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4-2012年平塘县法定乙类传染病疫情流行情况。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塘县2004-2012年法定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平塘县共报告法定乙类传染病14种,共8 790例,死亡7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0.38/10万,死亡率为2.47/10万,发病率居前三位是肺结核(159.78/10万)、细菌性痢疾(61.51/10万)、乙型肝炎(55.22/10万),其中,农民占75.57%、学生占6.83%、散居儿童占5.90%。结论该县法定乙类传染病主要以肺结核为主,其次是细菌性痢疾、乙型肝炎;重点人群众是农民,其次是学生、散居儿童,是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012年深圳市坪山新区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及重点传染病的流行规律的分析,为今后坪山新区制定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的流行趋势及流行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深圳市坪山新区共发生法定传染病16种3 139例,传染病总发病率为1 003.52/10万,发病数较2011年同期上升了16.9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0种519例,较2011年同期发病数下降了20.03%;丙类传染病共报告6种2 620例,发病率为837.59/10万,较2011年同期发病数上升了29.06%。报告的主要传染病为肺结核病、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梅毒和淋病。最近两年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显著上升。结论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工作,加强预防接种,加强传染病监测及报告管理,降低传染病漏报,积极应对新发传染病,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源汇区2012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源汇区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6种,发病总数1 551例,死亡2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发病率为484.69/10万,与2011年(2 498例)相比发病率下降了37.91%;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1 018例,发病率为318.13/10万,与2011年(1 671例)相比发病率下降了39.08%。丙类发病总数533例,发病率为166.56/10万,与2011年(827例)相比,发病率下降了35.55%。乙类传染病居于前三位的是乙肝、肺结核、丙肝;丙类传染病居于前三位的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结论针对乙肝、肺结核、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等重点病种,以及农民、学生等重点人群,应不断加强监测,有针对性的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源汇区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了解青岛市市南区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特点,掌握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青岛市市南区2011年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青岛市市南区2011年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1 275例,总发病率为232.12/10万;死亡2例,总死亡率为0.36/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8种605例,发病率为110.14/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670例,发病率为121.98/10万。2011年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5起,其中幼儿园3起,小学2起。结论青岛市市南区2012年疾病防控应仍以青少年为重点,重点监测手足口病和猩红热等儿童易患疾病;加大性传播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滦平县5年来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滦平县2007—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9种5 682例,年均发病率为354.75/10万;死亡9例,死亡率为0.56/10万;各年发病率为247.60/10万~439.72/10万,以2011年最高。5年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4种2 855例,年均发病率为178.25/10万,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50.25%;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8种1 919例,年均发病率为119.81/10万,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3.77%;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共报告4种864例,年均发病率为53.94/10万,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15.21%;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共报告4种44例,年均发病率为2.75/10万,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0.77%。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1 761例)、肺结核(1 209例)、乙肝(759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748例)、菌痢(306例),分别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0.99%、21.28%、13.36%、13.16%、5.39%。结论滦平县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大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力度,重点加强对手足口病、肺结核、乙肝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2年日照市东港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日照市东港区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年日照市东港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8种3 496例,死亡2种2例,报告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397.47/10万、0.22/10万、0.06%,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5.83%、58.96%、54.31%。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是:手足口病、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和流行性感冒。发病上升较快的病种是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出血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城区(372.12/10万)高于农村(191.21/10万),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城区(69.58/10万)高于农村(35.77/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农村(11.10/10万)高于城区(3.10/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城区(3.92/10万)高于农村(2.17/10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4.72、47.44、21.95、5.98,均P<0.05)。结论 2012年日照市东港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与2011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传染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肺结核、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等聚集性病例防控仍然是重点防控病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2008-2012年法定传染病流行态势,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兴安县法定传染病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兴安县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12 245例,发病率2008年最低为246.23/10万,2012年最高为1 460.09/10万;死亡34例,年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691.07/10万、1.92/10万、0.3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4 720例,占发病总数的38.55%,年均发病率259.90/10万;丙类传染病6种7 525例,占发病总数的61.45%,年均发病率431.17/10万。分类以肠道传染病(59.76%)为主,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22.96%)、呼吸道传染病(15.08%),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梅毒。结论 2008-2012年兴安县法定传染病流行态势呈逐年上升趋势,手足口病病例数最多,从传播途径看,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是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2—2016年西城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西城区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结果 2012—2016年西城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7 42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63.49/10万,死亡72例,报告死亡率为1.08/10万。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6种11 63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5.09/10万,报告发病率前三位是痢疾、肺结核和梅毒;报告丙类传染病9种25 79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88.40/10万,报告发病率前三位是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2016年流行性感冒报告发病率为92.06/10万,较2015年上升413.44%。按传播途径分,肠道传染病报告居多,报告发病率为391.66/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23.72/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西城区2012—2016年再次报告乙脑、黑热病和斑疹伤寒各1例。结论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虽有下降,但仍将是西城区法定传染病的防控重点;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上升,尤其是流行性感冒,应引起重视;同时应加强对新发、少见传染病的监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周口市近8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周口市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周口市2004-2011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22种271 963例,年均发病率340.32/10万.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为乙型肝炎(134.77/10万)、肺结核(90.96/10万)、手足口病(40.42/10万).结论 2004-2011年周口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呈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态势,发病位居前10位的传染病应成为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布与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哈尔滨市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2年哈尔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0931例,其中死亡94例,报告发病率为297.40/10万,报告死亡率为0.90/10万,病死率为0.30%。其中甲类传染病无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5种,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发病数居前5位的分别是肺结核、肝炎、梅毒、痢疾和猩红热。结论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仍是哈尔滨市今后防治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11.
