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春市1987-2004年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1987-2004年长春市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分布特征,为其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长春市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采用ICD-9进行死因分类,采用Excel 20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987-2004年长春市女性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88.25/10万,标化死亡率为89.13/10万,并在女性全死因顺位居第3位;女性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10位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白血病、食管癌、膀胱癌、鼻咽癌;女性平均递增速度最快的是肝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增龄而增高。结论女性恶性肿瘤已成为长春市女性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尤其女性中的肝癌及老年女性人群的恶性肿瘤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1987~2004年长春市居民糖尿病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987~2004年长春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ICD-9进行死因分类。采用Excel2000及SAS6.1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987~2004年长春市居民糖尿病年均粗死亡率为7.53/10万,标化率为6.53/10万,呈上升趋势。女性死亡率平均较男性高0.36倍。糖尿病年龄组死亡率7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期望寿命为73.48岁,男性为72.62岁,女性为75.99岁。结论:糖尿病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必须重视这类慢性病的预防,尤其女性中老年人群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乌海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布特点,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2015—2018年乌海市居民死亡资料,计算恶性肿瘤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顺位及寿命损失指标等。  结果  乌海市居民男性、女性和合计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199.66/10万、122.99/10万和163.02/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16.47/10万、142.68/10万和180.45/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2:1。男性和女性的前3位恶性肿瘤死因均为肺癌、胃癌和肝癌。15~岁组死亡率最低(2.46/10万);而85~岁组死亡率最高(3 042.28/10万)。14岁以前主要恶性肿瘤死因为白血病,15岁以后为肺癌、胃癌和肝癌。恶性肿瘤导致的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占全死因的46.9%,男性和女性中均为肺癌最高;男性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最高是肝癌,女性最高是乳腺癌,其次为宫颈癌。  结论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乌海市居民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肺癌、胃癌和肝癌是严重危害乌海市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死因,也应重点防治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生。应有针对地开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盐城市居民1987~2007年食管癌死亡状况,分析居民食管癌死亡的趋势和特征,为制定癌症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盐城市死因监测点1987~2007年死因登记资料,用Joinpoint回归模型拟合食管癌死亡趋势。[结果]1987~2007年盐城市死因监测点因食管癌死亡6502人,年均死亡率为41.76/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50.33/10万,女性为32.85/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5)。1987年食管癌死亡率为44.22/10万,标化率为47.84/10万,2007年食管癌死亡率下降为37.26/10万,标化率33.04/10万。男性死亡率1987~1998年有所上升,1998~2001年下降,2001~2007年又上升;女性食管癌死亡率1987~1995年上升,1995以后下降。[结论]盐城市死因监测点居民食管癌死亡率较高,21年来总体上有下降趋势,但2007年以来男性粗死亡率又有上升苗头,食管癌仍然是危害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1991~2004年通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通州市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分布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1~2004年通州市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1~2004年通州市居民伤害死亡率为56.0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68/10万,居死因顺位第五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63:1,男性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而女性则相反。伤害的前三位死因是交通事故、自杀和溺水。结论:伤害是通州市居民主要死因之一,应加强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伤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004-2005年广西女性宫颈癌死亡水平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对2004-2005年广西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5年广西女性宫颈癌粗死亡率为2.97/10万,按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进行标化的死亡率为2.81/10万,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构成的3.86%,排列第7位.宫颈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总体呈上升趋势,死亡高峰出现在85-岁组.宫颈癌地区分布差异显著,以凌云县宫颈癌死亡率为最高.30年来,宫颈癌标化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近10多年下降趋势更显著.结论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应加强宫颈癌的综合防治工作力度,将防治工作重点放在中老年人群,同时提高对年轻女性宫颈癌死亡的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7.
