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矫治近中水平埋伏阻生下颌第二磨牙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具有保留价值的近中水平阻生下颌第二磨牙4例4颗,其中骨埋伏阻生3例,软组织埋伏阻生1例。采用开窗粘贴牵引钩及利用变异舌弓进行远中牙合向闭合牵引、双S簧远中牙合向移位、扁颊面管正轴及控根等系列矫治方法。使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萌出、直立、建牙合。结果4例4颗近中水平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均获直立,并取得正确的邻接关系及覆牙合覆盖关系。结论自制的各种矫治装置,设计合理,支抗稳固,施力准确、灵活、易控,可快速高效地直立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下颌第三磨牙生长情况的对称性及其对相邻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患病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早期预防性拔除下颌智齿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9年11月1日至2019年11月2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口腔科拍摄的全景片196张,调查其双侧下颌第三磨牙的对称性,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不同阻生类型的下颌第三磨牙与相邻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患病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双侧下颌第三磨牙对称者187例,占比95.41%。Winter分类中垂直阻生对称性(79.2%)显著高于近中阻生(47.6%)与水平阻生(59.1%)(P=0.001); Winter分类为近中阻生(46.4%)和水平阻生(38.4%)的下颌第三磨牙,其相邻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发生率显著高于垂直阻生(23.6%)(P=0.001)。结论 下颌智齿具有对称性;为预防相邻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近中阻生及水平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应在临床上早期预防性拔除。  相似文献   

3.
牙半切除术治疗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根面龋49例疗效观察江苏省盐城市口腔医院口腔内科许海军,吕立秀下颌第三磨牙低位近中斜位阻生、垂直阻生、水平阻生常致使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坏达根面及远中深牙周袋、食物嵌塞,致使第二磨牙无法行牙体保存疗法,临床通常拔除第二、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三磨牙并列阻生的正畸治疗方法,评估其效果。方法选择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并列阻生患者6例、共8对,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磨牙带环焊多曲推簧直立装置,对水平阻生的第二磨牙进行竖直,使第二磨牙远中直立移动。结果水平阻生第二磨牙全部被直立,达到正常的殆平面,获得良好功能邻接关系及根平行。X线片示原阻生牙冠所占空间为正常牙槽骨组织所修复。下颌阻生磨牙竖直时间为5~14个月,平均为8.63个月。结论在下颌第二、三磨牙并列阻生患者中,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有利于第二磨牙的直立。自制带环焊多曲推簧及粘接拉钩的磨牙竖直技术能有效地使水平阻生的第二磨牙产生快速的远中直立移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368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X线牙片进行了读片分析,结果表明:下颌第三磨牙以近中阻生最多,垂直阻生次之,水平阻生居第三。三类统共占全部阻生第三磨牙的92.66%。牙根数目以双根最多,单根次之。牙根形态以直根最多,远中弯曲根次之。有75.00%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根尖与下颌管关系密切。61.4%有冠周骨组织炎性病变,其中,远中骨吸收与垂直阻生关系密切,近中骨吸收与近中和水平阻生关系密切。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与近中阻生关系密切。作者认为下颌第三磨牙近中、水平阻生和存在冠周炎症的垂直阻生牙原则上均应拔除。X线牙片能全面确切地了解阻生牙的骨内情况,辅助阻力分析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是必要的,应作为术前常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颌磨牙低位近中、水平阻生的矫治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在阻生磨牙近中相邻磨牙带环上焊接悬吊竖直簧,对14例下颌第三磨牙,6例下颌第二磨牙共30个阻生磨牙(其中水平阻生12个、近中阻生18个)进行牵引竖直。结果:阻生磨牙均被快速竖直,排齐整平后纳入治疗系统。竖直磨牙时间1~5个月,平均3个月。X线片显示阻生磨牙周围牙槽骨生长、恢复良好。结论:悬吊竖直法能高效、快速、简便地竖直低位阻生磨牙,并具有同期矫治(不延长矫治期),有效增强支抗和竖直支抗磨牙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由于近中邻牙先天缺失、早失、牙冠严重破坏或其他因素的存在 ,常常导致磨牙近中倾斜移位 ,或近中倾斜伴颊向或舌向倾斜。对于正畸病例 ,合理控制支抗磨牙是矫治成功的基础。为快速高效地竖直近中倾斜的磨牙 ,并预防前磨牙或尖牙向远中移动过程中 ,支抗磨牙向近中倾斜 ,我们设计制作了一套磨牙正轴装置 ,它包括磨牙正轴簧和与之相配套的磨牙正轴面管。经模拟牙合架试验及临床应用观察 ,效果理想。1 磨牙正轴装置的结构、制作与适应证1.1 磨牙正轴簧的结构与制作磨牙正轴簧由 A、B两臂及两臂间的螺簧组成。 A臂形如磨牙末端双折曲 〔1〕,…  相似文献   

8.