王军 《职业与健康》2014,(14):1941-1944
目的通过分析天津市西青区11年法定传染病发生及流行趋势,探讨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科学的防病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西青区2002—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2年西青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患者36 072例,11年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52.17/10万。死亡病例26例,死于肺结核21例、狂犬病2例、乙型肝炎2例和甲型H1N1流感1例。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8.95/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2.84/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53.91/10万。2002—2008年其他感染性腹泻为西青区传染病发病率第1位,自2009年始西青区法定传染病中手足口病一直位于发病率之首。结论西青区应将防控工作重点放在肠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等传染病的防治上,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近5年襄阳市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状况,为制定女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8--2012年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襄州区共报告女性法定传染病23种6498例,年均发病率为237.96/10万。2008--2012年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143.25/10万、163.01/10万、165.05/10万、423.12/10万和385.85/10万;死亡16例,年均死亡率为0.59/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16种2617例,丙类7种3881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3669例)占56.46%,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1518例)占23.36%,第3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1140例)占17.54%;发病前5位的疾病为手足口病(116.93/10万)、肺结核(37.35/10万)、病毒性肝炎(37.02/10万)、腮腺炎(12.16/10万)和梅毒(8.64/10万)。发病季节性明显、以0~6岁学龄前散居儿童为主。结论襄阳市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腮腺炎和梅毒是主要传染病,保护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是该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陈志英  李晓娜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74-2375
目的了解舞阳县2011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县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14种2 879例,死亡4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发病率为534.72/10万,总报告死亡率0.74/10万,病死率0.14%。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2 196例,报告发病率407.87/10万;死亡4例,死亡率0.74/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683例,报告发病率126.85/10万,无病例死亡。乙类传染病发病数排在前4位的为乙型肝炎、肺结核、丙型肝炎、梅毒,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97.50%;丙类传染病发病数排在前3位的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98.24%。结论当前乙型肝炎、肺结核、丙型肝炎、梅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是严重危害该县人民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昌平区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昌平区发现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分析。结果昌平区2009年北京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2类19种10541例,未发现甲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为1406.45/10万,死亡病例共报告12例,报告死亡率为1.60/10万,病死率为0.11%;报告发病率较去年上升15.92%,报告死亡率上升131.47%,病死率下降99.72%。2009年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12种4009例,丙类传染病发病7种6532例,分别占全部病例数的38.03%和61.97%。结论昌平区传染病发病病种以肠道传染病为主;人群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地区发病以城乡结合部为主。应加强食品卫生执法力度,卫生知识宣传和计划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可  李小敏  赵宇 《职业与健康》2014,(16):2251-2254
目的通过了解2012年营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利用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营口市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营口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8285例,发病率为341.16/10万,死亡3例,死亡率为0.12/10万。传染病构成以血源及性传播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是肝炎、手足口病、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和梅毒;发病人群以家务待业、农民、儿童、学生和工人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8.65%;男女性别比为1.74:1。结论预防控制血源及性传播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一个时期防治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09-2013年三明市三元区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三明市三元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4 451例,年均发病率为461.41/10万;乙类传染病共报告2 976例,年均发病率为308.5 l/10万.其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最高(49.99%),其次是肠道传染病(30.76%)和呼吸道传染病(16.74%).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154.87/10万)、手足口病(92.88/10万)、梅毒(57.43/10万)、淋病(50.38/10万)和肺结核病(35.97/10万).结论 三明市三元区法定传染病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及呼吸道传染病占主导地位,今后应加强相关传染病的防控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符金鹏  项东  张绍文  高雯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23-1624
目的了解遵化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规律和趋势,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遵化市2011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遵化市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0种2 373例,发病率为318.8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中感染性腹泻(37.25%)、病毒性肝炎(18.71%)、手足口病(16.94%)、肺结核(12.05%)、猩红热(4.09%)发病率居前5位。结论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林晶  冉国友 《职业与健康》2014,(17):2490-2491
目的分析信阳市狮河区2012年梅毒、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狮河区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梅毒、淋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62例,报告发病率25.12/10万,比2011年上升81.18%。2012年共报告淋病病例24例,报告发病率3.72/10万,比2011年下降4.45%。2012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51:1;而淋病报告病例数男性显著超过女性,男女性别比为7:1。梅毒、淋病报告病例集中在20~49岁青壮年人群。结论狮河区梅毒增长迅速,而淋病呈现下降趋势,青壮年人群仍然是性病防治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9.
刘玉清  张涛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46-1747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性病疫情动态,为进一步开展辖区性传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各医疗机构报送的怀柔辖区性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辖区累计报告性病303例,发病率为81.23/10万。全年报告性病5种,其中乙类传染病2种:梅毒182例,发病率48.79/10万;淋病33例,发病率8.85/10万。重点监测疾病3种,其中尖锐湿疣75例,发病率20.11/10万;生殖器疱疹11例,发病率2.95/10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2例,发病率0.54/10万。性病发病顺位从高到低依次为梅毒、尖锐湿疣、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结论 2011年怀柔区性病报告发病率较高,建议主管部门根据性传播疾病的发病趋势制定怀柔区性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光明  王静 《职业与健康》2012,28(5):527-530
目的分析十堰市网络直报以来法定传染病流行现状,为今后预防控制法定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十堰市2004—2010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9种84 559例,死亡16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36.37/10万,死亡率为0.71/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8种39 013例,死亡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69.03/10万。与十堰市1997—2003年比,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上升72.24%。十堰城区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县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以农民、学生和1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较多。实施网络直报以后,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大大提高。结论针对乙型肝炎、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等重点病种,以及农民、学生等重点人群和十堰城区等重点地区,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持续控制十堰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