朱静鸿  孙继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3):1996-1998
目的:了解1998~2008年长春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特征,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儿童意外伤害死亡提出对应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长春市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采用ICD-9进行死因分类。采用Excel2000及SAS 6.1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长春市1998~2008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年均死亡率为27.30/10万;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在全死因顺位中居第4位,儿童意外死亡死因顺位前3位依次为其他事故和有害效应、机动车车祸和跌落;5岁以下男童意外伤害死亡率较女童高2.16倍;1~4岁组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最高为25.73/10万,占死亡总数的94.23%。结论:意外死亡已成为长春市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需加强该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力度,尤其1~4岁组儿童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2004~2005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特征、分布和对居民健康的危害程度,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广西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以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及去死因寿命表等统计指标分析广西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三间分布特征和去死因寿命表分析心脑血管疾病对居民生命的影响。结果 2004~2005年广西居民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105.40/10万(标化率88.62/10万),占全死因的18.45%,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21.79/10万(标化率105.97/10万)和87.34/10万(标化率69.98/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232.58,P﹤0.00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77.14/10万(标化率63.89/10万),占全死因的13.5%,男性和女性分别为76.86/10万(标化率66.02/10万)和77.46/10万(标化率61.47/10万),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75)。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因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而减少的平均寿命分别为4.23岁和3.48岁。结论心脑血管疾病为广西居民死亡的主要死因,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群的寿命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9.
张益霞  朱爱娅  叶红兵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90-3391,3393
[目的]了解贵州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布情况。[方法]根据贵州省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分析贵州省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结果]2004~2005年贵州省6个死因回顾调查区(县)居民恶性肿瘤2年年均死亡率为75.63/10万,标化死亡率为95.10/10万,在被调查地区居民病伤死因中居第4位。肺癌、肝癌、胃癌、肠癌、宫颈癌依次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前5位。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死亡顺位存在差异,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各调查点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存在差别,恶性肿瘤死亡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上升,75~80岁组死亡率最高。[结论]贵州省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我省居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宫颈癌。  相似文献   

10.
丹东市区2002~2004年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丹东市区居民死因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对丹东市区2002~2004年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丹东市区年平均死亡率为632.54/10万,男性为713.32/10万,女性为553.14/10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01)。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始终保持较高的死亡水平,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由2002年的102.95/10万上升到2004年的142.15/10万;脑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由2002年的80.45/10万上升到2004年的98.22/10万;心脏病标化死亡率由2002年的72.13/10万上升到89.83/10万。恶性肿瘤是三年间寿命损失最多的死因,其次为损伤和中毒以及脑血管疾病。结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是丹东市区的主要死亡原因,今后应重点防治恶性肿瘤、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宁市兴宁区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当地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导出2008~2010年南宁市兴宁区死亡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2008~2010年当地居民年粗死亡率分别为459.14/10万、482.04/10万和587.6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2.99/10万、465.26/10万和562.75/10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导致居民死亡前5种因素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4种,占全死因构成的78%,主要病种有: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004-2005年广西女性宫颈癌死亡水平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对2004-2005年广西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5年广西女性宫颈癌粗死亡率为2.97/10万,按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进行标化的死亡率为2.81/10万,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构成的3.86%,排列第7位.宫颈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何道容  陈德友  施银淑 《职业与健康》2012,28(5):593-594,597
目的了解四川省汉源县居民死因的分布特点及对寿命的影响,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汉源县居民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对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汉源县2010年报告死亡人数1 958人,死亡率为608.63/10万,标化死亡率569.98/10万。男性死亡率为712.47/10万,女性死亡率为500.35/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占全死因的88.15%;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是造成汉源县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2010年汉源县居民死亡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昆明市居民交通事故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昆明市居民交通事故死亡特点及发生原因,为开展昆明市交通事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昆明市2004年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的居民进行普查,调查资料经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一核对,按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10对确定的根本死因进行编码。结果2004年昆明市居民交通事故死亡566人,交通事故死亡率为15.71/10万,标化率为14.78/10万,占全死因的2.46%。除0岁和10~14岁外,男性年龄别交通事故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男性死亡率(22.94%)是女性(7.91%)的2.90倍。交通事故死亡居民的文化程度为中学及中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死亡人数为511人,死亡率为14.19/10万,占交通事故死亡的90.28%。结论交通事故对居民健康和生命威胁日益增大,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社会各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道路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原因,为评价居民健康水平和疾病危害程度提供依据。方法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16年瓯海区居民死亡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潜在减寿年数。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瓯海区人口进行标化。结果 2013—2016年瓯海区居民粗死亡率为571.5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3.23/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634.1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4.12/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507.4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9.06/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死因前五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与中毒,占总死亡原因的82.53%。围生期疾病为0岁~组首位死因;损伤与中毒为45岁人群死因的前两位,是5~15岁组的首位死因;恶性肿瘤从5岁~组开始居死因前两位,是15岁~组和45岁~组的首位死因;脑血管病从45岁~组开始升至死因前两位,是65岁~组的首位死因。减寿年数前五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以及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结论 2013—2016年瓯海区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  相似文献   

16.
