安汤稳定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观察连续应用四妙勇安汤16w后家兔主动脉的病理形态、斑块内部成分及炎症因子、基质降解等的变化。结果:模型组斑块呈现大的脂质核心、其上覆有较薄的纤维帽,斑块的主要成分以巨噬细胞和脂肪为主,还含有较少的胶原及肌动蛋白,显示出不稳定斑块的特点;两药物治疗组的主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明显较模型组为轻(P<0.05或0.01),四妙勇安汤在增加斑块纤维帽厚度和肌动蛋白含量、减少脂质核心和MMP-9表达上作用优于辛伐他汀(P<0.01)。结论:四妙勇安汤可通过拮抗炎症反应、抑制基质降解和脂肪沉积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  相似文献   

17.
试述静脉滴注脂肪乳剂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乳剂为高能营养液 ,具有补充人体蛋白质 ,支持营养的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肠道吸收不全 ,手术前后氮平衡失调等 ,但在应用过程中 ,各种不良反应时有发生。笔者对近几年来静脉滴注脂肪乳剂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认为静脉输注脂肪乳剂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配伍禁忌 据文献报道 [1] ,不可将电解质溶液直接加入脂肪乳剂 ,以防乳剂破坏而使凝聚脂肪进入血液。另按广州侨光制药厂生产的脂肪乳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为保持脂肪乳剂稳定状态 ,除可与等渗葡萄糖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配伍外 ,不得同其它药物、营养素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脂肪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乳腺脂肪坏死的钼靶X线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X线诊断油性囊肿2例,肿块和结节10例,星芒状影、斑片状影、索条状影8例,结构紊乱2例,无任何异常X线表现5例;病灶位于脂肪层内11例。病理表现:早期病变为单发或多发灶性脂肪坏死;中晚期病变脂肪坏死灶逐渐吸收,囊壁增厚,纤维化和玻璃样变,坏死灶部分或全部为纤维组织取代。结论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复杂多样,油性囊肿及位于脂肪层内的肿块、结节、星芒状影、斑片状影、索条状影,首先考虑脂肪坏死可能;紧密结合临床可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多段骨折伴脂肪栓塞综合征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严重创伤后24~48h,骨折断端血肿张力过大,脂肪颗粒进入破裂的静脉内引起肺、脑脂肪栓塞的症候群。可表现为呼吸困难、进行性低氧血症、发绀、皮下及内脏出血、昏迷或突然死亡等危急现象[1]。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率与创伤的严重程度及长骨骨折的数量成正比[1],近  相似文献   

20.
膝关节髌下脂肪垫损伤又称脂肪垫炎、脂肪垫肥厚及脂肪垫劳损,系临床骨伤科青壮年男女的多发病。一般认为膝部外伤、劳损或膝过伸畸形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其病变主要是脂肪垫肥大,与角锥形间隙的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