张建云  李贵凤  张昆  郝静 《口腔医学》2022,42(10):900-904
目的 通过对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第三磨牙在长距离近中移动后其牙根的吸收情况,同时比较第三磨牙牙根发育完成与否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的病例,共41颗下颌第三磨牙。根据第三磨牙牙根的发育情况,分为A组(发育完成组)和B组(未发育完成组),采用直接数字化全景片测量矫治前后下颌第三磨牙牙根的长度,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第三磨牙在长距离近中移动后其牙根的变化。结果 A组第三磨牙在长距离近中移动后,近远中牙根分别吸收(0.07±0.66) mm、(0.09±0.62) mm,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第三磨牙牙根继续发育,矫治结束后长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下颌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结束后A组、B组近中牙根长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中牙根B组较A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第三磨牙长距离近中移动后,其牙根的吸收量较小,不具备临床意义,牙根发育情况对远中牙根存在一定影响,提示临床中磨牙缺失后要在第三磨牙牙根发育完成前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9.
下颌前倾或水平阻生的磨牙临床上多予以拔除,笔者对于牙列较整齐、下颌第二磨牙阻生或经正畸减数治疗后上颌第三磨牙位置正常、下颌第三磨牙阻生者仅采用与阻生磨牙相邻的磨牙作支抗牙,黏接焊接了多曲推簧的磨牙带环,推阻生磨牙向远中、牙合向移动,引导前倾或水平阻生的下磨牙竖直、萌出.结果显示前倾或水平阻生的下颌磨牙较快地被竖直、萌出到正常的牙合平面,建立良好的牙合关系,X线曲面断层片示原阻生牙冠所占的位置为正常牙槽骨组织所代替.该方法能有效地使前倾或水平阻生的下颌磨牙产生快速的远中牙合向旋转运动,具有无须手术暴露阻生磨牙颊面、操作简单、竖直时间短、患者无明显不适和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拔除下颌第一磨牙或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用回顾性分析,纳入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以关闭第一磨牙或第二前磨牙缺牙间隙的患者38例,共51颗下颌第三磨牙。在正畸治疗前(T1)和已关闭拔牙间隙且第三磨牙被施力前(T2)拍摄曲面断层片,记录矫治前下颌第三磨牙的Nolla stage分期,对相关线距和角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增加(5.84±2.03) mm ( P<0.001);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4.67±2.87) mm ( P<0.001);远中直立2.90°±10.58° ( P=0.026),垂直向变化(-1.27±2.43) mm ( 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矫治前的第三磨牙Nolla stage分期越大(B=0.26, P=0.025),矫治中获得的磨牙后间隙越多(B=0.82, P<0.001),第三磨牙距离 平面越近(B=-0.272, P=0.021),其自发性近中移动越大。 结论:正畸近中牵引下颌第二磨牙关闭拔牙间隙时,下颌第三磨牙会自发近中移动。发育更成熟、距离 平面更近以及萌出间隙增加更多的下颌第三磨牙自发性近中移动更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矫治前倾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后牙根的改变和根吸收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提供风险预测的依据。方法:样本共10例(女性8名,男性2名,年龄15~32岁),下颌第一恒磨牙已拔除或无保留价值,且伴同侧下颌第三磨牙前倾至水平阻生。矫治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利用口内辅弓法后推下颌第三磨牙,再通过竖直簧直立第三磨牙。直立前、后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进行测量。采用两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对矫治前后牙根长度的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10例病例都取得满意的疗效。矫治后成人组阻生磨牙根长度有所减少,但未见统计学差异。青少年组牙根长度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正畸手段直立阻生磨牙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为科学的权衡各种治疗方法提供帮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牵引拔牙、截冠和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观察术后产生下唇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60例全景片和锥形束CT(CBCT)显示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分别采用3种方法拔牙各20例,术后检查下唇麻木情况。结果: 应用牵引拔牙技术和截冠方法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术后无人发生下唇麻木,而应用超声骨刀微创拔牙的患者中有1例出现轻微的下唇麻木症状,经用药1个月后好转。结论: 牵引拔牙技术、截冠和超声骨刀3种方法均可有效避免智牙拔除后下唇麻木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正畸治疗方法对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治疗的第三磨牙阻生青少年患者79例(154颗患牙),按治疗前下颌第三磨牙倾斜角及矫治是否拔牙分为4组:未拔牙A组(非拔牙矫治且倾斜角≤30°),未拔牙B组(非拔牙矫治且倾斜角>30°),拔牙A组(拔牙矫治且倾斜角≤30°),拔牙B组(拔牙矫治且倾斜角>30°)。拍摄正畸治疗前后口腔曲面断层片,测量并计算矫治前后下颌第三磨牙倾斜角及萌出间隙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拔牙A组第三磨牙倾斜角比矫治前平均减小3.3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其余各组矫治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后各组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均高于矫治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其中拔牙组矫治前后萌出间隙变化尤为明显。结论    对于原倾斜角较小的下颌第三磨牙,拔牙有利于改善第三磨牙的萌出角度;与非拔牙矫治相比,拔牙矫治更多地增加了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有利于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牵引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下颌第三磨牙,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对20例全景片和CT显示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压迫或紧贴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先应用正畸牵引技术牵引,经3~10周的牵引,使牙根远离下牙槽神经后再行拔除术。