意外死亡在我国居民死因中的位次呈前移趋势。为提供这方面的信息,以引起社会关注和采取措施,减少意外死亡的发生,现将上虞县1987~1988年居民意外死亡统计资料(按ICD—9分类)简析如下: 1987~1988年全县平均人口724846人,其中男性369565人,女性355281人,性比值104:1。两年意外死亡922人,男性551人,女性371人,死亡率男性74.55/10万,女性52.21/10万,男性高于女性。两年死亡率比较,1987年为57.72/10万,占全死因的9.15%,1988年为6.42/10万,占全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腾冲县居民伤害死亡发生特点、变化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开展伤害的预防和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腾冲县2007-2013年居民死因监测数据,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2010)、Excel 2003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3年,腾冲县伤害死亡2795例,伤害粗死亡率61.67/10万,标化死亡率64.83/10万,占总死亡的13.02%,居全死因顺位的第3位。7年监测数据显示伤害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上升最明显。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道路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砸死、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占伤害死亡的76.71%。男性年平均死亡率86.72/10万,标化率90.80/10万;女性年平均死亡率35.02/10万,标化率37.08/10万,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是女性的2.48倍,道路交通事故和自杀是导致腾冲县男性和女性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龄组伤害导致的主要死亡原因不同,0~岁主要是意外的机械性窒息,1~14岁以淹死为主,15~44岁组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主,45~64岁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主,65岁及以上年龄组以意外跌落为主。[结论]伤害已成为腾冲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根据其变化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6年安阳市居民死亡水平及死亡原因,为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6年安阳市死因监测数据整理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死亡率。结果 2016年安阳市共报告死亡病例26 016例,粗死亡率为545.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2.64/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11.26/10万,女性死亡率为475.55/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因前5位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共占总死亡数87.47%。结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等慢性病为安阳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慢性病干预,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4~2005年广西居民损伤与中毒死亡的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损伤与中毒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广西第三次居民死因调查结果,计算损伤与中毒的死亡率、标化率、构成比等指标.结果2004~2005年广西居民损伤与中毒死亡率为50.94/10万,男性死亡率为67.56/10万,女性死亡率为32.63/10万,损伤与中毒死亡率10岁以前随年龄增长而降低,10岁以后逐渐升高,至85~岁组达到高峰.前5位主要损伤与中毒死因分别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淹死、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占损伤与中毒死因构成的76.08%.结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在损伤与中毒原因中比例最高,减少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今后损伤与中毒死亡预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06-2008年湖南省城乡居民疾伤死因. 方法 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并录入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三年累计监测人口数为12 235 014人,居民疾伤总死亡75 607例,平均死亡率为617.96/10万,其中男性居民死亡率719.56/10万,女性居民509.33/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的死亡率633.43/10万高于城市居民575.71/10万(P<0.01);循环系统疾病为居民第1位死因,其次是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结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肿瘤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积极防治,减少居民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