结果:20例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经牵引拔牙后,无1例发生下唇麻木,术后反应轻微。结论:应用牵引拔牙技术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解决了术后下唇麻木、骨折等高风险并发症的发生,也使拔牙更容易、更快。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periodontal healing of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following ‘orthodontic extraction’ of adjacent impacted third molars, under the null hypothesis that there would be no difference in probing pocket depths (PPD) and 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s (CAL) at the distal aspect of second mola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 retrospective survey was conducted of 64 patients who consecutively underwent ‘orthodontic extraction’ of mandibular third molars in close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ndibular canal from January 1997 to January 2011. Age, smoking habit, and PPD and CAL at the distal aspect of second mola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record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PPD and CA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for the overall sample and for the sample classified by age (>25 or ≤25 years), smoking habit (smoker or non-smoker), and type of third molar impaction (horizontal, mesioangular, or vertical). Median PPD and CAL reductions amounted to 6 mm and 5 mm, respectively. The null hypothesis was rejected and orthodontic extraction proved to be indicated for those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s at high risk of a postoperative periodontal defect at the distal aspect of the adjacent second molar.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评估含牙囊肿引起下颌第一恒磨牙严重阻生的正畸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例含牙囊肿引起垂直阻生的下颌第一磨牙进行外科开窗、囊肿刮除结合正畸牵引导萌。结果阻生第一恒磨牙被引导至正常位置,X线片示囊腔消失,腔内组织再生,病变的囊性组织为正常的骨组织所代替。完成时间平均为8个月。结论外科开窗、囊肿刮除结合正畸牵引治疗含牙囊肿可最大可能保存埋伏牙,消除囊腔,促使周围骨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17.
李雪琦 《口腔医学》2018,38(5):445-448
[摘要] 目的 研究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下颌第三磨牙状态改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治疗的298例患者分为2组:直立萌出组205例,状态改变组93例。统计分析影响口腔正畸治疗后下颌第三磨牙状态改变的相关因素。结果 直立萌出组患者下颌第三磨牙牙龄、下颌平面角、治疗前前倾角度、治疗前间隙/宽度比值显著低于状态改变组(P<0.05),而两组患者年龄、治疗时间、开始正畸年龄、颈椎发育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下颌平面角≥37.5°、治疗前前倾角度≥30°、治疗前间隙/宽度比值≥0.3以及未拔牙治疗是口腔正畸治疗后下颌第三磨牙状态改变的危险因素(P<0.05),而入组年龄、性别、开始正畸年龄、下颌第三磨牙牙龄、治疗时间以及颈椎发育阶段不是口腔正畸治疗后下颌第三磨牙状态改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下颌平面角、下颌第三磨牙前倾角度及间隙/宽度、是否拔牙等均会造成下颌第三磨牙状态无法正常萌出或者倾斜,临床应加强其影响因素监测评估,以便于及时有效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正畸拔除第一前磨牙对第三磨牙倾斜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37例拔牙和32例非拔牙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曲面断层片上测量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的交角以及第二、第三磨牙长轴的交角。用U检验来比较两组患者第三磨牙倾斜度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拔牙组和非拔牙组间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和第二磨牙长轴交角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组和非拔牙组治疗前后上颌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和第二磨牙交角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牙组,治疗后下颌第三磨牙比上颌第三磨牙更直立。结论 拔除前磨牙的正畸治疗能够改善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拔牙和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1错患者下颌第三磨牙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口腔正畸门诊收治的安氏Ⅱ1错患者27例,分为拔牙组15例(矫治拔除4个双尖牙)和非拔牙组12例(保存全牙列矫治),均采用Edgwise矫治技术治疗。对患者治疗完成时的全颌曲面断层片进行各指标测量及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拔牙组和非拔牙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BX)均较治疗前分别平均增加2.6mm和0.71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组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倾斜角(θ)平均减小4.36°,而非拔牙组则平均增大0.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牙组BX与下颌第三磨牙牙冠宽度之比(BX/MD)虽有明显变化,但与非拔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生长期安氏Ⅱ1错患者,拔牙矫治更有利于下颌第三磨牙的正常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